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千家诗
6117600000010

第10章 卷一七绝

春日偶成①

程颢②

云淡风轻近午天③,傍花随柳过前川④。

时人不识余心乐⑤,将谓偷闲学少年⑥。

①诗题一作《偶成》,作于公元1058-1062年春程颢任陕西鄠县主簿时。

②程颢(hào,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今属河南)人,学者称明道先生。与其弟程颐奠定了北宋理学基础,世称“二程”。他和程颐的学说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知识、真理内在于人的心中,为学当以“识仁”为主,“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著作收入《二程全书》中。

③午天:正午时分。

④傍花随柳:穿行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傍,依靠。川:平原或河畔。

⑤识:知道。时人:一作“旁人”。余:一作“予”。

⑥将:乃,于是,就。

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白云,刮来一阵清风,我穿行于花柳之间,不知不觉间到了前面的河边。人们不知道我现在的快乐,说我是在学着少年那样偷闲玩乐!

这是一首即景而成的抒情诗,所以题为“偶成”。作者用白描手法勾勒了一幅清新明快的春景图。诗的前两句写景,从天空到地面,逐一呈现了白云、春风、煦日和鲜花、碧柳、清泉,给人生机盎然的感觉。作者在饱览春色之际,感受到了一种怡然自乐的情趣,而这种悠闲之趣正是作者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即使是被人误解,作者仍是满心欢喜。全诗感情真挚,浅白易懂,尤其是最后一句至今广为流传。

春日①

朱熹②

胜日寻芳泗水滨③,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④,万紫千红总是春⑤。

①这是一首哲理诗,而一般被认为是游赏之作,诗通篇用比体,用诗人探寻春天以及对春天的勃勃生机的感受来讲明一个道理:只要进了孔圣之门,懂得了儒家真谛,就能领略到无边生机。

②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州病叟、逆翁,别称紫阳。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中国思想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生平主要从事著述和讲学,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有《四书集注》、《楚辞集注》八卷、《诗集传》二十卷等。有《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

③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的日子,这里指美好的日子,天气晴朗的日子。寻芳:看花观景。泗水:在今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东部陪尾山下,由趵突、响水、洗钵、红石四大泉汇流而成,与运河相通,因四源并发而名。出县境后吸纳了西沂水、险水、汴水等,成为淮河下游最大支流。因此,历史上常把泗河与淮河并称为“淮泗”。因为孔子曾经在洙水、泗水聚徒讲学,所以后世用为孔子与儒家的典故。

阮侃《答嵇康诗二首》:“唐虞旷千载,三代不我并。洙泗久已往,微言谁为听。曾参易箦毙,仲由结其缨。”

④等闲识得:容易识别的意思。等闲,寻常,随便,到处。东风:春风,此指春天。

⑤万紫千红:形容色彩缤纷。总是:都是。

春光明媚,我去泗水郊外游玩,这里的景色一望无边,让人觉得清新爽朗。到处都能感觉到春风拂面,春天把大地装点得万紫千红。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春宵①

苏轼②

春宵一刻值千金③,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④,秋千院落夜沉沉⑤。

①诗题一作《春夜》。

②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为北宋散文名家,同列唐宋八大家,被称为“三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生平坎坷,屡遭贬谪。苏轼的诗歌现存二千七百余首,诗歌境界开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趣横生,笔力雄健,纵横驰骋。擅长词,是宋代豪放词的开山人物,同时风格多样,发展了婉约词,扩大了婉约词的题材,提高了婉约词的格调。工书画。有《苏轼文集》、《苏轼诗集》和《东坡乐府》,诗文合集有《苏东坡集》。

③春宵一刻值千金: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惜春之意。春宵,春夜。一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

④歌管:歌唱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声。管,管乐器,如笛、笙、箫之类。

⑤院落:庭院。沉沉:形容夜很深了。

春夜的一刻价值千金,花儿散发出阵阵清香,明亮的月光洒向黑夜。楼台中传出悠扬的乐曲声,深夜的庭院里,秋千在悠悠飘荡。

这首诗采用的是先总后分的叙述手法。首句开门见山地得出结论:春宵一刻值千金。下面三句则将春夜之美好娓娓道来:既有暗香浮动,又有月影横斜;既有细细歌声,又有寂寂秋千,再现了一个诗意盎然的春夜,令人心旷神怡,沉迷其中。而欢乐的时光就在这良宵美景中游移,被人追逐,以至夜深了还有人流连春宵,乐而忘返,这正呼应了首句,点明了题旨。

城东早春

杨巨源①

诗家清景在新春②,绿柳才黄半未匀③。

若待上林花似锦④,出门俱是看花人⑤。

①杨巨源(755-832),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进士,授秘书郎,后以国子祭酒致仕。其诗称著于元和长庆间,为同时诗家所推重。杨巨源才雄学富,用意声律,格调虽高,而神情稍减,然其平远深细处,堪称高手。有《杨少尹诗集》,《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续拾》补诗三首,断句五句。

②诗家:诗人。清景:清新的景色。

③绿柳才黄半未匀:此句写柳树刚显现出鹅黄色,色泽还不鲜艳。匀,均匀。

④上林:古代皇家园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⑤俱:都。

早春清新的景色最能激发诗人的灵感,柳树才刚刚吐露出新芽,泛着微黄。要是等到长安街繁花似锦的时候,出门就能看到满街都是看花的人。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据诗的第三句,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春夜①

王安石②

金炉香尽漏声残③,剪剪轻风阵阵寒④。

春色恼人眠不得⑤,月移花影上栏杆。

①诗题一作《夜值》,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轮流一人在学士院里值班留宿。王安石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九月为翰林学士,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四月到京师。此诗写于熙宁二年(1069)初春。作者一般认为是王安石,周紫芝《竹坡诗话》则认为是王安石弟王安国。

②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诗多指陈现实,有感而发。如《河北民》。咏史之作,往往寓意深刻,如《商鞅》、《贾生》等。《明妃曲》二首,立意新颖,尤负盛名。退隐后,诗歌转为描写水光山色。他的雄直峭劲、壮丽超逸而又深婉不迫的独特诗风,为推动宋诗革新起了积极作用。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存千余篇,词格调高峻,最为绝唱。有《临川集》一百卷传世。

③炉:香炉。漏声残:天将亮。漏为古代计时工具,以铜壶等容器盛水,使之滴入有刻度的器具中,看器具中盛水的情况来计时。

④剪剪:形容春风轻微。

⑤春色恼人:春色撩人,欧阳修《少年游》:“拈花嗅蕊,恼烟撩雾,拚醉依西风。”

铜炉里的香已经燃尽,天已经快要亮了,阵阵微风吹来,感到一丝寒意。春色撩人,使人无心睡眠,只好看着月光下的花影斜照在栏杆上。

这首诗又题作《夜直》,是诗人春夜不眠有所思而作。诗篇用灰烬、漏声和寒风营造了一种清冷、凄苦的氛围,而这种春晚景色和诗人在政治上变法失败后的心境是极其相似的,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彷徨与孤寂。因为夜不能寐,只好看着游移的月色和花影,无奈又无助的凉意蔓延了全身。诗的最后两句与“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有异曲同工之妙。

初春小雨①

韩愈②

天街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④,绝胜烟柳满皇都⑤。

①诗题一作《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张十八员外指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这首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初春的长安,当时韩愈任吏部侍郎。

②韩愈(768-824),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属河南)人。晚年任吏部侍郎,称韩吏部。死后谥“文”,又称韩文公。因他的先世曾居昌黎(今辽宁义县),故韩愈也自称昌黎人,世称“韩昌黎”。韩愈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有《昌黎先生集》传世,今通行本是钱仲联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③天街:御街,帝都街道。酥:奶酪,这里比喻春雨的滋润。

④处:时,在诗词中多作时间用,不作地点解。

⑤绝胜:绝对超过。皇都:京城。

纷纷细雨滋润了长安的街道,到处都是清新一片,远远望去绿草如茵,走进了看确实若有若无。这是一年春光中最美好的时候,远远超过了京城繁花似锦的时候。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了,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无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哪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是呀,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元日①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②,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日④,总把新桃换旧符⑤。

①元日: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着旧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始。旧俗家家放爆竹,换桃符,饮屠苏。

②除:过去。

③屠苏:一种美酒,古人在酒里泡屠苏草、肉桂、山椒等,故有此名。唐宋有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据说可以除灾避邪。

④曈曈:形容太阳初升的样子。

⑤桃:桃符,用桃木做的木匾,上画神像,如钟馗、秦琼等,古代元旦更换,用来驱邪。桃符后来演化为春联。

在阵阵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着美味的屠苏酒,感受到暖和的春风迎面扑来。太阳初升放出的光芒照亮了千家万户,家家都换上了新的桃符。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上元侍宴①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②,仙风吹下御炉香③。

侍臣鹄立通明殿④,一朵红云捧玉皇⑤。

①这首诗是苏轼《上元侍饮楼上呈同列》三首的第一首,是首应制诗。上元:节日,农历正月十五。

②建章:汉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西,此指北宋皇宫(在汴梁,今属河南开封)。

③御炉:皇帝用的香炉。

④鹄立:像天鹅一样立着,形容肃立的样子。鹄,天鹅,因其站立时总是伸直脖子,故用来形容站立时的端正恭敬。通明殿:传说中玉皇大帝的宫殿,此指皇帝临朝大殿。元好问《记梦》诗:“梦中望拜通明殿,曾见金书两字来。”

⑤玉皇:天帝,此指皇帝。

淡淡的月光和稀疏的星光照耀着建章宫,阵阵微风吹过宫中的香炉。百官立在通明殿待命,他们穿着红袍,就像红云簇拥着天帝一样。

这首宫廷即景诗描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皇帝举办宫宴宴请臣子的场面,意在歌颂一种太平气象。首句“淡月星疏”,点明皇帝接待臣子之早。次句“风吹御香”暗含场面之静,似乎连香灰飘落在地的声音也能感觉到。这两句写景就是为了衬托第三句中臣子们屏息静气,肃穆以待的庄重气氛,反映了皇帝高高在上的威严。末句把皇帝临朝时的隆重气派发挥到了极致。

立春偶成①

张栻②

律回岁晚冰霜少③,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④,东风吹水绿参差⑤。

①诗题一作《立春日禊厅偶成》。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二月三、四或五日。《逸周书·时训》:“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

②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又字钦夫,号南轩,祖籍汉州绵竹(今属四川),寓居衡阳(今属湖南),为南宋中兴名将张浚之子。与朱熹、吕祖谦为友,史称“东南三贤”。以祖荫入仕。乾道初,主讲岳麓书院。著有《南轩易说》、《孟子说》、《论语解》、《南轩文集》等。

③律回:节令回转,又指新春伊始。律,律历,古代以十二乐律配十二月令。相传黄帝命“伶伦”(古乐官名,世掌乐官)断竹为筒(后人多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④生意:生机。

⑤参差:不平衡或不整齐的样子,此指风吹绿水所产生的水纹相接之状。

立春时节,冰雪渐渐融化了,草木最先感到了春天到来的气息,渐渐苏醒过来。突然发觉眼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吹过水面,湖里的碧波随之荡漾。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万物复苏的生动景象。诗人抓住了冬去春来的几个典型特征:冰雪消融、草木生发、碧波荡漾,处处洋溢着春天独有的气息,展现出春天的生命力。诗人用“草木知”、“生意满”等形象的比喻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使诗人积极、乐观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打球图①

晁说之②

阊阖千门万户开③,三郎沉醉打球回④。

九龄已老韩休死⑤,无复明朝谏疏来⑥。

①诗题一作《题明王打球图》,又作《明皇打球图》。马球又称婆罗球,由西域传入,为帝王权贵所喜爱,唐代文献中有多处玄宗打马球的记载。打球图:一幅描绘唐玄宗打马球的图画。

②晁说之(1059-1129),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后入党籍。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有《嵩山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

③阊阖(chānghé):传说中的天门,此指宫门。屈原《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千门万户:描写帝都的常用词,如林宽《终南山》:“标奇耸峻壮长安,影入千门万户寒。”范灯《忆长安·九月》:“更想千门万户,月明砧杵参差。”

④三郎:唐玄宗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唐郑嵎《津阳门》诗:“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原注:“内中皆以上为三郎。”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一:“郎谓明皇也。”明屠露彩毫记·为国荐贤》:“一自三郎度曲后,许多天乐在人间。”

⑤九龄:张九龄(673-740),唐开元名相、诗人。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曲江)人。张九龄为相贤明,刚直不阿,敢于直谏,主张用人不循资格,又置十五道采访使以察州县。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所排挤,罢知政事。后又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从此以后,李林甫执政,朝廷大臣,皆尸禄保官,言事者少。今传其著作《曲江张先生文集》。韩休:也是玄宗前期忠直敢谏的名相。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性耿直,敢进谏,宋璟誉为“仁者之勇”。累官礼部侍郎。开元二十一年(733),萧嵩推荐韩休为宰相,十个月后即罢相。官工部尚书、太子少师,封宜阳子。终太子少师,谥文忠。唐玄宗曾言:“吾虽瘠,天下肥矣。且萧嵩每启事,必顺旨,我退而思天下,不安寝。韩休敷陈治道,多讦直,我退而思天下,寝必安。吾用休,社稷计耳。”

⑥无复:不再有。谏疏:谏书,条陈得失的奏章。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

成千上万的宫门陆陆续续被打开,喝得醉醺醺的唐王打球归来。宰相张九龄已经因老退位,宰相韩休也已经死去了,第二天再也不会有人上书指责唐王了。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据说是观看了《唐明皇打球图》之后而作。“球”即“鞠”,是古时的一种游戏用具,用皮革制成,中间填以羽毛,相当于今天的足球。诗人直呼皇帝小名,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唐明皇醉心于打球的昏庸形象,把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唐明皇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人唯贤;后期却沉溺女色,宠幸奸佞,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从繁盛走向衰弱。诗人意在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近贤臣,远小人,不要重蹈前朝覆辙。

宫词①

王建③

金殿当头紫阁重③,仙人掌上玉芙蓉④。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⑤。

①这是首应制诗。宫词:是唐代诗歌中常用的诗题,描写宫中生活,内容大多描写深宫中宫女的忧愁和哀怨,形式一般为五言或七言绝句。其中以王建的《宫词百首》最为出名。

②王建(约767-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775)进士。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语言也较朴实。与张籍齐名,称“张王乐府”。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他还写过一些小词,别具一格。

③紫阁:华丽的楼阁,帝王居所,这里指朝元阁,是唐朝天子朝上帝的地方,位于华清宫老君殿北。

④仙人:朝元阁铜铸仙人。汉武帝迷信神仙,于建章宫筑神明台,立铜仙人舒掌捧铜盘承接甘露,冀饮以延年。后三国魏明帝也在芳林园置承露盘。自从汉武帝建金铜仙人承露盘后,仙人掌、玉芙蓉便成为宫禁的标志之一,同时也就成为描写宫中生活的常用词,如窦牟《晚过敷水驿却寄华州使院张郑二侍御》:“仙人掌上芙蓉沼,柱史关西松柏祠。”张炎《水龙吟·白莲》:“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犹湿金盘露。”

