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6131700000062

第62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的第一部字典吗

许慎,东汉著名的经学家和和语言文字学家。关于其生平事迹,《后汉书·儒林传》有一段简短的记载,现转引如下: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为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交长。卒于家。最初由于五经传说臧名不同,为此许慎撰《五经异义》,又作《说文解字》十篇,皆传于世。

许慎在任太尉南阁祭洒时,开始从古文经学家贾逵学习古文经,并编纂《说文》,于100年完成初段。此后又用了22年时间,修改补充。121年,许慎在病中,由其子许冲献上这部几十年心血结晶的重要著作。

《说文解字》所收的单字都是篆书吗

《说文解字》全书共15卷,每卷分上下。第一卷至第十四卷为正文。第十五卷上是叙和部首,卷下是后叙。据《后叙》载,全书收篆文字头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另收文1163字,说解的字是13.3441万字。

《说文解字》所解说的汉字,即这部字典所收的单字,它们的字体不是我们今天通用的楷书,而是小篆。小篆不是汉代通用的字体,汉代通用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从殷商到秦代,是古文字时期,早骨文、金文和篆书都属于“古文字”;从汉代开始到现代,是今文字时期,隶书和楷书属于“今文字”。

小篆是古文字的终点,隶书是今文字的开端。许慎为什么收小篆而不收隶书?这和他撰写《说文解字》的目的是一致的。许慎收罗小篆而全面解说,目的就在于提高古文经字的地位,从根本上纠正今文经字家任意解说文字的弊病。

《说文解字》的经典辞句有哪些

节选《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人,万品以察,盖取诸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日指事。指事者,视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日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日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日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日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日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说文解字》的序阐述了本书的宗旨吗

上面这段话写出了许慎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文字的发展规律的认识,还阐述了文字的创造和发展进程,以及汉字的造字原则和形体结构。

《说文解字》的经典辞句有哪些

1.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重后,后人可以识古。

2.百工以人,万品以察。

3.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4.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5.会意者,比类会谊,以见指伪。

6.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7.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8.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9.男,丈夫也。从田从力。

10.六艺群书之诘,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虫鱼,杂物奇怪,可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

《说文解字》识别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工具书吗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著作,也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它在我国文字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先秦的哲学、历史、文学、研究汉语史、研究汉字史、识别研究甲骨文,《说文解字》是不可须臾离开的工具书。

《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是现存的第一部古典目录吗

班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出生于封建官宦家庭,又是儒学世家。他从小聪颖好学,9岁就能写出成篇的漂亮文章,诵诗读赋也琅琅上口。班固23岁时,其父病逝。他因父丧回归故里,并着手整理其父的遗作《后传》,后明帝让他继续完成《汉书》的编纂。

当时兰台藏书非常丰富,据说光武帝迁都洛阳时,曾用二千余辆车装载经牒秘书。其后,宫廷藏书又大量增加,超过以前的三倍以上。班固身居兰台令史之位,遂有机会接触浩博的史书,可以遍观东汉以前的典籍,从而为撰写《汉书·艺文志》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样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到汉章帝建初年,《汉书·艺文志》才大体写成。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历代的文化状况吗

班固《汉书·艺文志》师袭刘歆《七略》,按6略38种门类,综录先秦至西汉著述,共收596家,即相当于五百九十六部书,13269篇,包括哲学、史学、文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天文、历法、占卜星相以及医学卫生。每种之后有小序,每略之后有总序,对学术原委、是非得失和类名意义,都作了简要评述。其从纵横两个方面记载了当时文化状况。

《艺文志》是据刘歆的《七略》改编的吗

《汉书·艺文志》乃是录刘歆的《七略》改编而成,下面是《汉书·艺文志》的序的节选: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汉书·艺文志》的经典辞句有哪些

1.《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群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不宣,所以免时难也。

2.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3.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通也。

4.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引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

5.已所常习则保安之,夫尝所见者则妄毁诽。

6.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

7.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8.道家者流,盖出于名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人南面之术也。

9.阴阳家者流,盖出于义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10.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剃。

《汉书·艺文志》主要录的是宫廷藏书吗

《汉书·艺文志》着录当时宫廷所藏的图书,辨别了学术源流,是现存最早的史志目录。《艺文志》也表现出班固的学术思想及各学科和学派的源流及短长,在我国学术史和目录学的研究上为人们所重视。

《隋书·经籍志》

《隋书·经籍志》是又一部重要的图书目录吗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曲城,即今河北馆陶人。他是唐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当时一位重要史学家。

629年,诏令魏征等设局撰修《隋书》,房玄龄任监修,魏征任主编,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参加执笔,到636年,完成了纪、55卷。书中的序、论皆出自主编魏征之手,故题魏征撰。后又完成《志》30篇。

据《原跋》注说:“《隋书》的《五行志序》,诸本褚遂良作。而《经籍志》四卷,独褚……魏征撰。”,因魏征于武德末和贞观初曾两次进行大规模的图籍搜集和整理工作,故此志由他撰成。

《经籍志》把经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吗

《隋书·经籍志》共四卷。志中把经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部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异说、小字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住、旧事、职官、仪就、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等13类;子部分为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引、医方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等三类。

四部各书,皆着录书名卷数、作者职官姓名,并着录亡佚之书。凡四部书有2127部,36708卷。每类之后各有小序一篇,各部之后又各有大序一篇。大体上说,经部各序论述经籍的演变,史部各序论叙史体的发展,子部各序评论各家的短长,集部各序记述文风的推移。四部之后,又附有道、佛两录。

道经分为经成、饵服、房中、符录等四类,凡371部,1216卷。佛经分为大乘经、小乘经、杂经、杂疑经、大乘律、小乘律、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记等11类,凡1950部,6190卷。道、佛两录,仅记各类部数卷数,没有着录书名、作者,但都有大序一篇,论叙道、佛的源流,还有一小段后论,论述作者何故“录其大细,附于四部之米”的旨意。

《隋书·经籍志》最具代表性的篇章有哪些

节选《隋书·经籍志》卷一: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是将落焉。

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故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庸。

中庸则可六,通变则可矣,其教有适,其用无穷,实仁义之陶钧,诚道德之橐也。其为用大矣,随时之义深矣,言无得而称焉。故曰:“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今,其斯之谓也。是以大道方行,俯龟象而设卦,后圣有作,仰鸟迹以成文。书契已传,绳木弃而不用,史言既位,经籍于是兴焉……

《隋书·经籍志》序总论了经籍的起源和发展吗

本篇序总论经籍的起源和发展,概述经籍历次的毁灭散失和访求搜集经过,以及收藏缮写和着录情况,并追述自刘歆着《七略》和班固作《汉书·艺文志》以后,中经晋荀勖继魏郑默《中经》“更着《薪簿》”把经籍分成甲乙丙丁四部,宋王俭又着《四部目录》和别撰《七志》,齐谢月出等着《四部书目》、梁阮孝绪着《七录》的发展进程。

《隋书·经籍志》的经典辞句有哪些

1.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

2.详其体别,盖史官之旧也。

3.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技数术,所以活身也。

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孔子删书,别为之序,各陈作者所由。

7.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为职,咸所贰焉。

8.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9.儒、道、小说、圣人之教也,而有所偏。

10.道、佛者,方外之教,圣人之远致也。

《汉书·艺文志》是对我国古籍的第二次总结吗

《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对我国古籍的第二次大总结,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古代图书总录。它考究书籍之存亡,着录当时所存的要籍,附载已经亡佚的书目,概述文献学的学术源流,同时发展我国古代目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