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生活美学
6126700000012

第12章 环境美学

环境美的特征、价值与创造原则

一、环境美的含义与特征

(一)环境和环境美

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和各种外在条件的总和,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山川草木、四时物候,又包括社会环境,如政治经济制度、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民情习俗、文化传统等,还包括具体的生活环境,如衣食住行、工作学习条件等。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因素相互交织,构成人类生存生活的现实环境。

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十分重大。首先,人都要依赖一定的环境才能生存、劳作和休息,都要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没有谁能够脱离现实环境而存在。所以,环境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其次,环境的好坏美丑,决定着人类物质生活质量的高低。现代工业文明的进程加剧了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严重破坏,在许多地方,生命基本需要的空气和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居住在被工业污染的环境中的人们,其物质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第三,人的精神生活、思想性格、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的精神性格的健康发展。正是因为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如此巨大的意义,所以,保持和建设美好环境的问题,便提到人们的生活日程上来了。环境美便成为人们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所谓环境美,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条件的美。广义的环境美,是指既包括自然条件又包括社会条件在内的各种空间条件的美;狭义的环境美是指人们生活周围的自然条件的美。我们这里所谈的环境美,是从广义上言说的。因为自然条件对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社会条件恶劣,文化氛围很差,其环境还不能说是美的。比如,当你生活在一片青山绿水之地,那里有山有水,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工业的污染,其自然条件不能说不好,然而,假如那里政治黑暗,黑社会势力猖獗,人与人的关系紧张,存在严重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人们连基本的生活要求与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你能说其环境是美的吗?像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所处的环境,其自然条件不能说不好,然而,这里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大绳索却勒住了这位劳动妇女的咽喉,她最终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因此,只有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俱佳的环境,才能说是优美的环境,才真正称得上环境美。

(二)环境美的特点

环境美的突出特征有和谐整体性、主体参与性、社会性与时代性等。

1.和谐整体性。环境美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是由其内部各个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协调配合,多样统一,形成和谐协调的内部结构,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大环境有大的整体美,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景区;小环境有小的整体美,如一个企事业单位、一个家庭、一所庭院等。具体说,就是环境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和谐和统一。只有这样完美地结合,整体才能具备巨大的生命活力,放射出美的光辉。例如,湖南西部的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是环境美的典型代表。武陵源风景区主要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景区组成,方圆264平方公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壮丽的砂岩大峰林、幽深莫测的大峡谷、绚丽多姿的大溶洞以及古老苍茫的原始大森林。正是这些数以百计、千计的峰林、幽谷、溶洞、林海、溪流的和谐统一,使武陵源景区显示出奇异、秀丽、幽静、荒野的整体特色,在我国江南诸多景观中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凡到过武陵源景区的人,无不称赞:“此乃人间仙境!”在这片神奇而美妙的自然环境中,居住着汉、苗、土家、白等27个民族,150多万人口。这里民风古朴,风情独特,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家族的摆手歌舞、对歌定亲、哭嫁等婚姻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湘西苗族人居住的吊脚楼,飞檐翘角,风格独特。苗家人的服饰文化,更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奇异的自然山水与古朴的民情风俗构成了武陵源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有一位诗人赞叹道:这里是历史之海、生命之海、哲理之海、美学之海,是江南真正的现代风景线。

2.主体参与性。环境美欣赏要求观赏者积极参与,融主体于客体之中。如果说对其他审美对象的欣赏是将对象置于欣赏者面前,那么,对于环境美的欣赏则要求欣赏者置身于审美对象之中。例如对山水画的审美欣赏,可以将山水画摆在观赏者面前,由观赏者从不同角度品味欣赏。然而,对山水景观美的欣赏,欣赏者必须亲历其境,置身于山水美之中。假如我们要欣赏桂林山水美,就必须亲自到桂林去,亲自去观看,去登山,去游漓江,你才能真正体验到桂林山水的美。当你置身于桂林山水之中,你便与山水融为一体,与桂林的山水环境结合在一起。这时,你也就成为环境美中的一分子,别人同样可把你与桂林山水作为一个整体来欣赏了。所以,环境美的主体与客体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外在的环境美为审美主体提供了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审美主体置身于审美对象中以后,既成了环境美的创造主体,又成了别一欣赏者的审美对象。这种主体与客体相互融合,相互生成的关系,正是环境美的重要特点之一。

由此可见,对于环境美而言,欣赏主体同时也是创造主体和审美对象,这种三位一体的特点,使它与别的审美对象区别开来。例如,当欣赏者来到某一旅游区的时候,欣赏者与景区环境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当然,景区的自然景观欣赏者是难以创造的,但是,自然景观形象却有待欣赏者共同维护。有的旅游者不懂得这个道理,见到鲜艳的花朵就去攀摘,甚至兴之所至,在树木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的话,这就破坏了景区的环境美。有的人在景区内乱丢果皮纸屑,随地吐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也破坏了景区的环境美。所以,环境美靠主体共同维护和创造。再如,环境美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双向互动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你对我关心,我对你爱护。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核心。任何你争我夺、相互倾轧、相互斗争的行为都是环境美创造的大敌。

3.社会性与时代性。环境美离不开社会和人,离不开社会和人所处的时代,因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环境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首先表现在自然环境美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这种社会性和时代性在于自然的“人化”。这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通过劳动和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如开荒造田、筑路架桥、制止水土流失、扩大植被面积等等,使人们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其二,像天空、大海、沙漠、原始森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

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对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充满了恐惧感,人与自然是敌对的,而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人类掌握了自然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亲和与亲切,人们能够充分地利用自然来为自己服务。其次,环境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还表现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环境美中包含了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是人的本质,即人的社会性的反映,渗透着不同时代的人们高尚而亲切的人性美与人情美内容。第三,作为环境美构成要素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观念等无不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它们对环境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

二、环境美的价值

美是为人而存在的,环境美优化了人的生存空间,是人类生活审美化的体现,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无疑具有巨大的价值。李泽厚先生在谈到“自然的人化”时说:“我已多次说过,’自然的人化‘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外在自然的人化,即山河大地、日月星空的人化。

人类在外在自然的人化中创造了物质文明。另一方面是内在自然的人化,即人的感官、感知和情感、欲望的人化。动物也有感知欲望和情感,动物性的感知、欲望和情感变成人类的感知、欲望和情感,这就是内在’自然的人化‘。人类在内在自然的人化中创造了精神文明。”②环境美是“自然的人化”的成果,体现着人类文明的程度,因此,环境美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一)环境美与物质文明

