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家的智慧
6117700000060

第60章 言行篇

诸子百家之中,能将仁爱天下的思想和信念付诸行动的人,当首推墨子。我们通过对诸子的比较可以和容易的得出这个结论。与墨家倡导的勤于奔走和无论巨细的操作实践截然相反,孔子周游列国,述而不作,在治理天的理论上很有见地,但他本人却并没有为自己的社会理想的实现付出过实践上的努力。不但孔子本人鄙视下层百姓的劳作,甚至他的弟子们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相比较而言,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具体行动更让人钦佩。从这个角度说,孔子是理论派,而墨子则是实干家。

如果说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还让人觉得像是理论上的说教,那么墨子止楚攻宋的成功就是实践这种理论最有利的证明。墨子如果仅仅是进行游说,希望用自己的主张来阻止战争的发生,那么他只能算一个纵横家而已,但墨子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他还有更让人敬佩的举动——帮人守城。当墨家的非攻思想制止不了战争的时候,墨者们就会挺身而出,帮助弱小者抵御外侵。历史上这样来描述墨家弟子们的行为: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墨子不但是思想上的巨人,也是行动上的伟人。墨子不愿意停留在议论和清谈上,而是将治国安邦的事付诸在具体的行动。因而墨家的修身之道,把“行”放在了“学”的前面,认为具体的行动才是君子贤士修身的基本。

自强不息

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修身》)

所以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加强,志向一无比一天远大,庄敬的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

墨家认为,君子贤士最伟大的操守就是能够自强自立,只有在不息奋斗的过程中,个人的志向才能更加远大,自己的品行才能日趋完善。因而墨子益处了修身应该自强不息,而自强不息首先要做到“力事日强”,只有通过不息的自强奋斗,才能得到“愿欲日逾,设壮日盛”的结果,信念才会更坚定、道德修养会得到提成。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天道的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来激励世人奋斗不止。古往今来,学子们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而悬梁刺股,荧囊映雪;英雄豪杰为了抵御外辱、捍卫国家而视死如归、血撒疆场;仁人志士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求太平而孜孜追求、奋斗不已……在他们身上,都体现出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才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才历代延续。

墨家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和上面“君子终日乾乾”、“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同样的道理。即使如理论家孔子,也十分赞赏“刚毅自强”,孟子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从反面说一个人即使有天纵奇才,自暴自弃也不能成就大事业。自强不息,已经作为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内心。

古人有诗说:“眼前多少困难事,自古男儿当自强。”纵观历史长河,自强是所有仁人志士的共同特点,自强给了司马迁含垢忍辱、发奋著书的坚忍;给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给了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爱国激情……

自强不息,和时代与环境无关,而是在追求真理的漫漫长途之上,在人生的曲折坎坷之中,永不言放弃的进取奋斗精神。

洪战辉作为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他就是凭借着自强和自立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人生路上布满了荆棘坎坷,可他用自己坚定执着的自强精神,硬是走出了一片光辉灿烂。生活所压在他肩上的无法承受之重,他凭借着无畏的勇气承担了起来,在家里每天要洗衣做饭,在学校要做些小生意挣钱,又不能耽误自己的学业,他承担着本不是自己这个年龄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要退缩,生活的艰辛,别人的嘲讽,反而激起了他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继续奋斗的勇气。

纯朴的洪战辉就着样坚忍而平静地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豪情壮志,但是就在他给妹妹换尿布、为父亲穿衣服的生活琐碎中,我们看到了细小平常的坚忍、无言的自强不息。命运将洪战辉推进了贫困与苦难挖掘的黑暗枯井,这不是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应该承受的重负,然而洪战辉却用他稚嫩的肩膀和自强的信念肩负起了这一切。

在社会逐渐被冷漠、享受所侵蚀的今天,洪战辉对妹妹的养育和关爱、在苦难中的自强不息,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善良的温暖、奋斗的力量。

自强不息需要有坚定的毅力,而在坚持和放弃,常常只是一念之差。洪战辉选择了自强也就选择了对命运长久的抗争、选择了坚忍的面对生活。在社会各界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时,他说“接受捐款,会让我失去自立”,质朴的话将自强不息解说的如此透彻。别人的援助和捐赠也许能解决自己的一时之难,然而漫长的一生道路,谁知道下一次会出现什么样的苦难,谁也不可能在别人的帮助庇护下度过,而应该自己去面对生活的风雨、命运的挑战。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人们都和洪战辉一样,小小年纪就肩负起生活的重担,担负那些这个年龄本不该承担的责任。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上承担苦难重负的人越少,社会的文明和富足程度就越高。我们学习的应该是他自强自立的坚忍精神,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坎坷,而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只有不抱怨、不放弃、坚忍不拔的自强精神。

