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6106100000028

第28章 高等教育扩张下毕业生的工作搜寻方式

7.3.1 样本结构与数据描述

我们根据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用的工作搜寻方式,以五级量表形式要求被试对这些搜寻方式的效力进行评估。这些渠道包括:校园招聘、互联网招聘、人才市场和中介、兼职和实习、家庭背景(父母帮助)、校友关系、老师和学校的推荐以及亲戚朋友关系等。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方法有:再测法、折半信度法、Kuder-Richardson信度系数法、Cronbach‘s α信度系数法等。在Likert态度量表中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sα系数及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值来判别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值只要大于0.7,其信度即可接受。而本研究使用SPSS13.0计算得到问卷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8,具有较高的信度。

各种工作搜寻方式的得分情况。从总体的平均得分来看,亲戚推荐、学校与老师的推荐、本校就业网是最有效的三种工作搜寻方式,自投简历、朋友介绍、本省招聘会、校友推荐、外校招聘会则紧随其后,大学生就业网、就业专业网站、招聘广告、外省招聘、邮寄简历的有效性则排在最后几位。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在评价各种搜寻方式的有效性上略有差异:专科生将亲戚推荐放在首位,本科生则最为看重本校招聘会的作用,研究生则最重视学校与老师的推荐和学校就业网的作用。

7.3.2 工作搜寻方式的因子分析

我们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用方差极大法进行旋转,旋转后的因子提取结果。

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个因子主要代表非正式就业搜寻渠道,第二个因子主要代表正式的就业渠道。

总体来说,老师和学校推荐、亲戚朋友关系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工作搜寻方法,家庭背景和校友关系随后,两种公共就业渠道——人才市场和中介、互联网招聘,评价最低。这与国外学者Schwab、Rynes和Aldag(1987)等人的发现是一致的。豪尔泽(Holzer,1988)、布劳和罗宾斯(Blau&Robins,1990)等人的研究表明,非正式的工作搜寻渠道比起正式的工作搜寻渠道更有效。我们的研究也验证了他们结论。

但在三个学历层次毕业生身上,工作搜寻方法又有一定的差异。专科生认为亲戚朋友关系是最有效的,其次是老师和学校的推荐、兼职和实习、校园招聘、父母和家庭背景。相比之下,本科生最看重校园招聘的作用,排在随后的是对亲戚朋友关系和校友关系的利用,而对人才市场与中介、家庭背景和互联网的作用则不大看好。不过,本科生和专科生对于校友关系的作用,评价都要高于硕士研究生。

以上是对初次就业者的分析,从失业后继续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的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2006年和2001年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失业人员寻找工作的常见方法(渠道)。很显然,无论哪一年份,无论哪一学历层次,委托亲友找工作在我国都是重要的工作搜寻方法,对非正式搜寻方法的利用程度甚至高于对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利用程度。

事实上,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群,工作搜寻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不同年份的对比,可以发现,大专以上劳动力委托亲友找工作等非市场化、非公开渠道寻找工作的比例居然呈现上升趋势,而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招聘会、广告等市场化、公开化渠道寻找工作的比例却无明显上升,甚至出现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劳动力,有着比较低层次学历者更高的社会资本,这种社会资本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在一起,如亲友关系、师生关系、校友关系、老乡关系等。而这种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类似的功能,成为高学历者在一级劳动力市场上继续留下来的重要力量。

那么,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上非正式的工作搜寻渠道甚至比正式的工作搜寻渠道还更有效,以致于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也大量进行非正式的工作搜寻呢?

正如前文的研究结论,在我国这样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上,以公有部门为主的一级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很低的工作流动率,只有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上,工作流动才是频繁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为了获得一级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必须借助一级劳动力市场上已经就业的“内部人”——内部人在分配新的就业机会上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他们不但对于本企业(单位)的情况极为熟悉,了解具体的招聘要求,他们在组织招聘过程中,还具有直接的筛选权力,在面试和录用决策中也能发挥其影响力。因此,那些具有更高社会资本的人,往往借助于非正式的工作搜寻渠道,取得内部人的支持,更容易进入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

7.3.3 搜寻因子与起薪的关系

我们将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非公开搜寻因子、公开搜寻因子。以本科为对照组,进行最小二乘方(OLS)回归分析。从方程的估计系数我们发现:

公开搜寻因子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为负,而非公开搜寻因子对起薪的影响为正,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通过非公开搜寻渠道下的毕业生更有可能得到更高报酬的工作。

与第四章未引进搜寻因子的情况一样,面试次数对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起薪随面试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求职周期的影响并不显著。

年龄和入学前的户籍身份对毕业生的起薪有显著影响,年龄的影响为负,而城镇户口的影响为正。但性别因素对起薪的影响并不显著。是否211院校对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211院校在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起着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而一般本科院校的影响即使在10%水平下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