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学生开店创业,也许你会觉得他们是在不务正业。其实分析一下现在的状况就会理解:大学阶段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转接站,重要的不只是专业的学习,而还有社会经验的积累,和对自己各方面未来意想的选择。大学生普遍具有年轻,有活力,知识丰富,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头脑相对灵活等特点,所以在这点上,开店是他们一个很好的选择。正因为大学时的努力和坚持,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把开店作为自己毕业后的职业,这无疑又给面临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另一个“备选项”。
1.校园书屋淘来第一桶金
在中国传媒大学北校区第一食堂东门口,从一排大落地窗外可以看到无数本书籍的封面图案。这里就是传媒大学学生李宁经营的书屋。
大四下学期有一段时间李宁找了家IT公司实习,感觉特别枯燥,自己不喜欢,因为有要考研的想法,但又不想管家里要钱,所以决定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谋求发展。而就个性而言,李宁说他是向往自由的,所以就产生了想自己独立创业的想法。
毕业前摆过旧书地摊的同学告诉李宁,卖旧书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上1000元,这些反馈信息让李宁开书店的想法渐渐有了雏形。经过一番考察,李宁发现学校里缺少针对学生的打折书店,而且自己刚毕业,对于书的感情比较深,相对其他行业而言,做书店入行也会比较快。
李宁开店的资金都是从老师和同学手里借来的,当时筹集了大约2万元的本钱,就把这个店开起来了。因为是租用学校的地方,所以每个月还要交1500元的租金,一年按10个月计算。
刚开始的时候李宁是去北京各书籍批发市场淘书,还从几个朋友那赊一些书过来,等卖了后再给人家钱。因为专业书籍必须是现款现结,所以在进书的时候就要特别谨慎。
李宁从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校内的学生,因此书店里的书即使是专业书一般也是打上8到9折。还有的社科类图书则打到了5折,这样的价格对于还没独立经济来源的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开学几周是书店生意比较好的时候,平均一天能挣1000元,淡季的时候也能赚上500元。去年年底李宁就把当初建店借的钱都还上了,挣来的钱又被李宁投入到书籍的更新上。开学后的几周一个星期要进3次书,每星期都要投入6000多元,现在一个星期要进2次书,每星期也要投入4000元左右。现在小书店的客源大概占了学校学生数的六分之一到八分之一。
2.美女学生网上服装店收入颇丰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网上开店做生意,据E拍网统计,该网站的上万个店铺中,在校大学生开的“个人店铺”就占了40%。一些应届的大学生甚至表示,他们将网上创业视为职场的新选择。
案例一:
苗苗:不比上班族挣得少
北京联合大学毕业的苗苗已经在网上做了半年多生意,她刚毕业的时候,一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一个朋友的启发下在网上开了家服装店。这个冬天棉衣服卖得特别好,天气转暖了,她又进了批彩色的隐形眼镜,最近流行戴这个,一定卖得好。
苗苗认为在网上开店很简单,先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把身份证的复制件上传到网上,得到该网站客户服务部的确认,三天后你的店就可以开张了。开店最重要的是小店的信誉度要高,得到顾客的好评越多,它在网上的排名就会越靠前,出于安全的考虑,顾客也多会选择在那些排名靠前的小店里买东西。
关于收入,用苗苗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把握住了时尚潮流,再赢得良好的信誉,小店的人气肯定会越来越旺的,一个月下来不比上班族挣得少。
案例二:
小杜:自己设计服装自己卖
北京服装学院大三学生小杜的网上小店已经开了一年多,卖一些托朋友从香港带回来的化妆品,凭着比商场便宜的价格,生意一直都不错,每个月下来基本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小杜打算再开个服装店,“店里”的衣服全由她自己设计制作,每款只有一件,不用担心会撞衫,肯定受欢迎。这样既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又省去了进货费,一举两得。如果干得好的话,她还打算毕业后就一直把这两个店经营下去,也做个SOHO一族。
3.三年开50家专卖店的大学创业传奇
在南京首届优秀女创业人员评选中,南京创业大奖唯一的一等奖由一名21岁的女孩摘得,她同时获得了1.6万元的创业奖金,这名叫程曦的女孩是如何走向创业成功之路的?