环境美是物质文明的象征,对于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作用极大。首先,经济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水平。经济环境就是一个投资环境问题。投资环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61页。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局部地区的环境和国民经济总体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我国利用外资采取了有重点的梯度推进方针。国家最先支持吸收外资的地区是我国的重要侨乡和招商引资条件较好的广东、福建两省与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其后是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交通运输比较便捷的一批沿海城市。最后是将对外开放政策向内陆地区和西部地区推进。之所以这样做,是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比内陆地区要好。从资本流动的规律看,外资总是流向条件好、增值快、效益高的地区和行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改善投资的总体环境,进行了财税、金融、价格、外贸外汇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加快了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步伐,如电力、交通、通信等,使我国投资的总体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事实证明,投资环境好的省区,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就快得多。从2004年全国GDP总值排名的情况看:第一名是广东省,16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第二名是山东省,15940亿元,增长15.3%;第三名是江苏省,超过15000亿元,增长率为14%以上。湖南的经济发展环境比以上三省明显稍差,其GDP总值为5612.26亿元,增长率为12%,居全国第12位。

政治经济环境的优化促进了我国商品市场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凡上了年纪的人都留有对商品短缺时期的记忆:油、粮、布等生活用品实行配额制,凭票供应。如今,我国商品市场和流通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商品供应丰富充裕,流通渠道多种多样,超市、商店星罗棋布,商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购物越来越方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需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消费升级不断加快。高档商品消费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老三大件,20世纪90年代的“冰箱、彩电、组合音响”新三大件,变为现在的“空调、电脑、汽车和家庭影院”等商品。与住房相关的现代家用电器设备、通讯设备、家具家居装饰材料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从1998年至2002年五年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8.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由1997年的4600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7000亿元,农村贫困人口由4960万人减少到2820万人。这期间,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每年实际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97年的17.8平方米增加到2002年的22平方米,农村由1997年的22.5平方米增加到2002年的26.5平方米。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进一步普及,电脑、空调、轿车越来多地进入普通居民的家庭。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为71.8岁,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在又过去了三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

(二)环境美与精神文明

环境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建构。环境美既是精神文明的标志,又是精神文明的表现。一方面环境美要以精神文明作支撑,假若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那里人们的道德素质差,卫生习惯不好,社会秩序恶劣,那么,那里的环境是无美可言的。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又促进了环境美。

到过新加坡和日内瓦的人都知道,他们十分注重国民素质的提高,民众的文明意识很强。众所周知,日内瓦是一个优美的城市,那里山清水秀,波光粼粼,鲜花遍地,绿草如茵。

人们注意到,谁要无意中在街道上或公园里丢下一块食品包装塑膜或纸片,马上就会有人自觉地捡起来投进垃圾箱。在商场购物,如果多人购同一物品时,马上就自觉排成队伍,没有人不按秩序去抢先。有这样的文明意识和习惯,其环境怎能不美呢?

环境美对精神文明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环境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砥砺人的理想,在培养人美好和谐的气质、个性和心灵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性格心灵的发育和成长离不开具体的生活环境。我国着名的革命家和文学家郭沫若曾多次谈到四川乐山的优美环境给予他的陶冶作用。我国历史上孟母带着孟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避开恶劣的邻居而迁往他方的故事,清楚地表明了社会环境对孟子成长的影响,同时也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是何等重要。

我国宋代岳飞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也与他幼年所处的美好的家庭环境有关,与他母亲的教诲有关。宋代的苏轼、苏辙与父亲苏洵都成了历史上着名的散文家,固然与他们自身的天资、勤奋有关,但幼年时代受到作为父亲的苏洵的教养与熏陶不无关系。

其次,人们生活在美的环境中,会感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可以怡情养性,悦志悦神,增添生活情趣,获得精神享受。舒畅的心情和愉快的精神还可以促进人的生理机能的协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置身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中,望着四周青翠欲滴的森林,聆听着溪水的淙淙流淌,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的境界,那种由城市的嘈杂与喧嚣给我们带来的疲劳一扫而光,我们的心情也仿佛变绿了,那种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不自觉地淡化了许多。我们惊诧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陶醉于大自然的生机和妙趣,平日里那种紧紧张张的心弦松弛了,我们的情绪轻松了,心灵净化了,精神得到了提升。

再次,环境美还可以促进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有助于提高学习、工作和劳动效率。人们大都有这样的经验:生活于脏乱嘈杂的恶劣环境中,容易焦虑不安,心浮气躁,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而生活在幽雅、宁静、整洁、和谐的环境中,就能心绪安详,沉静和悦,精力集中,行动有序,学习、工作和劳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环境美有利于树立仁爱友善、团结互助的社会新风尚。环境美中的一个重要内涵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美,其人性美和人情美便是这种人际关系的表现。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能够做到如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友善祥和的社会,我们的国家便会到处充满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光辉,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便会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三、环境美的创造原则

环境美的创造既是按照人类自身需要来进行的活动,同时又必须按照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建造,因此,环境美的创造必须坚持如下原则:

(一)生态美学原则

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广泛关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了16个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水资源为例,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200亿立方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倒入了江河湖海,因水污染而导致每天至少有25000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生态危机使人类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人类的精神正承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人们开始反思人类文明发展的失误与失衡,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美学被提了出来,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之生态审美关系以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的美学学科,与生态环境学一样,是伴随着生态危机所激发的全球环保与绿色运动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研究地球生态环境美为主要对象,是环境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构成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物质生态和精神文化生态三个层次。生态美学是对人类中心论发出的挑战,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按照生态美学原则来美化环境,建造生态环境美,重要的是保持人与自然、生命与环境的和谐。现代生态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人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平衡是自然生态系统持续进化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关系,没有自然界各物种的相互联系,就不会有自然的生态平衡。因此,生物物种的消失,森林的破坏,环境的污染,都会影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正因为这样,环境美的创造活动必须把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作为基本前提。任何破坏这种平衡的环境建造活动,即使能够获得暂时的成功,但最终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给人类带来混乱和灾难。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总体环境,提出了大炼钢铁的口号,于是国人大量砍伐森林,烧成木炭炼钢铁。结果钢铁没有炼上去,却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失衡,导致水土流失,河床淤积严重,土地沙漠化,到20世纪90年代末,引发了全国性的洪水大泛滥。

坚持生态美学观建造环境美,就要强调生物种群间的平等、依赖与平衡性,保持世界的和谐。和谐是生物圈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自然本身有着严格的生物链,生物链中的各种因素是互相关联,互相依赖的。其中某些因素的变化和消失,都会影响到系统其他因素的变化。如蛇的减少可能会引起老鼠的泛滥,虎狼等食肉动物的消失,可能会导致鹿、兔等食草动物种群的退化或膨胀……生物圈中各个生命体是组成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不可缺少的成员。生物学家的研究证明,“地球上如果没有昆虫,人类最多只能活一个月”。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这个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许多人却严重缺乏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意识。当人类的生命安全受到某些“怪病”的威胁时,人们不是从自身寻找原因,更不愿矫正自己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方式,而是归咎于那些已落入人类掌握的某些动物身上。一些地方动辄杀死烧死上千万只的牛、羊、鸡、鸭,甚至果子狸和某些候鸟,仿佛这些都不是活生生的生命。现代社会对于动物以及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的蹂躏与虐杀,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从这个角度看,所谓“人类文明的进步”也该大大地打一个折扣。如果再不以生态美学原则来开展我们的环境建造活动,不但不能创造舒适优美的环境,而且会导致新的生态失衡。