⑤五色云车:传说中仙人的车乘。仙人以云为车,故称。《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冯夷、大丙之御也,乘云车入云蜺,游微雾。”唐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此处指帝王銮舆。六龙: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四:“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雄伟的金殿矗立在眼前,层层叠叠的楼阁非常壮观,金殿上那两根高大的柱子顶端雕刻着手捧芙蓉玉盘的金仙人。正月初一是皇帝朝拜上天的日子。皇帝出行时,车马粼粼,看上去好像是驾着六条龙在空中腾云驾雾。

唐人王建曾作《宫词一百首》,传诵一时,后人颇多仿作。宋人林洪也模拟写作了《宫词百首》,这一首是拟元旦宫词的。该诗描写了古代皇帝在农历正月初一朝拜天帝的场面。诗的前两句先写皇家宫殿的壮观气魄:金銮殿庄严巍峨,朝元阁重重叠叠,承露盘高耸入云。后两句写天子出行的不凡气派:御车雕饰精细,色彩斑斓,六匹骏马,高大雄壮,气宇轩昂。“太平”两字,写出了对帝王的阿谀颂扬。全诗通过描绘宫殿楼阁的雄伟壮丽和皇帝銮驾的肃穆气派,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及带来太平盛世的天子的歌颂。该诗笔法细腻,形象生动,把一幅栩栩如生的天子朝拜图展现在读者眼前。

廷试①

夏竦②

殿上衮衣明日月③,砚中旗影动龙蛇④。

纵横礼乐三千字⑤,独对丹墀日未斜⑥。

①这首诗写参加特谏科殿试的情景。

②夏竦(985-1051),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为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庆历七年(1047)为宰相,旋改枢密使,封英国公。谥文庄,有《文庄集》三十六卷、《古文四声韵》五卷。

⑧衮(gǔn)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绣龙的礼服,这里指皇帝的礼服。

④砚中旗影动龙蛇:此句描写龙旗上的动物映在砚中的动态。

⑤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礼》、《乐》又与《诗》、《书》、《易》、《春秋》并称六经,为儒家经典文献。这里礼乐指符合儒家经典的文字。

⑥独对:宋朝有特荐科,对策称旨者,特赐进士及第,称为独对。丹墀(chí):指宫殿的赤色台阶或赤色地面。唐李嘉祐《送王端赴朝》诗:“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

坐在殿堂上进行殿试的皇帝,如同日月一样光辉灿烂,砚中旌旗的影子似龙蛇般在蠕动。应试的人对答如流,洋洋洒洒几千言,一挥而就,奔放自如,所有的考对都完了,殿前台阶上的太阳还没有西斜呢。

本诗反映的是金殿对策的情形,虽然只是就事论事,不存在什么重大意义,却也写得生动、逼真,尤其是抓住了“衮衣日月”“影动龙蛇”和“日未斜”等细节。

咏华清宫①

杜常②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③。

朝元阁上西风急④,都入长杨作雨声⑤。

①这是首咏史诗。

②杜常,宋朝诗人,字正甫,卫州(今河南卫辉)人,昭宪皇后族孙,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徽宗崇宁中拜工部尚书。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河阳军。卒年七十九。

③“行颈以下两句:首句写自己急匆匆地从江南一路赶来,急于观赏华清宫的美景;次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华清宫一片凄凉冷清景象,句意陡转急下,形成巨大反差。华清,即华清宫,唐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临潼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诸多朝代曾在此处建汤池。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当时这里台殿环列,盛况空前,但安史之乱后皇帝很少游幸。至唐末废圮,五代成为道观。

④朝元阁:宫殿名,在华清宫内。

⑤长杨:秦汉离宫。初建于秦昭王时,因宫中有垂杨数亩而得名。长杨宫位于今周至城东30里的终南镇竹园头村。

长杨宫为皇帝游猎场所,秦亡后保存相对完整,到了西汉帝王们也常去游幸。汉成帝时,扬雄为谏讽游猎,以长杨宫为名,写有《长杨赋》。东汉后,长杨宫逐渐衰落。

结束了江南的漫长旅程,在将要天亮的时候,来到了华清宫。这时候,朝元阁上刮起了西风,大风卷着雨滴落入了长杨宫中,远远的可以听到凄清的雨声。

作者通过对前代故宫的凭吊,抒发了古今兴亡,世事沧桑的感慨。诗人用晓风残月顿作急风骤雨不仅渲染出一种凄凉、冷漠的气氛,而且还具体形象地传递出了世事难料、变幻无常的伤感情怀。

清平调词①

李白②

云想衣裳花想容③,春风拂槛露华浓④。

若非群玉山头见⑤,会向瑶台月下逢⑥。

①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二年(743),李白待诏翰林,时唐玄宗与杨贵妃于兴庆宫沉香亭前赏牡丹,命李白赋诗咏之,李白援笔而就,立进《清平调》三章。玄宗令梨园弟子“抚丝竹以促歌”,“帝自调玉笛以倚曲”。《清平调》诗原三首,此选其一。清平调:唐大曲中调名,后为词牌名。

②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李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天宝初,至长安,拜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道:“子谪仙人也。”并在唐玄宗面前赞不绝口,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当场写赋一篇。唐玄宗赐膳,亲自为他调羹,诏供奉翰林。后李白恳求还山,玄宗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永王磷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磷谋乱,兵败,李白坐放夜郎,后遇赦得还。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是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行世。

③云想衣裳花想容:此句以明喻的手法写出杨玉环的美貌。想:像,似。

④拂:抚摸,拟人手法。槛:栏杆。露华浓:带露水的牡丹更鲜艳。华:同“花”,此指牡丹。

⑤若非:如果不是。群玉:山名,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因山中多玉故有此称号。

⑥会:必然,一定是。瑶台:西王母居住的宫殿。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这首诗应作《清平调词》,共有三首,此为第一首,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唐玄宗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因命李白谱写新词,李白奉诏而作。这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织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同承唐玄宗的恩泽。彩云名花勾勒出杨贵妃的绚丽服饰和冶艳姿容;春风拂动,映衬出她的飘逸风采。诗人用“若非”、“会向”二词,意似选择,实即肯定,像杨贵妃这样的美女世间罕有,天下无双。诗人用夸张的想象和比喻盛赞了杨贵妃的美貌,全诗没有一处地方明写杨贵妃,却又字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她,给人留下驰骋想象的空间。

题邸间壁①

郑会②

荼香梦怯春寒③,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④,计程应说到常山⑤。

①这是一首题壁诗,是作者于旅行途中,题于他所住的旅馆房间墙壁上。

邸:旅舍。

②郑会,南宋人,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1212)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卒年八十二。谥文庄。有《亦山集》,已佚。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③荼:一作“酴醿”,花名,又叫木香、佛见笑。蔷薇科,春末夏初开放,一叶三花,白色,有清香。

④玉钗:玉簪。

⑤计程:计算行程。常山:地名,今河北正定县,一作今浙江剩

初春的深夜,酴醿的芬芳不时飘入梦中。醒来时,只见翠绿花木掩映着一道道的院门,燕子也安闲地歇息了。烛光渐渐地黯淡下来,房中更显得清冷,计算着出门人的行程,按说他们该到常山地界了吧。

这是一首旅途思乡之作,诗用凄清的景物描写渲染内心的寂寞,通过设想妻子深夜小店念羁旅行程表达客居他乡的游子思念妻子之心。诗人并不直接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而是换位思维,想象妻子如何思念自己,这种旁敲侧击的写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句点明了春末夏初的时令,次句用“翠掩”,既写出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季节景色,又传递出闺中思妇的孤寂之感。三、四句即景入情,抓装敲钗”的细节动作,生动刻画了思妇春夜不眠,等待诗人的焦虑心情。

绝句①

杜甫②

两个黄鹂鸣翠柳③,一行白鹭上青天④。

窗含西岭千秋雪⑤,门泊东吴万里船⑥。

①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暮春,安史之乱后杜甫重返成都浣花溪草堂,写了《绝句四首》,这是第三首。

②杜甫(712-770),字子美,其祖先为襄阳人,是杜审言嫡长孙,曾祖杜依艺为巩令,因居巩。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严武与杜甫为世交,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杜甫在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靠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晚年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元和年间,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为他写墓志。在天宝年间,杜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杜甫诗歌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用沉痛之笔记录“安史之乱”前后这段历史,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③黄鹂:黄莺。

④白鹭:鹭鸶,羽毛纯白。

⑤窗含:窗户对着雪山,好像口含一样。西岭:泛指岷山,在成都西。岷山雪岭,积雪终年不化,故称“千秋雪”。

⑥东吴:今江浙一带,古称东吴。万里船:来去江南的船只。万里,虚指行程,非实际数字。

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只。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在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

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做伴好还乡”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海棠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②,香雾空蒙月转廊③。

只恐夜深花睡去④,故烧高烛照红妆⑤。

①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元丰七(1084)年之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说作于元丰三年(1080),苏轼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

②东风:春风。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泛:浮动。崇光:春光。

③空蒙:一作“空濛”,雾气迷蒙。廊:回廊、走廊。

④“只恐”以下两句:写人与花对话,怕花睡去;燃亮烛火,近赏红妆。这种痴语与顽行写出了苏轼对这株无人观赏的海棠的痴情。只恐:只怕,只是担心。故:因此。红妆:女子盛装,此处喻指海棠。据《明皇杂录》载,唐玄宗在沉香亭,要召见杨贵妃,而她酒醉未醒。等到高力士和侍女将她搀扶来后,仍然是醉眼蒙眬,鬓乱钗横,衣冠不整。见此情景,玄宗笑道:“岂是妃子醉耶?真海棠睡未足耳。”唐玄宗是以花喻人,苏轼这里以人喻花。李商隐《花下醉》中有诗句“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苏轼的诗句可以说是点石成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凋谢,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这首诗写诗人的惜花爱花之情,感情深切、真挚。一、二句把读者引入一个空蒙迷幻的境界。“只恐夜深花睡去”化用杨贵妃的典故,唐明皇以人喻花,诗人在此以花喻人,由海棠的幽居独处联想到自己横遭贬谪的落寞命运,人与花互相映衬,水乳交融。末句构思之巧妙使诗情画意达到了极致,诗篇也因此成为千古绝唱。

清明

杜牧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

借问酒家何处有③,牧童遥指杏花村④。

①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唐朝著名诗人。太和二年(828)擢进士第,复举贤良方正。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大中五年(851),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杜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老杜”为杜甫)。有《樊川文集》,《全唐诗》存其诗八卷。

②断魂:销魂,愁苦伤心到极点。

③借问:请问,向人问路。

④遥指:指着远处。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落下,路上的行人们愁苦不堪。询问过路的人哪里有喝酒的地方,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

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1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

《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颈。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①

王禹偁②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③。

昨日邻家乞新火④,晓窗分与读书灯。

①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卷十六认为作者是魏野,《宋诗纪事》卷十从之。

②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进,授成武县主簿。真宗即位,知制诰。成平元年(998)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作者一作魏野。魏野(960-1019),字仲先,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北宋诗人。不求闻达,曾隐于陕州东郊,手植竹木,凿土为洞,称“乐天洞”,洞前自筑草堂,终日弹琴赋诗,号草堂居士。宋真宗闻其名,遣使往召之,他抱琴越墙而逃。后无疾而卒,诏赠秘书省著作郎。他善于作诗,内容多反映山中隐居生活的情趣,其诗据事直书,平易质朴,多警策句。有《草堂集》十卷,后其子魏闲重编为《巨鹿东观集》七卷。

③萧然:索然寡味,兴致极低。野僧:长期漂流在外的和尚。

④乞:讨,求取火种。新火:清明节前一日寒食,据传春秋时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国为君,介之推不求官俸,母子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县)。重耳求之不得,焚山逼之,介之推拒不出山,被烧死。后人为了纪念他,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禁烟冷食,寒食节后新生的火种称为新火。

没有花和酒的陪伴,一个人过清明节,索然无味,好像苦行的僧人。昨天邻居向我借火种,通过窗户把读书用的灯给了他。

古语有云: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窗苦读是出身微贱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晋身之阶。本诗用白描手法再现了古代清贫知识分子的困顿生活,给人凄凉、清苦之感。寥寥数语,质朴平实,于小处见大,自然揭露出社会生活真实的一面。

社日①

王驾②

鹅湖山下稻粱肥③,豚栅鸡栖半掩扉④。

桑柘影斜春社散⑤,家家扶得醉人归。

①古时春秋两季都有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叫春社和秋社。届时,左邻右舍聚在一起,先祭神,进行各种竞技表演,随后欢庆饮酒。

②王驾(851-?),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昭宗大顺元年(890)考中进士,曾任校书郎、礼部员外郎。与司空图、郑谷为诗友,诗风也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为司空图所推崇。集六卷,诗仅存六首。

③鹅湖山:山名,江西省铅山县北,原名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末有龚氏,畜鹅于此,因名鹅湖山。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

④豚栅:猪栅栏,猪圈。鸡栖:鸡窝。扉:门。

⑤桑柘影斜:日过午后,树影越来越斜,此指天色已晚。柘,树。春社:古代祭祀土神、五谷神,按其季节称为春社与秋社。《荆楚岁时记》载:“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祀,然后享其胙。”旧时二十五家合为一社,聚土为坛,上面种树,作为向神祭祀祈祷的地方。春季祭祀祈求五谷丰登,其时间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戌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戌日,又称作中和节。春社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秋天则是报答神的恩典,由于神的赏赐,人们获得丰收。春秋二社又简称“春祈秋报”。

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柴门半掩。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做春社和秋社。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1王驾这首《社日》写法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而且远比杨万里的那首诗脍炙人口。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这地名本身十分诱人。湖的得名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是这样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一、二句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扉”这个细节描写是很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向晚。同时,村里植有“桑柘”,可见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春社散后,人声渐稀,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种情景,即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这种情形之普遍。不正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像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显然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寒食①

韩翃②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③。

日暮汉宫传蜡烛④,轻烟散入五侯家⑤。

①这首诗是一幅京城寒食风俗图。也有人认为诗人是借寒食内庭赐火讽刺当时宦官专权。

②韩翃,字君平,南阳(属今河南省)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除驾部郎中、知制诰,擢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在“大历十才子”中,韩翃的创作成就最大,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云:“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

③御柳:御苑中的柳树。

④传蜡烛:寒食夜,朝廷特赐火侯家,以示恩宠。

⑤五侯:汉成帝、桓帝都曾封勋戚功臣五人为侯,世称五侯,后泛指权贵。

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飞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宫里开始赏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鸲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日暮”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面。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嘚嘚的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同时,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风光无处不同,家家禁火而汉宫传烛独异,这本身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而,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它使人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中唐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诗中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喻之情。无怪乎吴乔说:“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也。”(《围炉诗话》)

据孟棨《本事诗》,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此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此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江南春①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②,水村山郭酒旗风③。

南朝四百八十寺④,多少楼台烟雨中⑤。

①这首诗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也有人认为此诗借楼台虽在而南朝已亡讽刺唐代佞佛政策。