在众多门面房中,程曦拥有的这家制衣公司并不是太显眼,进入店面,看到房内基本没有装修,各种面料、成衣挂满了面积不大的房间,小店显得很拥挤。在二楼程曦的办公室,同样是几张简单的办公桌拼在一起,房内空地上摆满了各种面料,头顶上挂满了各类衣服。程曦的创业之路,也就从这里开始。
1997年从学校毕业,半年后,程曦决心自立门户,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她向父母借了3万元钱,开了一家小服装店,行情不错,第二个月小店就开始赢利,服装店平稳发展了两年,资金有了一定积累,程曦对服装市场更加了解,2001年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注册成立了晓曦制衣厂,结果由于缺乏资金、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企业一度陷入困境,小制衣厂从5月至9月短短5个月的时间,亏了20多万元,程曦几年内赚的钱血本无归,她难过的流泪了,但倔强的程曦没有就此低头,她冷静地考虑后认为,生意失败的原因在于企业人员、面料、管理方面的落后,于是她招聘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并向专家请教相关知识,白天工作,晚上到高校学习企业管理课程,并向父母、亲戚借了7万元钱,以图东山再起,功夫不负有心人,企业开始逐步走出低谷,到01年底企业开始不亏本。
2002年后,制衣厂发展总体比较顺利,企业步入良性道,人员、资金、市场逐步做大,企业设备由最初的两台高速单缝机起家,目前企业实现了接单、生产、销售一条龙,机器设备有从日本进口的压衬机器,企业在市内有7处专卖店、批发专柜,专门营销自己的"晓曦"、"奇观"牌服装,这些服装均产大众化服装,销路很好。今年初程曦将原来企业更名为"奇观制衣有限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目前企业年产值达150多万元,聘用员工5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32名。程曦说,下岗失业人员有劣势,但他们踏实、努力,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经过学习完全可胜任工作岗位,这其实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表现。陈曦通过快报告诉想创业的姐妹,一定要敢于去试,另外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要坚持下来,做到享受创业过程。
经营前景:
目前企业发展已比较稳定,但程曦并没有满足,她认为创业改变人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个人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她制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即到2006年,将在南京市内开设50个小型订做、销售服装专卖店,但程曦明白自己的企业仍处于创业阶段,实力有限,她表示网点将主要设在小区,不在商业网点,一是因为成本问题,二是因为自己的产品定位是大众化。现在企业虽然已经初步做大,但她每天仍穿梭于各网点、厂房、业务单位之间,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营销手段。程曦也很有自信:他们不像大企业可以只做专门服装,哪怕利润微薄,他们也会做,不单订做团体服饰,个人个性化服饰也照做不误,有规模才会出效益,相信这样他们会逐步做大。
4.大学生网上开店:盘算一把“生意经”
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店铺在今天已经算不上是新鲜事物,其营运成本低,信息发布面广,大学生们自然也敏感地嗅出了网络的这些优势,这不,还真有不少在校大学生投入了“网上经商”的行列,张罗着在网上开个小店,进货、发货,热热闹闹地盘算起了自己的“小生意经”。复旦大学学生小蒋就是其中的一员。
小蒋的“店铺”开设在网络交易领域内颇有知名度的易趣网上,目前主要经营三星手机的数据线,与此同时他还另外拥有自己的主页,专门用来发布商品信息。页面很简单,除了商品的详细介绍、实物图片之外就是明确的购买方法,并没有其他多余的信息。也许说是“店铺”并不十分确切,用小蒋自己的话来说,那些“只是发布的信息而已”。网络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发布商品信息、吸引顾客的媒介,而在这个拥有无限可能性的网络世界里,他的信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的商品可以售给任何能够上网的人,换句话说,他的潜在顾客群是无限大的。这一优势,是具有实体的店铺无法企及的。