(二)有序性原则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对环境的美化无疑要遵循有序性的原则,这是环境美创造的本质要求,也是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

大自然本身是有秩序的。它展现了某种规律性,如对称与均衡、比例与节奏、多样与统一等。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最初是从秩序关系入手的,然后才产生对意义的领悟。

建立大生态平衡基础上的生态环境,以其自身的生态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人生活在自然至社会再至文化的生态系统中,系统的和谐体现了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的杂多与统一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了整个系统的基础。当我们建立某种环境秩序的时候,如果违背自然的规律性,违背人的思维规律与心理规律,它就会干扰人的活动,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因此,在自然环境的美化过程中,坚持有序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做到有山有水,有植被,有森林,有植物,有动物,有房屋;另一方面要顺应人的审美心理规律。人们的审美活动总是循着从感性到理性、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层到深层的规律来进行的,自然环境美的建造应符合人的这种审美心理秩序。

社会环境美的建造也是有秩序地进行的。人类社会形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总是对旧的社会制度的修正和补充,从落后向进步转变,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这一切都有秩序地进行着。社会的公共环境总给人一种秩序感,比如一座城市的建设,一方面要适应它所处的山水等自然地理条件,另一方面,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有序化的。如街道、建筑、商场、医院、学校、交通运输、通信线路、休闲广场等等,所谓“井井有条”就是最好的描述。一个美丽的城市绝不可能是建筑物的杂乱堆集,而是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秩序井然的。

再拿人与人的关系来说,最初是完全无序的,后来就有可以确认的父母、子女、亲戚、朋友,并由此建立起父子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等伦理秩序。对于另一些人,在利益相争时,最初是用武力来解决的。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个人利益的纷争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这就是国家制度的出现。秩序的进一步发展,利益纷争的调节已扩大到民族,以至扩大到全人类,联合国的出现,国际法庭的出现,就集中显示了这种对人际交往有序化的趋势。由此可见,大至人类社会的建设,小至个人居所的设计,都必须遵守有序性的原则。

(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原则

人类环境美的创造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和美化自己现实生活的物质实践活动,而人类改造环境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计划有意识的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个实用目的。作为美化人类现实生活的环境美创造活动,是以具体的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因此,创造环境的实用功能也就成为环境美创造的必要前提。例如在荒山上植树造林固然是对自然的人化,创造了自然美,但是植树造林本身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营造森林小气候,开发木材资源,收获经济效益,从而为人类更好地生活服务。这一实用目的是植树造林最为基本的目的。再如,建造一所房屋,是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提供一片空间,它具有防风避雨、防寒避暑和防盗等实用功能。如果房屋的建造只是为了好看而不能居住,那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环境美的创造除了首先要考虑实用外,同时也要注意美观,体现一种审美趣味。人的生活需要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有时精神生活的满足比物质生活的满足更为重要。特别是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人们更加讲究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和丰富,追求一种审美化的生活。于是,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它的实用,还在于它能给人带来舒适和愉快,给人美的享受。当下不断蔓延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向就是有力的证明。在今天,美不再是艺术象牙塔里的东西,审美性在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居室装修、购物中心、街心花园、文化广场等环境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所处的社会公共空间和生活场所越来越具有美的色彩,以至有人提出对美和艺术要重新进行定义。事实上,环境的美化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反映了精神文明的积累。

例如,解放军的宿舍特别整洁,被子叠得很整齐,床头的书籍、架上的脸盆、牙具都陈放在一定的位置,加上明净的玻璃窗、洁白的墙面,使人一进屋就感到这不仅是一个战士们居住的场所,更是一个带有审美因素的空间,因为这里的一切都很有秩序和条理,整洁而又美观,给人一种舒适的美感享受。这种优美的环境体现了解放军特有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战士们对环境美的追求。

总之,坚持实用与审美的结合是环境美创造的又一基本原则,任何只重实用不重审美,或只重审美不重实用的做法,都是偏颇的。为什么悉尼歌剧院能成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就是实用与审美结合得相当完美。由于它的音响效果好,世界各地的艺术团都喜欢到这里演出,也由于它的贝壳式的形状很美,因而它成了悉尼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流连忘返。自然环境美的建造一、自然环境美的含义及类型自然环境亦称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世界。它是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自然因素构成的系统。通常把这些构成自然环境的系统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这五个圈依附在地球的表层,成为人类生活、栖息和繁衍的自然环境。实际上,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地球的外层空间和宇宙天体在内。

离开了日月星辰等天体因素,人类也是不能生存的。

自然环境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未经人们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环境,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环境。这两类自然环境并不是兀然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它们共同形成了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

未经人们加工改造的自然环境,通常是指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无机物等因素。如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辽阔的星空、茫茫的大海、起伏的群山、蜿蜒的河流、翱翔的飞鸟、奔跑的猛兽等。它们环绕在人类的周围,成为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源。

这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日月星辰、江河湖海,便没有生物的存在。人类也无法生存。没有森林、草原、植被和花卉,动物将不复存在,更何况人类。人类通过生产劳动等物质实践活动使这一类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物质实践活动使人类同自然界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既有物质关系,也有精神关系。如同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人一般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太阳和日光之所以美得可爱,也就因为它们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源泉,同时也因为日光直接有益于人的生命机能,增进他体内器官的活动,因而也有益于我们的精神状态。”①人类同自然物体精神关系的建立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例如,月亮最初只是与农业生产相联系,人懂得通过观察月亮的运行情况去掌握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推进,月亮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具有了某种精神属性。

李白诗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人笔下,月亮似乎具有了感情,成了可以邀来共饮的亲密朋友。李白在月下独酌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种精神关系。从这个例子看来,未经改造的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要前提。

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把自然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来的自然形象所构成的环境。例如绿化的山林、整齐的梯田、疏通的河道、雄伟的长城、美丽的公园、高大的建筑、种植的庄稼等等。人类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活实践活动,几乎改变了整个自然的面貌,创造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我国历史和文学中有“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的传说故事。禹治洪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八年而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取得了“定九州”治水斗争的胜利。《女娲补天》讲那时天塌地陷,烈火熊熊,沧海横流,猛兽横行,女娲在这险恶的环境中英勇奋战。她炼石补天,杀黑龙,积芦灰,止淫水,把人类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从这些传说故事中,我们不难知道原始先民对于生活环境的改造与斗争,连山水都经过了人的加工与改造,地球上的其他自然物更是被人类改造过了。