②绿映红:绿叶映衬着红花。

③水村:水乡。山郭:依山建的外城,古代内城为城,外城称郭。酒旗:悬挂于酒店门口,招揽酒客的招牌,又称酒望子、酒帘、青旗、锦旆等。

④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封建王朝的总称。南赣君臣好佛,广置寺院,据说有五百余所,此处四百八十举其约数,并非实指。

⑤楼台:寺院佛殿建筑。烟雨:蒙蒙细雨。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像“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尔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上高侍郎①

高蟾②

天上碧桃和露种③,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④,不向东风怨未开。

①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此篇题目一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次年诗人中第。高侍郎:此处指高骈。侍郎,官名,汉代本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属官。自唐以后,与尚书同为各部堂官。

②高蟾,河朔(今河北省)人,出身贫寒,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乾宁间,为御史中丞。工诗,《唐才子传》说他“诗体则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暴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全唐诗》存其诗一卷,《金唐诗续拾》补诗二首。

③碧桃:传说中的仙桃。此诗的碧桃与红杏都比喻借皇家威势而显贵的小人。

④芙蓉:荷花,此处为诗人自比,流露出不依权贵的志向。

天上的碧桃和着甘露种植,日边的红杏依着彩云栽培。它们都在春天及时开放,唯有芙蓉寂寞地生长在秋天的江畔,傲霜怒放,从不抱怨东风不让它及时开放。

关于此诗有一段本事,见《唐才子传》:“(高蟾)初累举不上,题诗省墙间曰:‘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怨而切。是年人论不公,又下第。上马侍郎云(诗从略)。”晚唐科举场上弊端极多,诗歌中有大量反映,此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唐代科举尤重进士,因而新进士的待遇极优渥,每年曲江会,观者如云,极为荣耀。此诗一开始就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来作比拟。“天上”、“日边”,象征着得第者“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地位不寻常;“和露种”、“倚云栽”比喻他们有所凭恃,特承恩宠;“碧桃”、“红杏”,鲜花盛开,意味着他们春风得意、前程似锦。这两句不但用词富丽堂皇,而且对仗整饬精工,正与所描摹的得第者平步青云的非凡气象悉称。

《镜花缘》第八十回写打灯谜,有一条花名谜的谜面就借用了这一联现成诗句。谜底是“凌霄花”,非常贴切。“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所以非凡,不就在于其所处地势“凌霄”吗?这里可以体会到诗句暗含的另一重意味。唐代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被录取的希望。这种所谓推荐、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后来弊端大启,晚唐尤甚。高蟾下第,自慨“阳春发处无根蒂”,可见当时靠人事“关系”成名者大有人在。这正是“碧桃”在天,“红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势,又岂是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比拟的呢?

第三句中的秋江芙蓉显然是作者自比。作为取譬的意象,芙蓉是由桃杏的比喻连类生发出来的。虽然彼此同属名花,但“天上”、“日边”与“秋江”之上,所处地位极为悬殊。这种对照,与左思《咏史》名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类似,寄托贵贱之不同乃是“地势使之然”。这里还有一层寓意。秋江芙蓉美在风神标格,与春风桃杏美在颜色妖艳不同。《唐才子传》称“蟾本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不受”,又说“其胸次磊块”等等。秋江芙蓉孤高的格调与作者的人品是统一的。末句“不向东风怨未开”,话里带刺。表面只怪芙蓉生得不是地方(生在秋江上)、不是时候(正值东风),却暗寓自己生不逢辰的悲慨。与“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同样“怨而切”,只不过此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诗人向“大人物”上书,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这在封建时代,是较为难得的。说“未开”而非“不开”,这是因为芙蓉开花要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这里似乎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才具的自信。不妨顺便说一句,高蟾在作诗后的第二年终于蟾宫折桂,如愿以偿了。

绝句

僧志南①

古木阴中系短篷②,杖藜扶我过桥东③。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④。

①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事迹不详。《娱书堂诗话》卷上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朱熹)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②短篷:小船。小船上有短篷,所以称小船为短篷,是借代的修辞方法。

③杖藜扶我:即“我扶杖藜”。杖藜,藜杖。藜,一种藤类植物。扶,助。

④“沾衣”以下两句:为倒装句式,即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杏花雨,杏花开放时节下的雨,即春雨。杨柳风,杨柳发芽时吹的风,即春风。

在参天古树的浓荫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这首诗写了诗人冒雨驾舟游春的情景。一、二句用“系”和“扶”两个动词体现了诗人虽年事已高却游兴不减的好心情。后两句则进一步写出雨中春景带给诗人的良好感觉:尽管刮风下雨,诗人却因为细雨沾襟,轻风拂面而备感舒适,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悠然。

游园不值①

叶绍翁②

应怜屐齿印苍苔③,小扣柴扉久不开④。

春色满园关不住⑤,一枝红杏出墙来⑥。

①诗题一作《游小园不值》。不值:没有遇见人,这里指没有进入花园。值,面对、遇到。

②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据《四朝闻见录》曾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人,本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叶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光宗至宁宗期间,叶绍翁曾在朝廷做过小官,后弃官居西湖。工诗,尤擅七言绝句,属江湖派,但意境高远,用语新警,非一般江湖派诗人之作可比。有《四朝闻见录》五卷,杂叙南渡以后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朝野轶事,可补史传之不足,颇有价值。诗多散佚,有《靖逸小集》。

③怜:爱惜、怜惜。屐:一种底下有齿的木鞋,此处借代指鞋。谢灵运喜著木屐登山,上山去屐前齿,下山去后齿,称谢公屐。苍苔:青苔。

④小扣:轻轻地敲。扣,敲。柴扉:柴门。

⑤春色满园关不住:即“满园春色关不妆,是为了押韵的需要。

⑥一枝红杏出墙来:唐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杏花》:“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叶绍翁就是化用前人诗句,同时赋予“春色满园关不妆的含义,意象也就更为醒豁,含义更加丰富。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青苔,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访友未遇而观花所得,写得形象生动而富理趣。头两句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于是想象是主人有意拒客,这样就给下面的诗句作了铺垫。虽然主人不开园门,似乎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用拟人手法,融情、景、理于一体,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一切美好向上的事物都是封锁不注禁锢不了的,它必将冲破束缚,蓬勃发展。

客中行①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②,玉碗盛来琥珀光③。

但使主人能醉客④,不知何处是他乡⑤。

①诗题一作《客中作》。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李白移家东鲁,初游鲁地。客中行:旅居他乡所作的诗歌。

②兰陵:地名,今山东枣庄,据传因附近土陵兰草繁茂、兰花芳香而得名。战国时,楚国始设立兰陵县,唐代以产酒闻名。郁金香:一种珍贵的植物,古人用以泡酒,泡后酒带金黄色。

③琥珀:一种树脂化石,黄色或深褐色,晶莹透明,富有光彩,这里用来形容酒色色泽鲜亮。

④但:只要。

⑤他乡:异乡,外乡。

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管它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行,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行”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题屏①

刘季孙②

呢喃燕子语梁间③,底事来惊梦里闲④。

说与旁人浑不解⑤,杖藜携酒看芝山⑥。

①诗题一作《题饶州酒务厅屏》,是作者在饶州监督酒务时在官厅屏风上题写的。饶州:今江西波阳。据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三载,刘季孙当时以右班殿置监管饶州酒务,王安石从宪江到饶州视察,在官厅墙上看到这首《题屏》诗,大为称赏,立刻召见刘季孙。两人聊了好久,最后王安石登车而去,竟然忘了问酒务事。

②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石林诗话》云:“刘季孙,平之子,能作七字偶句,家藏书数千卷,善用事,《送孔宗翰知扬州》有两偶句云:‘诗书鲁国真男子,鼓吹扬州作贵人。’多称其精当。孔每以此十四字悬诸楹。为杭州钤辖,子瞻作守,深知之,尝以诗寄子瞻云:‘四海共知霜雾满,重阳曾插菊花无。’子瞻大喜。《在颍州和季孙》诗所谓:‘一篇向人露肝胆,四海知我雪鬓须。’盖记此也。此二偶亦堪作巧对,‘露、雪’二字尤妙。”哲宗元裙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渐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精于鉴赏。

③呢喃:燕子低鸣声。

④底事:何事,为什么。

⑤浑:全然。

⑥芝山:在今江西波阳北,初名土素山,据传唐代刺史薛振曾在山上拾得灵芝仙草,因而改名芝山。

燕子在房梁呢喃低语,不知是什么事打扰了我梦里的悠闲。想说给别人听,别人却全然不解,只有拄着藜杖,拿着酒去芝山欣赏风景。

这首诗是古代知识分子孤高自傲、寄情山水的真实写照。古人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把山水的世俗人格对象化。诗人不被世人所理解,只好到山水中寻找欣慰,得到心灵的抚慰。“杖藜携酒看芝山”与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漫兴①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②,杖藜徐步立芳洲③。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④。

①杜甫有《绝句漫兴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五首。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正寓居成都草堂。漫兴:即兴而作,兴之所至随意写成。

②肠断:形容极度伤心。据传王导伐蜀,军士取一猿,母猿随之沿江而啼。导不忍,欲还幼猿,军士不肯,母猿声竭力尽而死,取而剖之,其肠寸断。后人便形容悲伤过度为肠断或断肠。

③藜:藜杖。徐步:缓行,漫步。芳州: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④“颠狂”以下两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柳絮、桃花的动态。颠狂,放荡不羁,指柳絮上下翻飞。轻薄,轻福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癫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漫兴”就是随兴所至、信笔拈来的意思。这是诗人在暮春时节漫步江边所作的抒情写景诗。诗的首句即用一种忧郁的情绪统领全篇。三、四句明写桃红柳绿,可“癫狂”、“轻北二词表明了诗人的感情色彩,诗人用此来暗喻那些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的小人,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高洁人品。

庆全庵桃花①

谢枋得②

寻得桃源好避秦③,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④,怕有渔郎来问津⑤。

①宋亡后诗人隐居福建建阳,给自己住所起名庆全庵。

②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自幼博闻强记,目观五行俱下,过目不忘。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五年,任建康(今江苏南京)考官。他对当时宋理宗赵昀的宠妃贾妃之弟、奸臣贾似道极为不满,曾指责贾似道,被贬至兴国军(今湖北阳新),直到咸淳三年(1267)才获赦而归。德祐二年(1276)知信州。正月,信州失守后,他改名换姓,隐遁于福建建宁唐石山,身穿素服以志国耻之哀。南宋覆亡后,谢枋得一直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他以孤芳自赏的梅花自勉,直至北上绝食而死。

③桃源:桃花源的简称。陶渊明《桃花源记》塑造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世界桃花源。据说晋代渔人王道真,沿溪捕鱼,忽逢桃花林,其源头得一洞口,入洞见一世外天堂,居民们说他们祖先避秦时战乱,来到这里,遂与外界隔绝,不知道汉魏朝代,并嘱托不要告诉他人。王道真归后告诉太守,太守使人原路寻找,竟然找不到了。

④莫遣:莫使,不要让。

⑤问津:询问路口,寻访。津,本指渡口,此指道路。

(我)找到了一处世外桃源可以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红艳艳的桃花又是一年春天。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随着流水漂去,恐怕有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问路。

诗人谢枋得是南宋遗民,宋亡后即遁世隐居。元朝统治者多次威逼利诱他出仕,他坚贞不屈,最终绝食而亡。诗篇构思精巧,由桃花飘落联想到渔人问津,折射出诗人身处乱世,渴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玄都观桃花①

刘禹锡②

紫陌红尘拂面来③,无人不道看花回④。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⑤。

①原题作《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作于元和十年(815)春,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一起被召回京师。玄都观:唐代一道观,在今西安南门外。

②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宇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后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接着又登宏词科。贞元二十一年(805)一月,顺宗即位,任用王伾、王叔文等人推行一系列改革弊政的措施。刘禹锡与王叔文、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初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同时被贬的有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史称“八司马”。刘禹锡的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善于学习民歌,含思婉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刘宾客文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③紫陌:长安街道。红尘:街道上人行马驰扬起的尘土。

④道:说。

⑤尽是刘郎去后栽:暗指新贵们都是在王叔文变法失败后攀附当权者而得势的。刘郎,诗人自称。

京城的大街上无数行人扬起的尘埃迎面扑来,个个都说是看花归来。玄都观有道士种了千株桃树,满城的人都去观赏,而这些桃树都是我贬官离开长安后栽种的。

诗题一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禹锡此诗,通过人们在长安一座道观——玄都观中看花这样一件生活琐事,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

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他和柳宗元等再度被派为远州刺史。官是升了,政治环境却无改善。

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人们去玄都观看桃花的情景,骨子里却是讽刺当时权贵的。从表面上看,前两句是写看花的盛况,人物众多,来往繁忙,而为了要突出这些现象,就先从描绘京城的道路着笔。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紫陌之紫,指草木;红尘之红,指灰土。一路上草木葱茏,尘土飞扬,衬托出了大道上人马喧阗、川流不息的盛况。写看花,又不写去而只写回,并以“无人不道”四字来形容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则桃花之繁荣美好,不用直接赞以一词了。它不写花本身之动人,而只写看花的人为花所动,真是又巧妙又简练。后两句由物及人,关合到自己的境遇。玄都观里这些如此吸引人的、如此众多的桃花,自己十年前在长安的时候,根本还没有。去国十年,后栽的桃树都长大了,并且开花了,因此,回到京城,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春色,真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了。

再就此诗骨子里面的,即其所寄托的意思来看,则千树桃花,也就是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愈来愈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结句指出: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贵们,也不过是我被排挤出外以后被提拔起来的罢了。他这种轻蔑和讽刺是有力量的,辛辣的,使他的政敌感到非常难受。所以此诗一出,作者及其战友们便立即受到打击报复了。

再游玄都观①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②,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③,前度刘郎今又来④。

①诗作于唐文宗太和二年(828)三月。刘禹锡《游玄都观诗序》曰:“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遂有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为主客郎中。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

②庭中:《刘禹锡集》卷二四作“中庭”。庭,庭院。苔:苔藓。

③种桃道士:喻当年竭力培植党羽而打击王叔文变法的执政者。

④前度刘郎:自指。度,次。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先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们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题诗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这首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说得很清楚,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和上一首一样,此诗仍用比体。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道观中非常宽阔的广场已经一半长满了青苔。经常有人迹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百亩广场,半是青苔,说明其地已无人来游赏了。“如红霞”的满观桃花,“荡然无复一树”,而代替了它的,乃是不足以供观览的菜花。这两句写出一片荒凉的景色,并且是经过繁盛以后的荒凉。与前首之“玄都观里桃千树”,“无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强烈的对照。下两句由花事之变迁,关合到自己之升进退,因此连着想到:不仅桃花无存,游人绝迹,就是那一位辛勤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终,可是,上次看花题诗,因而被贬的刘禹锡现在倒又回到长安,并且重游旧地了。这一切,哪能料得定呢?言下有无穷的感慨。

再就其所寄托的意思看,则以桃花比新贵,与前诗相同。种桃道士则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则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树倒猢狲散”。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

刘禹锡玄都观两诗,都是以比拟的方法,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讽刺,除了寄托的意思之外,仍然体现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意象。这种艺术手法是高妙的。