小蒋开始在网上卖东西已经有段时间了,之前卖的大多是些和电子产品有关的商品,开始经营三星手机的数据线却还不足一个月。之所以会开始通过网络卖东西,主要是兴趣所致。就读于计算机系的他对电脑、手机之类电子产品很有好感,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开始了网上的“经商生涯”。
对于网上经商的收益问题,经营的流程就是“采购——发布信息——成交(收钱发货)”这三步,非常简单。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售出了将近20条数据线时,盈利是有的,但是初期也比较有限。的确,对于大学生来说,经营的资金和精力都有限,通过网络贩售一些商品也大多是小打小闹的零售,盈利自然有限。之所以继续着网上经商的“事业”,恐怕还是兴趣的因素更占上风。
经营前景:
如今,像他这样网上经商的大学生还是占了一定比例的,而且通常在理工科专业中更多一些。举个例子,就在小蒋所在的班级里,从事相关活动的同学所占的比例就在5-10%,经营的商品也以电子产品为主。这和小蒋所在的专业也许不无关系。
借助着网络的力量,无需实际的店面,无需额外的人力,在校的大学生也能够打广告,做买卖,经营一把自己的“事业”。盈利或许并不多,兴趣才是他们真正的动力。
5.大学生网上开店渐成新选择
除了聊天、灌水、打游戏、听音乐外,网络还能给大学生带来什么?来自国内最大的个人电子商务网站eBay易趣统计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网上做生意,在eBay易趣上万个网上店铺中,在校大学生开的“个人店铺”居然达到40%,且物品范围之广、营业额之高丝毫不弱于其他专业店主。一些应届的大学生甚至表示,他们已经将网上创业与就业作为他们职场新选择。
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小徐,在网上已经有了2年多的开店经历。起初,她只是卖一些亲戚从香港带回来的护肤品,随着她渐渐熟悉网上做生意的窍门后,她也越来越具有生意人的头脑与胆识。她说经验是在不断尝试中积累起来的。有一次她大胆地从上游供应商处买断一批热门小货品,并在易趣首页打出广告,在她店铺内买一件商品便送这一热门货品,结果这招果然吸引了大量的顾客,也为她的店面扩大了影响。生意好时,月收入有时可达万元以上。
类似小徐这样的大学生网上创业早已不是个别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网络销售启动资金少、创业成本低。有人会问,大学生 能卖些什么呢?千万别以为他们只是卖卖二手的书籍、文具、光盘或衣物。他们卖新衣服、家居用品、MP3、饰品、电脑甚至更高档的物品。多数学生也是像小徐一样慢慢积累经验,生意一步步做大。据说个别大学生的月营业额可高达10万元以上。
上手特别快,可以说是大学生在网上开店的一大优势。据刚刚结束的“易趣杯”首届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组委会统计,全国33个城市上万大学生对这样一种“上网练摊”的创业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根据比赛规则,所有选手从零开始,完成从找渠道进货、登录描述商品、设定价格、银行查款发货等商务的全过程,最后将根据选手的成交金额、成交数量、信用情况等综合评定打分。3个月比赛下来,这些选手竟创造了681万人民币的交易额,第一名的成绩出乎主办方所料,3个月内,网上商品的成交数量竟达285件,成交金额高达82090元。当然,该选手最终也凭借实力捧走了易趣提供的10万奖学金。
行业前景:
事实上,网上就业在国外早已成气候,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eBay公司的统计显示,光在eBay美国站点上就有43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目前,国内已有超过5000人在易趣网上直接就业,其中三分之一为自己创业的网店老板,网络销售中约3-5%的超低成本是他们作此职业选择的主要原因。
6.从虚拟世界赚取真金白银
眼下,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了“网上经商”的行列,进货、发布信息、收钱、发货,风风火火地在网上做起了“小老板”。这种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店铺以其极低的营运成本,广阔的信息发布面,吸引了大量的在校大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安安,在网上开店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给她创业灵感的是同寝室的姐妹,她们经常讨论化妆品。那时候,安安常会托亲戚帮同学从香港带一些护肤品。后来,偶然得知网上开店,只需300元的开店费,月租50元。基本程序就是采购、发布信息、成交(收钱发货)这三步,可免房租、装修,人力投入也不大。在作了详细周密的调查后,她就决定在网上卖化妆品,东拼西凑了3000多元钱,在一个大的交易网站上注册了店铺。”
