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本经营致富门路250条
6118300000003

第3章

21.“粗粮馆”另类创富

在一家企业食堂做炊事员的陈先生,由于企业的破产,使他失去了工作。为了生计,同年8月他背井离乡去省城闯荡,但究竟自己该干什么呢?他最先想到了利用自己会做饭菜的特长,在省城开家餐馆。

来省城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发现一处新开发的高档住宅区附近餐馆不多,自然竞争对手肯定就会很少。而他又认为能在这里买得起房的都是“有钱人”,而且这一带刚开始开发,相对也就会有很大的消费潜力。于是,他便着手很快在此处盘下了一个门店。一个月后,他的“老陈美味食馆”便正式挂牌营业了。

因为在这里餐馆很少,附近的居民又大多是“有钱人”,开业后,店里总是天天顾客爆满,一个季度下来,他一算账,自己竟然纯收入万把元,想着自己以后可以大把赚钱,他每天心里都美滋滋的。

可是他的这种如意美梦没做多久,就被打破了。2005年10月,此处的开发已接近尾声,整个楼盘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周围便出现了不少上了档次的酒楼,现在身处此地,他的餐馆真是“鸡”立“鹤”群,他的生意开始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那段时间,陈先生很是苦恼,他在苦苦思考着出路,人也憔悴了不少。

一天晚上,因为生意不好,陈先生早早地打了烊,一个人因为心情郁闷去街上走动,走着走着,一首《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的歌飘到了他的耳朵里,寥寥几句,却很有意思:“俺们刚吃上大米白面你们又吃粗粮了,俺们刚除完草你们又种草了……”。

一瞬间,突然一个新的大胆念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对,就开个“粗粮馆”,让城里人有一个换口味的地方,一定有市场。

很快他便将店面重新进行装修,不久,一个具有非常鲜明农家特色的农家院落就“落”成了。万事俱备,陈先生便将餐馆更名为“新口味粗粮食馆”后,又重新营业了。

为了打开局面,在刚开业的几天内,陈先生让厨师每天晚上用玉米片、黑米、红豆、花生米等熬上一锅清清爽爽的八宝粥,让服务员守在紧挨着的几家酒楼门前,等客人从里面消费出来后,便热情地把八宝粥奉上,让他们免费品尝。这些人尝了那八宝粥后,都赞叹不已,于是,在他们的真诚感召下,很多人就又很愿意进陈先生的粗粮食馆去看看。陈先生趁机塞给人家一张宣传单张,介绍起店里的特色菜来,很多人都觉得这东西新鲜,说要带家人们来尝尝鲜。

他的这一招非常奏效,很快“新口味粗粮食馆”就被附近居民所接受,一下子便又开始热闹非凡起来,为了更加吸引顾客,紧接着他又推出了自己的粗粮三大系列,其中一个是粗粮系列,有“玉米面饼子”、“茭子面壳壳”、“小米粥”等,另一个是山野菜系列,什么“苦菜”、“芥芥菜”、“山蘑菇”等,还有一个就是风味小吃,什么“酸菜饺饺”、“葱油大饼”、“莜面鱼鱼”等。

果然,通过这么一“改”,以“粗粮食馆”的独具特色,陈先生的“新”餐馆很快在这一带站稳了脚跟,并且牌子迅速打响。甚至到了晚上,在自家的停车场每天都把小车停的满满的。

就这样,陈先生的“新口味粗粮食馆”生意越做越大,到现在,他在省城已经开了多家分店,“粗粮食馆”让他找到了赚钱的新财路。

22.汤品速递

小蔡的汤品速递店其实并非首创,而是师从一位香港女孩。据说这位汤品速递的始祖以前也是一个办公室白领,在每日的忙碌中为喝不到自己心爱的煲汤而苦闷不已。终有一日,她灵光一闪,何不开家汤品速递店,为像我一样的写字楼白领们提供一份家常的体贴呢?于是,女孩辞职,开了家汤品速递店,生意果然好得电话都快打爆了。