①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1页。甚至连动物、植物这些看来只是自然的产物,也往往是经过人类劳动化了的。马克思说:“动物和植物通常被看作是自然的产物,实际上它们不仅可能是上年度劳动的产品,而且它们现在的形式也是经过许多世代,在人的控制下,借助人的劳动不断变化的产物。”①经过加工改造的自然环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能够从中直观到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才能。

未经加工改造的自然与经过加工改造的自然二者的融合便成了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这种自然环境由于凝聚着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让人从对象中直观自身,所以它是美的环境。

近几年到过大连市的人都感到,这里的环境是非常优美的。

这里有蔚蓝的大海,嫩绿的草地,成片的花园,人鸽共舞的街心广场,更为人称道的是一尘不染的街巷和整洁的市容市貌。即使是繁华热闹的商业区,你看到干净整洁的地面,也会不忍心扔下一点脏物。这里的绿化美化冠于全国,街街巷巷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大连构筑了35公里的海滨路绿化带、旅大南路至广湾桥绿化带、新老市区快速路绿化带、飞机场至棒槌岛绿化带等四条“绿色长龙”和棒槌岛、星海湾、金石滩、海滨路四个重点绿化区域,初步形成了大连的绿化生态体系。自1993年以来,市区新增绿地面积130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高达8.5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其绿化指标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城市。2001年6月,该市获联合国环境“全球500佳”称号,真正成为全国自然环境美的典范。

二、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从产生的原因看,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原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6页。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第二类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自然界诸如地震、火山爆发、海55啸、洪水泛滥、干旱、风暴等灾害性运动引发的自然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环境失调。

这里的环境问题主要指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按其造成的后果不同分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所造成的环境效能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包括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减少、草地退化、森林面积减少、水源枯竭、气候异常、物种灭绝等。环境破坏严重地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例如,对矿产资源的乱开采就是环境破坏的表现之一。近年来我国各地小煤窑事故频繁发生,2005年上半年,我国因煤矿事故死亡达2672人。2月14日,辽宁省阜新海州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死亡214人。

山东省蓬莱四镇一乡的磁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金矿区。最初经批准采矿的只有座市级金矿,座乡镇级金矿。可是近年来,“民采井”如雨后春笋般增多,非法采矿者纷至沓来。“民采井”的大量出现,不仅使磁山金矿大量流失,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治安问题,为争抢金矿而发生的凶杀、斗殴不断发生。更为灾难性的恶果是,“民采井”因炼金设备简陋,大量水银、铅等有害物质流入小溪河,渗入地下水,严重污染了矿区下游的村庄用水,造成一村庄六七年没有一个青年参军体检合格,畸形怪胎也不时出现,村民怨声载道。

此外,磁山那绿色的外形变得百孔千疮,地貌遭到严重破坏。当地主管部门进行过严厉打击,但收效甚微。类似这种环境破坏还有不少,例如山西的采煤潮、河南中原油田边的炼油潮、四川的天然气狂采风等等,严重地损害了我国自然环境的面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将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噪音、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作用于自然环境,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人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其他生命的生存以及生态系统的失衡现象。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多种类型。例如大气污染就是环境污染中的突出现象。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大气具有调节热能,维持地球外围的热量、动量、水、气的相互转换和生态平衡,并且阻挡和大量吸收对生物有害的宇宙射线和紫外线。因此,大气是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由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释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导致大气构成成分比率严重失调,使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在20世纪里,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甲烷和氮氧化合物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0世纪90年代,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7摄氏度,海平面上升20厘米。2004年夏季,欧洲普遍遭受热浪袭击,导致30000人在热浪中死亡。

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川融化。有专家预计,如果冰川融化,海平面将上升20英尺。这样一来,许多的大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孟买、加尔各答等大城市都将从地球上消失。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荒漠化,破坏生态系统,出现细菌性流行怪病,危害人类生命安全。

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黑烟、脏水、恶臭、沙暴等已让人们不堪忍受,可是,人类还在无止境地掠夺自然,蚕食其他生命的领域,并导致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从地球上消失,再加上全球“温室效应”与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不断扩大,人类感到的不仅仅是难过,更严重的是生存的恐慌。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八大公害事件”①到80年代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苏联切尔①“八大公害事件”指20世纪50~60年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八起恶性环境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四日哮喘事件、日本米糖油事件、日本富山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到90年代气候异常与淡水危机,再到2003年流行全球的“非典”怪病、2004年东南亚的海啸等等,人类未能逃脱环境恶化、自然报复的阴影。中国的环境问题同样不容乐观。据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我国七大水系(海河、运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珠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54.9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95.0万吨;出现酸雨的城市298个,占统计城市的41.1%;酸雨城市比例与上年相比上升了4个百分点,酸雨污染较上年加重;固体工业废物产生量为12.0亿吨,比上年增加20%;全国187个城市中,地下水污染加重的有52个,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地下水均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氯化物等成分的含量普遍升高;城市空气污染不同程度地存在。监测的342个城市中,有210个城市空气质量在三级以下,没有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耕地面积减少0.77%;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37.1%;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全年干旱、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农业受灾总面积的70%。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3555起,共造成人员死亡734人,失踪124人,受伤549人,直接经济损失40.9亿元。年平均气温连续8年高于常年平均值。

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给人类生存危机敲响了警钟。人们深深感到,建设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三、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美化

自然环境的保护,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等多方面措施,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使自然环境变得和谐优美,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保护自然环境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1983年底,国务院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积极推行深化环境管理的制度与相应措施。1989年12月26日,我国政府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国家环保总局从1994年起每年发布《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通报中国环境状况。与此相适应,各级地方政府也加大了环保工作的力度,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但是,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还相当严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还相当艰巨。美化自然环境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拯救和重塑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强化环保意识,发动全社会参与对环境的保护和美化是关系到全社会每个公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任何公民都享有环境保护的权利,同时也负有环境保护的义务。每一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地、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赖于全民族环保意识的提高。因此,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让每一个公民明确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动全体公民广泛参与环保活动,自觉抵制损害自然环境的行为。我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事实上,全民参与是实现环境保护和美化的重要保证。例如,1999年,杭州、嘉兴、湖州三市发动公众突击治理白色污染就是证明。白色污染就是塑料污染。为了把白色污染控制在一定限度,美化城市环境,杭、嘉、湖三地决定实行突击治理,发动全民参与。杭州市采取了“全民动员、分工负责、突出重点、注意源头”的措施,使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铁路沿线、旅客主要集散地、风景区及一些“窗口”单位,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定。嘉兴市以宣传为先导,以治理主要交通干线的白色污染、改善市容市貌为重点,引导市民从旁观到参与,从事不关己到“你丢我捡”。湖州市以爱国卫生活动月、1999年城市形象建设年为契机,开展了全方位的治理,效果显着。杭嘉湖地区群众对白色污染问题形成了共识,白色污染在三地得到了有效治理,三个城市环境变得优美舒适。这一事实说明,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发动全民参与是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有效方法。

