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基因和转基因
6098700000009

第9章 转基因食品(4)

有人说“水、土、肥、种、密、保、管、工”八个粮食产量的影响要素中,“种”只是其中一个,不要那么强调其重要性,朱祯认为,“种”对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50%的贡献。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所长樊胜根对《北京科技报》透露,现在整个世界的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缺乏粮食,2008年度全世界大约还有8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但是到了2010年初,章 樊胜根说。

孔祥智表示,对中国的亿万农民而言,发展转基因水稻的最大好处就是转基因水稻品质上升带来的价值提升和抗病害或抗虫害能力增加从而减少农药使用带来的支出,让农民们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目前中国已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抗虫棉就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利益。统计数据表明,在上个世纪推广3年后,全国就减少农药用量12.3万吨。另外大概每公顷能够让农民增加收益2000~4000多元 。“1997~2004年,国家已审定的抗虫棉品种有20个,2004年种植面积占全国植棉面积的66%。推广8年,按平均每亩增收200元计算,已为农民增加收益198亿元,农药使用事故也大大减少。”

另外,中国发展转基因水稻还可以大大节约种植粮食的劳动力。“据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农民工作时间大约有60%花在除草上面,耐除草剂农作物将大大减少这种劳动时间。”孔祥智说。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助理代表张忠军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表示:“不考虑饥饿、营养不良和儿童夭折等人类悲剧,一味地谴责生物技术的潜在风险,与盲目地利用生物技术而不考虑必要的生物安全一样,都是不明智的。”

焦点四:

转基因水稻是否忽略了公众知情权

这次转基因水稻事件舆论的焦点还集中在公众知情权方面。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王灿发告诉《北京科技报》,政府在进行一项决策时,会预料到肯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为了减少麻烦,也愿意采用低调的做法。

中国对转基因的策略其实是很中立的,既不宣传它的好处,也不宣传它的坏处。所以转基因实行很久以来,也很少能在主流媒体上看到宣传转基因危害或者好处的报道。政府采用的基本就是不张扬的态度,因为谁对这个都没有确定的把握。

在国际法上,有一个科学不确定性原则,对这种不确定性和可能的风险一般都会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政府的低调可能就源于此。

但是按照理想的方式,转基因不该只有农业部说了算,应该是有一个第三方监管的机制。因为农业部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转基因能提高产量,对农业部提高成绩是有帮助的。如果有第三方,比如让环保部监管,因为它不具备发展农业生产的义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抛开利益的纠葛。虽然我国目前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其中有环保部门的人员来参加,但是这个监督的力度却明显小太多了。

转基因作物只要按法律操作,就不能说它做错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应该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毕竟转基因作物是跟每个人都有切身关系的。

张忠军认为:“虽然目前被各国批准的转基因水稻等经过严格分析和评估并不存在安全方面的风险,但是出于科学手段的原因得不到100%的保证。所以,这就要求各国在制定转基因农作物发展政策、分析和评估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时,一定要保证充分的公开和透明,并要求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流通时有比较明显的标志和说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自己,让他们在消费转基因食品时明明白白。”

2003年7月2日,欧盟议会通过了有关对所有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的法规提案。新法规规定,所有含转基因物质达0.9%以上的产品都必须贴上“本产品产自转基因生物体”字样的标签。在这样规则下,目前在欧盟是否选择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公民的一个个人问题。

张忠军说,与国外相比,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缺乏基本的了解,往往都是跟着媒体和专家及环保主义者的意见在跑。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有时他们的观点却非常偏激过分夸大了转基因产品的危害性。因此,当前加大对社会公众进行转基因知识的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时我们的政府在进行相应的决策时也不公开透明,很多消费者很难了解到真实的信息,从而让转基因粮食作物及食品的负面效应被进一步放大了。”张忠军说。

就在关于转基因水稻的争论甚嚣尘上的时候,张启发介绍:我们的团队与全国水稻专家正在一起研制“绿色超级稻”。其基本目标是:“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使水稻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前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水稻只是实现“绿色超级稻”构想的第一步。

针对目前的质疑,张启发同时表示,会在今后的几个月中把安全性检测的相关数据全部公布出来

目前,农业部未准播种转基因粮,否认大面积推广进口稻籽。农业部一位官员表示,中国将加速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近期有报道称中国已批准进口转基因粮食种子在内地大面积播种,该官员予以否认。

(1)转基因新品培育列重大专项

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人民网专题采访时表示,“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在内地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该官员称,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中国目前已先后批准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四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但用途仅限于加工原料,而非种植。但该官员同时表示,希望中国创造并种植自己的抗病虫转基因作物,成为转基因技术领先国。

“目前中国必须认真实施好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加速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健康发展,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该官员称。该官员表示,研发转基因粮食对保持国际竞争力和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均具有重大意义。

