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612200000084

第84章 高天滚滚寒流急(27)

接着,三国外宾各有一位代表简短发言,感谢毛主席的接见和谈话,表示要加强本国人民的团结,加强同中国人民和其他各国人民的团结,共同反对帝国主义。

主席送走西亚三国朋友后,刘宁一把我找到主席的办公室。

主席说,晚上我有事,今天没有请亚洲朋友多发表意见,他们不会见怪吧?刘宁一说,不会。今天的气氛和前两天一样热烈。主席说,这次在郑州,用3个下午开了3次小国、弱国人民会议,收获很大,非洲、拉丁美洲、亚洲,这些小国、弱国人民都有一股劲,我看,世界大有希望。我3次讲话大同小异,发表消息每次有1个重点。前天的重点是,"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昨天的重点是,"世界和平的取得,主要依靠各国人民的斗争";今天强调"为了战胜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必须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必须团结不包括敌人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继续进行艰巨的斗争。"加起来,就可以基本上说清我们对国际问题的立场。

主席让我快写,我写完后照例送给刘宁一,他照例给杨尚昆传看后,送给主席,主席改了1个字,其余未动。

主席从躺椅上起来,说,我要回火车上去了。

乘主席整衣的机会,我把新闻稿交给雷行。回来时,主席已走出办公室门外,主席说,都不要送了,主席同刘宁一和我分别握手,在杨尚昆和卫士的陪同下,离开了招待所。但这3天我的经历,却始终离不开我的脑海。

《不怕鬼的故事》在60年代前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曾是党内干部整风的阅读书籍。从编选思路,到出版宣传,毛泽东都悉心过问,花了不少精力。毛泽东为什么如此注重这样一本书?在这本书的背后,透出沉甸甸的历史内涵,并从1个侧面反映出他当时的思想心态,以及一代伟人那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不怕鬼"、不信邪的性格特点。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进入多事之秋。一度意气风发的"大跃进",很快难以为继,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受到破坏,废弃的小、土高炉及炉边的渣铁随处可见,失却了往日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充满希望的尝试--人民公社化运动,搞一平二调,损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公共食堂,炊烟散尽。

毛泽东敏锐地多少觉察出弊端。1959年11月,他号召人们认真阅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毛泽东为了领导全党纠正"左"倾错误。方法,自然是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所以要读书。

与此同时,国际国内有了议论,党内党外也有了议论。有些议论还不大好听。

祸不单行。国际局势在这个时候趋于恶化。

1957年底,中美之间的外交会谈中断,台湾国民党军队加紧对大陆骚扰破坏。1958年8月,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美国增兵台湾海峡。

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反动武装叛乱,中印边界纠纷渐趋尖锐。

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中苏论战爆发。

雪上加霜。国内经济形势也进一步恶化,天灾人祸的三年困难时期到来了!这一凝重的气氛,笼罩了毛泽东那充满诗意的笔端:"高天滚滚寒流急","万花纷谢一时稀"。

对这一切,应该怎么看?怎么应付?在毛泽东心目中,不啻是对人们意志和信心的考验。

1958年11月10日,新华社编印的第2504期《参考资料》送到了毛泽东手上。这类内部简报资料,是他了解国内外信息的重要渠道。他的许多重要指示,事实上都是读了这类材料后在上面写的批语。在这期《参考资料》中,以《美官员竭力诬蔑我人民公社运动,但承认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并说南(斯拉夫)十分注意这一发展》为题,刊载了合众国际社的电讯。电讯说:中国的成败取决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这个办法是否成功,"毛泽东正在孤注一掷","这是一种冒险的计划","中国的饥荒,几乎成为司空见惯的事",还说,毛泽东的做法"也是把潜在的反革命基础聚集起来,在事情不顺利时推翻他",等等。很有点幸灾乐祸,巴不得出点事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