当然,我们生活中的苦难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生活在平淡中,自强也并不是非得身处困境时才会出现。作为一个人,我们要担负的责任很多,比如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都需要我们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才能够承担得起。然而我们都比洪战辉幸运,毕竟我们生活的环境不需要我们付出那样艰苦卓绝的艰辛,但我们应该能够从他身上学到我们自身所缺少的。

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含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有一首诗写得好:“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人生最可依赖的是什么?不是亲人给与的物质帮助,也不是金钱的支撑,而是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智慧,是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常言道“靠天种地满地草,靠人盛饭一碗汤”。当我们跌落进苦难的枯井里,应该做的不是痛苦等待,而应该设法自救,用自强抗拒的生活的艰难险阻。

自强不息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最宝贵的人生财富。黄帝教民养蚕,制作舟车;炎帝斫木为耒耜,课民以农桑;尧帝设官定历,率民战胜旱灾;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足迹遍布九州五湖,最终治服了水患。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进步,我们的人民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成果,使得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是先辈们致力于社会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宁。然而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提高,更需要我们发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在我们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伟大的复兴。

持中守常

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修身》)

凡是存在于内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举止于身体的,是无比的谦恭;谈说于嘴上的,是无比的雅驯。如果上述的种品行能畅达于四肢和肌肤,直到白发秃顶之时仍不肯舍弃,大概只有圣人吧!

墨家十分注重言行上的修炼,在具体的修身过程中,墨子主张持之以恒,反对一曝十寒,而保证持之以恒得以坚持的条件就是适中的原则。墨子认为君子贤士修身,内心需要有仁爱但不能随意施舍;行为举止要应该谦恭但不能过分驯顺,因为一旦过分了就难以持久。即使是好心善意也应该适度,所谓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心有常爱,行有常谦,言有常雅,才是修身所要达到的境界。

墨家修身所讲的“持中守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做到“持中”,就是适度的原则。

在我国古代的思想中,和谐适度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儒家讲修身,主张适度控制欲望,将人欲引向道德仁义的约束中;道家讲养性,追求自然之道,和无欲的逍遥境界;佛家对人的欲望更是深恶痛绝,主张清心寡欲。这种种所谓的“欲”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需求,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先说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带领弟子到鲁国的祠庙进行祭祀,看到有一个容器歪歪斜斜地放在几案上,这是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容器。子路于是就问孔子这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

子路又问:“既然是用来警戒人言行的,它为什么是歪斜的呢?”孔子停了一下对子路说:“你往里面倒水看看就知道了。”子路听后,便好奇地把欹器摆在一个果盘里,慢慢地向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了盘子中;子路有接着往里灌水,不一会,水灌满了,而欹器却翻倒了;等里面的水流光了之后,它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孔子说,明白了吧,没有水会倾斜;水满了它就要倒,只有刚好合适的时候,它才会端正的竖立。做人也是如此,要中庸,过犹不及。

在哲学上也有关于适度原则的范畴,这就是质变与量变。当量的发展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却很困难,任何事情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然而人们却很难恰到好处的把握这个度,因而常常得到和现实相差很远甚至产生相反的结果。

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例子,适度的运动可以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预防、消除疲劳,然而如果无视自己具体情况而过分加大自己的运动量,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饮食也是如此,食物在怎么色香俱全,也应该根据肠胃的承受能力来进食,否则就会伤及脾胃。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适度原则也应该成为人们言谈举止的规范。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应该谦恭,这是对人对己的尊重,但如果超过了“度”,就会变成奴颜婢膝;我们和人交谈,应该学会赞扬别人的优点,但如果不考虑适度的原则,就变成了阿谀奉承。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适度原则是一个很有实用价值的原则。

在我们的工作和事业的奋斗上,在我们道德情感的修身养性上,同样也需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猴子种葡萄的例子就是不懂得掌握适度原则而一无所成的典型例子:

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向园丁请教。

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只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被淹死。

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秧施肥料,就说:“原来葡萄需要肥料。只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就能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栽在粪堆上、葡萄秧被烧死了。