(2)中国已有系列相关法规

此外,中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已推出相关法规。上述农业部官员介绍称,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国情并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1996年,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活动进行全程安全管理。农业部和质检总局也制定了5个配套规章,发布了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建立了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审批和标识管理制度。对于政府与媒体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的看法相去甚远,分析人士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宣传沟通,以及转基因生物知识的科普方面严重滞后是主要原因。

(3),2010年3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欧盟国家种植一种转基因土豆。

这一决定被认为是欧盟委员会转变对转基因农作物的立场,具有特殊意义。与美国相比,欧盟委员会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虑,长期以来对转基因农作物持审慎态度。转基因农作物在欧盟国家基本处于试验室研究、分析阶段,一直被禁止大范围推广种植。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最新决定,欧盟国家可以种植转基因土豆Amflora。这种土豆可以用于生产工业用淀粉,副产品可以用于生产畜牧饲料。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和消费事务的委员达利表示,欧洲食品安全署对所有涉及这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科学问题都经过多年严格分析,欧盟委员会的这项决定是负责任的。

七、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安全风波

近日,有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围绕着要不要在我国推进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产业化、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等问题,人们开展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为此,《健康报》记者采访了正在参加“两会”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黄大 。

记者:首先,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吗?

黄大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转基因食品的定义是“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食品”。

记者:您认为在我国推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产业化有哪些意义?

黄大 :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之所以支持发展转基因技术,主要是由于它能大幅度提高食品的产量及品质。其意义为:1.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我国粮食安全。2.可以显著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家禽养殖污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3.调整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带动种子产业的发展。4.增强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

记者:应从哪些方面评价转基因作物的安全?

黄大 :主要是针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畜健康及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来进行评价。比如转基因水稻,既在环境安全性方面涉及一些珍稀种子(如野生稻)资源和地方品种的保护及利用的安全性问题。

水稻是我国乃至亚洲人民的一种主粮,因此,在对转基因水稻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时,除了必须看它是否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惯例的规定外,还要根据我国和亚洲人种的膳食结构及大米的主要特点,额外增加环境安全性评价。例如对所有转基因作物都会进行是否存在对昆虫天敌和经济昆虫、益虫产生不利影响的评价。

记者:有人说目前的安全性试验可能是短期的,因此这种试验数据所表示的安全性并不代表未来5年、10年、50年、几百年依然安全。是这样吗?

黄大 :这种担心实际上是不必要的。因为证明一个食品是否安全,只需要与现行的食品进行比较。而转基因食品与现行的食品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更为安全,因为它不会受到农药污染。一种转基因食品从开始研究到初步上市,要经过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过敏性试验等多种试验,需8―10年时间。此外,在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超量的,采用这个量进行试验只是为了便于我们观察它是否可能会在更长时间里产生危害。迄今尚没有任何其它一种食品会经过如此严格的检测,也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存在健康和环境安全问题。

记者:那么您是如何看待这场争论的呢?

黄大 :争议是正常的,人们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需要时间。

在欧盟,针对转基因技术的争论也曾经非常激烈,争论的焦点问题与我国公众担心的问题相似。而技术竞争、市场保护和贸易冲突也是欧洲最初拒绝转基因作物的重要原因。但是经过科学家长期的宣传和努力,2010年3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批准欧盟国家种植一种转基因土豆。章 摘自《健康报》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有关转基因食物不安全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前面第一个反方的论点和常常能看到有人文学者、网友引用“英国科学家普斯陶”论证转基因食品的“不安全性”,甚至被讹成“转基因土豆杀死了实验鼠”,的例子。那么所谓的“普斯陶实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实验设计不严谨、漏洞多

1998年8月10日,苏格兰Rowett Institute的普斯陶在电视节目《行动中的世界》中介绍了自己的一项实验。他用两种转基因土豆喂养老鼠,这两种转基因土豆既没有在市场上销售,也没有被人类食用过。普斯陶向观众介绍他的实验:“这些食用了转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现了轻微的发育迟缓现象,免疫系统也受到影响。”

节目播出,各界一片哗然。普斯陶在实验尚未完成,数据没有发表的情况下,贸然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自己的结果。章 Institute组织了一个由本机构和其他科研单位的科学家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调查普斯陶实验的真实性。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普斯陶的实验材料是他自己构建的转基因土豆。普兹泰转入土豆的基因编码了两种植物凝血素。这种转入凝血素的土豆从没有出过实验室。低毒性凝血素的实验并非通过转基因土豆进行,而是直接被添加进土豆的,其含量超过正常状况的5000倍。虽然实验组老鼠出现了发育变慢的情况,但这种变化非常小。另一种较安全的凝血素无论是在转基因实验组中,还是被人为地加入土豆中(含量是转基因土豆的100倍),都没有对老鼠的发育产生任何的影响。在检测免疫系统是否受到影响的实验中,普斯陶事实上得到了没有意义,甚至自相矛盾的结果。

