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城安西王府:史迹·史识·史册
6133400000019

第19章 令旨

甲寅年(宪宗四年,1254)忽必烈令旨一道,其文曰:

长生天气力里,蒙古皇帝福荫里,忽必烈大王令旨里,道与赛典赤:据恁说将来底宣圣庙并赡学地土,已前牙鲁瓦赤、塔剌浑断事官每断定与秀才每来,其先生冯志亨即时当面说与情愿分付文字。如今冯志亨却行争占夺事,为此今与这文字去也。如委是实已前众断定来呵,又兼本人既有情愿分付文字,如何再争夺得?如今依先断定底庙舍土地分付与秀才每者,冯志亨先生每今后再不得争夺。准此。甲寅年五月二十八日六盘山口子里写来。

《析津志辑佚》“学校”页二〇〇

一二七六年龙门禹王庙令旨碑

长生天气力里、皇帝福荫里,皇子安西王令旨

道与管军官人每并军人每,州城县镇达鲁花赤官人每,来往行踏的使臣每,遍行省令旨:

成吉思皇帝,匣罕皇帝圣旨里:“和尚、也里克温、先生、达失蛮,地税商税,不拣甚么差发休着者,告天祈福者”,那般道来。如今依照着在先圣旨体例,地税商税,不拣甚么休着者,告天祈福者,那般。这平阳府有的尧庙、后土庙、禹王庙里住持的姜真人、替头里董真人交先生每根底为头儿祈福者。那般,收执行踏的令旨与也。这的每宫观房舍里,使臣每休安下者。铺马祗应休要者。田产物业休夺要者。

这先生每休倚做没体例勾当者。没体例行呵,他每不怕那甚么。令旨俺的。

鼠儿年正月二十六日,京兆府住时分写来。

《元代白话碑集录》页25

案:是碑研究,亦邻真:《读1276年龙门禹王庙八思巴字令旨碑——兼评尼古拉·鲍培的译注》,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1期,收入氏著:《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427~446页;郝苏民:《鲍培八思巴字蒙古文献语研究入门》(译注解补修订本)“对八思巴字蒙古文献语碑铭原文及译文的评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74~80页、161~198页。

在元代,皇帝的命令称为扎里黑(yarligh)(扎里黑,乃蒙古语中源自突厥语yarliq的借词,相当于汉文中的圣旨),后妃的命令称为懿旨,而诸王的命令则称为令旨。

元代白话碑开首固定的套语,用于皇帝圣旨称:“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相当于汉译“上天眷命”);太子、诸王的令旨,皇后、皇太后的懿旨则称:“长生天气力里,皇帝福荫里,×××令(懿)旨”。

亦邻真先生在其《元代硬译公牍文体》一文(刊元史研究会编《元史论丛》第一辑,中华书局,1982年1月,第164~178页,收入《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583~605页)开首说:“元代文献中,有一大批词语奇特、句法乖戾的公牍,既不能用古汉语书面语常规训释,又与纯粹的元代汉语口语不同。这是一批不顾汉语固有的语法规律和用语习惯,径从蒙古语原文机械地翻译过来的公文。我们把元代公牍的这种文体,称为硬译文体……元代决策性的文件多半采用这种文体,散见于《元典章》《通制条格》《宪台通纪》《南台备要》《永乐大典》所收《经世大典》残篇,以及元代圣旨、令旨碑文和《高丽史》《元史》等书。”关于此类文体的分布,可参考舩田善之:《蒙元时代公文制度初探——以蒙文直译体的形式与石刻上的公文为中心》,《蒙古史研究》第7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5~137页。

《一二七六年龙门禹王庙令旨碑》汉文今译:

仰仗永恒苍天之威力、依托皇帝福荫的庇护、我皇子安西王令旨

向军官们、兵勇们、城镇的镇守官(达鲁花赤)们、官大人(那颜)们和来往的使臣们宣谕的令旨:

在成吉思汗和匣汗的圣旨中曾指出,“(佛教的)和尚们、(景教的)也里可温(教士)们、(道教的)先生们、(伊斯兰教的)达失蛮(阿訇)们,除了地税商税外,不再承担其他任何赋税,让他们祷告上天,乞求保佑!”

今遵照先前圣旨,除地税、商税外不承担任何赋税,让其祷告上天保佑;给驻平阳府尧庙、后土庙、禹王庙的董真人颁发了替换姜真人带领先生们掌持的令旨。(由此)使臣们不得驻留在他们的宫观里、房舍里;不许强要骑乘(铺马)、供应(祗应);不可夺取他们的土地、用水等一切田产财物!

这些先生们也不得依仗着持有令旨而干无理之事。他们如若这般行事,岂能无所畏惧!

令旨!