滁州西涧①

韦应物②

独怜幽草涧边生③,上有黄鹂深树鸣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⑤。

①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兴元年间(782-785)。唐德宗建中三年(782)韦应物出为滁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冬罢滁州刺史,寓居滁州西涧,贞元元年(785)春夏闲居滁州,秋改官为江州刺史。滁州:地名,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

②韦应物(737-792或793),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关中望族,自天宝十载(751)至天宝末,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常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乱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建中二年(781)擢比部员外郎,在长安与畅当、刘太真、李儋、吉中孚等相交游,次年出为滁州刺史。贞元元年(785),为江州刺史。贞元四年,入朝为左司郎中,次年出为苏州刺史,与顾况、秦系、孟郊、丘丹、皎然等均有唱酬往来。贞元七年退职,寄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有《韦苏州集》、《韦江州集》,《全唐诗》存诗十卷。

③怜:爱。幽草:生长在暗处的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④深树:树丛深处。树,一作“处”。

⑤野渡:偏僻无人管理的渡口。

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的船只自在地浮泊。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①,几度呼童扫不开②。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①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家住地,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这里指院落中清幽的亭台。

②几度:几次。扫不开:扫不去,扫不掉。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用花影叠映瑶台比喻得势小人身居高位,层出不穷。虽经忠贞大臣的几番努力,却仍无济于事。诗人借此抨击北宋政坛弊病已多,积重难返。三、四句的一“收”一“送”使人应不暇接,再次说明了当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流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愤懑情绪。

北山①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回塘滟滟时③。

细数落花因坐久④,缓寻芳草得归迟。

①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一年(1078)至元丰七年(1084)间,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钟山时。

②北山:钟山,又名蒋山,即今南京紫金山。王安石晚年筑室于山腰,号半山。输:输送,这里是蔓延的意思,拟人手法。陂:池塘,水边。

③堑:壕沟。回塘:曲折的池塘。滟滟:波光动荡的样子。王维《从歧王过杨氏别业过教》:“兴阑啼乌缓,坐久落花多。”

④数:查点。因:因为,这里作“于是”解。

北山绿色的山泉涨满山塘,笔直的沟渠和曲折回环的池塘里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因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静静地细数落花久坐,因慢慢地寻找碧绿的芳草而回家晚了。

北山即钟山,也叫紫金山,当时王安石的别墅就在此。本诗描写诗人去北山郊游踏春所欣赏到的美丽景致。诗的首句写山,次句写水,三、四句抒发诗人的惜春爱春之情,尤其是“细数落花”、“缓寻芳草”,使人感觉文笔清新,诗味浓郁,充分体现了诗人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

湖上①

徐元杰②

花开红树乱莺啼③,草长平湖白鹭飞④。

风日晴和人意好⑤,夕阳箫鼓几船归⑥。

①湖:这里指西湖。

②徐元杰(1196-1246),字伯仁,号梅野,信州上饶(今江西上饶)八都黄塘人,学者称天庸先生。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状元,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淳祐元年(1241),差知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在任期间,重视教育,亲到延平书院为诸生演讲。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淳祐五年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赠工部侍郎,谥忠愍。三学诸生,伏阙请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审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

③红树:红花满树。乱莺啼:嘈杂的莺啼声,西湖十景有“柳浪闻莺”一景。

④平湖:平静的湖面。

⑤风日晴和:风和日丽。风日,一作“风物”。人意:心情。

⑥箫鼓:都是乐器,这里借指管弦之乐。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地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风和日丽,人的心情愉快;夕阳西下,人们伴着箫鼓划着几只船归来。

这里的湖面指的是西湖。诗的前两句连用了四个动词“开”、“啼”、“长”、“飞”,又用“青”、“黄”、“红”、“白”调出了五彩缤纷的颜色,生动地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妙图景。诗的后两句由湖上风景自然过渡到对湖上游人的描写,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游人乐春的热闹场景,而是从人们尽兴而归的角度着眼,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产生了更好的艺术效果。

漫兴①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②,点溪荷叶叠青钱③。

笋根雉子无人见④,沙上凫雏傍母眠⑤。

①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初夏成都草堂,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的第七首。

②糁(sǎn)径:散乱地落满细碎杨花的小路;糁,原意为饭粒,这里引申为散落、散布。

③青钱:古代的一种青铜钱,这里比喻出生的荷叶点缀在小溪上,像重叠的青钱。

④雉子:小野鸡;一作“稚子”,指嫩笋芽。

⑤凫雏:小野鸭。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地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的小野鸡,还没有人注意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然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春晴①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②,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③。

①诗题一作《晴景》,又作《雨晴》。

②蕊:花苞,花心。

③疑:疑心。

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

这首诗着重描写暮春时节雨前雨后的春花景色。前两句用花开花落展现出一幅变化迅速的画面,给人一种动态之美。第三句笔锋一转,把季节的自然流转交给蜂蝶来诠释,用“纷纷过墙去”的连续动作把静态的诗也写活了。末句用娇嗔、怀疑的语气暗示了诗人的惜春爱春之情。

春暮

曹豳①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②。

林莺啼到无声处③,青草池塘独听蛙④。

①曹豳(1170-1250),字西士,一字潜夫,号东畎,瑞安(今属浙江)人。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调靖安簿。累迁秘书丞兼仓部郎官、浙东提刑、知福州府兼福建安抚使。有《玉泉集》,已佚。

②绿阴:绿树浓荫。冉冉:通“苒苒”,草木茂盛的样子。天涯:天边,指广阔大地。

③处:时候。

④独:只。

门外的落花没有人问,大地上到处都是绿树的浓荫。树林中的黄莺不再啼叫,只有青草池塘里不断传出声声蛙鸣。

诗人描绘了一幅农村暮春夜晚的景色。全诗用了两组对比图画:红花落而绿叶长,莺啼止而蛙声鸣,既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又传递出强烈的生命消长意识。整首诗色彩深浓,动静交错,风格朴实无华。

落花①

朱淑贞②

连理枝头花正开③,妒花风雨便相催④。

愿教青帝常为主⑤,莫遣纷纷点翠苔⑥。

①诗题一作《惜春》。

②朱淑贞,又作朱淑真,宋代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魏端礼序朱署淳熙九年(1182),称朱淑贞词“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诗集《断肠集》,词有《断肠词》。

③连理枝:两棵树枝条连在一起生长,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④妒:嫉妒。催:催促,这里指风雨催促花儿凋谢。

⑤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史记·封禅书》:“秦宣公作密畴于渭南,祭青帝。”唐黄巢《题菊花》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常为主:《断肠诗词集》作“长为主”。

⑥莫遣:不要让。点:点缀。翠苔:绿色的苔藓。

连理枝头上的花朵开得正艳丽,惹来狂风暴雨的妒忌,竞相摧残。但愿自然四季都由春神掌管,才不会使花朵被纷纷吹落在青苔上了。

这首诗借写惜春伤春之情来表达对幸福美好的婚姻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诗的一、二句借花喻人,是作者不幸生活的真实写照。“连理枝”旧时多比喻恩爱的夫妻,“风雨妒花”则指吃人的封建礼教破坏美满的家庭生活。诗人虽然有许多哀叹与愤恨,但并没有走向绝望,而是提出了“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的愿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暮游小园

王淇①

一从梅粉褪残妆②,涂抹新红上海棠③。

开到荼花事了④,丝丝天棘出莓墙⑤。

①王淇,字菉猗,与谢枋得有交,谢尝代其女作《荐父青词》(《叠山集》卷一二),生平事迹不详。

②一从:自从。褪残妆:拟人手法,指梅花凋谢。

③涂抹新红:拟人手法,指海棠盛开。

④花事了:春天的花都开完了。

⑤天棘:即天门冬,百合科草本植物。莓墙:有苔藓生长的墙,或可解作旁边种有木莓的墙。

自从梅花红消瓣落、粉褪残妆后,海棠花就涂抹着这鲜红的颜色隆重登场了。等到荼花开时,整个百花争艳的春天就要过去了,唯有酸枣树的丝丝荆蔓爬出了长满苔藓的墙垣。

这首诗写诗人暮春游园时感受到的春夏之交的景物变换。诗的一、三句写“梅褪残妆”“荼花开”,展现的是暮春的景色,尤其是一个“残”字更是营造出百花凋零、春意阑珊的氛围。二、四句写“海棠涂红”“天棘出墙”描写的是初夏景象。全诗用四种植物的花开花落和交相更替构成了色彩上的由浅入深,给人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

莺梭①

刘克庄②

掷柳迁乔太有情③,交交时作弄机声④。

洛阳三月花如锦⑤,多少工夫织得成。

①莺梭:黄莺往来如穿梭,形容其轻巧敏捷。

②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始改今名。理宗端平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景定三年(1262)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1264)因眼疾离职。度宗咸淳四年(1268)特授龙图阁学士。晚年趋奉贾似道。刘克庄是江湖派中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宋末刘辰翁和方回对他的批评最中肯。刘辰翁说:“刘后村仿《初学记》,骈俪为书,左旋右抽,用之不尽,至五七言名对亦出于此,然终身不敢离尺寸,欲古诗少许自献,如不可得。”刘克庄现存诗四千余首,著作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词集有《后村别调》及《后村长短句》传世。

③掷柳:抛柳,指黄莺从柳树上飞下。迁乔:迁居,这里是说黄莺飞行,未必是迁居。《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称人移居说乔迁。

④交交:鸟鸣声。弄机:织布。

⑤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冬眠过后的黄莺在柳树和乔木上快乐地飞来飞去,它们的嘤嘤鸣叫好像拨弄机杼时发出“交交”的声音。洛阳的三月繁花似锦,不知黄莺抛梭树林中,花费了多少工夫才织成这大好春光。

诗题“莺梭”的意思是指黄莺飞来飞去,像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来往不停。全诗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黄莺的动作比作织布梭子,把黄莺的鸣叫比作机杼声,生动地刻画出黄莺活灵活现的神态。三、四两句情景交融,既描绘了美丽迷人的春光景色,又抒发了诗人对春景的由衷赞叹以及对点染春光时自然万物的感激之情。

暮春即事

叶采①

双双瓦雀行书案②,点点杨花入砚池③。

闲坐小窗读周易④,不知春去几多时。

①叶采,字仲圭,号平岩,建阳(今属福建)人。理宗淳祐元年(1241)进士。累官翰林学士兼侍讲。景定初卒。

②瓦雀:屋顶瓦上的麻雀,这里指麻雀的影子。书案:书桌。

③砚池:砚台。

④周易:即《易经》,是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成双结对的麻雀在屋瓦上跳动,影子映照在书桌上。点点柳絮随风飘扬,散落在砚台中。悠闲地坐在小窗前捧读《周易》,忽惊瓦雀之影,又见杨花飘落,不知多少春光又已经过去了。

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古代封建知识分子春日潜心求学的画面。全诗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一、二句对仗工整,写“瓦雀慢行”、“杨花飘落”,正是这些轻盈的小动作惊扰了临窗苦读的诗人,打破了他内心的平静,不觉发出春光易逝的感叹。这首诗风格平易,刻画生动,给人一种舒心之感。

登山①

李涉②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③。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④。

①诗题一作《题鹤林寺僧院》,鹤林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前两句写整日醉生梦死,毫无乐趣,只是听说春天快要结束了才想起登山;后两句写与僧人聊天,才得到半日闲适,表现了诗人不得志情况下的无奈与烦闷。

②李涉,自号清谿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曾和弟弟李渤隐居庐山,后应辟作幕僚。唐文宗大和中,因宰相推荐,任太学博士,因故流放康州(治所在今广东德庆)。李涉现存诗一百余首,大多数是七言绝句。他关心国事,写诗抨击权贵说:“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戎为国忧?”(《六叹》)由于一再遭受贬谪,常有不平之鸣。集二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四首、断句二。

③强:勉强。

④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南朝宋鲍照《答客》:“浮生急驰电,物道险弦丝。”

整天昏昏沉沉,处于半醉半梦的状态中。忽然有一天惊闻春天即将过去,于是强打起精神去登山。经过竹院时碰到一位山僧,在与他闲聊的过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得到了半日的清闲。

这首诗是封建士大夫因不满现实而虚度人生的心理写照。诗的首句描写了诗人的生存状态,接着用一个“强”字更加突出了这种浑浑噩噩的精神面貌。末句抒发了诗人于无可奈何之中寻求到的一种心理慰藉——“闲”,只有避开尘世,遁入山林才是诗人的唯一出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蚕妇吟①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②,起视蚕稠怕叶稀③。

不信楼头杨柳月④,玉人歌舞未曾归⑤。

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子规:即杜鹃,又称杜宇、望帝。啼彻:不断地啼叫。四更:古时一夜分为五更,四更时天尚未明。

③起:起床。

④杨柳月:月亮西沉至杨柳树梢。

⑤玉人:容貌美丽的人。后多用以称美丽的女子。唐元鸲莺莺传》:“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里指歌女舞伎。

四更天时,杜鹃还在夜里啼叫。养蚕的妇女起床来察看桑蚕,唯恐蚕多而叶少。此时,月已西沉,斜挂在楼头的杨柳树梢。蚕妇不敢相信那些轻歌曼舞的卖唱女子还未归家休息。

这首诗绘制了两幅深夜图景:一幅是蚕妇半夜起床察视桑蚕;另一幅是歌舞管弦的声色场景。诗人采用由此及彼的写法,由眼前辛勤劳作的蚕妇联想到通宵未归的歌女,而写歌女意在讽刺那些荒淫无度,贪图享乐的达官贵人。虽然蚕妇和歌女的生活方式不同,但她们都是旧社会被压迫的妇女生活的写照。

晚春①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②,百般红紫斗芳菲③。

杨花榆荚无才思④,惟解漫天作雪飞⑤。

①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前后,是《游城南》十六首之三。

②归:回归,春色将荆

③百般:各种各样或千方百计。斗芳菲:竞艳吐芳,争相开放。

④榆荚:榆钱,老呈白色,状如古钱。

⑤惟解:只知道。

花草树木都知道春天即将过去,于是抓紧时间争奇斗艳,竞相怒放。杨柳和榆树开不出鲜艳美丽的花朵,只知道随风漫天飞舞。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妍斗奇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荆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伤春①

杨万里②

准拟今春乐事浓③,依然枉却一东风④。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⑤。

①诗题一作《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原诗二首,此为第二首。伤春:为春天将逝而伤感。

②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历任太常丞、广东提点刑狱、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以诗著名,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当时被奉为诗坛宗主。其诗生动活泼、幽默诙谐,被称为“诚斋体”。有《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

③准拟:料想,本以为。浓:多,深。

④枉却:白白地辜负。东风:春风。

⑤即:就是。

原本以为今年春天会有许多赏心乐事,谁知仍然辜负了大好春光。多年来不曾有过赏花的眼福,不是因为愁闷无法赏花,就是因为被病魔缠身而无法看花。

诗人不仅有感于春光流逝,更主要的是为自己而感慨。诗人非愁即病的生存境况虽令人伤感,但“准拟”二字却流露出一丝希望之光。紧接着锋芒一转,“依然枉却”渗透着一股绝望的情绪。

