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知识基本常识
6131700000042

第42章 《三言》

《三言》是通俗小说的创作的杰出代表吗

“三言”,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明末冯梦龙纂辑。“三言”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它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晚明时期拟话本的创作活动。

在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从表面上看,“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但实际上,冯梦龙在对其进行编辑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修订。编辑与修订便是冯梦龙的文本重构。

从“三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思想极为复杂,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中分辨出其思想的总体结构形式,这便是: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三言”即是冯梦龙那种思想形式下的独具特色的小说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形式,这具体体现在“三言”的审美情感形式,叙事结构模式等诸方面。

《三言》大都刻印于天启年间吗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大约刻于泰昌、天启之际,所收多为宋元话本,少数明人拟话本。其中不少作品取材于现实,描写了市井细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歌颂了见义勇为、蔑视官府的宋四公,表达了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反映了市民的婚姻爱情观念。《羊角哀舍命全交》《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等歌颂了朋友的情义。《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则是直接反映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忠奸斗争的作品,描写了反权奸严嵩的斗争。这些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警世通言》刻于天启四年。所收宋话本和明代拟话本共40篇,其中的优秀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反映市民的生活与思想情趣。其中描写爱情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等,描写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不幸遭遇,歌颂她们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追求幸福与爱情。也有一些描写市民阶层在封建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的作品,如《崔待诏生死冤家》等。

《醒世恒言》刻于天启七年,所收宋元话本和明代拟话本40篇,其中大部分为明代拟话本,这些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民间故事,其中关于婚姻爱情之作占有突出的位置,这些作品歌颂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以及对爱情的忠诚、专一。如《卖油郎独占花魁》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爱情观。歌颂朋友的情义和患难相助的精神在《醒世恒言》中也很突出。《施润泽滩阙遇友》,歌颂了两个小手工业者之间的友谊,表现了文学作品内容的一个新方面。另外,《灌园叟晚逢仙女》《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表现了人民对封建压迫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三言》主要体现的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吗

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明代中晚期出现了封建统治的危机,具体表现在以道德信条为基础的国家统治机器迅速显出它的脆弱性。旧有的道德价值体系,实质上已不可避免地面临瓦解。在这种供广大听众消闲取乐的世俗小说由宋元时的涓涓细流发展成为江湖河海,由口头的说唱文学发展成为正式的书面语言。

冯梦龙毕生所从事的通俗文学的整理与编辑工作,是与当时文艺环境分不开的,当时的主情思潮弥漫文坛,这一点对冯梦龙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但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文艺思想及审美倾向由有着自己的特色。即是他在对通俗文艺的整理与编辑的创作中本着坚持发扬儒学的基本精神,并包容其它文化思想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冯梦龙所提倡宣扬的儒学精神是先秦的儒学精神,这里也包含了一些释、道思想,而不是宋明之际提倡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

宋明理学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最高原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准确的说是封建等级制度及与其想适应的封建伦常的总称。二程说:“上下之分,尊卑义也,理之当也”,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这样理学禁锢下的人的感性的枷锁的时候,个体感性的高扬就成为必然。

冯梦龙所提倡宣扬的先秦儒学就成为他高扬个体感性的一种方式。先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其道德伦理的核心是“仁”学,“仁”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本主义的人学,认所谓“爱人”、“爱众”为指归。而“爱人”、“爱众”就是尊重人的感性存在。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泛爱众,而亲仁”这也就是《孟子·离娄下》所说的“仁者爱人”,以及《礼记·中庸》说的“仁者,人也”孔子之所以重视“仁学”就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仁人才能推行礼制,不然“人而不仁,如礼何”这与冯梦龙的文艺思想有着共同之处。冯梦龙就是借“三言”等通俗文学的创作让死气沉沉的晚明儒学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明正统文艺只讲理性,不讲情,似乎与伦理哲学,经学和史学等在理论上没有了区别,从而受到情真意切,不与诗文争名的中下层文艺的挑战,于是当时中晚明民俗文艺思潮兴起,大批进步文人学士激烈抨击正统诗论批评中的假道学,而通过儒学伦理文化批评的方式,重构以“情教”为中心的道德批评格局,发展民艺价值观和忧患政治人生观的统一。冯梦龙也是想借此方式来实现其“情”与“理”的和谐统一。