猴于再次来到葡萄园里,这时已到了冬天,猴子看见园丁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原来我的葡萄秧栽不活,是因为葡萄秧苗害怕寒冷。这次我一定要着意保护,使它免受风霜!”次年春天,猴子种上一株葡萄秧,而且学着园丁对葡萄秧越冬的管理技术,用稻草把葡萄秧包得结结实实的埋在地下,不几天葡萄秧就闷死了。

我们都知道,浇水、施肥是葡萄生长所必须的条件,猴子虽然认识到水分、肥料乃葡萄秧生长之必需,却没能掌握适度的原则,因而使得葡萄秧因为水分过剩、营养过旺而死亡。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个故事就生动的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事物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界限发生变化,才不会改变事物的本质,只有在“度”允许的范围内改变,才会只不断促进事物发展。

其次要做到守常,就是持之以恒。

荀子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就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够取得成功。持之以恒是古人通过自己的智慧总结,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荆的就是这个道理。

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是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的用行动贯彻下去,就一定能够跑到重点。人的聪慧程度可能有高下之分,但坚持的精神往往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兔子虽然跑的快,然而他不能坚持到终点,因而输给了坚持到底的乌龟。很多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获胜者,往往也不是那些跑步速度快的人,反而是那些能够坚持的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在我们能看到具体后果的体育运动上是如此,在没有具体体现的事业和人生中,持之以恒也往往是我们能够最终实现梦想和目标的支撑。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大师,向大师请教为人处世之道。大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个健壮的青年,一个笨拙、一个机巧。两个人在同一块地上挖井找水。工作了一天之后,井挖了很深但并没有出现有水的迹象。

第二天,笨拙者继续在原地深挖,而机巧者则换了个地方重新开始挖,两个人仍旧没有挖到水。

第三天,笨拙者依旧在原地挖,而机巧者又换了一个地方。

就这样,笨拙者的荆乐挖越深,而技巧者一直在不断的更换挖井的地点,最终,笨拙者挖到了甘甜的井水,而机巧者劳而无得。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它告诫我们做人应该持之以恒,不能朝三暮四,认定了一个目标就要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那些三心二意、不能坚持的人注定将一事无成。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断”,速度慢但还是在不断的前进,而断就是中止就是停步不前、半途而废,一个人即使是飞毛腿,如果他不迈步前进停留在原地不动的话,永远也不可能到达终点。任何人的禀赋不一,但只要又持之以恒的信念和行动,也一样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一个人取得成就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有恒心和毅力、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因为持之以恒在另一个层面上的意思就是能够战胜挫折。很多人做不到坚持到底,不是因为个人没有你能力,而是在困难挫折面前退缩不前了。因而坚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意志。

明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谈迁,家里十分贫穷,买不起书籍,为了完成自己的著作《国榷》,他常常四处求人借书来抄,甚至为了得到一点材料,冒雨走了100多里路。

经过27年的不懈奋斗,他六易其稿,终于写成了《国榷》这部500万字历史巨著。然而命运多舛,在一天夜里,一个小偷将这部书稿偷走了,56岁的谈迁伤心欲绝,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很多人认为他将一蹶不振。

然而谈迁并没有被不幸击倒,没过几天,他又开始重新写作。历经了10年的艰辛之后,又一部《国榷》诞生了,甚至比上一部更加完备详实。

这时的谈迁已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但他高兴地对人说:“虽死而瞑目矣。”

这就是持之以恒最好的解说,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如别人,聪慧可以不如别人,但只要又了持之以恒的精神,用行动为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奋斗,那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取得成就。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常常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要知道,现实和理想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我们要想消除这段距离,就必须坚持不懈的付出行动,如果不肯迈步向前或者半途而废,那么将永远无法到达理想。

两千年前的墨者们就是用持中守常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因而成就了墨家“世之显学”的地位。在各种条件都便利于古代的今天,我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已经缩得很小,小到我们只要迈出步子坚持走就能够到达。那么还在犹豫什么?只要把持中守常付诸行动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慎交择友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修身》)

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说能够成为朋友的人往往是相似的人,他们在价值观上有相同的取向,在言谈举止上有相同的准则,甚至在个人的爱好习惯上也有着相似之处。甚至于有人说,要想了解一个人,从他交什么样的朋友就可以看出来。

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认为朋友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损益是十分巨大的,正直、体谅、博学的朋友对于我们的人生十分有益;而乖戾、奸佞的朋友则会给我们带来不利的影响,会对我们道德修养有所损害,因而应该选择那些品行高尚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墨子在《所染》篇中也提到,一个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很大,而朋友就是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而墨家主张在君子贤士修身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交择友。

