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考古发现探秘(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099800000010

第10章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永乐大典》是编撰于明永乐年间的一部大型类书,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屡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主持编辑《永乐大典》,参加编写、撰稿、圈点的文人多达3000多人,前后用了5年时间。它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而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书。然而,这么一部重要的百科全书,在嘉靖年间重录之后,其正本却不知去向,下落不明;后人的有关记载又众说纷纭,甚至越传越讹,成了中国文化史中一件重大的谜案,至今未有定论。

毁于明亡之际说

国内出版的不少通俗读本在介绍《永乐大典》时,一般都认为,“1557年,皇宫奉天门、三殿等处着火,《永乐大典》经抢救免于焚毁。后来,明世宗恐孤本再遭意外,便命徐阶等109人,用了5年时间,摹写了一部副本,从此正本和副本分别藏于文渊阁和皇史晟。明末,文渊阁被焚,正本被付之一炬”。说得再具体一点,即指正本被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焚毁了。起义军占领北京后,在皇太极和吴三桂联军的攻击下,被迫撤离北京。据史籍记载,起义军撤走时,曾放火焚烧宫楼。但是,有的学者指出,各种史书都没有明确记录说《永乐大典》正本被焚毁一事。文渊阁被焚,《永乐大典》正本随之不存在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毁于清朝乾清宫大火说

据《鲒亭集外编》载:雍正年间,《永乐大典》副本由皇史晟移藏翰林院,学者全祖望在翰林院看到了副本,并发现有缺,于是猜测正本下落说:“乃知其正本尚在乾清宫中,顾莫能得见者……予尝欲奏之今上,发宫中正本以补足之,而未遂也。”到了清朝末年,缪荃孙不但承袭了正本藏在皇宫内的乾清宫之说,而且还进一步发挥说道:“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乾清宫一场大火,正本被烧毁了。”这在《艺风堂文续集》中有明确记载。从此,《永乐大典》正本被毁于乾清宫大火之说便正式流传开来。不过,有的学者指出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不足信。因为乾隆九年至四十年间(公元1744~1775年),清政府曾对宫中藏书做过一次清理,所有善本典籍全部集中在乾清宫旁边的昭仁殿,编成了《天禄琳琅书目》。《永乐大典》是书籍中的“庞然大物”,有一万多册,如果正本在乾清宫中,是极易被发现的。然而现在《天禄琳琅书目》中未将《永乐大典》编入,就证明正本当时并没有藏在乾清宫中;又据《办理四库全书档案》记录,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时,因为要从《永乐大典》中辑录佚书,由于副本有缺,为此宫里宫外都寻找《永乐大典》正本,但没有结果。

可见,由于史籍没有明载《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后人在此问题上又多加推测、臆断,所以正本究竟哪儿去了,始终未明。要揭开谜底,看来只能依赖于考古发现了。

延伸阅读

《永乐大典》今何在

《永乐大典》残本星散于世界各地公私藏家之手,目前散落在7个国家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大约400册,800余卷。单位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日本三理图书馆、日本静培堂文库、日本斯道文训、日本大府立图书馆、日本武田长兵卫、日本石黑传六、日本小川广己、英国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英国剑桥大学、英国马登、德国汉堡大学图书馆、德国科隆大学图书馆、德国柏林人种博物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美国康奈大学、美国波士顿图书馆、越南河内法国远东学院、韩国旧京李王职文库等。中国国家图书馆拥有221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永乐大典》加起来,不到原书的百分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