具体到冯梦龙的“三言”,其在思想上主要体现为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是孔子及整个儒家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总原则,在儒学体系中“仁”是总体的道德内容,“礼”是总体的道德规范,二者构成了儒学的总纲。如“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之道”在艺术上具体表现为“中和之美”。“中和之美”的美学理想对中国古代文艺发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已积淀为中华民族深层的审美心理结构,成为集体无意识。在明朝中晚期社会背景涵盖下的冯梦龙,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了“中和之美”的熏陶,在“三言”这个白话短篇小说领域中垦拓出一片“中和之美”的艺术天地。我们不难看出,他编辑、整理“三言”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喻世”“警世”“醒世”唤醒世人改变世风。即如:“六经国史之外,凡著述,皆小说也,而尚理或病于艰深,修词或伤于藻绘,则不足以触里耳而振恒心,此《醒世恒言》所以继《明言》《通言》而作也。”

冯梦龙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中的进步文人,尽管其思想受到了市民意识的深刻影响,但基本方面还是站在回归先秦儒学精神的立场上。在儒雅与情俗之间进行中和的调适。因此,总的来说,他仍要求小说的内容“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不戾于诗书经史‘以求’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牧,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如是而已矣。”

《三言》特别重视描写“男女之情”吗

在《三言》中,冯梦龙特别重视小说中描写的“男女之情”,他在《情史叙》中提出“情始于男女”“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牵”只要加以正确导引,可使它“流注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以达到“情教”的目的,产生像《六经》一样的作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理论上反对在小说中描写色彩内容。

《醒世恒言序》云:“若夫淫谭亵语,取快一时,贻秽百世”。冯梦龙在当时淫风特盛的晚明文坛发表这样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儒雅与情俗之间进行调适的结果。这一立场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凌蒙初在《拍案惊奇序》中就指出:“近世承平日久,民佚志淫,一二轻薄我恶少,初学拈笔,便思污衊世界,广摭污造,非荒诞不足法,则亵秽不忍闻,得罪名教,种业来世,莫此为甚。而且纸为之贵,无翼飞,不胫走,有识者为世道忧之,以功令历禁,宜其然也。独龙子犹氏所辑《喻世》等诸言,颇存雅道,时着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

《三言》的“中和之美”是对文坛的一种革新吗

“三言”的叙事结构缺乏像西方小说那样强烈的戏剧冲突,在叙事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平和冲淡的结构形式。此种结构形式主要是通过让人物性格带上软弱性,局限性,当情节发展到严峻关头,以“中庸”“中和”来冲淡缓解的方式来实现。这或多或少减轻了作品批判的锋芒与力度。“三言”的“中和之美”的艺术形式是冯梦龙在晚明对当时文坛的一种匡正与革新,为通俗世情小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从单纯的伦理说教或色情描写中走出,成为一部儒雅与情俗,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高度融合的杰作,在中国小说史上闪耀着永恒的光辉!《金瓶梅》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世情小说吗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成书,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共100回,版本有1617年年间“东吴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词话》系统和明代崇祯年间的《原本金瓶梅》系统。《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暴露了北宋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书名代表金钱美酒和女色吗

《金瓶梅》的书名从小说中西门庆的三个妾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认为,实际上有更深一层涵义,即“金”代表金钱,“瓶”代表酒,“梅”代表女色。

《金瓶梅》描绘了一个上自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西门庆原是个破落财主、生药铺老板。他善于夤缘钻营,巴结权贵,在县里包揽讼事,交通官吏,知县知府都和他往来。他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聚敛财富,荒淫好色,无恶不作。他抢夺寡妇财产,诱骗结义兄弟的妻子,霸占民间少女,谋杀姘妇的丈夫。为了满足贪得无厌的享乐欲望,他干尽伤天害理的事情。但由于有官府做靠山,特别是攀结上了当朝宰相蔡京并拜其为义父,这就使他不仅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左右逢源,步步高升。这些描写,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朝廷权贵与地方上的豪绅官商相勾结,压榨人民、聚敛钱财的种种黑幕。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民情生活的巨著吗

《金瓶梅》是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假托宋朝旧事,实际上展现的是晚明政治和社会的各种面相,是一个社会断层的深入剖解。

