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克服焦虑症
6103300000005

第5章 你是不是“老急”

看过前面案例的读者朋友们,是否也开始在脑海中搜索,自己以往或者现在的生活经历中,是否也有类似“小姑娘”甚至是“杞人”的情绪和感受?

别着急,我们先来做个测试:

下面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并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数字。

没有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多数或全部时间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或着急

1

2

3

4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1

2

3

4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感到惊恐

1

2

3

4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1

2

3

4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

4

3

2

16.我手脚发抖打颤

1

2

3

4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1

2

3

48.我觉得容易衰弱和疲乏

1

2

3

4

没有小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多数或全部时间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4

3

2

1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

1

2

3

4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1

2

3

4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1

2

3

413.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

4

3

2

114.我的手脚麻木和刺痛

1

2

3

4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

2

3

416.我常常要小便

1

2

3

417.我的手脚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4

3

2

118.我脸红发热

1

2

3

4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4

3

2

120.我做噩梦

1

2

3

4

请将各项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乘以1.25,得分在50~59分为轻度焦虑,得分为60~69分为中度焦虑,得分≥70分为重度焦虑。

您的分数是多少呢?

得分高的朋友不必忧心忡忡,得分低的朋友也不必沾沾自喜,因为焦虑这种情绪一直都在你我的身边。

不信?听我再讲个故事,或者说听一段相声。

著名的相声演员姜昆(以下简称“姜”)和唐杰忠(以下简称“唐”),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表演过一个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叫《着急》,描写了一个叫“老急”的邻居的日常生活,我们来看看“老急”的身上是不是也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1)“老急”是谁?

姜:就住我们家旁边儿。这个姓纪,因为好着急,大家都叫他“老急”。

唐:他跟谁着急呀?

姜:跟谁都急,一天到晚没有不着急的时候,从睁开眼开始。

(2)一早起来

唐:那……早晨起来跟谁着急呢?

姜:坐在床边儿跟闹钟着急。

唐:嗬。

姜:瞪着它——“唐师傅,您看见没有?昨儿新买的。定好了七点半,今天七点四十五了,一点动静没有”。

唐:嘿。

姜:“您说我买了个哑巴。你说是我叫他呀,是他叫我呀?对吧?”

唐:它这闹钟啊,早几分钟、晚几分钟也是保不齐的。

(3)出门上班路上

唐:好啦!出门儿上了路就不着急啦。

姜:谁说的?上路我还得着急呢?

唐:那着什么急呀?

姜:上路?我跟那个开汽车的着急:他跟你抢道,你说你咽得了这口气吗?

唐:你不会躲着点儿走啊?

姜:我躲他,谁躲我呀?你说他多快呀?一踩油门儿,“噌”就出去啦。我这儿倒好几圈儿才这么一咕截儿!气得我跟他喊,“你着什么急呀”?

唐:你着什么急呀?

姜:废话,我上班去。

(4)到了单位

姜:到了单位呀,我还跟记考勤的着急。

唐:怎么呢?

姜:刚迟到五分钟给我画一道儿,啊?你也不打听打听,我这一道上多少红绿灯?是个红灯你就得停那儿。你想快点儿?警察拦你,汽车挤你。到这儿给我画一道儿。那一道儿咱们厂子里规定好了,刨工资的百分之零点二五,我一个月挣一百七十四……算了,你给我记一道儿、记一道儿吧。

唐:怎么同意记啦?

姜:再说会儿,半个钟头了。

(5)下班吃午饭

唐:好了,好了,到了中午歇歇晌就不急了。

姜:我还得跟那大师傅着急哪。

唐:大师傅怎么招你啦?

姜:大师傅?他有亲有厚:你排队,前边那个,一勺这么一大碗,我这两勺够不着一盆儿底儿。啊?也搭着我这盆大点儿。

唐:什么盆儿啊?

姜:洗脸盆儿。

(6)接着上班

唐:得了,吃完饭就踏实了。

姜:不行!你好好的上着上着班儿,他老组织你学习,多让人着急呀?

唐:哎,我告诉你呀,这学习你可应该重视。

姜:是啊,人家学习呀,开会呀,都响应上级号召,那么短。你说我们这单位,做报告都多长啊?哎哟,那个长哟,国际的、国内的、党内的、党外的、今年的、去年的、这月的、下月的,好容易这人说完了,旁边那个站起来了,“同志们,我再补充两句”。人说那么全?你补充什么呀?你说急人不急人?

(7)下班买菜

姜:我不够跟那个小商小贩着急的!

唐:怎么呢?

姜:自由市场那卖菜的,为了五分钱,他跟你穷对付,你瞧那贫劲儿:“嘿,师傅,师傅,就五分钱,五分钱您就给了吧!您要省您从大处省、省个十顷带八顷;要算您从大头算,算个十万带八万,要算您别跟我算,我穷的都快要了饭,成天在这儿卖葱蒜,一身泥来一身汗,刮风下雨也得干,要不然我就甭吃饭,少给五分我不干,你看合算不合算。来吧,掏钱,掏钱,五分!”你说他贫不贫?这个!我跟他耗着,我耗俩钟头,我就不给他这五分,我跟你说。

(8)晚上休息

唐:哎,总算到家了。休息休息,看看电视。

姜:你别提看电视。

唐:怎么呢?

姜:一提看电视我就着急。

唐:看电视着什么急呀?

姜:现在那个电视连续剧一演,演一百八十多集呀!他不一块儿给你演,一天一集,他抻着你,打头一集就开始搞对象,搞四十多集还没搞上,有这功夫我自个儿搞去行不行啊?这个!