送春

王令①

三月残花落更开②,小檐日日燕飞来③。

子规夜半犹啼血④,不信东风唤不回⑤。

①王令(1032-1059),江都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一生孤愤。西昆体浮靡之音盛行诗坛之时,其以造语精辟,笔意纵横、气格雄壮的特色为扫荡西昆陋习作出了贡献。有《广陵先生文集》。

②更:又。

③檐;屋檐。

④子规:杜鹃,相传古蜀国国王杜宇亡国,化为杜鹃,自春至夏啼叫不已,声音凄苦,以至于口中泣血,所以说啼血。

⑤不信:不相信。东风:春风,春光。

暮春三月,残花落尽又重开,屋檐底下天天都有燕子飞来飞去筑巢。那留恋春光的杜鹃半夜三更还在悲啼泣血,它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的。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著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三月晦日送春①

贾岛②

三月正当三十日③,风光别我苦吟身④。

共君今夜不须睡⑤,未到晓钟犹是春⑥。

①诗题一作《三月晦日赠刘评事》。三月晦日:就是农历三月三十日。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②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文宗时,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在韩门,常从张籍、孟郊游。又与马戴、姚合为诗友,往来酬唱甚密。他擅长五律,苦吟成癖,自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五载贾岛:“每至除夕,必取一岁所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其诗造语奇特,常写荒寒冷落之景,表现愁苦幽独之情。有《长江集》十卷。

③正当:正值。

④风光:春光。别:远离。苦吟:作诗竭尽全力,贾岛为苦吟的诗人,有诗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证。唐代苦吟的诗人很多,据说王维苦吟到走入醋瓮中,卢廷让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诗句。

⑤共君:同您,与春天一起,拟人的手法。

⑥晓钟:报晓的钟声,古代以敲钟报时。

三月三十日是春季的最后一天,春光即将从我的身边流走。我打算今晚通宵不睡觉,与春做伴,只要晨钟未鸣,就还算是春天的日子。

诗人贾岛被誉为“苦吟诗人”,他的作品大多写幽居情景,独树“清景僻苦”的诗风。诗题“晦日”是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诗人因苦吟作诗而忽略了大好春光,只好抓住这最后的春夜与之做伴,以为只要晨钟未鸣就还是春天。诗人一改以往其诗作中的悲凉景象,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表达爱惜光阴之情。

客中初夏①

司马光②

四月清和雨乍晴③,南山当户转分明④。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⑤。

①诗题一作《居洛初夏作》。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四月,当时司马光客居洛阳,编撰《资治通鉴》。客中:作客他乡。

②司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学识渊博,音乐、律历、天文、术数皆极其妙。仁宗宝元初二十岁中进士,曾任谏议大夫,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熙宁四年(1071)退居洛阳,元丰五年(1082),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潞国公)、富弼(韩国公)等人也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居住洛阳。他们组织了一个在野集团“耆英会”,经常宴饮聚会。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直到元丰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受召到京城任尚书左仆射,上任后立即废除新法,数月后,卒。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③清和:天气晴朗暖和。乍:初。

④当户:对着门户。转分明:雨中南山模糊不清,天气转晴则清晰可见。

⑤倾:倾斜。

四月风清日暖时节,雨后初晴,正对门的南山也清晰可见了。再也看不到柳絮随风飘舞的景象了,只有向日葵在阳光的沐浴下尽情绽放。

这是一首政治讽喻诗。诗人反对王安石变法,却未被宋神宗采纳,于是退居洛阳。宋哲宗嗣位后,诗人被召回开封主持国政,随即废除新法。诗人用雨过天晴的明媚景象比喻朝廷的人事更新,流露出自己重新执政的喜悦之情。三、四两句将“柳絮”和“向日葵”作对比,表明了诗人革除新法,恢复旧政的决心与得意之情。

有约①

赵师秀②

黄梅时节家家雨③,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④。

①诗题一作《约客》。

②赵师秀(1170-1220),字紫芝,又字灵秀,亦称灵芝,号天乐,永嘉人,宋太祖八世孙。绍熙元年(1190)进士及第,曾做过上元(今江苏江宁)主簿、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并不得志,晚年寓居钱塘。赵师秀与翁卷、徐照、徐玑号为“永嘉四灵”。诗风清瘦野逸,有《清苑斋诗集》。

③黄梅时节:春末夏初梅子成熟时节。家家雨:天天下雨,人们多闭门不出。

④“有约”以下两句:友人因风雨所阻未能赴约,诗人毫无情绪地闷坐在灯下,无聊地敲着棋子,把灯花也震落了。

黄梅时节,家家都听到屋外的雨水潇潇,长满青草的池塘里到处都蛙声阵阵。因天雨夜黑,朋友不能前来赴约,只好独自下棋解闷,唯有寂寞的灯花结了又落,落了又结。

前二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嘟嘟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闲居初夏午睡起①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②,芭蕉分绿与窗纱③。

日长睡起无情思④,闲看儿童捉柳花⑤。

①诗题一作《初夏睡起》。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张浚重新起用,杨万里被荐为临安教授,以父丧未能赴任。诗作于诗人赋闲丁父忧期间。

②留酸:带酸;留,一作“流”。软:一作“溅”。

③芭蕉分绿与窗纱:写芭蕉的绿荫映照在窗户上,使纱窗也多了些绿色。与:一作“上”,一作“映”。

④长:一作“高”。无情思:无心绪。

⑤柳花:柳絮。

梅子的酸味浸透牙缝,芭蕉新长,绿荫渐浓,一片翠色映照在纱窗之上。夏季的日子漫长无比,午睡过后觉得无精打采,只好悠闲地观看儿童戏捉空中的柳絮。

这首诗写初夏景象,截取的是午睡醒来的画面。“梅子留酸”、“芭蕉分绿”尽现了初夏的季节特征。“无情思”传神地刻画出诗人睡起后的慵懒神态,用一“闲”字自然过渡到“观童捉柳”,儿童的活泼身影又与诗人的倦态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各自神情都跃然纸上。

三衢道中①

曾几②

梅子黄时日日晴③,小溪泛尽却山行④。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①三衢:山名,在今浙江衢州境内。

②曾几(1084-1166),字吉甫、志甫,自号茶山居士,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先人徙河南县(今河南洛阳),遂为河南人。早年从学于舅氏孔平仲、孔武仲,入太学,有名声。北宋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等职。曾客寓上饶茶山七年,因号“茶山居士”。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死,重新起用为浙西提刑,迁秘书少监,擢尚书礼部侍郎。孝宗朝以通奉大夫致仕。卒谥文清。曾几一生“积学洁行,风节凛凛”,其近体诗轻快清新,饶有情趣,南宋赵庚夫《读曾文清公集》说:“新如月出初三夜,淡比汤煎第一泉。”有《茶山集》。

③梅子黄时:梅子熟时江南多雨,称为梅雨季节,而此时却天天晴,最是难得的游赏机会。

④小溪泛尽却山行:坐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改走山路,极写游兴浓。

梅子成熟的时节,每天都是晴朗天气。泛舟到了小溪尽头,于是改走山路。发现绿树浓荫还像来时一样葱郁,只是平添了几声黄鹂的啼鸣。

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即景①

朱淑贞

竹摇清影罩幽窗②,两两时禽噪夕阳③。

谢却海棠飞尽絮④,困人天气日初长。

①诗题一作《清昼》。即景:就眼前之景,有感而作。

②清影:清幽的影子。幽窗:幽静的窗户。

③时禽:应时的鸟。噪:吵扰。

④谢却:凋谢。絮:柳絮。

翠竹随风摇曳的身影笼罩着幽静的小窗,成双成对的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嬉戏啼叫。海棠凋落,杨花飞尽,日渐变长的白昼使人感到困乏不堪。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抒发了诗人郁郁寡欢的情怀。诗的一、二句写“竹摇清影”“禽鸟鸣噪”,描绘了动静结合的喧闹场景,渲染了诗人烦闷、抑郁的心理。接下来写海棠和杨花的凋敝殆尽,更易令人产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诗人的惆怅又加深了一层。所有这些消沉的情绪皆因一“困”字而具象化了。整首诗萦绕着一股淡淡的哀愁,感染着读者。

初夏游张园①

戴复古②

乳鸭池塘水浅深③,熟梅天气半晴阴④。

东园载酒西园醉⑤,摘尽枇杷一树金⑥。

①诗题一作《夏日》。

②戴复古(1167-1252?),南宋诗人。字式之,天台黄岩(今浙江黄岩)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除四川外,足迹几乎遍及南中国各重要地区。晚年归隐于故乡南塘石屏山下,因自号石屏,约卒于宋理宗淳祐末。戴复古是江湖派著名诗人,生性耿介正直,不逢迎权贵,虽行事谨慎,“广座中口不谈世事”(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但在诗里却往往热烈地抒发爱国情感,并大胆指斥朝政国事。其词语言清丽,风格豪放,接近苏辛。其中尤以《柳梢青》和《洞仙歌》两首流传最广。戴复古诗词结集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③乳鸭:刚孵出的小鸭。

④半晴阴:忽晴忽阴。

⑤东园载酒西园醉:互文见义,说载酒游园,酣畅尽兴。

⑥枇杷:一种常绿植物,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果实为淡黄色或橘黄色,味甜美。一树金:一树金黄色的枇杷像金子一样。

刚孵出不久的小鸭不顾水的深浅在池塘里嬉戏玩耍,梅子成熟时节的天气总是时阴时晴。携酒游玩,从东园游到西园,直饮得酣醉,同时还把树上成熟的金黄枇杷摘下来品尝。

这首诗写封建文人载酒游园的欢畅情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风物特征。后两句由景即人,把文人酣畅游园的兴致刻画得淋漓尽致。

鄂州南楼书事①

黄庭坚②

四顾山光接水光③,凭栏十里芰荷香④。

清风明月无人管⑤,并作南来一味凉⑥。

①诗题一作《晚楼闲望》。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黄庭坚在太平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当涂)作了九天知州,就被贬为管勾洪州(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玉隆观。最初,他徘徊于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一带,后寓居武昌。诗作于崇宁二年(1103)六月鄂州南楼。鄂州:今湖北武昌。书事:纪事。

②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元裙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南宋绍兴初年,宋高宗中兴,追封他为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安定外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③四顾:四下远望。

④凭栏:倚着栏杆。芰(jì)荷:出水的荷。

⑤清风明月无人管:化用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句。管,过问。

⑥并:同,齐。一味凉:一阵清凉。

凭栏远眺,四周山水相连,自成一色,辽阔的水面上菱花、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可是这清风明月有谁关心爱怜呢,人们只顾着享受那沁人心脾的清爽凉意罢了。

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今夜,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

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遣,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欣赏这首小诗,我们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从何而来?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岂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今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山亭夏日①

高骈②

绿树阴浓夏日长③,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④,满架蔷薇一院香⑤。

①诗题原作《山居夏日》。

②高骈(821-887),字千里,唐末大将、诗人,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曾统兵御党项及吐蕃,又镇安南(今越南),为静海军节度使,整治安南至广州江道,沟通物资运输。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入西京长安时,朝廷再三征高骈赴国家之难,他欲兼并两浙,割据一方,遂逗留不行。中和二年(882),朝廷罢免其职。光启三年(887),部将毕师铎奉命出屯高邮,联合诸将,返攻扬州。城陷,高骈被囚,不久被杀。有诗一卷。

③浓:树荫很密。

④水晶帘:装饰有水晶的帘子,这里比喻水面,形容微风吹拂水面,波光荡漾,水纹与楼台倒影汇在一起,如同水晶帘在微微摆动。

⑤一院:满院。

夏天来临,处处布满了绿树翠荫,日子变得格外漫长,庭台楼阁的倒影映入水中。微风吹动了水晶般明亮的帘子,送来了满院的蔷薇花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绝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我们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田家①

范成大②

昼出耘田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④。

童孙未解供耕织⑤,也傍桑阴学种瓜⑥。

①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范成大退居苏州石湖时作《四时田园杂兴》绝句六十首,这是其中一首。

②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道六年(1170),孝宗令范成大为特使,赴金国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事。范成大相机折冲,维护了宋廷的威信,全节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和著名的七十二首纪事诗,回朝后以功升任中书舍人并历任权礼部尚书、知贡举兼直学士院等。淳熙十年(1183)因病辞归,时年五十八岁。此后十年隐居在石湖。范成大文学造诣很高,著述甚丰,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揽辔录》《骖鸾录》《吴船录》《梅谱》《菊谱》。

③耘田:除草。绩麻:搓麻线。

④各当家:各顶一行。当家,在行。

⑤童孙:泛指年幼儿童。未解:不知道。供:从事,参加。

⑥傍桑阴:在桑树荫下。

男人们白天在田间耕田除草,妇女们晚上在家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担任一定的农家事务,没有人闲着。小孩子们虽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

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直接写劳动的场面:白天男人耕地除草,晚上妇女搓麻织布,农家各司其职的画面跃然纸上。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紧承上句而来,“儿女”即男女或年轻人,用的是老农口吻;“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管一行。第三句的“童孙”指孩子们,虽然他们不会耕织,却也不甘心闲着,而是在桑树底下学种瓜,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虽然诗中描写的这种初夏时紧张劳作的情景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但因为诗人刻画生动,笔触细腻,所以读来觉得颇具特色,意趣横生。

村居即事①

翁卷②

绿遍山原白满川③,子规声里雨如烟④。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⑤。

①诗题一作《乡村四月》。

②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三人诗名相当,并称“永嘉四灵”。他们的诗风承袭晚唐,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满足于啸傲田园、寄情泉石的闲逸生活。在艺术上,又能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轻古体而重近体,尤重五律。在较大程度上纠正了江西派诗人以学问为诗的习气。翁卷曾领乡荐,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西岩集》、《苇碧轩集》。

③山原:山和原野。川:河流。

④雨如烟: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⑤了:结束。

放眼望去,山野平原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河流泛着粼粼的波光,烟雨蒙蒙中杜鹃啼鸣依稀可闻。四月的农村十分繁忙,村民们才采了桑叶喂蚕,又要耕田插秧了。

诗歌开头即描绘出一派迷人的江南农村风光,吸引读者步入胜景。“遍”和“满”显示出农村的勃勃生机,仿佛蓄势待发。三、四两句紧承上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初夏农村的繁忙景象。“乡村四月闲人少”是对农忙概括性的说明,末句则点明农忙的具体事宜,造成一种紧锣密鼓的节奏气氛,衬托了主题。

题榴花①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②,枝间时见子初成③。

可怜此地无车马④,颠倒苍苔落绛英⑤。

①此为《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之一《榴花》篇,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

②榴花:石榴花,开于五月。照眼明:见石榴花开眼前一亮,言其艳丽夺目。

③子初成:石榴刚结果实。

④可怜:可惜。无车马:没有车马,无人来赏。

⑤颠倒:横竖,散乱。苍苔:一作“青苔”。绛英:红花,指石榴花。

五月的榴花红艳似火,映入眼帘格外鲜亮,结在花瓣底下的石榴子掩映在枝条绿叶间。可惜这地方没有游人车马来赏玩,任凭鲜红的石榴花纷纷飘落在青苔上。

古人往往喜欢借景抒情,咏物言志,这首歌咏榴花的诗歌也是诗人心境的写照。诗的前两句写石榴的鲜艳明媚,果实累累。后两句由此而抒发感叹,为榴花的无人赏识而倍觉惋惜,惜花之情与怀才不遇之叹跃然纸上。