(二)防治结合,生态再造美化自然环境就要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对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要予以积极治理,恢复生态平衡。这就要求人们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做到:一是有关部门在制订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时,应把环境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之一,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美化。二是在进行物质生产与经济建设活动中,必须严格控制新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坚决执行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制度,使自然环境面貌至少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三是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环境难题,应加大力度予以治理。比如对过去的穷山恶水,采取造梯田、蓄水源、种花草、植树木、保持水土等措施,使过去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新的平衡,从而使自然环境朝着审美化的方向发展。

防治结合,生态再造,许多地方做出了可贵的努力,取得了显着成绩。位于贵州省罗甸县群山中央的大关村,曾经是贫困与恶劣环境的代名词。这个村地处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境内乱石林立、耕地匮乏、水源奇缺、山上树木稀疏,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大关村连基本的生存条件也不具备。

1984年以前,全村人均口粮仅13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不足50元。1984年以来,大关村群众奋起向恶劣的生态环境抗争,在乱石嶙峋的石旮旯里开垦出高标准稻田918亩(人均0.8亩)。他们建成小水库、蓄水池255个,既解决了人畜饮水的问题,又保证了80%新造稻田旱涝保收。大关村人民立足本地资源,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山坡,并大力发展畜牧业,猪、牛、羊、鸡、鸭、鹅同步发展,既保持了水土,美化了山林,改善了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又增加了收入。

1995年,该村人均口粮达410公斤,人均纯收入上升到850元。自然环境的优化美化,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生活水平。现在,大关村越来越美,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家家搬进了新居。大关村的经验告诉我们,治理穷山恶水,实行生态再造,既可脱贫致富,又可美化家园,从而印证了防治结合,生态再造对美化自然环境的指导意义。

(三)依法保护环境,建立责任制新时期以来,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环境保护事业步入了法制的轨道。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法》、《矿产资源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办法》等等。还制订了《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标准性技术规范等等。各级地方政府也制订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条例,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体系。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是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也为环境美的建造提供了保障。建造自然环境美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所以,依照法律来进行自然环境的美化是一条根本性原则。

美化自然环境应当引进责任制机制,生产和生活主体在劳动和生活活动中应当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谁污染谁治理,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者必须承担保护资源的责任,因开发环境资源而造成环境资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如不履行责任则由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强制执行。只有建立规范的环境保护责任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自然环境的美化才能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我们共同的自然家园才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适应人们“诗意地栖居”,使人们真正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之中。

城市环境美的建造一、城市环境美的含义及构成城市环境是指以城市居民为中心的城市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城市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交通、道路、建筑物、文化广场等。城市环境美是各种自然因素有机统一而形成的整体面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总体精神风貌。广义的城市环境美,是对城市从内容到形式,从硬环境至软环境给予审美者的美感印象。城市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不仅为人们的生理需求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而且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健康而愉快的文化空间,创造生动形象的城市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狭义的城市环境美,主要是指城市的建筑群、交通网、生产文化设施、地形地貌和园林绿化而形成的整体形象美,是经过人的创造性劳动所形成的高度秩序化、审美化的生态系统。城市环境美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城市环境美主要由城市自然环境美、城市历史文物环境美、城市建筑美、城市园林绿化和工艺美等一系列因素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是构成城市美的基础。纵观世界的着名城市,哪一座没有绮丽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城市的地理位置、山体水势常常成为城市建设的依据,也是城市的特色之一。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依水势而建的着名水城。它建立在离陆地4公里的海边浅滩上,由118个小岛、117条河道连接而成,有桥梁400多座。市内没有车道,没有一辆汽车、自行车,没有红绿交通灯。星罗棋布的桥梁有如条条飞虹,连接着一个个岛屿。游人乘船泛舟,曲径通幽,美不胜收。再如我国着名山城重庆,依山傍水,南有长江,北有嘉陵江。城市的街道、建筑盘山而建,层层高楼叠垒山间,曲折而上,逶迤多姿。早晨,烂漫的朝霞笼罩全城,金碧辉煌。晚上,天上的星星与山城灯火连成一片,倒映在江水之中,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叫人不知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城市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布局和外形。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美非常重要。花草树木的培植,湖泊水池的开凿,园林景区的设置,对城市居民心理环境的调适和精神生活的调剂具有重要的作用。每当周末假日,居民可以携带亲人和朋友去公园漫步,去人工湖泊荡舟,去近郊的森林休闲,以放松心情,排遣疲劳,怡情养性。

城市的历史文物常常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体现,为城市环境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色彩。世界上所有的文化名城,都有举世瞩目的文化古迹相伴随。没有故宫、天坛、长城、十三陵、天安门等名胜古迹,北京的环境美将大为逊色。有的虽然已是断壁残垣,但仍可让人读出历史的沧桑,感受到前人的伟大智慧。例如北京的圆明园,经过八国联军的焚烧,现在只是一片废墟。但是,当你置身圆明园时,你可以想象出那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那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气象。更为甚者,你的眼前会浮现出当年侵略者烧杀抢夺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激起对侵略者强烈的民族义愤。当你观看了西安的兵马俑、成都的三星堆,你会为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历史文明而惊讶不已,你会为我们的祖先拥有如此精湛的艺术造诣而自豪。历史文物使城市环境拥有了空间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深度感,增添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

城市是靠建筑支撑起来的立体空间形象。取消了建筑,城市将无法呈现。因此,建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的骨架和肌肉。一座美丽的城市,如果没有几座标志性的建筑,其知名度将大打折扣,其经济文化的繁荣将无从体现。比如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圣母院、芝加哥的摩天大厦、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北京的故宫,常常成为这些城市的象征。它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些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鲜明的时代色彩。建筑美是环境美的代表。通过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调整、处理,营造出具有审美特色的立体空间,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意境美。建筑物自身的均衡对称、韵律节奏、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以及外部形态,体现着艺术与审美的特性,本身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加上它与周围的道路、桥梁、灯柱、花坛、广场的配合与映衬,形成了具有欣赏价值的城市景观,集中显示了一个城市的环境美。

在现代城市中,雕塑、壁画、工艺品及街道小品等也为城市的环境美增添了重要的内容。城市中的雕塑、壁画和工艺装饰,其造型、主题、寓意虽各不相同,但却能对城市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街道上的路灯、座椅、广告牌,甚至连清洁箱也会对整个城市的美产生影响。它们本身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又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工艺造型配合绿化成为街道景色的重要点缀。在实际设计中,每一座城市对这些小品设施在造型、色彩和质感上都有统一的设计和布置,共同装点出一个城市美丽的环境空间,显示出个性独具的人文色彩。

