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候,徐九思上任句容(江苏境内)知县,他治县有方,政绩卓著,全靠他的三字经——勤、俭、忍。
徐九思常说:“俭则不费,勤则不隳,忍则不争,保身与家之道也。”为勉励自己为政清廉,力行勤俭,他在自己的居室挂着一幅《青菜图》,图旁有两行警句:“为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他无论做什么,都以勤、俭、忍为座右铭。
徐九思的“勤”,除了勤于公务,洁身奉献,为当地人民兴利除弊之外,他还带头勤于生产劳动。在他的县衙里,原有一个园圃,以往的县吏一心盘剥百姓,园圃无人经营,早已荒芜。徐九思上任后,亲自率领衙内下属到园圃垦荒,地开垦出来后又种上蔬菜瓜果,饲养了猪羊鸡鸭。园中有个水池,他也进行了修整,放养了鱼苗。这样,不仅节约了生活开资,还培养了吏佐们的劳动习惯。
徐九思的“俭”,事迹更多。当时,句容县的粮簿上有一笔“例金”,这笔钱是专供地方官花用的,九思到任后,毅然革除了这笔例金,他自己自然分文不得了。平日,他的生活俭朴,“生平不嗜肉,唯啖菜”。那时官员不分大小,宴请送礼成风,凡有官员路过此县,或上级官府的属员下县,地方官都滥用公款大肆宴请,重礼接送,造成极大浪费。九思决心刹住这股歪风。一次,上级府中一些属员下到句容县,照例要索取贿赂,但九思不予理睬。他们见鱼肉不成,便借酒装疯,谩骂县衙,咆哮公堂,九思毫不退让,令人将他们绑起来用鞭子抽打。这事被上面府尹得知,很是恼怒,骂九思目中无人,但也无可奈何。自此以后,句容县的贪奢歪风大为收敛,衙内的公费开支有很多节余,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徐九思又把省下的钱惠之于民。在句容县西部,有70多里的路面年久失修,严重损坏,按照贯例这又要增收赋税来修路。但九思没向百姓收缴分文,率人修好了路,整个工程全部是节约下的公费开支。
徐九思的“忍”,简单说就是对自己不争名,不争利,息事安贫。
徐九思在句容去邪扶正,嫉恶扬善,而且厉行节约,勤政为民,群众很崇敬他,为他建造了“九思祠”。后来,他因得罪严嵩被罢官,家居20余年,仍不改勤俭,他为乡里立义田,兴义学,招抚流民,领头开荒,劝之种植,使当地百姓人人皆仰。当他85岁溘然离世时,句容人民纷纷拜伏于“九思祠”前祭祀,这时九思离开句容已35年了。
俭则不浪费,勤则不懒惰,忍则不争名利,这就是我做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