村晚

雷震①

草满池塘水满陂②,山衔落日浸寒漪③。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④。

①雷震:宋代诗人,生平不详。

②陂:池塘,山坡。池塘:《宋诗纪事》作“寒塘”。

③山衔落日:太阳被山峦遮挡住了一部分,好像山含着太阳一样。衔,含。陆游《溪上作》:“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寒漪:指带有寒意的水纹。漪,水纹。

④无腔:没有腔调,这里是说随意地吹,不是说难听得跑调。信口吹:随意地吹。

渐渐涨起来的河水漫过了池堤,碧绿的水草布满了池塘,即将落山的太阳倒映在泛着凉意的水波里。归家的牧童骑在牛背上,随口吹出不成曲调的笛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暮归图。首句连用两个“满”字点出水草之丰茂,富有生机。第二句既点明仲夏季节,又点明了傍晚时分。三、四两句由景及人,截取农村生活中的典型画面,赞美了牧童的天真活泼和农村生活的安详。

书湖阴先生壁①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②,花木成蹊手自栽③。

一水护田将绿绕④,两山排闼送青来⑤。

①诗以清丽的语言、工稳的对仗写出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景色的优美,从而含蓄地赞扬其人品高洁,气度不凡。湖阴先生:即杨德逢,是作者晚年住金陵钟山时的朋友。

②茅檐:盖着茅草的房檐。

③蹊:小路;一作“畦”,指划分成块的田地。手自栽:亲自栽种。

④护:回护。

⑤排闼:推门。门在古代又称作闼。

经常打扫的茅屋檐下干净整洁,田园中的小垅花草树木都是先生亲手栽种。一条溪流环绕着绿油油的稻田,两座大山像推开的两扇大门,送来了青翠的山色。

这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首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作者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友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乌衣巷①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②,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③,飞入寻常百姓家④。

①此为《金陵五题》第二首,作于宗宝历中(825-826)和州。唐穆宗长庆四年(824)秋,刘禹锡由夔州刺史改任和州刺史,浮舟东下,观洞庭,历夏口,抵和州。宝历二年(826)秋罢和州刺史,游建康,与李白相逢于扬子津,同游扬州半月,冬由楚州北归。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东南秦淮河南岸,三国时曾是东吴的军营,因士兵衣黑衣,故名。东晋时曾是王导、谢安家族的所在,一说因为王谢子弟多穿黑衣服,所以叫乌衣巷。

②朱雀桥:秦淮河上桥名,建于东晋成康二年(336),面对金陵朱雀门,离乌衣巷很近,在六朝时是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③旧时:从前。王谢:东晋宰相王导、谢安家族是当时最大的豪门世家。

④寻常:平常,普通。

朱雀桥边长满密密丛丛的野草,开遍星星点点的野花,乌衣巷口夕阳西斜。以前,春归的燕子总是在王、谢等豪门士族的高大宽敞的房子里筑巢,如今这些朱门贾户已荡然无存,住在这里的只是老百姓而已了。

《乌衣巷》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同乌衣巷偶对天成。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是“一石三鸟”的选择。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时当春季。“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这就使我们想到其中可能包含深意。记得作者在“万户千门成野草”(《台城》)的诗句中,就曾用“野草”象征衰败。现在,在这首诗中,这样突出“野草花”,不正是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冷落了吗!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句中作“斜照”解的“斜”字,同上句中作“开花”解的“花”字相对应,全用作动词,它们都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夕阳”,这西下的落日,再点上一个“斜”字,便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本来,鼎盛时代的乌衣巷口,应该是衣冠来往、车马喧阗的。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经过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之后,按说,似乎该转入正面描写乌衣巷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慨了。但作者没有采用过于浅露的写法,诸如,“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孙元宴《咏乌衣巷》)、“无处可寻王谢宅,落花啼鸟秣陵春”(无名氏)之类;而是继续借助对景物的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晋傅咸《燕赋序》说:“有言燕今年巢在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送元二使安西①

王维②

渭城朝雨浥轻尘③,客舍青青柳色新④。

劝君更尽一杯酒⑤,西出阳关无故人⑥。

①诗题一作《赠别》,又名《阳关三叠》、《渭城曲》。诗写宴席送别劝酒的情形,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环境气氛,衬托凝重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友谊之深、离别之苦。在送别这个常见诗歌类别中,王维这首诗影响最大,被刘辰翁推为“古今第一”,士稹称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元二:作者友人,姓元,排行老二,具体事迹不详。使:出使。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②王维(700-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州(今属山西),后随父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州人,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自幼聪颖,九岁时便能作诗写文章,而且工于草书隶书,娴于丝竹音律,擅长绘画,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执政,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王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后王维购得宋之问辋川别墅,与诗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吃斋禅诵,上元二年(761)一日,忽然索笔写信,告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葬于清源寺西。赠秘书监。王维诗今存四百多首,有《王右丞集》。

③渭城:秦咸阳城汉时改称渭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北,由西安到安西途经渭城。朝雨:晨雨。浥(yì):沾湿。轻尘:地上的浮土。

④客舍:旅舍。柳色新:古人送别要折柳相送,柳与“留”谐音,有惜别之意。

⑤更:再。尽:喝干。

⑥阳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玉门关之南,为古代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

早上的一场雨过后,渭城的街道湿润清新,尘土不再飞扬,客舍旁的柳树显得更加青翠欲滴。我劝你还是干了这杯酒,要知道,出了阳关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的,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

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题北榭碑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②,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③,江城五月落梅花④。

①诗题一作《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又作《黄鹤楼闻笛》。这首诗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途经武昌时登黄鹤楼所作。唐肃宗至德二载(757)五月,永王军次浔阳,李白入幕,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不久永王兵败丹阳,李白于乱军中仓皇奔亡,不久陷浔阳狱中,经江南宣慰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多方辩解洗冤,岁暮李白判流放夜郎。史郎中钦:郎中史钦,事迹不详。北榭碑:楼上有台叫榭,黄鹤楼四面都有台榭,这首诗题写在北榭碑上,因而得名。

②一为:一旦成为。迁客:被贬谪的人。迁,贬谪,放逐。去长沙:暗用西汉贾谊典故,贾谊受馋,贬官长沙,诗人以此自喻。

③黄鹤楼:楼名,在今武昌。

④江城:鄂州,今湖北武昌。落梅花:古曲名,这里有双关之意,即也可理解为《梅花落》笛曲使人听了凛然生寒意,似乎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突遭变故被贬谪到长沙,向西回望长安却看不到家园何在。黄鹤楼中传来阵阵的玉笛声,《梅花落》的曲调声音悲切仿佛看到五月的江城梅花飘落。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题淮南寺①

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②,白吹尽楚江秋③。

道人不是悲秋客④,一任晚山相对愁⑤。

①淮南:宋设淮南道,治所在扬州(今扬州市),淮南寺当在其附近。

②休便休:想休息就休息,表现出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态。

③白:即白萍,浮生于水面的萍草,初秋开白花。楚江:长江。

④道人:诗人自称。悲秋客:为秋而伤感的人。宋玉开启中国文人悲秋之思,文人多被称为悲秋客,如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共是悲秋客,相逢恨不堪。”

⑤一任:任凭。愁:秋色自悲自愁,拟人的手法。

淮南寺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休息歇脚的地方,深秋时节,楚江上的白萍被西风吹尽了。云游四方的道人无忧无虑,对秋色不作悲凉之叹,听凭两岸青山在薄暮中相对自愁。

诗歌的首句点出淮南寺的地理位置,它是来往游客的歇脚处,暗示出旅人在外奔波的辛劳。第二句用秋风、秋江和秋草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意图。三、四两句意图冲淡这种悲凉气氛,于是正话反说,恰恰反映出道人挥之不去的悲秋之愁。

秋月①

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②。

隔断红尘三十里③,白云黄叶共悠悠④。

①此为《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弟》之第三首。

②空水:清澈透明的水。澄鲜:明净清亮。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江水共澄鲜。”

③红尘:世俗之处。

④黄叶:落叶。一作“红叶”。悠悠:悠远,自由。

清澈的溪水在碧绿的山头缓缓流过,秋天里的长空和流水都纯澈明亮。山林深处远离了世俗红尘,只见到白云和秋叶浮动飘零,悠然自得。

这首诗描写的是月光掩映下的山涧清溪,展现出一幅空灵、幽静的月夜秋景图。诗歌融情于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诗人陶醉在超凡脱俗的自然美景中,不由得羡慕白云、红叶的悠闲自在,使诗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诗歌写得清新淡雅,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七夕①

杨朴②

未会牵牛意若何③,须邀织女弄金梭④。

年年乞与人间巧⑤,不道人间巧几多⑥。

①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又叫乞巧节,相传此日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结彩线,对月穿七孔针,向织女祈求智慧。

②杨朴,字契玄(一作先),郑州东里(今河南新郑)人,五代北宋初诗人。太宗、真宗尝以布衣召,皆辞归。《宋史·艺文志》著录《杨朴诗》一卷。

③会:会意,明白。牵牛:传说中的牛郎。意若何:有什么打算。

④须:应该。织女:传说中的天帝孙女,巧于织作。私自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妻,被天帝惩罚,每年七月七日被允许与牛郎在天河相会一次。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即牵牛)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⑤乞与:请求给予。

⑥不道:岂不知。几多:一作“更多”,又作“已多”。

不明白牛郎的心意如何,他总是邀请织女用金梭织锦。虽然他年年为人间求得穿金梭的智巧,他却不知道人世间的机巧已经很多了。

诗歌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诗人用“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来反衬人间的尔虞我诈、投机取巧。诗歌开头用百思不得其解的口吻对牛郎的行为提出疑问,三、四句自陈答词,用织女之“巧”烘托人间之“巧”,诗意深长。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社会奸巧虚伪的深刻讽刺。

立秋①

刘翰②

乳鸦啼散玉屏空③,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④,满阶梧叶月明中⑤。

①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八月八日前后,我国传统上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始。

②刘翰,字武子,长沙(今属湖南)人。曾为宋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之子吴琚的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曾长期客居临安,最后以布衣终身。今存《小山集》一卷。

③乳鸦:小乌鸦。散:散去,消失。玉屏:原意为玉作的屏风,或玉色的屏风,这里用来比喻夜空,形容夜色空明,月光皎洁如玉。

④秋声:秋风的萧瑟声。

⑤梧叶:梧桐叶,立秋之后,梧桐叶先落。

小乌鸦啼叫着飞散了,玉白色的屏风显得空荡荡的。枕上凉风吹过来,像是扇子扇过来的一样。睡醒之后,无处找寻秋声,只见满阶的梧桐落叶笼罩在月色中。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阴历八月七日、八日或九日。诗歌用秋风、秋声、秋叶渲染出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季候特征明显。“新凉”说明了秋风乍起的情景;“满阶梧叶”正应了“秋声无觅处”,因为叶落之声时有时无,让人无迹可寻。全诗围绕一“秋”字,逐层展开描述,绘出了无限秋意。

秋夕①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②,轻罗小扇扑流萤③。

天阶夜色凉如水④,卧看牵牛织女星⑤。

①诗题一作《七夕》,又作《秋夜宫词》。

②银烛:白蜡烛。一作“红烛”。秋光:秋色。画屏:绘有图画的屏风。

③轻罗小扇:用又轻又薄的绢绸作的小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④天阶:宫中台阶。一作“天街”,指天上的街市。

⑤卧看:一作“坐看”。

秋夜的烛光映着清冷的画屏,手持一把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着流萤。夜幕下的天空带给人如水般的凉意。躺在睡榻上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对着织女星。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中秋月①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③。

此生此夜不长好④,明月明年何处看。

①这首诗是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作于元丰元年(1078)中秋,一说作于熙宁十年(1077)中秋,当时其弟苏辙也在徐州,两人共赏月光。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②溢:满而散发出。

③银汉:天河,银河。玉盘:比喻月亮,形容它的圆润皎洁像白玉做成的盘子那样。唐李白《古朗月行》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④不长好:不长久。

晚霞散尽,清凉皎洁的月光像水泻般溢满人间。银河寂寂,月亮像一个白玉盘挂在空中。一生中,这样的中秋之夜并不总是如此美好,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将去哪儿看明月呢?

这首诗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颈,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忧”。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江楼有感

赵嘏①

独上江楼思悄然②,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③,风景依稀似去年④。

①赵嘏,字承祜,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会昌年间进士及第。会昌末或大中初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评道:“《长安秋望》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当时人诵咏之,以为佳作,遂有‘倚楼’之目。又有《长安月夜与友人话归故山》诗云:‘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在雁初飞。’亦不减‘倚楼’之句。”有《渭南集》三卷。

②思悄然:形容愁思萦绕的神态。悄然,一作“渺然”。

③玩月:赏月。玩月,一作“望月”,又作“看月”。何在:在哪里。

④依稀:仿佛,隐隐约约。

独自登上江楼,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忧愁伤感。皎洁的月光倾泻如水,碧水映照着长空,水天一色。去年一同赏月的人到哪里去了呢?只有眼前的风景还像去年一样。

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练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悄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这就启迪读者,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荡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悄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漂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读到这里,我们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题临安邸①

林升②

山外青山楼外楼③,西湖歌舞几时休④。

暖风熏得游人醉⑤,直把杭州作汴州⑥。

①临安:南宋都城,在今浙江杭州市。邸:客栈。

②林升,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人。大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③山外青山楼外楼:写临安湖光山色,风景秀丽,都市繁华。山外青山,青山之外还有青山,言临安山多。楼外楼,楼外还有楼,说临安楼多。

④西湖歌舞几时休:写上层人物歌舞升平。几时,何时。休,停止。

⑤熏:熏染。

⑥直:简直。直把,《西湖游览志余》作“便把”。汴州:北宋京城,在今河南开封市附近。

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西湖上的轻歌曼舞、饮酒作乐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啊!暖洋洋的湖风把那些达官贵人熏得如痴如醉,简直就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做都城汴州了。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用“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辞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①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②,风光不与四时同③。

接天莲叶无穷碧④,映日荷花别样红⑤。

①净慈寺:原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位于西湖边上,与灵隐寺为西湖两大名寺。林子方:林桁,莆田人,曾以直阁秘书漕闽部。

②毕竟:到底。

③四时:四季,这里泛指夏季以外的三季。

④接天莲叶:极力写西湖荷花种植面积大,远远地与天相连,是夸张的手法。无穷碧:也是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六月西湖荷花的碧绿。

⑤别样:分外,格外。

仲夏六月的西湖风光与其他任何时节都大有不同。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延伸到了天的尽头。阳光照耀下的荷花红得与众不同,别有一番景致。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饮湖上初晴后雨①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②,山色空蒙雨亦奇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④,淡妆浓抹总相宜⑤。

①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六月,苏轼以太常博士直史馆出为杭州通判,熙宁六年(1073)作此诗,原诗共两首,本诗是其二。湖:西湖。