二、城市环境美的特征

(一)城市环境美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城市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统一构成的。城市环境首先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自然山水的形态与走向制约着城市的形态及其布局。这就使自然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离的内容与依据,使城市环境的某些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自然美的特征。但是,城市环境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它是经过人类改造和加工的环境,凝聚着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的产物。城市环境的建设和创造是经过总体艺术构思的,是人类在综合了前人对城市环境创造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典型化和审美化的一种艺术造型,这又使城市环境具有了艺术美的特征。城市建筑、园林绿化、街道布局、交通设施以及购物中心、文化广场的安排与建造,都经过了建筑师的精巧构思,融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包含了劳动人民卓越的艺术创造才华,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既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又能从精神上满足人们寻求舒适和审美的感受。

(二)城市环境美创造的复杂性

城市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由于人口的集中,住房的集中,生活需要与供应的集中,使得城市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也特别集中,这就为城市环境美的创造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由于城市环境的建造涉及城市规划与建设、旧城的改造、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布局、河流与地下水的保护、绿化及公园建设、交通及交通设施的发展与运度控制、空气与尘埃的治理、城市废水与生活垃圾的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对城市环境美的建造历来采取“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环境的美化面临着各种尖锐的矛盾,北京的风沙、本溪的煤炭、太原的烟雾、兰州的黑烟、武汉的高温以及上海等城市存在的拥挤情况,这些都是城市环境美化中的难点,使城市环境美的建造显得异常艰巨。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环境建设重在对大气、水、噪声和垃圾污染等治理上,90年代以来,重在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和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上,并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园林绿化、美化的步伐,使城市环境越来越有利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三)城市环境美的综合性

城市环境美是一种综合性的美。它不仅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而且是局部美与整体美的统一,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统一,形式美与技术美的统一。

人们对城市环境形象的感受是一种整体的感受,我们说一个城市美还是不美,也是从整体上说的。所以,城市环境美是一种整体美。但是,这种总的感受是在局部景观感受的基础上综合形成的,因此,城市环境的局部美就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例如,当你走进某一城市的公园时,发现那里鲜花遍地,绿草如茵,林阴小道曲径通幽,山与湖相互映衬,树木与亭阁相得益彰,这合理的设计与布局,使你感受到这座公园是美丽的。这种园林景观美是构成城市整体美的一部分。但是城市整体美不是局部美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城市规划中早就设计了的一个有机部分。然而,离开了这种局部之美,城市整体美又无从体现。所以,城市规划中如何处理好局部景观与整体效果的关系,是城市环境美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景观形象往往是静止的美的形态,如高大雄伟的建筑、整齐划一的街道、星罗棋布的交通岗亭,以及成行排列的绿化树和路灯、城市雕塑等等,都是以静的形象给人美感享受。但是城市形象同样是一种动态的美,不仅四时物候是变化的,江水是流动的,而且城市内部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更是流动的美。离开了车流营运,离开了流动的人群,离开了闪烁的霓虹灯,城市的繁华和生气又从何谈起?与其说城市美是一种静态美,不如说城市美是一种动态美。车与人、山与水、光与影、静与动相交织、相融合,组成了一幅美妙的交响乐。

城市环境美又是形式美与技术美的统一。从城市环境的主体部分即建筑来看,包含着色彩、形体、质料等感性形式因素。这些感性因素按照对称与均衡、匀称与比例、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的组合规律,形成一定的结构形态呈现在观赏者面前。当人们进入一个城市环境之中,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各种建筑的形式美。人们对城市环境美的感受也是先从外在形式美的感受开始的。但是,城市建筑的形式美因素又包含了创造主体大量的技术因素,如设计技术、工程技术、材料技术等等,因此,它又是技术美的体现。技术美是产品的功能与效用的统一,表现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特征。

房屋建筑作为劳动产品,它的实用功能,它的结构功能,它与环境的协调作用,无疑都是为工程设计技术所制约的。没有科学技术的渗入,城市环境的美化将无从实现。

三、城市环境美的建造

(一)编制城市规划,科学合理布局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为城市环境的美化奠定了基础。

因此,一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科学地编制城市建设规划,制订城市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城市规划的编制要统筹兼顾。我国《城市规划法》第6条规定:“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这就要在编制规划时,既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来考虑城市建设,又要根据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来建造。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和各居民小区要合理配置。工业区要分离开来,以减少城市污染。文化区要放置在幽静而偏离闹市之处,最好放在古迹较多、山清水秀的地方,配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编制城市规划要突出环境保护,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环境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城市新区的开发和旧区的改造都要纳入规划之中。《城市规划法》第23条规定:“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不得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有的城市在规划时由于没有考虑环境保护,结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例如湖南西部某市原本是湘西南重埠,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填掉了宋代建成的爱莲池,60年代毁掉了六龄山,70至80年代又污染了资江上游一条重要支流,附近群山变成了荒山。1997年,该市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才提出了“绿化、美化、净化”的目标。无奈环境欠账太多,见效不大。这一教训十分深刻。

(二)抓好城市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抓好城市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是实现城市环境美的关键。城市环境涉及的建设项目多,问题多,矛盾集中突出。

现代城市普遍以快速度发展,面积愈来愈大,人口愈来愈集中,于是伴生了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垃圾问题、饮水危机、噪声干扰、交通堵塞、街道拥挤、绿地面积减少、高楼问题、居民小区建设等系列城市环境问题,使得工业革命以来几乎所有的环境问题都集中积累到了城市。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的环境美无从谈起。我国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历来采取“综合治理”方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提出了治理城市环境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国务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城市环境治理作了明确的规定:①明确环境综合治理责任,健全城市环境管理机制;②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实现城市环境保护目标;③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防治工业污染;④积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提高防治效益。

此外,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和监督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为城市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辽宁省本溪市是20世纪80年代全国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被国外称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

国务院把本溪列为全国重点整治城市之一。本溪市政府采取一切措施,从控制排污源开始,重点抓治煤炭、钢铁、火力电厂等排污企业,在全市推行综合治理。经过几年的努力,到90年代,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昔日市区一片烟雾的历史已不再现,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在几次全国空气质量的抽查中,本溪在全国100多个城市中列于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之一。本溪的“重见天日”表明,综合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生态净化能力和调整能力,对于实现城市的环境美关系极大。

(三)加强城市绿化,扩大植被面积

绿化是提高城市自我净化能力、美化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的必要举措。凡绿化搞得好的城市,其自然生态也较平衡,自然环境变得优美舒适,所以世界各国的城市都很重视绿化。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华盛顿市区每人平均拥有绿地面积达40.8平方米,市内公园和游憩处面积达3410公顷,占市区面积20%以上。日本东京拥有5000多个公园。

