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勤劳节俭故事
6103500000043

第43章 朱元璋称帝不忘俭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皇帝。他与一般封建帝王不同之处在于讲究节俭。

他是濠州钟离乡人(今安徽凤阳)。出身农家,放过牛,种过田,做过和尚,要过饭。在民间渡过24年颠沛流离、饥寒交迫的生活。投奔红巾军后,凭着自己的战功,从小亲兵一步步上升为控制半壁江山的吴王,在战场上渡过了16年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活。明朝建立后,他用宽猛结合的手段,重建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以休养生息为方针,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他不喜欢饮酒,多次发布限制酿酒的命令。他不爱奢华,在营造宫殿时,工程设计者送来图样,他把雕琢考究的部分都去掉。对中书省官员们说:“宫殿只要坚固就行了,何必过分华丽。当初尧住的是十分简陋的茅屋土阶,却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皇帝。后世竞相奢侈,宫殿里有无穷无尽的享乐,欲心一纵,就不可遏止,于是祸乱就产生了。假使做皇帝的能节俭,下面的臣子就不会奢侈。要知珠玉不是宝,真正的宝是节俭。今后一切建筑都要朴素,不准浪费民力。”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不要建造亭台楼阁。

有一次,司天监把元顺帝亲手制作的水晶自动宫漏(计时器)献给朱元璋,却被朱元璋严厉地训斥了一顿。江西送来陈友谅的镂金床,也遭到朱元璋的严厉训斥。

为了让儿子得到锻炼,他规定诸子出城稍远,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朱元璋还带着太子朱标,到农民家去,并告诫太子说:“农民勤四体,务五谷,身不离田亩,手不离耒耜(sì),终年勤劳。住的是茅屋,穿的是布衣,吃的是粗粮,国家经费还要从他们身上出。”

朱元璋的俭朴生活,使天下养成勤俭风气,化民成俗。朝廷内外许多官员都很俭朴。如济宁府知府方克勤在工作中的勤慎和生活上的俭朴,是明初廉吏的典型。他官职不低,月俸20石,但自奉简素,不服纨绔,一布袍十年不换。家中房屋坏了,属吏请为之修缮,他说:不要因为我的私事而劳民,自己买苇席障之,蔽风雨而已。

朱元璋不仅自己以身率先、勤政俭朴,还立法定制,要使富者得以保其富,贫者得以全其生。对贪得无厌,横行不法的豪强地主,采取严刑重法加以打击。使当时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