小蔡的“汤。come”开业半年,汤品店的会员已经超过800多名。小蔡对汤品店的未来相当看好,“一般吃过我们汤品的顾客都会要求入会,还会不断拉帮结派地请朋友一起来品尝。”

小蔡认为,汤品速递首先是确定几种经典汤品。撒手锏是“外送”和“会员制”,“顾客只需要一个电话,就会送汤上门,这样的服务是外面酒店不可比拟的。”开店最好选址在高档写字楼或是高级公寓旁边。

23.卖红苕尖卖成百万富翁

2004年前后,重庆的方先生投资4万多元,租了30多亩地,把经验丰富的父亲从成都请来管技术,他则四处寻觅改良红苕藤,开始了发家之路。

方先生种植的红苕,根本不长红苕,却可以一茬又一茬地长嫩芽,采摘4个月。

吆喝买卖上,方先生掘得的第一桶金是2005年,在主城区杨家坪农贸市场。他用卡车装了300多公斤红苕藤,特价销售,买10斤送5斤,1元1斤,当时最常见的空心菜1公斤也要2元多,可红苕藤“买10斤送5斤”,300多公斤红苕藤两小时便卖完,尽管卖了不到500元,但热闹抢手的场面让方先生信心大增。第二天,方先生再次来到杨家坪市场,仍用原价1元1斤销售,300多公斤红苕藤又被采购商一抢而空。

方先生靠着头两天的两炮开门红,把客户和价位都稳稳抓住。稳定了供货渠道,于是继续扩大生产规模,2006年年底,种植红苕藤700多亩,销售收入上百万元。农户听说方先生赚钱了,主动前来打工,摘1公斤红苕尖0.7元,一个月赚一千多元。

然而好景不长,2007年,刚进入采收期,市面上突然多出了七八家批发红苕藤的。原来,是有些中间商借此来压价。问题在于,红苕藤的种植难度不大,市场上很快有了同样的菜。可种菜的是附近散户,自己种自己卖,价钱要得低,也影响了方先生的菜价。

怎么办?方先生的办法都用在了一个“鲜”字。摘菜不要用手,而是用刀,以前的菜是手工掐断之后,就直接打包装车,方的父亲告诉他,这样摘,菜的创口大,沾水容易烂,用刀割后,创口面积小,红苕尖更易保鲜。另外,为了客人买回家时保持鲜美,蔬菜必须在早上4点抵达终端市场,别人还在睡大觉时,他已在市场上汗流浃背了。

不过,问题接踵而至,这些小“道门”也被其他商贩偷师了。方先生又动了脑筋,他为红苕尖注册了无公害商标,同时投入新包装,一时又在方圆内外独领风骚,令人望其项背。

当年的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赚得百万家财,方先生总结为三点:一是菜卖得新鲜,二是不断出新点子,三是无公害蔬菜品牌。

如今,每天有三四百个农户给方先生打工,每月能赚上千元,可当初方先生刚来这儿种红苕时,周边农户们并不看好。

24.空运樱桃到西藏

王先生高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到拉萨某企业打工,一干就是两年。一年春天,王先生到拉萨市场闲逛,发现樱桃每公斤卖到10元,且樱桃个大,味淡。王先生暗想,俺家乡的樱桃品质好,每公斤只售2元,若能运到西藏岂不能赚一大笔钱。但樱桃不宜贮藏、搬运,淅川到拉萨相隔万里,弄不好会血本无归,经过考察,王先生决定空运。

于是,王先生打电话,让在家乡务农的哥哥购买鲜樱桃1000公斤,分装到30多个竹筐里,用专车送到郑州,搭乘郑州至西藏的航班。樱桃运到后,被客户抢购一空,王先生美美赚了一把,尝到甜头的王先生又积极组织货源,连续空运了三次樱桃,净收入近2万元。

25.巧用“时间差”四年纯赚百余万

湖南省农民伍先生,2000年开始做水果批发生意。当年国庆节前夕,市场上早熟苹果、早熟梨以及热带水果应有尽有,唯独没有新疆库尔勒香梨。于是,他花5天时间,亲自赶到产区,运回3000箱香梨,在国庆节前8天上市,每箱纯赚11元。“时间差”给他带来3万多元利润。