②潋滟:波光动荡的样子。

③空蒙:烟雨迷蒙。

④西子: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国人,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古代四大美女,因为此诗,后世又称西湖为西子湖。

⑤相宜:相称,合适。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碧波荡漾,闪闪发光,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想把西湖比作绝世美女西施,因为西施无论是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都风情迷人;而西湖无论是艳光照耀,还是烟雨迷蒙都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入直①

周必大②

绿槐夹道集昏鸦③,敕使传宣坐赐茶④。

归到玉堂清不寐⑤,月钩初上紫薇花⑥。

①诗题一作《入直召对宣德殿,赐茶而退》。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七月,诗人时任右丞相。入直:即入值,进宫值班供职,这里指入宫供奉。召对:被帝王召去询问国事。

②周必大(1126-1204),南宋文学家,字子充,一字洪道,号省斋居士,晚号平园老叟,庐陵(吉安县永和)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中进士。二十七年(1157),举博学宏词科。孝宗时拜右丞相,光宗即位拜左丞相,封益国公。其诗善于状物,清新淡雅。书法“浑厚刚劲,自成一体”。他历经四年,主持刊刻了宋代著名的四大类书之一的《文苑英华》,共一千卷,他还刊刻了《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周必大刻本”历代被奉为私家刻书的典范。周必大今存诗六百多首。著有《玉堂类稿》等八十一种。后人把他的遗作辑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计二百卷。

③集:聚集。昏鸦:黄昏归巢的乌鸦。

④敕使:传达皇帝命令的使者。传宣:传令宣诏。坐:因为,也可理解为坐着喝茶。

⑤玉堂:宋苏易简为学士,太宗以飞白书“玉堂之署”赐之,后称翰林院为玉堂。清不寐:神清气爽,或可解作夜色清明不能入睡。

⑥月钩:残月形似钩故称月钩。初上:一作“初照”。紫薇:落叶乔木,高丈余,花紫红色,又名百日红,古代中书省常栽此花,唐时宰相曾称紫薇令。白居易《紫薇花》:“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黄昏时节,夹道两边的绿槐树上聚满了乌鸦。侍臣传达皇帝的命令召我入宫,并赐座赐茶。回到翰林院之后,我神志清醒,心情激动,因而无法入睡,但见新月如钩,照耀着盛开的紫薇花。

这首诗写臣子受到皇上接见之后,心情激动,夜不成寐的情形。诗歌从“昏鸦”写到“新月”,具体勾绘出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一切。末句的“紫薇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之花,又指沐承皇恩的诗人自己。

夏日登车盖亭①

蔡确②

纸屏石枕竹方床③,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④,数声渔笛在沧浪⑤。

①元祐初,宣仁高太后听政,启用旧党,排斥新党。元祐二年(1087),蔡确罢职陈州,以弟蔡硕赃败,徙安州(今湖北安陆)车盖亭,夏日登车盖亭,作此诗。

②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进士,熙宁六年(1073),王韶(江西德安人)熙河之役取得对西夏的胜利,但被告挪用军费,蔡确奉命办案,为其白冤。历官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绍圣二年(1095),赠太师,谥忠怀。

③纸屏:纸做的屏风。竹方床:方形竹床。

④莞(wǎn)然:微笑的样子。

⑤渔笛:渔人吹奏的笛声。沧浪:原指清苍水色,这里指水面。

纸糊的屏风立在床前,我躺在竹床石枕上捧书阅读,时间久了便觉得手酸乏力。于是,我开始午睡并做了一个长长的梦。醒来之后,心满意足,不禁独自微笑。此时,恰好从水边传来阵阵悠扬的渔笛声。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水亭纳凉时的感受,是闲情逸致之作。首句用石枕竹床点出“凉”的特征,接下来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作者的闲适生活:看书生倦,枕石而卧,睡而入梦,醒后独笑,静听渔笛,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由此达到了顶峰,反映出他对清闲生活的情有独钟。

直玉堂作①

洪咨夔②

禁门深锁寂无哗③,浓墨淋漓两相麻④。

唱彻五更天未晓⑤,一墀月浸紫薇花⑥。

①诗题一作《六月十六日宣锁》,又作《禁锁》。直:入值,入宫值班。

②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临安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进士。端平初,擢殿中侍御史。历迁中书舍人兼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谥忠文。有《平斋文集》。洪咨夔一生酷爱读书,不仅著作较多,而且藏书甚富。据载藏书有一万三千卷,藏于天目山宝福寺闻覆阁。

③禁门:宫门。寂无哗:寂静,无人声喧哗。

④两相麻:两份任命丞相的诏书,南宋设左右丞相,拜相前授意翰林院用黄麻纸起草诏令。

⑤唱彻五更:指鸡人已报过五更,古时宫中设有鸡人,专司报更。唱彻,唱到。

⑥墀:宫殿前的台阶。

皇宫大内重重院门深锁,寂静而不喧哗。宫廷里的朝臣正在起草拜相的诏书。鸡人报唱五更后,天还未亮,石阶上如水的月光浸满了紫薇花的影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翰林院值夜班的情景。首句“禁门深锁寂无哗”形容深宫院内宫禁森严,透露出皇家气派。第二句描写翰林院内紧张有序的工作情况,“浓墨淋漓”表现了学士们才思勃发、下笔千言的踌躇满志之态。三、四两句描绘工作结束后的光景,夜色依旧,月浸繁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之感和自得之乐。全诗以静衬动,以景写人,颇具诗韵。

竹楼①

李嘉祐②

傲吏身闲笑五侯③,西江取竹起高楼④。

南风不用蒲葵扇⑤,纱帽闲眠对水鸥⑥。

①诗题一作《寄王舍人竹楼》。

②李嘉祐(719?-781?),字从一,赵州(今属河北)人。天宝七载(748)擢第,历官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工诗,有诗名,与钱起、严维、刘长卿、冷朝阳诸人友善,有唱和。为诗丽婉,有齐梁风。有《李嘉祐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③傲吏:恃才傲物的清闲官吏。

④西江:泛指江西一带,其地多竹,诗人大历年间曾为袁州(今江西省宜春一带)刺史。

⑤蒲葵扇:蒲葵做成的扇子。蒲葵,一种常绿乔木,叶可制扇。

⑥纱帽:古代君主或官员戴的一种帽子,明代始定为文武官员常礼服,后泛指官帽。也有人解为夏季的凉帽。白居易《夏日作》:“葛衣疎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

简居清闲的官吏对达官贵人的权势地位不屑一顾,兀自在江边搭建起一座竹楼。江边吹来凉爽的南风,根本就不需要蒲扇,他把乌纱帽搁置在一旁,悠闲地对着水鸟闭目养神。

诗歌以竹林为线索描绘了傲吏清闲安适的生活。首句开门见山写出傲吏之蔑视功名利禄,为下文埋下伏笔。末两句具体描写江楼边的惬意生活。全诗两次用到“闲”字,本为诗歌之忌,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调主题的作用。

直中书省①

白居易②

丝纶阁下文章静③,钟鼓楼中刻漏长④。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⑤。

①诗题一作《紫薇花》。诗作于长庆元年(821),白居易时任中书舍人入值中书剩诗写翰林院值夜班闲暇的寂寞孤独,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以国事为重的高尚品质。中书省:官署名,唐代与尚书、门下同为中央行政机关。

②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鄞(今陕西渭南东北)。唐德宗贞元十六年(799)进士,十八年应吏部拔萃科考试,入甲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三年(808)拜左拾遗,十年(815)被贬为江州(今属江西)司马,后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刺史。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他白傅。诗歌境界开阔,倾向鲜明,重讽喻,尚坦易,为中唐大家,对后世影响很大。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等。

③丝纶阁:中书省,是帝王颁发诏书的地方。丝纶,帝王的诏书,语出《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④钟鼓楼:专门报时辰的楼,常以敲钟、击鼓为号,故称钟鼓楼。刻漏: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依据漏壶中标尺的刻度来判断时间,这里泛指时间。

⑤紫薇郎:唐代称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中书侍郎为紫薇侍郎,白居易任中书舍人,故称紫薇郎。

颁发诏书的丝纶阁内寂静无声,只听到钟鼓楼上漏壶滴水的声音。这样的黄昏我悄然独坐,又有谁会来与我做伴呢?唯有和紫薇花无言以对。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中书省当值守夜的情景。“文章静”、“刻漏长”反映出值夜时的漫长无聊与寂寞孤独。后两句自问自答,进一步渲染出诗人的落寞心境,“紫薇花对紫薇郎”颇具神韵,达到了物我交融的高度统一。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①,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问渠那得清如许③,为有源头活水来④。

①鉴:镜子。开:打开,古代镜子上覆镜袱,用时打开。

②徘徊:来回移动。

③渠:第三人称代词,它,指池塘。那得:怎么能够。清如许:如此清澈。为:因为。活水:流动的水。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澄澈得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倒影在池塘里来回移动。试问它为什么会这样清澈纯净,是因为不断有活水从源头流出来。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泛舟①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②。

向来枉费推移力③,此日中流自在行④。

①此为《观书有感二首》之二。泛舟:舟浮行于水上。

②艨艟(méngchōng):古代的一种战船。一毛轻:像一支羽毛一样轻。

③向来:一向,历来。枉费:徒费,白费。

④中流:河流之中。自在:悠闲自在。

昨夜,河里的春水突然暴涨,巨大的船只漂浮在河水上好似一根羽毛般轻盈。原来水浅时白费了许多牵拉推动的力气,现在船在水中可以自由自在地行驶了。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陶渊明《杂诗》)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第一首为:“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惜时名句,流传千古。

青春年少,正好读书,不可虚度。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读书学习须讲方法。清代学者袁枚曾有警世之语:“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读书学习要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清代文学家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读书学习不能一劳永逸。南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要不断更新,读书学习须勤奋努力。晚唐诗人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宋代诗人刘过《书院》曰:“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读书如耕耘,一分努力,一分收获。

读书学习吸取精神营养,是人生乐事。欧阳修《读书》:“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有些人以读书学习为求取功名利禄的途径,如“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之类,我们要能够正确对待。

冷泉亭①

林稹②

一泓清可沁诗脾③,冷暖年来只自知④。

流出西湖载歌舞⑤,回头不似在山时⑥。

①冷泉亭:杭州西湖飞来峰下有泉叫做冷泉,上建有冷泉亭。

②林稹,字丹山,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人。神宗熙宁九年(1076)进士。其余不详。

③一泓:一汪深水。清可:清澈可人。诗脾:诗思。宋杨万里《仲良见和再和谢焉》:“未惜诗脾苦,端令鬼胆寒。”

④年来:年来年,岁月更替。

⑤载:浮起,承载。歌舞:满载歌儿舞女的船。

⑥不似:不像。

一潭深水澄清见底,沁人心脾,春去秋来,冷暖与否,只有它自己知道。当泉水流到西湖那载歌载舞的游船处时,就不似原来在山中那般清澈明亮了。

诗人借泉水的清浊变化来表达寓意。深潭中的泉水沁人心脾,冷暖随时,能保持自我本色,但倘若流入西湖就会变得污浊,再也不似从前了。诗歌借物抒情,针砭时世,说明了后天环境对人的强大外化力及人自身的可变性。

冬景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③。

一年好景君须记④,最是橙黄橘绿时⑤。

①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初冬,苏轼知杭州时。诗题一作《赠刘景文》。刘景文,刘季孙,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境内)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任两浙兵马都监,与苏轼有诗酒往来,交往很深。

②擎雨盖:指荷叶。擎,举。

③菊残:秋菊已经开败。

④君:您。须:应该。

⑤最是;正是。橙黄橘绿:秋季,橙橘成熟于秋天。

荷塘败尽,荷叶枯萎得不能再像伞一样挡雨了,菊花虽然凋零,却还剩下耐得住严霜的雄枝。事实上,荷塘枯败和菊花凋敝都不要紧,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橙橘快要成熟时呈现出的黄绿相间的景色。

诗歌用败荷、残菊描述了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给人以凛冽、严寒之感。“橙黄橘绿”呈现出一种鲜艳明丽的色彩,带来了初冬的新生命,萌动着生机。诗歌歌颂了风雪中橙橘残菊的高洁品行,同时也表达了对刘景文的期望之情。

枫桥夜泊①

张继②

月落乌啼霜满天③,江枫渔火对愁眠④。

姑苏城外寒山寺⑤,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诗题一作《夜泊枫江》。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

②张继,唐代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天宝十二载(753)中进士。张继在至德中与刘长卿同为御史,大历年间任检校祠部员外郎、洪州盐铁判宫。与皇甫冉、刘长卿交谊颇深,后殁于洪州。刘长卿曾作《哭张员外继》痛悼之。张继诗现存约40首,主要是纪行游览、酬赠送别之作,多为五七言律诗及七言绝句。语言明白自然,不尚雕饰。七绝《枫桥夜泊》情致清远,历来为人所称,北宋时已刻石于苏州。有《张祠部诗集》。

③乌啼:乌鸦啼叫。一说乌啼为地名,在枫桥西南。

④江枫:江边的枫树。一说江枫为二桥名。对愁眠:怀着忧愁睡觉。

⑤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外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十里的枫桥镇,创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寺院”。相传唐代诗僧寒山子曾任主持,遂改名。

明月已经落下,乌鸦在满天的秋霜中啼叫不绝,江边的枫树沙沙作响,江上的渔火灯影点点,面对此情此景,我难以入睡。半夜时分,姑苏城外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敲响了悠扬的钟声,飘飘荡荡一直传到了我的客船。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题为“夜泊”,实际上只写“夜半”时分的景象与感受。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运思的细密。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径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像“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我们从那个仿佛很客观的“对”字当中,似乎可以感觉到舟中的旅人和舟外的景物之间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里似乎不能忽略“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诗人之所以用一句诗来点明钟声的出处,看来不为无因。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夜半钟的风习,虽早在《南史》中即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却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以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

寒夜

杜耒①

寒夜客来茶当酒②,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③,才有梅花便不同。

①杜耒(?-1227),字子野,号小山,南城(今属江西)人,曾官主簿。嘉定年间为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幕僚,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

②茶当酒:以茶当酒,招待客人。

③寻常:平常。

寒气袭人的冬夜有客人来访,权且以热茶当酒。火炉上的汤汁沸腾时,火苗愈显红艳。窗前还是那一轮明月,只是因为有了梅花的映照才胜于往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寒冬夜晚招待客人的情景。远客来访,温茶沸汤,火焰鲜红,使得一种融融暖意充盈心间,拂去了冬夜的寒意。随着诗歌从屋内向屋外的推进,读者的视野逐渐拓展。火焰、明月、梅花构成了光影色香的统一体,充分调动了读者的触觉、嗅觉和视觉神经,使得一个寒气袭人的冬夜变得不同于往日,而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霜夜

李商隐①

初闻征雁已无蝉②,百尺楼台水接天③。

青女素娥俱耐冷④,月中霜里斗婵娟。

①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的先祖是李唐王室旁支,然而自其高祖以来家境已衰落。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后来他赴兴元(今陕西汉中)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又入泾原节度使、倾向于李党的王茂元幕府,不久娶其女为妻,引起属于牛党的令狐绚等人的不满。开成四年(839),李商隐出仕秘书省,为校书郎。会昌二年(842),他再应书判拔萃科试,被授秘书省正字。其诗独辟蹊径,开拓出寄情深婉的新境界,深深影响了晚唐和宋初西昆体诗人及清代钱谦益诸诗人。有《李义山诗集》。