唐:你呀,你看看球赛。

姜:你这个球赛,中国队他干踢老不进去,你不着急呀?

唐:那么你就看看歌舞。

姜:看歌舞?

唐:哎。

姜:我更着急啦!现在唱歌的诸位,好家伙,干拉长声不下来,跟火车笛儿似的,一张嘴:稀拉卡巴……我就不鼓掌!我憋死你。

(9)生育孩子

姜:为了孩子我着了一辈子急了,你知道吗?

唐:至于吗?

姜:至于吗?打怀上这个孩子,我们两口子就着急。

唐: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着的什么急呀?

姜:人家那孩子十个月,我们那孩子怀了八个月,他想出来,要早产。你说多让人着急呀?啊?

唐:这孩子,他也是怕你着急呀。

姜:没听说过。

唐:那就赶紧吃保胎药啊。

姜:一吃药吃多啦。十一个半月一点动静没有。

唐:哎呀,这回呀,这孩子是不着急啦。

(10)孩子上小学

姜:上学才着急呢!生日差八天,学校不让进。我得反复解释。“哎,同志,我们那孩子药吃多了,要不然八月份就出来了。”

唐:哎!你跟人说这个管什么用啊?

姜:好容易对付上了学,我这急就是一连串儿的。

唐:可不是嘛。

姜:一年级——天天接送。

唐:着急。

姜:二年级——上课不听讲。

唐:着急。

姜:三年级——学会玩东西了。

唐:着急。

姜:四年级——逃学看电影。

唐:着急。

姜:五年级——课外活动太多。

唐:着急。

姜:到了六年级又面临着考试。

唐:考中学更着急啦。

姜:哎哟,这孩子他功课难,他天天问我来。

(11)孩子上初中

姜:跟头把式的上了初中。

唐:哎,总算没白着急。

姜:咱们想说得了,松口气吧!我们这孩子什么没学会呢,刚上初一学会搞对象,弄一女朋友回来!你说多让人着急呀?

唐:哎呀,这孩子也是随你呀。

姜:那我跟孩子他妈搞对象,是他这么早吗?啊?我们上初三以后我们互相写的条儿,然后呢,我们……

唐:没问你这个。

姜: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唐:这孩子早恋,你怎么办?

姜:怎么办?也不能打呀!赶紧就劝吧。咱们是掰着手指头讲、磨碎了嘴皮子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申明大义、摆明利害。

唐:那孩子通了就好啦。

姜:好什么呀?人家女方家长又找来了。

唐:怎么出事儿啦?

姜:出大事儿啦。堵着门口跟我嚷嚷:“你们怎么教育的孩子啊?年纪轻轻的教我们姑娘搞对象!一天一天地泡在我们家里头,把我们冰箱里的东西都给吃了。我们给孩子她姥姥预备了点棒子面儿,你们那孩子出主意,全给熬粥喝了。”你说我们家缺这玩意儿吗?

(12)以后……

姜……以后,你说考不上大学着急,找不着工作着急,找着了工作不称心我又着急。好容易都安定了,岁数也到了,这孩子又搞不上对象啦!啊?你说有对象着急,没对象我也着急?你小子当初学那本事哪儿去啦?有本事接茬儿糊弄人棒子面粥喝去呀!

唐:什么呀?你呀,就别提人家这段儿啦。

姜:哎哟,以后好容易对付搞了个对象啊,又为这住房着急、又为结婚办事儿着急、为婆媳之间不合着急、为小两口打架着急,不提我不着急,一提就一脑门子官司。

(13)还没有完……

唐:得了,眼不见心不烦。你呀,躺下睡觉就没事儿啦。

姜:也是,该着的急我都着了,我早早的睡觉,刚想睡觉,就我们街坊二大妈这一嗓子,把我没给急疯过去。

唐:二大妈说什么啦?

姜:“告诉你们,过两天副食品要涨价啦!”你说急人不急人哪?

虽然文学作品总是具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我们在笑过之后,是否也会依稀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的焦虑情绪越来越常见,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该有过焦虑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像“老急”一样,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工作问题、经济问题、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等。这些都会引发焦虑。但是不是所有的焦虑情绪都要确定为焦虑症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应激总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竞争由来已久,我们人类是从远古时代的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而动物本身就存在一种本能:遇到新的情况时,会产生应激反应,全身的神经、肌肉都会动员起来,迅速对情况作出反应:是战斗,还是逃跑。

就像是草原上的狮子和羚羊,狮子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奔跑觅食,不然就会饿死;而羚羊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是奔跑,而且要比狮子跑得快,不然就会被吃掉。它们只有及时地作出客观的应激反应,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别的物种消灭掉,也不会被大自然所淘汰。

人类的进化也是如此,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焦虑无处不在,它是人类能够不断进步和生存所必需的要素和不竭的动力。

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居安思危、适度快乐的人往往比满足于现状、高度快乐的人学历更高、更富有,甚至更健康。

所以,如此分析起来,焦虑本身应该是一个中性的名词,不应包含过多的负面色彩,而我们应该还原“焦虑”一个本来的意义。

焦虑是人面对压力或不明原因刺激时的一种情绪反应,常表现为紧张、忧虑、担心、恐惧等,常伴随着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躯体的生理反应。

但是,由于惯性思维的存在,大家在提到“焦虑”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和精神病理学中对焦虑的定义来理解和表述,再加上人们逃避压力追求舒适放松的本能反应,大多数人认为焦虑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只要有一点点焦虑前兆就惟恐避之不及。如此一来,使得大家一提起焦虑,脑海中常常尽是消极的评价和恐惧的影像。

其实,焦虑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