水果采摘有很强的季节性,但市场供应要保持均衡性,一年四季都有苹果、梨、橘供应。伍先生十分讲究进货时间。大批量进货如果与其他水果商同时涌到产区,采购价格要高许多。如果采购时间过早,冷库贮存时间会延长,冷贮费支出增加,利润也会减少;采购时间过晚,往往收不到质量上乘的果品。因此,每年秋季苹果、梨等水果采购期,他往往比其他水果商晚到产区四五天,错开集中采购高峰。果农出售第一批果品后,往往害怕家里存货卖不掉,同质量水果会降价抛售。伍先生巧用采购“时间差”,每年节省采购成本10多万元,冷贮费用也能节省上万元。

从2000年到2003年的4年时间里,伍先生批发水果纯赚百余万元。

26.萝卜干卖出甲鱼价

萝卜干是萧山特产,非常便宜,只需几毛钱一斤,可“老胡子”、“紫香”萝卜干却出了奇迹,一公斤萝卜干卖到了158元,远远超过了同期甲鱼的价格。

创造这个神话的,就是杭州紫香食品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单先生。

当年,32岁的单先生曾在上海做“包工头”。建筑工地边上的一家生意红火的炒货加工厂引起了他的注意:香喷喷的葵花子、西瓜子、小核桃引来上海人排队购买。单先生受到了启发:家乡的农村不是都出这些农产品吗?何不回家弄个炒货厂?就这样,单先生在家乡开起了炒货厂。

几年下来,他的炒葵花子、西瓜子、小核桃不仅在当地占领了市场,还香飘上海滩,成为上海市民青睐的休闲食品。

不满足于现状的单先生又动起了脑筋:自己炒货已有那么大的市场网络,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把农民种的萝卜、蔬菜加工成优质产品,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推广到大城市去,这样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出路,又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提高产品的档次,还可以让农民增收。

1998年,单先生再次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成立了杭州紫香食品公司,产品由原来的炒货扩大到了蔬菜系列。几十个品种同时投放市场后,产生了良好的连锁效益,当年产值就超过2000余万。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当地的农民笑了。

单先生又在农产品的深加工上做起了文章。他改革了产品的制作工艺,强化了包装手段。那种卖出甲鱼价的萝卜干,就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配制,不仅味道甘醇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回味清香无穷。同时,产品还进行了精美的包装,使这一食品不仅能自己吃,还能当做精美礼品馈赠亲朋。

27.“熏”出来的财富

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欢吃熏肠,但熏制好的成品一般人难以鉴别好坏,很多市民对市场上出售的熏制品心存疑虑,于是有人为求心安,情愿麻烦点,自行加工。但“熏制”这道工序是一件头痛的事。做过卖肉生意的王先生听到居民的抱怨后心想:如果自己到城郊租一间民房,把肉按他们的需求熏制成腊货,适当收取加工费,不是一条新财路么?

于是,他取出几年来做小生意攒下的一点积蓄,到城郊向农民租一间房子做场地,买了几十个油桶改装成熏具,然后到商场买来种种腌制腊货的香料,备齐熏肉用的锯木渣、松柏枝、橘子皮等原料。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便买来几张红纸,托人写了海报贴到各住宅小区的大门口,不久陆陆续续有人找他熏腊肉香肠或牛肉干,经人们口口相传,生意十分火爆。

28.手工面包花日进斗金

石女士是东北人,起先在家乡做可口可乐等饮料生意,开面包花店是偶然的机遇。一次,她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会做这种花的日本人,跟其在上海专心学了一个月。其实,面包花并不是用面包做的,而是采用透明色的进口面包泥。她认为这是一条赚钱的新鲜路子。

2002年10月,石女士带着16万元资金,在北京开店创业。可是,两年中,生意都不怎么看好,因为对这种新生事物,人们还未认同。直到2004年,生意才出现了峰回路转,她的店门被越来越多的顾客推开。对制作面包花,石女士坚信一条,“只要把花做好了,自然会有人买。”走进石女士的小店,好比走进一个园艺天地,有荷花、百合、梅花、樱花、郁金香等上百种花卉,最多的要属兰花。

