——札记读书法
新想法常常瞬间即逝,必须努力集中注意,牢记在心,方能捕获。一贯普遍使用的好方法是养成随身携带纸和笔的习惯,记下闪过脑际独到之见的念头。
——贝弗里奇(澳大利亚动物病理学家)
善于读书的人,读书时总是离不开笔的。因为,札记之功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者皆如雨珠落大海矣。”
清末的浙江学者李慈铭,从十二岁起就以日记形式记述了他每天的读书札记,直到晚年,他一共写了六十四册,几百万字。在他日记中,保存了不少当时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和他在阅读、经学、史学、音韵、金石、诗文、风俗、评论书人书事等方面的心得体会,结集为《越漫堂日记》。它在学术上很有价值,受到学者的重视。
那么,何谓札记?用简练的文字把读书看报时的心得、体会、随想、偶感、试析、初评、疑点、问题等思维火花或一闪而过的感想、看法、观点、思想等及时记下来,就成为札记。写札记在各种读书笔记中难度较大,创造成分多,价值也比较大。中外很多有名的著作,其实都是由札记整理而成的。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恩格斯的《家庭、所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列宁的《哲学笔记》、顾炎武的《日知录》等等。报纸上常见的“读史札记”也是其中的一种。
写好札记,能加强我们读书的记忆力,促进我们在读书时积极思考,开动智慧的机器,把那些一隅之得,一闪之念用笔及时记录下来;便于我们整理出书中的要点和线索,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便。
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历史学家、考据学家顾炎武读书时,运用的就是“札记法”。他边读书边作札记笔记,读完书后,再对札记笔记进行摘录和提炼,做出总结,写下自己的认识体会、偶得和见解。他的历史学名著《日知录》就是集他大半生札记笔记的结晶。这本书为后代的历史学、地理学尤其是对地方史和地方志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写好札记,又是一个资料储存的极有效手段。经常做札记笔记,可以积累大量的研究和创作资料,时间长了,这就是一笔极可宝贵的知识财富。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他读书尤其是读外文小说时,不论遇到妙处还是败笔,他都要写上几个字的评语。待到书读完了,他再把当时瞬间记下的东西做一番加工,同时趁自己对全书记忆犹新时,写几点随想式的读后感,并记下情节。由于是趁热打铁,又不讲究文采布局,也不必考虑内容全面与否,有几点就写几点,所以费时不多,却受益匪浅。
后来,这位教授在教学中涉及到此类外国文学作品时,只要翻查一下所写的资料就心中有底了。在他编写全面反映澳大利亚文学的选读本时,由于时间紧迫,要求数月内即完稿。显然,如果将一本本书从头看到底再选出满意的片断来,那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的。但幸好平时教授有把自己的随想记在卡片上的习惯,所以他记札记的读书方法此时帮了他的大忙,很快就根据札记,整理出了一个满意的选读本。
札记的写法比较灵活,形式上可零可整;内容上可多可少;篇幅上可长可短。
怎样才能记好札记呢?
首先,要养成随时记录思想“闪念”的习惯。我们读书的过程是积累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闪出一些思想火花。这些火花可以是片断的,也可以是系统的,虽然是“一得之见”,但它们却是我们深入思考的起点和契机。许多人正是从这种不起眼的“一隅之得”中逐渐深入,开拓发展,以致最后形成一种较完整的思想的。若把这些零散的资料加工补充、整理拓展,很可能就是一篇好文章。
著名学者李平心在读书时,一有心得体会即取纸片记下投到盒子里。他记录的小纸片内容丰富,凡属社会科学几乎无所不及。每隔一段时间,他便将其整理、归纳、研究,写成文章。他的《甲骨文、金文札记》等文章,就是这样整理而成的。
当然,运用札记读书法要做到恰到好处,不宜过于频繁地放下书本去写评点,否则就难以对作品形成完整印象,有舍本逐末之弊。
其次,在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在对读物内容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写,写出自己的想法很重要,落笔前要经过反复酝酿,认真考虑,有所思才有所得,有所得才有所写。不能心血来潮,信手涂鸦,乱发不着边际的议论。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思考力、启发创造力。要勤于思索,勇于探求,最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内容上要精粹,文字要简练,以质为本,这样方便整理。
另外,所记的札记不应是为做而做,不能做完撇在一边了事,要注意加工整理。这些零散的资料经过补充、加工,很可能就是一篇好文章。
总之,养成读书作札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并掌握其方法技巧,是提高读书效益、加快知识积累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读书手段。这种方法看似笨拙,做起来也似乎慢些、苦些,但是其效果将会更好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瞬间的火花,也能燃成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