鼠年正月二十六日,写于京兆府

《鲍培八思巴字蒙古文献语研究入门》页81

一二八二年东岳庙令旨碑

(前缺)令旨

成吉思皇帝的(缺)皇帝的圣旨里:“和尚、也里克温、先生、答失蛮每,不以是何差发休当,告天助(祝?)寿与者”道有来。如今依着在先圣旨体例里,不以是何差发休当者,天助寿与者。那般。这安西府有的华阳东岳庙名子庙里住的(缺)为头先生每根底,赍擎的令旨与了也。这的每庙里坊子里,使臣休安下。铺马祗应休当者。园林、水磨、店舍、铺席、解典仓库,不拣他每(缺)物色休夺要者。

这牟为头先生每,更倚着有令旨这么道,不属自己的(缺)做没躰例勾当行呵,他们不怕那甚么。

令旨俺的。

马儿年四月二十二日,开成府有时[分]写来。

《元代白话碑集录》页30

案:该碑文研究,照那斯图、道布、刘兆鹤:《阿难答秦王八思巴字蒙古语马年令旨》,《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第13~17页。

一二八三年永寿吴山寺执照碑

皇帝福荫里皇太子安西王令旨里:

蒙古奥鲁千户所据僧人永辉状告:“年三十六岁。无疾。系乾州僧正所管僧人,见在永寿县吴店村西吴山寺住坐。伏为状告:‘委于至元十九年七月初五日,有安西府长安县八里荒住人奥鲁百户答烈赤迭卜歹等,为直此出征勾当,将原分到拨乾州永寿吴店寺西吴山寺周回平子耒一段——东至古庄直北湾沟北边南北崄,南至寺前东西崄,西至南北小路西边崄,北至塔凹北边东西崄,四至界畔地土相连——答烈赤等情愿舍施永辉永远用充常住?寺地土,修建寺院,祝延皇帝圣寿、太子迁秋无穷者。中间并无他人地土相连。一舍已后,如有争查,并不干永辉之事,舍地土人答烈赤一面承当。永辉思忖得;今来若不状告缘永辉在手无凭,切恐已后有人争讼,临时卒难分诉。’乞执照事。”使所得此,重审得:前项地土并无违碍,合行给付本人执照。中间却不得因而将其余地土乱行耕种,毋得违错,须至出给者。

右给付僧人永辉收执。准此。

至元[贰]拾年四月二十三日执照。

《元代白话碑集录》页31

案:此碑正文系汉字正书,碑末附有八思巴字三行,此三行八思巴字的拉丁字转写、现行蒙文转写和汉译,见郝苏民:《鲍培八思巴字蒙古文献语研究入门》(译注解补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10~113页。

大元崇道圣训王言碑

(按:此碑上下分四截:第一截为蒙文,略;第二截为汉文圣旨,此处不录)

长生天气力里、皇帝福荫里皇子安西王令旨:

葆真大师前诸路道教提举李道谦比及闻奏已来,可提点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勾当。

准此。

至元十四年五月日

(第三截右侧汉文,后为蒙文)

长生天气力里皇帝圣旨:

葆真大师诸路道教提举李道谦可授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兼领重阳万寿宫事,宜令李道谦。

准此。

至元十七年正月日

(第三截左侧汉文,后为蒙文)

长生天气力里、皇帝福荫里皇子安西王令旨,谕道教提点李道谦:

我国家祖宗,列圣相传,莫不以敬天崇道,奕[彝]世受祜。王祖师得全真之道,教法开弘。丘神仙尽启沃之诚[识],玄风庆会。是以先朝眷遇,恩命优崇。凡厥道流,商税地税,应干差役,咸与蠲免,醋酵以从食用。

今皇帝圣旨,亦依旧例,继世相承,以为定制。迩者荐膺帝命,分莅西秦,封建以来,于今五载。高真人率所属道众,修醮告天,屡获灵应,故尝赠以金冠锦服。今已羽化,继传者必选其人。以尔李道谦道行素著,文学该通,深明三箓之玄[法]科,确守一纯之净戒,得丹阳之正统,践洞真之遗言。不有褒崇,曷为奖率。可授提点陕西五路西蜀四川道教兼领重阳万寿宫事,别赐金冠法服。仰益励操修,以彰殊绩。仍戒谕所属道众,宜令倾心报国,精意告天,朝夕诵持,殷勤进道,无负我朝敬天崇道之心、祖师立教度人之意。若有违条犯戒、纹[紊]乱道风者,惟尔汰择。其慎之焉,无[勿]忽!

(印)至元十四年六月日

(第四截右侧碑文,其左为蒙文)

《重阳宫道教碑石》页97~98

案:第四截右侧碑文,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第119页有收录,题为《一二七七年盩厔重阳万寿宫圣旨碑》;二者版本的标点、个别字有异,方括号“[]”内的字是蔡美彪先生录文中相对应于前者的字。录文断句标点依蔡氏录文。

十诗

过开城

孟洋参政

乱山欹壑入开城,禾黍油油烟雾生。

塞上草深充国障,水边花暗亚夫营。

青林过雨流莺湿,绿野含风战马鸣。

自有奇谋樽俎地,书生容易莫论兵。

《嘉靖固原州志》卷之二(诗),《嘉靖万历固原州志》,页八四至八五

和胡大参六盘山

前明赵时春

六盘盘踞何峥嵘,势压华夷掩赤城。

羽旆迎风烟塞静,星轺过雨汉关明。

百年芜没元王殿,千古雄蟠魏国营。

遥想登高成赋处,临风三吐有余情。

《宣统固原州志》卷八《艺文志(下)·古今体诗》,页476

案:涉及元代安西王(府)与六盘山地区的材料很多,本意广蒐博取,有相关内容也酌加摭拾,然而编者的视野非常有限,搜罗难尽,诸多内容不识,或因不能翻检到原始出处而惜舍没录;凡所摘列、著录错误,或编排不当,以致鲁鱼亥豕之讥,也在所难免,亦容有误。固有俟于异日感兴趣而续治此业者待为补苴罅漏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