一是全书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社会,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开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彻底暴露出人间的肮脏与丑恶。西门庆一方面凭借经济实力来交通权贵,行贿钻营,提高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依靠政治地位来贪赃枉法,为所欲为,扩大非法经营,从而成为集财、权、势于一身的地方一霸。作品还通过西门庆的社会活动,反映了上自朝廷下至市井,官府权贵与豪绅富商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的现实,从客观上表明了这个社会的无可救药。

二是《金瓶梅》以相当多的篇幅描写了西门庆及其妻妾的家庭活动,写出了这个罪恶之家的林林总总,反映了正常人性惨遭扭曲和异化的过程。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诸多女性,尽管出身、性格、遭遇不尽相同,但都被超常的情欲、物欲所支配。她们以扭曲的人性去对抗道德沦丧的夫权社会,又在人性的扭曲中走向堕落和毁灭。作品在原始欲望的文本表象下面,同时具备了对人性本质的拷问,善与恶的分界在这本书中有了另一种解释。现实主义,这是《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不同之处。

《金瓶梅》开启了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先河吗

《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从此,文人创作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金瓶梅》之前的长篇小说,莫不取材于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金瓶梅》摆脱了这一传统,以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使中国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日臻成熟,为其后《红楼梦》的出现做了必不可少的探索和准备。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率先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的长篇小说。它的诞生,标志着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几部小说取材于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式小说创作模式的终结,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历代研究《金瓶梅》者,不乏其人,论著层出不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倍受研究者之关注。

《金瓶梅》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点吗

当然,《金瓶梅》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点。作者对现实黑暗的暴露,缺乏鲜明的爱憎和严肃的批判。在解释人生和社会生活方面,带有明显的宿命论思想。小说中大量的淫秽描写,使小说丧失了美学价值,并为后起的淫秽小说开了不良的先例。《二拍》

《二拍》反映了明代市民生活和思想意识吗

《二拍》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这两部书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均相同,故人们习惯上常合称之为“二拍”。《二拍》与《三言》合称“三言二拍”。刊于明代崇祯年间。每集40篇,共80篇,内有一篇重复,一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78篇。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敷演成文,以迎合市民的需要,同时也寓有劝惩之意。

《二拍》的问世主要是应书商之邀而作吗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分别写于1627年和1632年。凌蒙初创作“二拍”的动机,据《拍案惊奇·序》和《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大致有三:

一是应书商所邀。由于冯梦龙的“三言”“行世颇捷”,于是凌蒙初即在“肆中人”的要求下编撰起《拍案惊奇》,由于《拍案惊奇》问世后反响极大,销路畅通,在书商的怂恿下,凌蒙初又开始了《二刻拍案惊奇》的创作。

二是救时匡弊、挽救颓风。

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渐趋淫靡,小说创作亦堕入恶道,产生了一大批格调低下,以描写男女淫乱为主的艳情小说。凌蒙初认为这些小说“广摭诬选”“亵秽不忍闻”,背离了小说创作“劝善惩恶,有益风化”的宗旨。他再三声明自己创作“两拍”“意存劝戒,不为风雅罪人”。

三是,宣泄苦闷,创作自娱。举业上的坎坷多艰,使他郁郁不乐,愁苦万端,为宣泄苦闷,抒发悒郁情怀,以游戏笔墨求取精神的慰藉。

《二拍》的内容大致包含四个方面吗

“二拍”的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描写爱情与妇女问题的。这在“二拍”中占有重大比重。这一题材的作品很大部分肯定了青年男女,特别是年轻女性对爱情坚贞的信念、大胆的追求,反对“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陈旧观念,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在这一题材的作品中,有不少还表现与肯定了青年男女,特别是女性对情欲的积极追求,这是肯定人欲的晚明启蒙思潮的鲜明体现。从肯定情欲的观念出发,不少作品对那些受情欲驱使而失去贞操的妇女表示宽容和同情。

二是描写商人与商业活动的。这在“二拍”中也占相当的比重。在“二拍”所描写的众多商人形象中,大部分是正面人物。他们忠厚老实,买卖公平,对事业、爱情追求执着,并最终获得成功。

