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三十六计释译
6127600000004

第4章 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释译”

与其强攻集中的敌人,不如使用计谋将它分散,然后逐一击破;与其出兵正面攻打敌人,不如迂回到它虚弱的后方,尔后将它置于死地。

“计名由来”

本计出自《史记》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计名则出于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位于山东的齐国求援。齐王即刻招募8万军队,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火速前往援救赵国。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赵都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但军师孙膑建议说:“魏国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必定空虚,没有重兵把守。因此,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这样,魏军必定会停止对邯郸的包围,回兵救援本土。”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领齐兵向魏都大梁进军。消息一经传开,魏将庞涓慌忙从赵国退兵,全速赶回魏国救援。而这时,齐军已在魏军回国必经之地桂陵一带(今河南长垣县西)设下伏兵,以逸待劳。魏军长途跋涉,精疲力竭,又遭到齐军的突然伏击,大败而归。赵国之围也很快被解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后人把这次战例的经验加以升华、概括,列为三十六计的第二计。可见,此计主要是用来解围的。它的特点是:以迂为直,避实就虚,攻敌之所必救,以此来解除敌军的围困。具体地说,就是:当本军某部遭敌军围困不得突围时,救援的军队不应直接攻击围困的敌军,而应以迂为直,选择敌方防守相对空虚、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以迫使敌方撤围回援,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无所防备发起突袭,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古今战例”

晋国攻曹、卫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楚成王任命成得臣为将,亲率大军,纠合陈、蔡、郑、许四路诸侯,一起攻伐宋国。宋成公派遣公孙固向晋国求救。然而,由于晋文公在19年的流亡生涯中,曾得到过楚成王的帮助,故而不便直接与楚军作对。这时,晋文公的参谋狐偃出了个主意,说道:“我军目前的立场不便直接前往救援宋国,与楚国作对。但何不先去攻打与楚国结盟的曹国和卫国呢?这两国的国君在您流亡时期都曾对您极不友好,晋军师出有名;卫国的楚丘城是当今楚王舅父的领地,而曹国则紧靠楚国本土,若我军攻打这两国,楚军势必回师救援,这样便可解除宋国之围了。”

晋文公听从了狐偃的计策,一面叫公孙固回报宋成公务必坚守阵地,一面以先轸为将,率领三军人马进军卫国,一举攻占了卫国的五鹿城,直逼楚丘,迫使卫成公向晋国谢罪请和;接着,又挥军东指,一举攻破了曹国。而这期间,楚成王讨伐宋国正是连连告捷之时:在攻占了宋国缗邑后,又围困宋都睢阳。这时,忽然听说晋军已攻占卫国五鹿城,战势直逼楚丘。楚成王怎能眼见自己舅父的领地不保而置之不理?于是,只留下一部分兵马由成得臣率领,继续攻打宋国,自己则亲自率领劲旅回师救援楚丘。但当他的兵马才走到半路时,又听说晋军已经攻破曹国,对楚国本土已造成直接威胁。形势万分紧急,无奈之下,楚成王只得命令成得臣从宋国撤出全部人马,以确保本土安全。就这样,晋文公用狐偃的“围魏救赵”之计,成功地解救了宋国之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战

1947年初,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在对我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失败后,为了挽救其垂死的形势,又聚集兵力,拼凑了60万军队向我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一时间,我山东解放区面临40万蒋军压境,情势十分严峻;而陕甘宁解放区遭到20余万蒋军进犯,也处于非常危急的态势之中。在陕北,敌军的部队有时甚至进攻到距离毛泽东主席所在的中共中央机关仅仅只有500米左右的地方……

面临敌军的疯狂进犯,该如何应对?怎么变被动为主动?毛泽东和全体将士坚定沉着,临危不惧,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制定了一个正确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围魏救赵”计的创造性运用。

1947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时说:“蒋介石收缩兵力,形成两个拳头:一个在山东,大兵40万;一个在陕北,也有20万。刘伯承说这是蒋介石的‘哑铃战术’,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哑铃’的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细。这个哑铃的中间就是刘伯承、邓小平所在的中原。蒋介石把兵力集中起来搞重点进攻,那么他在中原地区的兵力就势必薄弱了。因此,一旦刘、邓发起外线出击,实行中央突破,必定能打破蒋军的重点进攻,而且这样一来,整个‘棋局’也就都被搞活了!”大家都十分赞同毛泽东的分析和决策,认为这是扭转整个战局的正确方针。

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部署,从6月14日起,刘、邓率领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由河南安阳出发,经汤阴、冶陶等地,从山东东路渡过黄河,再转战寿张、台前,进入鲁西南地区,然后又由河南党山北向店,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奔袭,一路攻战,歼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而刘、邓大军一旦进入大别山地区,便会对蒋介石的重要军事基地——兖州、徐州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直接威胁到蒋介石的“心脏”——南京。正如周恩来当时所分析和描述的那样:“蒋介石搞了个黄河战略,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陕北,想迫使我们在华北与他决战。可是,他们两手这么一伸,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趁机还他个黄河战略,紧紧拖住他的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的胸口猛插一刀!这一刀就是刘、邓大军。他们渡过黄河,大闹鲁西南,在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后,又以出其不意的动作挺进大别山,直插蒋介石的胸膛。可以说,这正是给蒋介石致命的一刀!”

事实正如周恩来所分析的,蒋介石在“胸膛”上猛受一刀后,痛苦不已,最后不得不放弃正在进行的重点进攻,急忙从陕北、山东抽回5个师,连同其原本留在中原地区的8个师,总共拼凑成13个师,妄图对刘、邓大军进行合击。但是,这样一来,我山东、陕北地区被围困的紧张局势便顿时改观。不仅如此,在毛泽东和中共军委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我陕北、山东、晋西南的人民解放军还分别在彭德怀、陈毅、贺龙和陈赓的率领下乘机发起全面反攻,将战线由解放区引向蒋管区,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军一度所处的被动局面,而使整个解放战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全国规模的进攻”(毛泽东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