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婚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6099000000017

第17章 门当户对觅伴侣——门第观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在礼法上都对婚姻产生了种种限制,这也形成了“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这种观念成了很多人缔结婚姻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同时也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强权和封建等级制度。

门当户对,就是指缔结婚姻的两个家族或者家庭应该有相等或者大致相同的社会地位。门第观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左右婚配的一条重要准则。为了保住显赫的家世,名门望族们不与庶族通婚,只在名门大姓中互婚,于是便形成了门阀婚姻。

门弟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文献记录来看,婚姻关系中讲求门当户对的习俗早在周时就出现了,特别是在统治阶级内部,通婚范围更是有着严格的限制。如西周时期的齐僖公曾经想把女儿嫁给郑国太子忽,郑国再三推辞不接受这门婚事,齐僖公问其缘由,太子忽说婚姻要讲求门当户对,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所以不愿意接受这门婚事,这也是成语“齐大非偶”的出处。这反映了当时婚姻中的门弟观念。

魏晋之前,不同等级阶层之间的婚姻同样存在着限制。吴、越争霸战时期,越国打了大败仗,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越国大夫文种带了大批财宝和许多女子前去吴国求和。但是,即使在这种俯仰由人的不对等谈判中,文种依然要求吴国必须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来安排这些越国女子的婚事,如越王的女儿应该嫁给吴王,越大夫的女儿应该嫁给吴大夫,越士的女儿也应该嫁给越士。春秋战国之际,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虽然遭到了严重的冲击,但是择偶观念却跨越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延续了下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推行了“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选材任官,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婚姻习俗中的门第观念达到极盛时期,地主阶级被严格划分为士族和庶族两大阶层。士庶不婚虽然没有在法令上得到体现,但是却成为了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另外,士族内部也存在着高低贵贱的区别,上等士族不会轻易降低身价同下等士族通婚。

隋唐时期,士庶不婚的禁忌不如南北朝时期严格,但是也比较明显。士族地主的黄金时代也已经过去了,很多地主家族甚至出现了士族卖婚现象,以自己的门第和传统地位换取经济利益和权势地位。这种新变化一方面表现了士庶之间仍然存在着等级差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士庶不婚的鸿沟在逐渐减小。

隋唐以后,虽然没有士庶不婚的禁令,但是也存在着士农不婚、士商不婚、官民不婚的风俗。这些婚姻限制并不是法律上的要求,而是作为了法律的补充,形成了风俗习惯,维护了封建阶级统治。

门第观产生的不良影响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封闭性的婚姻圈,加上古代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不同的群体被隔绝,远距离的联姻很难实现,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封闭。另外,婚姻圈的狭小,也致使后代出现生理缺陷,身体素质低下和生命短暂。

门第观念也使得无数真心相爱,却不属于同一阶层的男女不能成为眷属。因此,民间出现了抨击封建等级门第观,赞扬坚贞纯洁爱情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人们对跨越门第观念的美好婚姻的向往和追求。

延伸阅读

北朝封述破财攀望族

名门大姓的士族自视血统高贵,不与低贱庶族通婚,但是很多没有名望的庶族也很自卑,把能与名门望族结亲看做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不惜重金与名门攀亲。《北史封述传》就是典型的例子:封述出身卑微,希望能借与名门望族结亲抬高自己的身价。于是,他打算让儿子迎娶名门李氏家族的女儿。为了达到目的,封述不吝钱财,为李氏家族送上了大量聘礼。到了儿媳过门,还外欠大量聘礼,封述打碎神像发誓要还清聘金。封述的另一个儿子为了娶到名门卢氏家族的女儿也送给女方大量聘金和骡马,又赠送了大量珍奇古玩和土地。但是,卢氏家族仍然不肯罢休,贪婪的索取更多的聘礼,最后两家诉讼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