对于择友的标准,墨家给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物质层面,应该和那些“以财分人”的人做朋友;一个道德修养层面,要和那些守信用、辨是非的人为友。

墨家认为“贤者有分财之义,朋友有通财之谊”,真正的贤士应该能够把自己的财富分给天下需要之人,真正的朋友应该在财物上互相帮助。

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就是朋友有财互济的典范:

管仲出身贫寒,在他没有涉足政治之前,曾经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在分红利的时候,管仲常常多拿一些给自己,鲍叔牙并不以此为意,而且常常主动多分给他一些。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多拿钱财不是因为贪婪,而是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己并无财物上的困窘。

后来鲍叔牙首先出仕做官,管仲就给鲍叔牙做部下,鲍叔牙并没有因此而歧视管仲,他认为这是机遇的问题。

管仲曾经三次被罢官驱逐,鲍叔牙也不认为这是因为管仲没有能力,而是劝他说是运气不佳。

管仲曾三次战败而逃,鲍叔牙也不认为管仲没有勇气,因为胆怯而临阵脱逃,而是认为管仲家有老母,这是为了尽孝;

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在争夺王位的过程中,公子纠败给小白,管仲被囚,而鲍叔牙在小白也就是齐桓公面前,极力推荐管仲的治国才能,齐桓公采纳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因而成就了一番霸业。

管仲也因此得以青史留名,而鲍叔牙却默默无闻,但他们之间的友谊却彪炳千古,成为后世的楷模。管仲在贫困时多取而无愧,就是因为他有鲍叔牙这样一个能够“以财分友”的朋友,也是因为相知,鲍叔牙在位居管仲之上时,两人可以坦然相交。正是鲍叔牙有“据财能以分人”的胸襟,才帮助管仲解决了生活的困顿;有举荐朋友之才的无私,才使得管仲有施展抱负的机会,管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鲍叔牙这个朋友。也因此,他们的友谊成为千古美谈。

古人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是对朋友的一种注释,认为朋友更应该在道德志向上意趣相投。明朝的苏浚在《鸡鸣偶记》把朋友分为四种类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认为在道义上能够相互指正对方过失的朋友是畏友,能够同甘共苦、生死相托的朋友是密友,而物质上的酒肉之交、共同享乐游玩的朋友是昵友,那些有利益就争夺、有灾祸就相弃的朋友是贼友。显而易见,真正的朋友是那些能让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在危难来临之际能够不离不弃的朋友。

墨家也把这类人作为朋友的有限选择对象。墨子说:“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就是对朋友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方面的要求。

首先,朋友之间的交往要以德为先、以道交友。和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一起,我们会以他自勉,在相处过程中自己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修养。而和那些不能坚持道义,识见浅薄,是非不分的人在一起,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趋同于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进而是自身受到损害。因此,应该选择那些道德品行高尚的人为友,才对自己的发展有所帮助,所谓“与善友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其次应该选择那些博闻广识的人做朋友。我们知道,在先秦时期,文化知识的传播依靠的方式就是口口相传,那时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发达的资讯技术,也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的信息传递渠道,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老师的传授,所获得的相对有限。因而,交到博学多才的朋友对于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把朋友的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多一个有知识的朋友就好像多了一套知识系统。因此孔子曾把“友多闻”当作人生益友的标准。即使在信息传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对我们的生活也时很有帮助的,朋友的内涵可以充实我们的内涵,朋友的经验可以在我们彷徨无措时给我们以指点,朋友的广博知识可以扩充我们的知识积淀、甚至启发我们的思维灵感。

所谓“尺之木必有节,寸之玉必有瑕”,人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朋友来取长补短,只有从那些和自己旗鼓相当或者胜于自己的人身上,我们才能取其之长补己之短。那些在品行操守上有所欠缺的人,非但不能给我们以帮助,反而会损害我们已有的长处,因而交友不可不慎重。

选择一个益友,犹如选择了一面光洁的好镜子,我们的价值可以通过朋友得以体现,我们的缺点也可以得到朋友实的提醒。

我们选择朋友时,其实就是在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选择朋友的标准,就是我们要求自己的标准,因而,君子贤士要想修好身就应该慎交择友。

朴质无华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情,反其路者也。(《修身》)

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所以既无智慧又不能审察,加上自身又懒惰,则必背离正道而行了。