用面包花做的这些花儿其实工艺并不难。除了技术手法,最离不开的是工具和模具,工具主要有尖滚棒和圆滚棒两种。模具方面,一般一种模具可做六种花。做面包花的步骤其实很简单,先把泥搓一下,然后放到塑料泥上,用纸盖上,再擀平,用模具压一下,使面包泥呈现出花朵的形状,最后把花蕊装上去,就成了一朵完整的花。石女士的手工面包花目前在北京独此一家,渐渐受到四方顾客的追捧。除去各项花销,每月能有4万元左右的纯利。

29.卖泥巴一年获利超10万

四川省农民赵先生发现城里人爱种花养草,但是卖花土的很少,于是加工袋装腐叶土销售,结果50公斤泥巴变成80元钱。第二次他装了500袋土,并将用营养土种的花草与一般土种的放在一起对比宣传,500袋土3小时被一抢而光,获利300多元。

村里人见泥巴赚钱,一哄而上,县城到处是卖花土的。他立即着手想办法提高花土的科技含量和档次,订了《中国花卉报》、《农家致富》等报刊,钻研花卉学、土壤学有关知识,研制出了用自然土加营养剂、生长剂、保鲜剂、防病虫剂组成的“四合一营养土”,产品十分好销,赵先生给用户留售用卡作保证,如若不能做到花鲜、叶茂、果硕,全额退款。结果每公斤仅0.2~0.3元的花土可卖1~2元。

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特色,赵先生开发出系列产品5个,并注册“憨哥花卉土”商标,在全国各地设点营销,加上转让技术,2002年获利10.8万元,前后共获利20多万元。

30.打工妹发“苍蝇财”

河北省的靳女士,在一家苍蝇养殖场打工,掌握了技术后,投资3000元引进了这个项目。苍蝇在无菌环境下培育繁殖出来,生产出的蛆芽烘干后可作为高级营养品和高级化妆品的添加剂,下脚料可以用来喂猪。

为了使苍蝇的养殖效益更上一个台阶,靳女士独创了一套无菌蝇蛆高效笼养技术,还从南京某大学引进了蛆壳几丁质提取技术,养殖效益翻了一倍。经过3年的发展,仅生产鲜蛆一项,年收入就在5万元以上。她先后在湖北、湖南等地创办了10多家苍蝇养殖联合体。还创办了“中国苍蝇网”这个全国第一家关于苍蝇的专业网站。

31.柴火“生”金

菜树作为高寒地区的特有树种之一,平日里默默无闻地生长在沟岔之中,经常被农民砍下树枝做饭取暖当柴烧。

当年,内蒙古的几位农民得知菜树木屑可用来培育香菇的信息后,便在乡里的帮助下,与河北省平泉县香菇种植基地建立了联系,并在基地人员的指导下将菜树树枝粉碎发酵,再配以少量白糖、石膏后,以1公斤木屑、4两麦麸的比例分袋装棚,调温调湿,精心伺候。十几天过去之后,素有“素中之荤”美誉并深受国外市场欢迎的优质香菇一茬接一茬“蹿”到菇农眼前,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地,外汇收入达到数10万美元。

如今,村民王先生已成了当地的香菇“大王”。据他介绍,每袋原料平均产菇0.5公斤,其中一等菇、二等菇各占30%,而优质鲜菇的收购价格为每公斤30元,只要栽培得法,农民无疑可以大赚一笔。开始栽培香菇的当年,三七地村就发展香菇6万袋,现已增加到11万袋。而王先生一人就栽培香菇3万袋,仅此一项最低也可获纯收入6万元。