“二拍”也描写了一大批反面的商人形象,有癖好女色的,有狠心刻毒的,有嫌贫爱富的,有凶暴残忍的、有薄情厌旧的。“二拍”不仅刻划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商人,还写到了世人对商人和经商行业的看法,已视经商为正道、善业,不仅认为官宦人家与商人通婚是门当户对,商人甚至高于读书人;商人的将本求利,也被视为正当的谋生手段;他们对金银财货的追求,被当作美好的理想愿望;对商人的活动不以“义”来评价,只是单纯地叙写和赞颂商人追求暴富的商业活动。

三是描写官吏及其活动的。“二拍”写了不少贪官和酷吏。有贪赃枉法的,有谋通强盗的,有官盗一体的,有徇私舞弊的,有买官卖官的。“二拍”也写了不少的好官。他们能主持正义,为民伸冤。四是描写社会险恶,世风颓废的。有描写盗贼横行不法的,有骗子行骗的,有僧尼道士淫乱不法的,有贪图钱财,事亲不孝,甚至家庭成员反目成仇的。

“二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世俗社会的生活风貌,鲜明地体现出反抗封建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时代精神,它是明代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它生动地反映了明代随着社会阶级关系的改变而发生的生活观念的变化,表现了金钱对封建社会的腐蚀和冲击,形象地勾勒出一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活画卷。它肯定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求和聚敛,不仅赞扬人们通过经商致富,对通过其它途径获取财富的行为也表示支持。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反对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外,“两拍”肯定人类对情欲的积极追求,对那些受情欲驱使失去贞操的妇女,表示了宽容和谅解,显示出与传统相背离的道德标准。它还肯定每一个人都有生存权力,鼓励人们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去追求自身的幸福,体现出新的人生价值观念,表现了尊重个性,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意识。

《二拍》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集吗

“二拍”基本上是凌蒙初个人独立创作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它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已由集体的锤炼跃进到个人的创造,由说话人的技艺转为作家的文学创作,由娱乐听众的手段变成教育讽劝的工具,它已成了作家的自觉的事业了。它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拍”较之“三言”其撷取的社会内容更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中国十七世纪正在崛起的城市市民阶层的普遍要求与思想情感,从中折射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风貌、时代精神。因此,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时代,这是“二拍”的价值所在。

《二拍》的成就远比《三言》逊色吗

由于《二拍》中宣扬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的思想比较严重,而且书中多有猥亵的描写,更有些作品利用前人题材近乎抄袭,以致成就远比“三言”中的明人拟话本逊色。《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最杰出的神魔小说吗

《封神演义》,明代神魔小说,许仲琳所著。许仲琳,号钟山逸叟,其生平事迹不详。根据日本库藏的明万历年间刻本上注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通常人们都以许仲琳为该书作者。他大约生活于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封神演义》全书100回,是许仲琳在宋元两代讲书人的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基础上,参照历史博采民间有关殷周斗争故事的传说,并加以虚构演绎而成。

《封神演义》主要讲述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吗

《封神演义》主要讲述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小说开头第一回到30回,以及87回到结局,基本取材于《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并借鉴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主编的《新刊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国志》西周部分内容,辅以其他史料和幻想成分,扩充改编而成。

小说从纣王帝辛到女娲宫进香,调戏女娲娘娘开始,以女娲吩咐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三妖“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使武王伐纣,以助其功”为楔子,详细叙述武王代纣,姜子牙封神的经过,揭露纣王设炮烙、剖孕妇等暴行。作者假借历史事件托古讽今,曲折地反映了明代社会厂卫特务横行、帝王骄奢淫逸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仁政的渴求和向往。

《封神演义》的思想内容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吗

《封神演义》通过设炮烙、造虿盆、剖孕妇、敲骨髓等情节,描写纣王的残暴不仁,从而揭示了反商斗争的基础。历史上的商、周是两个部族,没有明确的君臣关系,作者把武王伐纣处理为“以臣伐君”“以下伐上”,是“灭独夫”之举,姜子牙则以“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主张,号召诸侯“吊民伐罪”,突出了双方的正义与非正义性质。哪吒剔骨还肉、黄飞虎反商归周等情节也进一步强调了“父逼子反”、“君逼臣反”而不得不反的精神。