如果土豆被煮熟,那么不管里面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老鼠的免疫系统没有显示出显著差异。

其实这个结果更能说明问题――因为生土豆本身就有毒。人为地向生土豆中加入凝血素喂养老鼠当然会损害免疫系统。不过如果用乳蛋白和淀粉喂养老鼠,即使加入了凝血素也没有发现免疫系统的变化。这说明损害老鼠免疫系统的可能不是凝血素,而更可能是土豆作为单一的营养来源导致的。

基于以上事实,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普斯陶的数据不能作为支持转基因食品会损害发育和免疫系统的证据。

此后,英国皇家学会组织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普斯陶的实验进行了评估。他们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普斯陶的实验设计中没有确立一个明确的假设,没有设置清楚的对照组,也没有采用双盲的方法取样。(因为对动物器官的测量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所以采用双盲的原则是有必要的)另外,实验的样本太小,各个实验组之间的结果出现矛盾,饲养条件有缺陷,导致老鼠的健康出现很大的波动性。而且普斯陶用的统计方法也有问题。

经过了1年的修正,普斯陶发表了他的实验结果。发表的实验结果部分修改了被指出的错误,不过仍然存在问题,比如样本量仍然不够。在他的6组实验中,每组只包含了6只老鼠。此后,很多实验室希望能够重复普斯陶修改过的实验,不过都没有成功。

另一个有关转基因植物的生态安全性的实验:不知引用者有否认识到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基因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王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与种植的大田玉米的花粉飘散到附近植物叶片上的转基因玉米的花粉量之间的巨大差异。但一些科学家当即指出,这项研究里的实验室环境与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在自然界中,转基因花粉浓度远不像实验条件下那么高,再说天然环境下的王蝶幼虫也不吃玉米花粉。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经过2年多的研究,于2002年正式发表论文,指出在自然界中王蝶幼虫并不会受Bt玉米花粉的毒害。此外,在传统农业中,农民要大量喷洒杀虫剂来控制玉米螟,殃及其它昆虫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使用数量和实验条件的不同,当然会导致结论的不同,如果以人们每天食用的盐和水为例,这样差别的使用量,一定能得出盐和水是对人有毒的结论。

要不要推广转基因品种或如何选择推广转基因作物,我们请读者诸君通过回答下列问题作出思考:

(1)、不使用化肥、不打化学农药防病虫的有机农业产品的产量一般只有施用化肥或用化学农药的产量的50―70%。那么你选择400―600斤粮食亩产量的绿色农产品,还是选择800―1200斤粮食亩产量,但可能有适量农药残留的无公害农产品?在耕地总面积限定和投入的劳动力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粮食安全,那么那种生产方式是主流的选择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 )、有人可能会问有适量农药残留的粮食能与转基因抗虫粮食的安全性能等同吗?从已知的毒理数据来看,以抗虫水稻中应用的Bt蛋白为例:等量的Bt蛋白安全性一定优于大多数农药,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遗传学安全性,多数农药已经明确为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风险,而携带Bt基因的苏云芽孢杆菌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杀虫剂已经在国际上安全使用有60年的历史了。Bt基因的DNA片段和毒蛋白。随着其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进入人体的食物消化系统也有60年的历史了。

(3)、 在目前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青壮年劳力从事务农已经很少,农业主要靠中老年和妇幼支撑的情况下,靠大量投入劳动力维持传统耕作制度已经越来越困难,为保证产量,需要少打农药,少除草的作物品种无疑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民的破切需要。

(4)、占人口总量80-90%的中低收入阶层,也迫切需要价格低廉的农副产品来维持相应的生活水准。转基因大豆油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迅速占领我国的食用油市场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回答。

(5)、现在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驯养 和选育,许多的生物性状、尤其是产量性状已经到了它们的生物学极限。主粮品种尤其是经过50-60年代的矮杆基因利用和70-80年代的杂交育种技术应用,常规育种技术能挖掘的潜力已经不多。近二十年来育成的常规品种产量指标鲜有大的突破就是一个例子。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培养新品种已是当前育种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6)、其实所谓的传统或常规育种技术也是利用转基因技术,那是物种间整个基因组的转移。在自然界中,由于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发现:高等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之间的遗传物质的交流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现在的转基因技术所用的方法和材料都是从自然界中发掘和改进的。既然自然界中物种间的遗传物质交流随时随地随机地在进行的,那么有目的的可控的人工进行的物种间的遗传物质交换我们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工具,它也必定存在各种不完善的方面,所以也确实值得讨论。不过,讨论的前提应该是准确的信息和理性的态度,而非“阴谋论”和“错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