我国的中山市、大连市、长春市等城市的绿化也比较出色。

我国对城市绿化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了《城市绿化条例》、《森林法》、《草原法》等法规,并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按照国家关于城市绿化工作的规定,城市绿化工作的开展应抓住以下方面:一是要编制好城市绿化规划。城市绿化规划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二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物;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三是加强城市绿地管理,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树木花草繁茂及绿化设施完好。四是对古树名木统一管理,分别养护,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城市环境美建设还要注意保持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对于古城的改建,要注意保持古城风采,一些有影响的建筑不宜拆除,新的建筑物要与古城特点和风格保持一致。

乡村环境美的建造一、乡村环境美的含义及构成乡村环境是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天然的和经过加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乡村环境是乡村居民生活和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是由乡村土地、水文、大气、动植物、交通、道路、建筑物、水利设施、庄稼、农田、山林、旱土、电力及通信设施等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乡村环境包括乡村自然环境、居民生活环境、农业生产环境等方面。

乡村环境美是指乡村的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综合形成的一种美的形态。自然条件包括青山绿水、肥田沃土和雨水日照等自然要素;生活条件包括饮水、居住、交通、通信、商业贸易、学校、医院等要素。生产条件包括耕地、水利设施、交通运输、生产工具等要素。这些条件的综合优化和美化,就形成了乡村的环境美。乡村环境美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自然环境是构成乡村环境美的基础。村镇总是处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或处于山区,或处于丘陵,或处于平原和水乡。山清水秀是乡村自然环境美的写照。杜甫写诗说:“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江南水乡环境美的典型体现。天青青,水蓝蓝,远处群山环抱,白鹭直指太空;近处江水东流,几棵翠绿的垂杨,枝头有黄莺儿在歌唱,好一片美丽的环境。孟浩然有诗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一种乡村闲适环境之美。你看,村庄隐藏在深林当中,从村中望去,四周都是青山绿树,窗前是一片打谷场和菜园、花圃。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请几个朋友喝酒闲谈,分享收获的愉快,是何等惬意!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了优美宁静的乡村田园优美的环境。处在水乡泽国的乡村是别一种环境的美。那“青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的幽静;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那“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欢快,使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心向往之。在这样的乡村环境中生活是一种人生的享受。

民居建筑是构成乡村环境美的又一重要内容。与城市的高楼大厦不同,民居相对矮小别致,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例如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天井民居、江南水乡的吊脚楼、福建的客家土楼、云南傣族的竹楼、西藏的碉楼等等,这些民居本身玲珑精巧,极富民族特色,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我国苗族人最普通的住宅是三开间的两层加阁楼的吊脚楼,这在湖南西部和贵州一带随处可见。吊脚楼为木构架,三面有走廊,悬出木栏杆,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吊脚楼的突出特点是挑廊用穿插枋和吊柱组成空中横向排架悬吊于前檐下,使整体建筑富于立体感,显得轻巧、空透而别致。一般分上下两层,木板铺地。板壁油漆光亮,窗户开敞通风。窗棂雕有各种花草动物、飞禽走兽。吊脚楼上层作居室或客厅,下层贮藏粮食或放置农具。走廊可做家务劳动或晾晒衣物,室外边檐可堆放柴草杂物。吊脚楼与苗族人居住在山野丛林河岸的空间环境十分协调。吊脚楼往往依山傍水,构筑在山边水岸,成为自然山水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现代民居,大多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玻璃,建成一座座小别墅式的民居,成片的民居组成一个个建筑群落,成为乡村集镇。

树木花草和成片的庄稼是乡村环境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山上、公路两旁和住宅四周,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栽上了各种乔木、南竹和果树。一幢幢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田野上是成片成片的庄稼。每当春末夏初,正是庄稼生长繁茂的时候,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泛起层层绿浪,美不胜收。在北方平原地带,到处是随风起舞的小麦、大豆、高粱和玉米,它们为乡村环境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乡村环境美的特征

乡村环境美具有生态性、和谐性和形态多样性等特征。

(一)乡村环境美的生态性

乡村环境美具有生态性的特质。乡村环境为生命体系的自由存在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比如乡村环境中的土地、水、森林等构成要素,维系着生物生命的存在,为生态美的孕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土地是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摇篮,通常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河流、湖泊、滩涂、农村居民用地、城市用地、工矿用地,以及交通、旅游及国防等特殊用地。土地在大气圈的作用下,有利于生命的多样性存在,生成丰富多样的生态美。土地上的江河、湖泊、冰川等水环境,是生物生存重要的物质环境和不可或缺的依存条件。水在地表范围内不停地运动着,通过蒸发、降水、径流,形成不断循环再生的水资源生态系统,具有维持生命、发展生产、调节气候等多方面的功能,是生态系统中最具功能性的要素之一。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乡村山区,是重要的生态美源泉。森林资源包括林地及林区内野生动植物。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保存生物物种、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作用。没有森林植被,许多生物物种将失去生存的条件而无法存在。森林是乡村环境最集中的生态美呈现。土地、河流、森林、生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生物链,共同构成了乡村环境的生态美体系。

(二)乡村环境美的和谐性

乡村环境美作为优美的一种形态,毫无疑问具有和谐的审美特征。首先,乡村环境中的自然景物是和谐的。自然景物以光、色、形、音等合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呈现出明暗、浓淡、大小、刚柔的矛盾统一,使人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例如,王维描写山水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与“松”、“水”与“石”、光与影、动与静,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画。再如刘禹锡的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洞庭水乡的美丽景色:碧翠的君山与明净的洞庭湖水和谐地构成一体,山立湖中,犹如青螺盛于银盘。水乡环境美于此可见一斑。

其次,乡村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农民与山林、田野、小桥、流水相互依存。自然界的鸟语花香与农民的春种秋收建构成一种和谐美妙的韵律。甚至在农民家里,男女老幼与鸡、鸭、鹅、猪、牛、羊共同生活在一个庭院中,人与兽与禽组成和谐的一个部落。正如我国着名学者陈望道先生说的:“看去无何等的威压,无何等的狂暴,无何等的冲突,又无何等的纠纷。只是极自然地、极柔和地、又极庄严地、仿佛明月浸入一般地有一种适情顺性的情趣。”(《陈望道文集》等2卷等78页)这是一种最普遍的乡村景观。