同为南艺学生的小夏是南京人,也在网上有个自己的“店铺”。目前主要经营时装。小夏认为网上开店听起来很简单,其实也很辛苦。为了开店,她专门买来数码相机,然后学了photoshop的图片制作。每次去外地进货都是晚上去,坐一夜的火车。第二天拿完货回来,就得把衣服挨个照相、量尺寸。发货也是个艰巨的任务,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卖出去10多件衣服,得自己在家缝包裹,写单子,然后一大包一大包地拿去邮局。
经营秘诀:
小夏和安安在网上开店是个成功的例子,两年来,她们渐渐悟出了一些小窍门。首先卖的东西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这样你才能不断地做下去。其次,在网上开店,不仅商品本身要有档次,还要把照片要拍得精美,给商品赋予艺术性的语言,一定要符合网络顾客的口味。在网上购物的顾客多为30岁以下的中等收入年轻男女,所以商品往往要突出时尚的特点,包装要体现韵味和个性。
7.大四女孩开出“美丽生活坊”
中国最大购物网——淘宝网上人气很旺的美丽生活坊版主:大四女生赵楠楠。就是这么一位女大学生,在短短的10个月时间内,创造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从一个无名小辈挂靠淘宝网到现在成为信誉最好的网络商。
2001年9月来南京林业大学报到时没想到会在江宁校区读书,因为学校离南京市区有些远,平时买生活用品和衣服之类的很麻烦。到了双休日就只好上上网。2003年9月的一天,赵楠楠在易趣网上看中了一款喜欢的衣服,而且当时网上标价只有150元钱,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钱汇了过去。当时,网上购物在同学们中间还是新鲜事物,纷纷劝说不要相信网上店铺。她当时想,如果是骗局也就是损失150元钱,尝试一下无所谓。可没想到,过了几天后她竟真的收到了想买的衣服,当时觉得好开心。网上购物成功后,她忽然就萌生了一种想法,觉得任何事情你不尝试就不知道结果。从那以后,所有的生活用品她都从网上购买。
享受了一段网上购物的快乐时光后,赵楠楠萌发了网上开店的念头。想到便做,从购买电脑、数码相机和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开始,赵楠楠心爱的女孩服饰网上专卖店——美丽生活坊开业了。
店开了,但麻烦却来了。由于是刚刚开店,在网上没有一点信誉度,货物摆在店里根本无人问津。好不容易挨了一个月,一名外地客户终于发来信息,要购买其中的一件衣服。虽然一个月就卖了一件衣服,可小赵心里却开心得要命。
经营前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丽生活坊在网上慢慢地有了知名度。天南海北的顾客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发信息来,要购买店铺内的服装。为了节省点邮费,她经常一个人在星期天提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邮包,坐公交车从江宁赶到夫子庙邮局去寄。赵楠楠当时开店时根本就没想着要赚钱,主要是想尝试一下,而且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东西卖不了就自己用。真的没有想到网上店铺生意竟出奇的好。
8.网店创业两年成富姐
在校大学生创业已不是新鲜的话题,大学生网上开店还是个热门行业。率先“吃螃蟹”的大学生不仅找到了创业的乐趣,还一举成为学生中的“大款”。
成都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张娜经过短短几年的经营,身家已达20万元。平时一身休闲打扮的张娜眼神里透着精明,给她创业灵感的是同寝室的姐妹,她们经常讨论穿着打扮,偶然得知网上开服装店,可免房租、装修、税收,投入人力不大。在联系其他省外城市的中学校友作了调查后,东拼西凑了2000多元钱就在易趣网上注册了店铺。
2001年8月,她的店刚开张,接到南京和上海两位小姐的订单,也许是高兴过了头,她把货发错了。为了维护诚信,她不仅发了几封电子邮件道歉,还横下心对客户作了赔偿。后来,她的生意开始滚起了雪球,在全球最大的中文商品交易网站易趣网上拥有3家连锁店,总的资产大概有8万元。