32.牛粪养蚯蚓走出致富路

江苏省青年沈先生身残志坚,他利用家乡秸秆多的优势养牛,然后用牛粪饲养3亩地蚯蚓,用蚯蚓喂养4亩稻田内的2万只牛蛙,当年获纯利4万元。

如今,沈先生又在牛粪上玩出新花样,他每天到河桥、龙山等山区乡镇收牛粪回家养蚯蚓,然后把蚯蚓一半自家喂牛蛙,一半出售给其他养殖户,形成“秸秆养牛——牛粪养殖蚯蚓——蚯蚓养牛蛙——蚯蚓土出售种花”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成功致富路。天津一养殖户与他签订了以每公斤7元价格长年收购蚯蚓的合同。

33.蒸馒头“蒸”出百万资产

赵女士下岗后,发现上班族回家时,许多人都顺便在路上买些馒头、大饼,由于生活节奏太快,自己动手做主食的人越来越少,可是,卖主食的商贩多是小作坊,不仅品种少,卫生质量也没保证。瞅准了这条路子,赵女士东挪西借凑了15万元钱,买来一套生产设备,花3000元钱租下4间旧砖房,聘请了几名下岗工友,办起了一个馒头加工厂。

一个女人办企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买面粉、蒸馒头、找销售点,赵女士每天不到4点钟起床,一直要干到晚上8点多,3顿饭都是在车间里吃,干一天下来,她累得腰酸腿疼,巴不得赶快躺下休息。赵女士说:“老一辈人把饮食业叫做‘勤行’,干了几年下来,我算是真正领会了这个叫法的含义。”

凭着口感好、分量足、价格低,赵女士的馒头销售摊点在当地大街小巷摆得越来越多,成了抢手货,开业头一年就实现利润4万多元。在蒸馒头、卖馒头的同时,赵女士还根据居民的需要不断增加品种,先后增加了拧花卷、夹心卷、糖三角、黑米馍等多种产品,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到目前,赵女士经营的力源馒头厂建筑面积已扩大到1200平方米,总资产超过100万元,吸纳了12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

34.种盆栽香草年赚8万元

河南省的陈先生从一家窑厂订购了1万只花盆,准备用来栽培珍稀观赏植物供应市场。

没想到窑厂拖到初夏才发货,使他的栽植计划落了空。后来,他从报刊上了解到,香草作为天然香料,已俏销国内外市场。人们用香草来香化居室、衣料、身体,也可以用它填充香囊、睡枕以及鞋垫,某些香草品种还具有逐蚊蝇驱虫蚊的神奇妙用,被称之为四季飘香无公害的“天然香水瓶”。书中还提到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个市场将会越来越大。

陈先生灵机一动,何不将这些花盆用来栽植香草供应市场,兴许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购进了熏衣草、香水草、柠檬罗勒等多种香草的种子,播在花盆里,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管理,一盆盆香草出落得亭亭玉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十分招人喜欢。他送到集市上出售,果然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仅半个多月的时间,1万盆香草便销售一空,每盆卖到10~15元。最后一算账,净赚8万多元。

35.巧用“两废”一年创收1万多元

一年秋天,安徽省的李先生、陈先生看到一些人家把脱粒后的玉米芯丢在房前屋后,村前又有一座抛弃多年的旧砖窑,便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两废”,栽培蘑菇生金呢。玉米芯是生产蘑菇的好原料,旧窑室当菇房,不仅可省去搭建菇房的成本,而且它冬暖夏凉,是栽培蘑菇的好地方。于是两青年到外地学习栽培技术,此后每年都在旧砖窑里栽培蘑菇,使玉米芯变成了宝。年创收1万多元,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36.麦秆吸管有钱可赚

麦收时节,老李却不急不忙,用镰刀慢慢地割。眼看着人家的麦子都进仓了,老李家的麦捆才上场。麦子上场后,老李不急着打碾,却用剪刀剪下麦穗儿。老李把那剪得齐刷刷的麦秆管儿包扎好,用自行车驮着往城里送,城里做冷饮的、做酸奶的每天都要很多的吸管,老李将麦秆管儿以很优惠的价格卖给冷饮店,没想到这麦管儿很受欢迎。老李剪了一个月,往城里送了30天,等打碾完麦穗儿一算,卖麦秆管儿的钱远远超过了麦子的收入。