②征雁:远飞的雁,这里指南飞的雁。已无蝉:已经听不到蝉声了。

③百尺楼台:泛指高楼。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④青女:神话传说中的霜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素娥:嫦娥。谢庄《月赋》:“引玄兔子帝台,集素娥于后庭。”俱:都。

⑤婵娟:姿态美好貌。

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夜晚,独倚高楼,水光相接,望去一片澄澈空明。青女和嫦娥都不惧怕寒冷,在冰霜冷月中争奇斗艳,尽显风姿。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我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然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雾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我们不能说,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刻舟求剑,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夜下,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摇篮,它会唤起人们绝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摇篮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王淇①

不受尘埃半点侵②,竹篱茅舍自甘心③。

只因误识林和靖④,惹得诗人说到今。

①王淇,北宋诗人,生平不详。

②侵:沾染,污染。

③甘心:快意,安于现状。

④误识:错误地结识。林和靖:林逋,字君复,谥和靖先生,北宋诗人,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终身不娶,植梅花养仙鹤为伴,称“梅妻鹤子”,其《山园小梅》有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人传诵。

梅花皎皎,纯洁如雪,不沾染半点尘埃,虽然生长在篱笆茅屋之旁,它却耐得住清寒寂寞。梅花本自清闲幽雅,只因误识林和靖,引得多少骚人墨客把它当做佳话谈论到今天。

本诗用幽默的语言,拟人的手法,通过写梅花因为结识林逋引人注目而懊悔,赞颂梅花一尘不染的高洁品质和安贫乐道的精神。本诗乃是咏物言志诗,诗人用自然之美来比照人格之美。首句“不受尘埃半点侵”表明诗人的高洁情操。次句进一步表明诗人的甘于平淡,无视功名利禄。第三句用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典故正话反说,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一往情深。

早春

白玉蟾①

南枝才放两三花②,雪里吟香弄粉些③。

淡淡著烟浓著月④,深深笼水浅笼沙⑤。

①白玉蟾,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白叟、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武夷散人、海南翁、琼山道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科。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全真教尊为南五祖之一。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有《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

②南枝:向阳的枝条,因得光多,所以开花早。

③吟香:吟咏初放的香花。弄粉:赏玩含苞初放的花蕊。些:句末语气助词。《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④著:罩着。

⑤深深笼水浅笼沙:说梅花的影子随着月亮的移动,或深深地投入溪水,或者浅浅地印在沙上。

向阳的枝条才开了两三朵花,于是不顾天气寒冷,在雪地里吟咏初放的香花,赏玩含苞初放的花蕊。淡淡的烟笼罩着月亮,梅花的影子随着月亮的移动,或深深地投入溪水,或浅浅地印在沙上。

诗歌虽名为《早春》,但实际写的却是早春的梅花,而诗人着重抓住雪地里和月光下两个典型环境来刻画梅花的独有神韵,展现出月光、白雪、梅花交相辉映的迷人图景。诗歌的末两句化用“烟笼寒水月笼沙”之意,收到了恰如其分的效果。

雪梅其一①

卢梅坡②

梅雪争春未肯降③,骚人阁笔费评章④。

梅须逊雪三分白⑤,雪却输梅一段香。

①诗题一作《梅花》。

②卢梅坡:南宋诗人,生平不详。

③争春:竞春,争夺春色。降:降伏,认输。

④骚人:诗人。阁笔:意为诗人自愧文采浅薄,无力表达梅、雪风韵,不敢妄自动笔。阁:同“搁”,放下。评章:评论、判断。

⑤须:本来。逊:差,不如。

梅花飘香而送暖,片雪纷飞而迎春,它们似乎为了争夺春色而竞相不让。诗人为了评出优劣而煞费苦心,不惜搁下正在为文作诗的笔。事实上,梅在洁白上不及雪,而雪则没有梅花那样的清香。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情趣的诗歌。诗的首句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梅雪争春的事实,既赋予了雪梅活泼的生命力,又暗示了冬去春来的物候特征。三、四两句用诗人的凝神思考引出对雪梅的评价,即二者各有千秋,诗歌告诉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才不会失之偏颇。这两句诗由于形象性与哲理性高度统一,说理透彻,因而成为不朽名句。

雪梅其二①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②,有雪无诗俗了人③。

日暮诗成天又雪④,与梅并作十分春⑤。

①此诗又见方岳《秋崖集》卷四《梅花十咏》之九。

②精神:神采,神韵。

③俗了人:给人一种庸俗的感觉。

④雪:下雪。

只有梅花的清香而没有白雪的衬托,也显不出梅花的风姿神韵。有雪有梅而没有诗歌助兴的话,也会让人感到单调俗气。只有梅雪交相辉映,香色俱全,再加上诗歌的渲染,才会显出十分的春色。

这首诗是对前一首诗的进一步发挥。诗人把梅、雪、诗同时引入诗歌,三者以各自的精神特质独立于世,却又相互融合,共同营造出春天的浓郁气氛。全诗表现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反映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答钟弱翁①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②,笛弄晚风三四声③。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④。

①钟弱翁:名傅,宋人,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约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以书生被荐为兰州推官,哲宗绍圣年间因破西夏有功,官至集贤殿修撰、龙图阁大学士,历任河中、杭州、延安等知州,曾因虚报边功贬连州别驾。

②横野:遍野。

③弄:伴弄。

④蓑衣:稻草或棕叶编制的雨具。卧月明:睡在月光下。

杂草纵横交错,绵延六七里,好似铺满了整个山野。悠扬的山间笛声随着晚风飘扬而至。黄昏时分,牧童放牛归来,吃过晚饭后连蓑衣也不脱,就对着天空明月倒头而睡。

牧童,只是一个化名,到底是谁,目前很难考究。钟弱翁,名叫钟傅,弱翁是他的字,钟傅是宋朝人,以此可以推断这位牧童是宋代或宋代以后的人。钟弱翁曾因人推荐而做了官,但多次被降职。这首诗是在安慰他,也是在劝勉他,不必争功名利禄那些虚名,与其和人钩心斗角不如全身而退,去过一种闲逸舒适的生活。

诗的全景是一片广阔的田野,人烟稀少,描写主体里只有牧童和他放的牛。但是这里所有的是宁静和悠闲,并没有太多孤独冷漠等等,至少诗里没有写出来那些田野里孤独的人或事,着重于山野之趣,以及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诗是工整的,像六七里对三四声等,但又脱离了对对联的嫌疑。后一句更是把七言诗这种体裁的优点发挥了出来,写得极尽意味。饱饭后牧童可以休息了,他选择穿着蓑衣躺在草地上看月亮来放松自己。一个人赏月,是有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还是躺在厚厚的草地上,我想牧童的心情会是很轻松的,他也一定很惬意。虽说这样的生活没有奢侈和喧闹,但这也正是如此生活的长处,可以使人的心静下来,得到真正的休憩。纵情于野外,即使是今天,还是许多人心里向往的田园生活。政局混乱,朋党间相互倾轧,使钟傅屡遭贬职。诗人写这首诗,是想劝说他与其苦苦挣扎,不如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不如独善其身。混乱你改变不了,那就离它远些,省得白费力气,出力不讨好。

诗里说牧童是穿着蓑衣的,这可以和前一句有个映衬。为什么晚风中只有三四声的笛声,是因为有雨声。即使是在广阔的田野上,开阔的草地上,雨声还是遮住了笛子的声音。断断续续的音乐,有点愁绪吧,牧童是怎样对这愁苦的?穿着蓑衣躺在月光里,风雨过后,欣赏着明月,早把那不快扔到了九霄之外。诗人的意图是劝钟傅不妨学学牧童的人生观,间接表露了他对仕途坎坷的钟傅的同情。诗人是善意的,对文字的运用也很细心。

我们交流时不妨婉转一下。虽然正直是可贵的品格,但是太直接有时却反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委婉,一直是很绅士的处事方法。现代社会多一些诚信和正直很必要,如果和谐中再多些委婉就可以锦上添花了。

泊秦淮①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③,隔江犹唱后庭花④。

①诗题一作《秦淮夜泊》。秦淮:河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横贯全市流入长江,相传秦时所开,凿钟山以疏通淮水,所以叫秦淮河。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是“烟”、“月”笼罩在“水”和“沙”上,互文见义的用法。笼,笼罩。

③商女:歌女。亡国恨:南朝国家灭亡的遗恨。

④江:秦淮河。犹:还。后庭花: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陈书宝所作,歌词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长久”句,反映宫廷糜烂生活。当时有人认为预言了陈朝的灭亡,后人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烟雾和月光笼罩着秦淮河水和沙滩,把船停在靠近酒家的岸边。卖唱的歌女不懂得亡国的伤痛,仍在江那边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支歌曲。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此诗为“绝唱”。在晚唐诗人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杜牧的这一首可以说是上乘之作。诗人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寄寓自己深沉的感慨。同时揭露了晚唐统治集团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由东晋到宋、齐、梁、陈等王朝,都相继建都金陵,秦淮河就成为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寻欢作乐,纵情声色的所谓“金粉”之地。唐王朝建立后,虽然京城在长安,但秦淮河的情况仍然如昔。诗人夜泊秦淮,目睹红灯绿酒,耳闻笙歌艳曲,触景而生情,写了这首千年传诵的名篇。首句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月色迷蒙,轻烟淡雾,笼罩寒水的图景。秦淮河的夜色是那样暗淡凄清,这就为全诗点染了环境,创造了气氛。第二句以“夜泊秦淮”点明上句所描写景物的具体地点,又以“近酒家”总领最后两句,并带出人物。从这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的细密,艺术表现的匠心。如果照一般写法,第二句在前,第一句在后,那就显得平直呆板。现在诗人先以秦淮月色凄迷的景色开头,给人以强烈印象,同时以第二句承转,诗篇显得起伏跌宕。后两句抒情,是全诗的重点所在。这两句由“酒家”引出“商女”,由“商女”引出唱《玉树后庭花》的歌声;由视觉到听觉,叙事中抒情,抒情中议论。诗人鞭挞的对象不再是“商女”,而是那些醉生梦死,不管天下安危的达官贵人,同时诗人感时忧国之情也不言自明。全诗构思颇具匠心,言近旨远,含蓄深沉,是杜牧七绝中的优秀篇章。

归雁

钱起①

潇湘何事等闲回②,水碧沙明两岸苔③。

二十五弦弹夜月④,不胜清怨却飞来⑤。

①钱起(71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吴兴)人。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历任校书郎、考工郎中、翰林学士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他的诗歌多是应景献酬之作,较少反映社会现实。绝句闲雅纤丽,含蓄蕴藉。有《钱钟文集》,《全唐诗》存诗四卷,《金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八首。

②潇湘:潇水与湘水于湖南零陵县汇合,称为潇湘。相传大雁南飞到衡阳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飞,冬天过后飞回北方。何事:何故,为什么。等闲:轻易,随便,随意。

③苔:植物名,大雁可以食用。

④二十五弦:借代,指瑟,古瑟有五十弦,后改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上》:“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弹夜月:传说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善于弹瑟,其声哀怨凄苦,晋张华《博物志》卷八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⑤不胜:不堪,不能忍受。清怨:凄清幽怨。

鸿雁为什么要从风景优美水草丰茂的湘江上飞回呢?大概是湘妃在月夜里弹奏琴瑟,声音太幽怨凄凉了,鸿雁不忍卒听,所以才鼓翅折回。

钱起是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任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做官。他看到秋雁南飞,曾作《送征雁》诗:“秋空万里静,嘹唳独南征……怅望遥天外,乡情满目生。”这首《归雁》,同样写于北方,所咏却是从南方归来的春雁。

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它们飞到峰北就栖息在湘江下游,过了冬天再飞回北方。作者依照这样的认识,从归雁想到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湘江,又从湘江想到了湘江女神善于鼓瑟的神话,再根据瑟曲有《归雁操》进而把鼓瑟同大雁的归来相联系,这样就形成了诗中的奇思妙想。

根据这样的艺术构思,作者一反历代诗人把春雁北归视为理所当然的惯例,而故意对大雁的归来表示不解,一下笔就连用两个句子劈空设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询问归雁为什么舍得离开那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而回来呢?这突兀的询问,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引上了诗人所安排的轨道——不理会大雁的习性,而另外探寻大雁归来的原因。

作者在第三、四句代雁作了回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湘江女神在月夜下鼓瑟(二十五弦),那瑟声凄凉哀怨,大雁不忍再听下去,才飞回北方的。

诗人就是这样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为读者展现了湘神鼓瑟的凄清境界,着意塑造了多情善感而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然而,诗人笔下的湘神鼓瑟为什么那样凄凉?大雁又是为什么那样“不胜清怨”呢?为了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无妨看看他考进士的成名之作《湘灵鼓瑟》。在那首诗中,作者用“苍梧来怨慕”的诗句指出,湘水江神鼓瑟之所以哀怨,是由于她在乐声中寄托了对死于苍梧的丈夫——舜的思念。同时,诗中还有“楚客不堪听”的诗句,表现了贬迁于湘江的“楚客”对瑟声哀怨之情的不堪忍受。

拿《湘灵鼓瑟》同《归雁》相对照,使我们领会到:《归雁》中的“不胜清怨却飞来”一句,原来是从“楚客不堪听”敷演而来,作者是按照贬迁异地的“楚客”来塑造客居湘江的旅雁的形象的。故而,他使旅雁听到湘灵的充满思亲之悲的瑟声,便乡愁郁怀,羁思难耐,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建安文学家王粲《登楼赋》中的这两句揭示羁客情怀的名言,正可借来说明《归雁》诗中旅雁听瑟飞回时的“心情”,而诗人正是借写充满客愁的旅雁,婉转地表露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这首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笔法空灵,抒情婉转,意趣含蕴。它以独特的艺术特色,而成为引人注目的咏雁名篇之一。

题壁①

无名氏

一团茅草乱蓬蓬②,蓦地烧天蓦地空③。

争似满炉煨榾柮④,慢腾腾地暖烘烘。

①诗写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变法后。

②乱蓬蓬:散乱,乱七八糟的样子。

③蓦地:突然地。

④争似:怎么能比上。煨:烤。榾柮:木柴块,树根疙瘩。可代炭用。唐贯休《深山逢老僧》诗之一:“衲衣线粗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宋陆游《霜夜》诗之二:“褙柚烧残地炉冷,喔吚声断天窗明。”

用一团乱蓬蓬的茅草点火取暖,忽然间烈焰倾天,顷刻间烟消火灭。倒不如把枯树都放在炉火里慢慢地烤,可以烧得长久而暖和。

这首诗的作者无可考。据张瑞义《贵耳集》载:嵩山极峻法堂壁上有一诗,即此诗。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位深谙世故的人写的隐喻诗。前两句比喻政治上炙手可热、气焰嚣张的人转眼间就身败名裂化为乌有。后两句则指那些安于平静,默默无闻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