网上开店很简单,按网站的规矩,300元的开店费,月租50元,不用上税,投入非常少。其实在网上开店并不比开个实体店铺轻松多少,她专门去学了photoshop的图片制作软件,买来数码相机。
制作程序很简单,但不乏辛苦。首先进货很辛苦,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拿回商品挨个照相、量尺寸。发货也是个艰巨的任务,生意好的时候,每天卖出去10多件衣服,得自己在家缝包裹,写单子,然后一大包一大包地拿去邮局,一次拿不完还得跑几趟。
那段时间真是很辛苦,但是到了月底,看看自己一月劳动的成果:竟有一万多元。张娜又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她觉得这个工作值得做下去。就这样坚持几年,张娜现在已经是户头上有二十余万的“富姐”了。
9.从“另类”学生到另类聊吧老板
她个子不高,板寸发型,与人谈话时眼神透出几许调皮。15岁退学后,她给人打工。17岁自己当老板打拼市场,生意曾一败涂地。18岁她步入大学校园读书。上学期间,她异想天开开了全国首家“聊吧”,月赢利高达万元。
2003年7月,“野心勃勃”的她开了一家公司,注册资金50万,聘用员工十多人开拓市场。她的名字叫张美英——
15岁退学以后,张美英感觉到了自己的欠缺,她拼命考进了郑州大学的工商企业管理系,要在大学里学习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一天,她沿着桃源南街向学校走,路两旁全是商店和餐馆。在离学校400米的地方,她看到两间出租的房子,100多平方米,月租2800元。如今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把这两间房子建成一个精神家园多好,温馨、舒适,有情调,把快乐相互交流,把忧伤向别人倾诉……也许开一间聊天室,提供精神服务,比商场还挣钱呢。这个想法迅速在张美英心中酝酿成形。
回到学校,她把想法向同学说完以后,三个好朋友立刻对市场展开调查。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走访了100多幢写字楼,300多个居民小区,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近两万人当中,1.6万人愿意在情绪不好时接受聊天。
就这样,张美英的“聊吧”诞生了。这在河南是第一家,在全国也是第一家。随后,张美英用自己以前打工存下来的钱,先交了房租,再请人帮忙店面装修,购买设施。大家集思广益,说“聊吧”和咖啡厅不同,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收获,要简单别致,古朴温馨……
因为是新生事物,聪明的张美英成功“利用”了媒体,通过电台、报纸进行宣传,让许多人都知道了郑州桃源南街有一个大学生开办的“聊吧”,内设吧台、茶水、信手涂雅的墙壁等。
人说“万事开头难”,但“聊吧”却是开门红。房租、水电、税费、人员工资等每月要6000元。第一个月持平,第二个月赢利4000元,第三个月竟赢利5000元……这让张美英兴奋不已。
2003年1月到4月,最高的1个月赢利1万元。一般每月挣个三五千元,就是在非典时期,学校封校的情况下,聊吧也一直在赢利。
经营前景:
现在她的“聊吧“已经开成了公司,选址在郑州市金水路上的金源大厦,目前有员工十多人。张美英任总经理,北京总部派过来一个区域经理,下设办公室主任、文秘、会计、出纳等。张美英说,公司的所有人员是从网上招来的,他们都很优秀,年龄也都比自己大,但大家都习惯喊她“张总”。“张总”这个称呼对一个21岁的大学生而言,是不是有些“刺耳”?张美英却认为,这其中饱含了一种肯定,一种对人生积极务实的肯定。
点评:
十几岁开始创业早已经不是神话,也有很多学生正在创业的路上努力尝试着。在开店业上,大学生似乎更青睐网上开店和和自己专业结合较紧密的行业。其中尤其是网上开店,由于可以兼职,大学生对网络的了解更多,似乎更适合大学生们来做。开店创业,不仅使他们的经济开始独立,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艰辛,也为他们的未来职业选择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尝试。大学创业虽然光荣,但是在遇到工作和学业之间的矛盾时,大学生们就又要在其间进行自己新的抉择。
大学生创业最头痛问题:第一桶金哪里来
对于大学生创业,有这样一个比喻法:与其1000个人去抢坐一个“工作”的座位,为什么不干脆给自己造一把椅子坐?社会在声声唤着“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压力,并且开始给予创业大学生各方面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方式。那么,大学生创业究竟要做好哪些准备——怎么选择项目?怎么筹钱?又如何进行规划呢?