37.小青菜一年赚10万

江苏省农民吴先生,带着当地小青菜能否北销这个问题,到北京、天津等地作了一番调研。在北京的主要菜市场,特色农产品占六成以上。从山东运去的蔬菜也多姓“特”,生长在盐城的普通小青菜在市场上很难见到。然而,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上,半天就有6个批发商询问是否有南方小青菜批发。

在天津的蔬菜市场上,同样存在着小青菜难买的问题。吴先生敏锐地发觉,本地小青菜在京津可能有市场。去年仅新兴镇就有120余个瓦木工到京津两地从事建筑和装潢,吃惯了家乡小青菜的这些工人,为小青菜销售提供了潜在的市场。如按一人每天消费0.25公斤计,新兴镇的农民工就要消费30公斤。

据北京媒体公布的南方农民进京打工的数字推算,仅北京一地每天至少要消耗掉40~50万公斤小青菜。随着南方人在京津等地暂住人数的逐年增多,北方人许多饮食习惯也跟着起了变化,以小青菜为主的蔬菜水饺已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香菇炒青菜也成了许多饭店的特色菜。

新兴镇靠近204国道和宁靖盐高速公路,公路运输12~14小时就可到达京津市场。

众多优势育“优市”。吴先生认定小青菜会走俏京津市场,便大胆地开始了经营小青菜活动。目前新兴镇小青菜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通过宣传发动,和农民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可扩展到4000亩,年产500万公斤。

38.田里废物半年赚7万

小刘是云南昆明市郊区一位农民,种了几十年地,每次收获完庄稼,他和大家一样把秸秆、玉米芯、稻草、麦秆等烧掉。

2002年5月的一天,小刘得知这些废料可制成淀粉,手工小规模生产只要用家里的刀、锅、筛、桶、布袋即可,不用花钱买设备。小刘认定这是个很好的致富项目,于是他到云南农业大学学会了加工技术,并找来1吨废料试产。果然,按照规范的操作方法,小刘生产出淀粉500多公斤,卖给附近的饲料厂,一下子赚了600多元。见杂志介绍的项目可行,小刘花了800多元买来二手零部件组装出粉碎机、高压蒸锅、烘干机,一家人干起淀粉加工,半年时间就赚了7万多。

镇政府闻讯,认为小刘的做法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农民焚烧秸秆问题,既保护了环境,还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所以大力支持他办淀粉厂。由于小刘生产的淀粉物美价廉,很多饮料厂、食品糕点厂、酿造厂都来要货,淀粉加工生意红火。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小刘还与省内外70多户农民建立了联营关系:他们就地加工初级淀粉,然后交给小刘深加工,这样,双方都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收益。秸秆、稻草、麦秆这些废物,经过深加工,仅半年时间,小刘就赚了7万元。

39.一口大锅年挣万余

当年54岁的江苏省农民王女士,有一次去菜场看见有人加工鸭子脱毛,加工费1元。回到家里便想:鸭子脱毛费1元,鸭毛还值1元,实际上杀只鸭子的收入为2元。于是她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先是买了一只大锅、两只缸和一台脱毛机,尔后又砌了炉灶,总共投入1300多元,就这样,家禽宰杀加工点便开张了,第一天的收入达到了20多元。一年下来粗粗算了算,竟有八九千元。现在,她除了脱毛加工,还经营光鹅光鸭,生意红红火火,越做越大。

40.下乡照相巧生财

河北省青年农民蔡先生从小就爱好摄影,以前把照相当作业余爱好的他开始依靠这门技术下乡照相,有了不错的收入。

随着县城、乡镇等影楼行业不断发展,老百姓照相从整体上感觉既方便又规范了。但是农村高龄老人、伤残农民以及不便行动的婴幼儿等人更需要照片。当贫困户办低保、残疾人换证,伤残军烈属领优抚金、孩子过满月时,他们迫切一些服务型摄影师来农村进行上门服务。蔡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一商机,又投资4000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和一架数码相机,专职干起了下乡照相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