孔子和墨子是先秦时代中国思想界的巨匠,是儒家和墨家的创始人和精神导师。然而两家在很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分歧。就文与质的关系问题而言,两家各持己见,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应该时先天才智和后天修饰、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完美结合体,认为一个人“质”的方面超过了“文”就会变得粗俗,而如果文采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君子的标准。因而儒家认为在注重人的内在本质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外在仪表的修行,尤其是礼乐文化方面的教化,认为一个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只有通过外在礼乐的引导,个人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按照道德的要求过理想的生活,为政者才能找到长治久安之道,实现天下大治的愿望。因而,应该重视质的修行。

而墨家与儒家的观点不同,墨子主张先质后文,注重人行为的功利实效性。他说:"故食必求饱,然后求美;衣必求暖,然后求丽;居必求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后文,圣人之务。"墨子认为只有实现了本质上的需要,才可以有能力去发展外在的因素,他的这种观点和自己的思想立足点是相吻合的。墨家的行为目的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而他们更注重实际效果。

墨子曾在《非儒》中说:"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瞻其乐。繁饰淫术,盛为声乐,以淫遇民。其道不可以欺世,其学不可以导众。"认为孔子用盛容修饰来惑乱世人,用弦歌鼓舞招集弟子,用礼节来约束世人的行为,即使民众有学问也不允许他们言论世事,把累积的钱财花费在音乐上。用言辞华丽的邪说来迷惑当世的国君;用繁缛的礼节来惑乱愚笨的民众。墨子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儒家言辞的华丽和礼节的繁缛,批判它们是伤时害事的祸乱根源,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修身主张——朴质无华。

我们知道,墨子时是以上古时期的贤人大禹作为自己的效仿对象,以大禹吃苦耐劳、热心救世的精神与实践作为墨家学派行事的宗旨,因而在源头上可以追溯到质朴、节俭的“夏政”。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墨子出身与下层劳动人民,他所代表的是下层民众的利益,因而墨子和墨家子弟们无论在生活方式上还是物质消费上都比较简朴,墨家甚至要求自己的弟子必须穿粗布衣服。也正因为生活上的简朴,墨子自己著作中的语言也是质朴无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地呈现于墨子的价值取向。

“文质”之辨由来已久,一般说来“文”是指外在表现,而“质”是指道德品质。墨子认为,君子贤士修身的关键是道德品质方面的提升,不需要有华丽的外表,也不需要在言行上进行修饰。在墨家看来,语言不在于多寡而在于是否有见地;文章不在与华丽与否而在于是否见解透辟,语言多而无智就是废话连篇;文章华而不察就是华而不实。

因而要注重本质上的提高,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外部的装饰上,这种思想在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墨家注重实际的思想。后世人在谈及墨子言辞的质朴时常常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墨子言论上的无华:

从前秦伯把他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秦伯的女儿穿着简单的衣饰,而陪嫁去的婢女却穿着华丽衣服。来到晋国后,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婢女,却看不起秦伯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婢女,而不能说善于嫁女儿。

楚国人中有一个在郑国卖珍珠的,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肉桂花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着,用绿色的翡翠环绕着。而郑国人再买了他的匣子之后把珍珠还给了楚国人。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

支持墨家学说的人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很多言论,仅仅是一些巧辩华丽的话,君主却只看重华美的言辞,而忽略了它们是否具有价值。墨子的学说是用先王的道理、圣人的话语,来宣传自己的救世主张,如果他注重言辞的修饰,就会让人把注意力放在文采上而忽略了它的价值,因为言辞而损害了实用,这和那个楚国人卖珍珠,秦伯嫁女儿完全一样,这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得不到重视。

墨家强调质朴无华,除了反对外在形式上的华而不实外,还讲究应该把道德品行的“质”根植在内心。他认为,暂时行为善言善行并不是真正的修养,因为在某些时候,人们会为了实现某些目的而作出一些善事,就像用华丽的文采来装饰自己的语言一样,这种善是不能持久的,只有养成乐善之心、并付诸自觉的行动中,才能永久为善,才是真正的根植于个性中,成为道德操守的一部分,用墨子的话说,就是“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

在君子贤士的修身过程中,讲究质朴无华,可以陶冶素朴的气质,使人在简朴实用中趋向至善,趋向境界的崇高。在当今充斥着利益和物质的社会环境中,在物质生活愈来愈富有的情况下,质朴往往能帮我们守住人的精神家园,不为外界声色所诱惑、不苟取、不奢靡,保持自己的真性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