再次,乡村的劳动环境也是和谐的。每到春天,山坡上牧童在放牧自家的牛羊,三五成群,有的摘一片树叶,吹着口哨;有的骑在牛背上,哼着流行歌曲,是何等的自由自在。田野里,农民吆喝着牛在翻耕包种的责任田。如今已取消了农业税,种的粮食供自家吃,自己卖。他们的心里荡漾幸福的微笑。青年小伙子和姑娘们或外出打工,或到集镇做生意,他们男女结队而行,相互帮助,心里充满了欢乐。家庭主妇们则在家里忙碌着一家人的饭菜,喂养着白胖胖的小猪崽和欢蹦乱跳的鸡、鸭,那一份满足,那一种心情是城市白领丽人们无法比拟的。

(三)乡村环境美的形态多样性

乡村环境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优美与壮美的统一、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统一,具有多样丰富性。自然美最集中的体现者是山水,山水之美又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巍峨的群山之美不同于小丘之美,奔腾的大江之美不同于小溪之美。乡村中的社会美也是由多种美的形态构成的。乡村和谐的人际关系体现的是优美,而乡村人们同旱涝灾害的斗争则体现了壮美;乡村人们在春风习习中的田间劳动是优美,而他们冒着酷暑严寒抢收抢种的劳动则是壮美。乡村环境又是静态美与动态美的统一。那寂静的山林、静穆的田野、和平的村庄、民居建筑,构成一种静态的美;而那日夜流淌的小河、溪水,那歌唱的小鸟、欢叫的牛羊,以及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则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学校里朗朗的读书声,集镇上的叫卖声,以及田野上庄稼生长的吱吱声,成了一幅幅动态美的剪影。总之,乡村环境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因此,乡村环境美具有丰富多样的美的形态。

三、乡村环境美的建造

(一)合理编制村镇建设规划

编制村镇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件》的精神,村镇规划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情况等,统筹兼顾,综合部署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村镇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村镇的安排。村镇的安排要因地制宜,按照山区、丘陵、平原和水乡的不同自然条件来考虑村镇的布局。山区村镇要发挥山高、树多、人少、幽静的优势,宜于依山势建造平房小院,楼层不宜高于树木的高度,房屋不宜过分集中。位于山谷中心地带可设置学校、医院、商场。丘陵地区的村镇安排以不占用农田为原则。比较平坦和人口集中的地区可建造小城镇,除商场、学校、医院、车站外,还要考虑设置图书馆、体育场、游艺场所和公园,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平原地区的村镇安排要在离铁路较远而人口较集中的地方。要规划好道路、水电设施、园林绿化以及文化设施等。总之,村镇规划的编制,在保护和改造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以及村镇容貌、环境卫生等方面都要综合考虑,合理布局,使之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不少省区的乡村规划合理科学,可资借鉴。例如江苏省张家港市下辖的各乡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农民的房屋建设的规模与排列、道路建设、花木栽种、垃圾处理、农田保护等都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就连农户的猪圈和厕所也统一规划。经过10多年的努力,张家港市基本实现了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村镇面貌的改观与经济同步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村富裕同步上升。如今的张家港市乡村,成了道路宽阔、布局合理、绿地与白色相互映衬的新型农村,游人到此莫不交口称赞,是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乡村典范。

(二)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乡村环境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体,因此,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包括野生植物和动物资源,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地处山区的乡村要安排专人负责保护,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如毁林开垦和其他乱砍乱伐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送交当地有关部门处理。丘陵和平原地区,应加强人工林和防护林的培育,坚决执行中央提出的“退耕还林”政策,针对不同地形地貌,以山区小流域治理和封山育林为重点,加大植树造林的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乔、灌、草结合,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风景林结合,林区、林地、林网、林带结合的立体的生态防护体系,并加强防火、防灾的工作。对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如猴、熊、豹、虎等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坚决禁止猎捕和杀害,任何无视国家法律,肆意捕杀的,送交执法机关处置。森林中的野生植物多,如不加强保护也会使有些植物濒临灭绝。目前我国被子植物有4000种受到威胁,有1000种处于濒危之中,所以要按照国家关于野生植物保护条件的精神予以保护。

其次,要加强对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保护。土地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要严格控制将耕地转化为非耕地。

有的乡镇政府用耕地投资搞开发,或将土地转让做他用,这是违反国家政策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要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农田是我国粮、棉、油等物资的主要生产基地,不得随便占用、滥用,比如不得在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造坟、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等;也不得将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更不能将农田闲置和荒芜。加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并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的裸露山区、滑坡易发区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划为严格禁垦区和禁采区。矿产资源的开采要尽量减少对自然风貌的损害。

再次,要加强草原、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保护。草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环境效益和生产饲料、燃料、工业原料等经济效益。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滥挖干草、毁草开荒,或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现象,使草原受到严重破坏,也严重破坏了乡村自然环境美,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要按照《水法》和《渔业法》的规定,加强对水资源和渔业资源的保护,防止对江河湖海的污染和非法捕鱼,确保渔业资源的增殖,维护水域系统的生态平衡。

(三)加强对农药污染的防治

对乡村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渠道是农药污染。随着农业的现代化与机械化,农药使用更为广泛,使用剂量不断扩大,其带来的危害也不断严重。农业污染首先是对农业环境的破坏。农药的施放与喷洒,既污染了大气,又污染了水源,渗透进入地下,则构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而且农药在大量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对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等益虫、益鸟构成巨大威胁,从而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农药对人类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农药或通过植物花粉、茎叶隐藏于农作物的果实之中,或通过水源、大气等被农药污染的要素,传递到人体内,引起中毒,诱发各种病变,甚至导致死亡。由此可见,加强对农药污染的治理是美化乡村环境的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我国对防治农药污染十分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颁布了严防农药中毒的有关规定。80年代后,我国颁布了《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防治农药污染要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药的生产、营运、销售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在乡村中,有的农户不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在配药、拌种、农药器具使用、农药喷洒程序等方面我行我素,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必须切实提高农业人员对农药使用的安全意识和农业污染的防治意识,加强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切实防止农药的污染,使我国的乡村环境真正成为生态化的优美环境。

此外,重视乡村风光景观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美化乡村环境的重要措施。未来学家曾预言:未来的旅游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从国内最近几年的情况看,人们在吃、穿、用等物质消费逐步满足后,旅游消费与日俱增。适应这一趋势,全国乡镇要以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为依托,将具有观赏和科学文化研究价值的山河、湖泊、海滩、地貌、动植物、天文气象等自然景观,以及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予以开发,并综合考虑现代旅游业所要求的旅行、游览、食宿、购物、娱乐等内容,突出重点,统筹规划,改造老景点,开辟新景点,加强关联性,并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建设一批体现山区民俗特点的旅游度假村,大力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山水风光游、怀古游、瞻仰游、度假游、购物游等,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美化的主要渠道。

总之,乡村环境美的建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乡镇党政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和乡镇居民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乡村环境的美化工作,使我国广大乡村真正成为风景秀丽、生态平衡、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美好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