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612200000173

第173章 恢弘的世界(9)

3月19日上午,我们从徐州登机赴南京,可古城风物人情,似乎仍在毛泽东的意念中盘桓。他问我有没有读过萨都剌的徐州怀古,我说没读过。他随即在我正看的一本书扉页和正文边角上写下这首词。

"古徐州形胜,销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子弟(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张敞),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寄耳,应(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毛泽东告诉我,萨都剌是蒙古人,出生在现在的山西雁门一带。他的词写得不错,有英雄豪迈、博大苍凉之气。这首词牌叫木兰花慢,原题是《彭城怀古》。彭城就是古徐州,就是那个传说活到800岁的彭祖的家乡。

接着毛泽东便向我解说起词文,重瞳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史记》中提及项羽其貌不凡,铁马重瞳。他的坐骑叫乌骓。起初兵多势大,可惜有勇无谋,不讲政策,丧失人心。最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

此时毛泽东思如泉涌,又在我书上写道:"项羽重瞳,犹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他放下笔说:"湘东一目,指的是梁武帝年间的湘东王萧绎,幼年时瞎了一只眼。他后来好学成才,平定侯景,即位江陵。"随后,毛泽东话锋一转,讲起词的下半阕。"戏马台"原是项羽阅兵的地方,刘裕北伐时也曾在此大会将校宾客,横槊赋诗,气势如澜。"画眉人"用的是西汉张敞的故事。此人直言敢谏。"燕子楼"为唐朝驻徐州节度使张所建。张袭父职驻节徐州,结识彭城名姬关盼盼,收娶为妾。她歌舞双绝,尤工诗文。张死后归葬洛阳,盼盼恋张旧情,独守空楼十余年。小楼多燕子,故名燕子楼。诗人白居易过徐州,因此故事写了一首七绝:"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讲解完毕,毛泽东对我说:"萨都剌写了这些有关徐州的典故,吊古伤今,感慨人生,大有英雄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乱山川的情调。初一略看,好似低沉颓唐,实际上他的感情很激烈深沉。"3月20日的下午,我随毛泽东由南京飞往上海。途经镇江上空时,毛泽东触景生情随手写下宋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写完后,毛泽东又讲了很多。开始还是围绕词的内容,说辛词里"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引杜甫诗的句子。"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借引曹操的话。毛泽东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接着,毛泽东的话就从文学作品中跳出,指出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迟,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

毛泽东给我写诗讲词的那段日子,正是波兰、匈牙利事件发生,波及中国,中央又决定开展整风的多事之秋。几日之间,毛泽东往返于华东数城,讲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公务繁忙。

然而就是在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下,毛泽东却精骛八极,跨越时空,数典品词,谈笑自若,由景而发,从浩如烟海的史籍典故词章中,信手抽出精彩片段,即兴发挥。他一再借历史,强调不讲政策,丧失人心,必然失败;而只有会用人,能团结人,才可成就一番事业。无不与时局和应对时局的策略相关。也就是在那吟词谈典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形成了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拥护社会主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是基本的、长期的方针等观点。扣住时代脉搏,驾驭政治风云,却不误赏景、论词、温史,并从中获取借鉴,得到启迪,更激起超越的情怀。人间潇洒,其谁能比毛泽东?心事浩茫连广宇许多人都向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即在毛泽东身边约12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就兴趣而言,毛泽东最喜欢的是什么?我觉得毛泽东给我的印象不是零星的、某一层面的,而是1个恢弘的世界,1个疏密纷繁的精神体系,他的小我深深地熔铸进了民族的大我之中,成为1个时代、1个民族意志、情感、文化的象征,他给我的印象,很难用几句话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