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城安西王府:史迹·史识·史册
6133400000025

第25章 城垣门址

依据探查情况,能确认该城址有三处门址,这三处门址大致分布在城中的南北向中轴线上。

1.城址北墙中部偏西处门址。高程1892~1895米。由长方形夯土台基和长方形门道组成。时因田地已有青苗等农作物,其中的夯土台基南侧状况尚未探明。

夯土台基按其北壁现东西长约45米,南壁不清,故南北长度不详。台基东壁凸出北墙外侧21米,距城址东北角台内侧约142米,外侧约162米;西壁凸出北墙外侧12米,距城址西北角台内侧约100米,外侧约114米。据对台基北部所探查的探孔情况,台基夯土开口距地表1~2.4米,夯土为五花土,质坚硬,夯层十分明显,现存台基台面的北部略高于南部,台基残存最高处2.9米。

长方形门道位于夯土台基北壁中偏西部,现东西宽8米,南北残长5.5米,夯土开口距地表0.4米,夯土厚0.9米,为五花土,较硬,压在棕褐色土层之上。门道应为斜坡状,但被城址北墙外侧的东西向小路破坏。

2.城内第二级台地北缘东西向夯墙近中部门址。高程1947米。门址东西宽12.5米,南北长约8米,其东侧距城址东墙内侧61米,西侧距城址西墙内侧46米。在门道内距现地表2.4米深处发现厚0.05~0.1米的踩踏面,土色为浅棕褐色路土,质较硬;踩踏面上有残砖、石块。

3.城内第三级台地北缘东西向夯墙中部门址。高程1957米。门址东西宽12.5米,南北长约8米,其东侧距城址东墙内侧30米,西侧距城址西墙内侧35米。在门道内距地表2.2米深处有厚0.03~0.06米的踩踏路土,其层理明显,质较硬,浅黄褐色土夹杂较多红土颗粒,踩踏面上发现砖瓦及白灰皮等似为门址的倒塌堆积。

按这三座城门所在墙体可将城址由南而北划分为三个内城。

城址北墙与第二级台地北缘东西向夯墙之间,是该城池内面积最大的内城,处缓坡地势,其平面约呈梯形,依东西280米、南北近300米计,面积84000平方米;第二级台地北缘东西向夯墙与第三级台地北缘东西向夯墙之间的内城规模又小,平面亦呈梯形,处地势较高,依东西120米、南北60米计,面积7200平方米;第三级台地北缘东西向夯墙与城址南墙之间的内城最小,处比较陡峭的山峁上,平面方形,80米见方,面积6400平方米。城池总面积976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