选择合适的经营项目是首要难点。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更不了解市场风云,往往因为选择了不恰当的项目而创业失败。很多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创业,是选自己喜欢的干,还是选看似来钱快的?
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美好的蓝图,都有用不尽的热情,可关键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将设想变成现实?头个大关口就是“钱”,白手起家哪有那么容易?
那么,对于“一贫如洗”的毕业生来说,要怎样从头开始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呢?
1.寻找投资人
陶景超的公司经营的业务可谓是大学生创业中的“制高点”——纳米、涂层及表面技术,高科技含量如此之重的项目在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很抢风头,但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他的投资人是我一个做外贸的朋友,彼此都很信任。他对纳米很熟悉,也一直在做相关的课题,他看到这个项目很好就做了我的投资人。
陶景超表示,寻找合适的投资人并且要双方互相认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我想告诉有创业之心的大学生的是:不要为了钱而过度发愁,只要你的项目好,就一定找得到投资人,所以要坚持下去,但前提是你要有详细的规划和良好的可行性方案。”据记者了解,市面上有不少的投资公司,可通过他们对项目进行投资。
2.从小处开始,积累资金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最后一年,章清叙利用业余时间帮助一些国外客户代理采购,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最初一批资金的来源很有趣: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认识了一位刚到上海的加纳政府官员,恰逢加纳总统4年一次的改选之年,他来中国是要采购选举当天要用的野营灯和特制的装选票的袋子,事情很急,可事先联系好的供应商提供的价格和服务与以前的承诺相去甚远,他感到非常不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主动帮助他做了很多事情:寻找新的供应商、定货、安排空运……费尽周折,终于赶在总统大选的前一天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即把那批急需的野营灯和选票袋运送到了加纳。
这的确是很偶然的机会,那位政府官员对我们的热心帮助很满意并且有意向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贸易合作关系,指定他们作为其公司在中国的采购代表。后来,这个客户还给他们介绍了一些其它的客户,这些客户和他们的业务往来逐渐频繁起来,从而催生了们自己办个中非贸易咨询公司的想法。
看来,一些看似不大的业务可以使大学生在边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能积累原始资本。
3.跟有经验的合伙人学
陶景超自述一开始,自己有好多不切实际的想法想一下子就把厂房建起来,先让自己风光一把再说。后来投资人的一些建议和理念才让他知道了技巧真正在哪里。他们建议他先把市场做起来,看看究竟哪一块项目好,做好市场定位以后再考虑买机器和建厂房的事情。他觉得很有道理,就照做了,现在公司的构架挺稳定的,不管是机构设置、理念、人员配备方面都还不错。陶景超是学理工科的,最开始对于管理、财务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但在与公司的投资人和会计接触下来,慢慢学到了不少的科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实践当然是最好的学习途径。
2.先自学,再实践
章清叙的公司暂时就自己和朋友两个人,那么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便是自学。上学期间,他就注意加强外贸、外语、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参加过英语口语培训并非常注重以前的创业成功人士的经验。
他觉得这个过程中没什么技巧,只能靠不停地汲取缺乏的知识,并把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不断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对于创业者来说,要积累的知识、要锻炼的能力、要培养的素质很多,一定要抓紧时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