这些描写显然是与封建伦理规定的君臣、父子关系相背离的,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书中对纣王沉湎酒色久不设朝,以及任意诛杀大臣等描写,与明代后期朝政腐败的一些事实有相合之处,而它表现出来的那些新观念也显然与当时出现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另一方面,书中又充满着“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的天命观,每个参加商周之争的人不过是“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阵亡后也无一例外地“一道灵魂进封神台去了”,这就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笼罩着浓重的宿命观念和神秘色彩。此外,作者还一再宣扬“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观点和“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自可,最毒妇人心”的“女祸”思想,也大大削弱了它的思想意义。

《封神演义》在艺术上有千篇一律之感吗

《封神演义》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发挥神话传说善于想象夸张的特长,赋予各类人物以奇特的形貌,以至杨任剜目后可在手掌内生出神奇的眼睛,雷震子胁下长有可以飞翔的肉翅,哪吒则能化为三头八臂。仙术道法也神奇莫测,如土行孙等的土遁、水遁之法,陆压的躬身杀人之术等,都给读者以较深印象,小说在人物描绘上有一定成就,如妲己的阴险残忍,杨戬的机谋果敢,闻仲的耿直愚忠,申公豹的恶意挑拨等等,都写出了一定的性格。

有些情节也相当曲折生动,如“哪吒闹海”一节,由7岁哪吒在河边的嬉戏玩耍,生发出一段意想不到的争斗,叙来层次分明,高潮迭起,同时也表现出哪吒由天真顽皮到勇武狠斗的性格发展过程。此外如黄飞虎反出朝歌、广成子三谒碧游宫等,也有复杂细致的描写。

此书虽有上述特色,但总的说来,《封神演义》在艺术描写上偏于叙事而忽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因而多数人物性格并不鲜明,铺叙故事则有重复雷同之处,尤其是数次设阵破阵,更有千篇一律之感,情节发展也有不够严谨的地方。据传作者创作此书有“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立而三”之意,实则略逊一筹。但明清以来,它在民间仍得到广泛的流传。《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吗

曹雪芹(1715~1764),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早年曾在南京过一段“锦纨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晚年凄苦困顿,嗜酒狂狷,但对现实傲岸不屈。

《红楼梦》作于曹雪芹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辛,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未及完稿,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就此搁笔长逝。其手稿原名《石头记》,共80回,后由乾隆进士高鹗续成后40回,总计120回,更名《红楼梦》,终于成就了这部思想精深、结构完整、艺术高妙的千古文学巨著。

《红楼梦》反映的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吗

《红楼梦》借甄士隐、贾雨村之口,讲述尘缘未尽、灵石化生的贾宝玉在人世间的际遇。小说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作者把贾宝玉安排在大观园众多女子的中央,写他与这些女孩子的生活交往。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认为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人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

他与林黛玉两情相悦、倾心相爱,但在家族势力的重压下不得不与薛宝钗结婚,最终造成黛玉惨死。小说以宝黛钗的感情纠葛和婚恋悲剧为主线,以贾府大观园为基点,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更替,而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上,体现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矛盾,揭露富贾官僚的黑暗和罪恶,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批判。

《红楼梦》最具代表性的篇章有哪些

《红楼梦(节选)》:不想刚走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帐话,要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已矣;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已,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已,奈我薄命何!

《红楼梦(节选)》描写的是黛玉的复杂心理吗

这段话描写黛玉的复杂心理,为后文叙述人物命运作伏笔。黛玉听到宝玉背里和史湘云、花袭人说自己从来不讲“仕途经济”的那些“混帐话”,心里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她自幼父母双亡,被托于贾府抚养,常有寄人篱下之感。她因宝玉真诚待她,也很喜欢宝玉。但又横生一段“金玉”之论,自己无人作主,兼之抑郁纤敏、忧思成疾,恐不能与宝玉长期相好。这些深入、细致的描绘,把黛玉内心曲折的情感刻画得细致入微,从而也深刻揭示出人物的性格,为人物性格发展和命运安排作伏笔。

《红楼梦》的流行辞句有哪些

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3.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4.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5.春恨愁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7.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8.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9.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10.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红楼梦》为博大精深的艺术佳作吗

《红楼梦》为文人独创,内涵宏富,博大精深,艺术高妙,卓绝千古。两百年来,“红学”研究蓬蓬勃勃,蔚为大观。《红楼梦》是传统古籍不可不读之巨著,读者对于此书,当细细把玩,字斟句酌,其中诗词佳句,可堪良久赏玩,不思茶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