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
6097000000030

第30章 学习巴菲特常用的分析方法

学习巴菲特,我认为不仅要学他的投资策略,更要学他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也就是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到家的,重要的是要有相关的知识架构来支撑你的思维能力。那么巴菲特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呢?或者说他平常都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呢?

这里,我们首先要去了解和掌握巴菲特最为关注的一些投资概念,这是我们获得开启他思想大门的一把钥匙。

关于市盈率市盈率又称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赢利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年每股赢利市盈率指标表示投资者从一种股票中获得1 元利润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市盈率是衡量股价高低和企业赢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市盈率把股价和企业赢利能力结合起来,其水平高低更真实地反映了股票价格的高低。例如,股价同为50 元的两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别为5 元和1 元,则其市盈率分别是10 倍和50 倍,也就是说其当前的实际价格水平相差5 倍。若企业赢利能力不变,这说明投资者以同样50 元价格购买的两种股票,要分别在10 年和50 年以后才能从企业赢利中收回投资。但是,由于企业的赢利能力是会不断改变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更看重企业的未来。因此,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即使当前的市盈率较高,投资者也愿意去购买。预期的利润增长率高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也会比较高。例如,对两家上年每股赢利同为1 元的公司来讲,如果A 公司今后每年保持20%的利润增长率,B 公司每年只能保持10%的增长率,那么到第十年时A 公司的每股赢利将达到6.2 元,B 公司只有2.6 元,因此A 公司当前的市盈率必然应当高于B 公司。投资者若以同样价格购买这家公司股票,对A

公司的投资就能更早地收回。

为了反映不同市场或者不同行业股票的价格水平,也可以计算出每个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或者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具体计算方法是用全部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除以全部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总额,即可得出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影响一个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个,即该市场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市场利率水平。一般而言新兴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普遍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利润增长率比较高,因此,新兴证券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水平会比成熟证券市场的市盈率水平高。欧美等发达国家股市的市盈率一般保持在15

20 倍左右。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股市正常情况下的市盈率在30 倍左右。另一方面,市盈率的倒数相当于股市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因此,由于社会资金追求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一国证券市场的合理市盈率水平还与其市场利率水平有倒数关系。

市盈率是估计普通股价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反映了在每股赢利不变的情况下,当派息率为100% 时及所得股息没有进行再投资的条件下,经过多少年我们的投资可以通过股息全部收回。理论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愈值得投资。一般认为该比率保持在20

30 之间是正常的,过小说明股价低,风险小,值得购买;过大则说明股价高,风险大,购买时应谨慎。但高市盈率股票多为热门股,低市盈率股票可能为冷门股。

每股赢利的计算方法,是该企业在过去12 个月的净收入除以总发行已售出股数。

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资者能够以较低价格购入股票以取得回报。

假设某股票的市价为24 元,而过去12 个月的每股赢利为3 元,则市盈率为24/3=8.该股票被视为有8 倍的市盈率,即每付出8 元可分享1 元的赢利。

比较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不同时段的市盈率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比较同类股票的市盈率较有实用价值。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

市盈率的计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优先股。

一般来说,市盈率水平为:

0

13 即价值被低估14

25 即正常水平26

35 即价值被高估35+ 反映股市出现投机性泡沫如果某股票有较高市盈率,可能代表:

1. 市场预测未来的赢利增长速度快。

2. 该企业一向有可观赢利,但在前一个年度或许出现一次大的特殊支出,降低了赢利。

3. 出现泡沫,该股被追捧。

4. 该企业有特殊的优势,保证能在低风险情况下持久获得赢利。

5. 市场上可选择的股票有限,在供求定律下,股价将上升在这里,我们还要讨论一下股价与市盈率的关系股价取决于市场需求,即变相取决于投资者对以下各项的期望(1)企业的最近表现和未来发展前景(2)新推出的产品或服务(3)该行业的前景其余影响股价的因素还包括市场气氛、新兴行业热潮等。

市盈率把股价和利润联系起来,反映了企业的近期表现。如果股价上升,但利润没有变化,甚至下降,则市盈率将会上升。那么,股息收益率与市盈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上市公司通常会把部分赢利派发给股东作为股息。上一年度的每股股息除以股票现价,即为现行股息收益率。如果股价为50 元,去年股息为每股5 元,则股息收益率为10% ,此数字一般来说属于偏高,反映市盈率偏低,股票价值被低估。

一般来说,市盈率极高(如大于100 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为零。因为当市盈率大于100 倍,表示投资者要超过100 年的时间才能回本,股票价值被高估,没有股息派发。

关于估值股票估值分为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

绝对估值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绝对估值的方法:一是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二是B -S 期权定价模型(主要应用于期权定价、权证定价等)。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 和DCF,而DCF 估值模型中,最广泛应用的就是FCFE 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

绝对估值的作用: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着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发现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股票,而在股票的价格回归到内在价值甚至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以获利。

相对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市现率等价格指标与其他多只股票(对比系)进行对比,如果低于对比系相应的指标值的平均值,股票价格被低估,股价将很有希望上涨,使得指标回归对比系的平均值。

相对估值包括PE 、PB、PEG、EV/EBITDA 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对比,一是和该公司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二是和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它的位置;

三是和国际上的(特别是美国)同行业重点企业数据进行对比。

联合估值是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寻找同时股价和相对指标都被低估的股票,这种股票的价格最有希望上涨。

相对于PE (市盈率)来说,PEG(市盈率/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股票的估值状况。PE 是反映股票当前静态的指标,PEG 既考虑目前估值状况,也结合了公司未来赢利的变化,因此比PE 更有参考价值,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包含了对未来的预测,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把PE 和PEG 相结合会更准确。PS(市销率)对估值可以说没有任何作用,道理很简单,若没有赢利,再高的营业收入对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打个比方,你开一家店铺,每天顾客盈门,货如轮转,却不能为你赚一分钱,你觉得这是好的生意吗?

业绩和估值是股票上涨的两大推动因素,估值推动比较隐性,往往被忽略。实际估值对股价的推动与业绩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牛熊周期(约10 年)中甚至显现出更大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对于业绩增长缓慢的公司来说。例如,熊市的低估会导致过低的市盈率如10

15 倍出现,牛市的高估又可能把优质企业的市盈率推高至60

100 倍,其中隐含的股价变动幅度最高达6

10 倍,这个涨幅相当于复合净利润增长率20 %以上,能达到的企业屈指可数。

但并非高成长股估值较高时就完全不能买入,实际上若选好了投资标的,并对它有很强的信心,则在轻度高估时买入和持有现金等待低价买入相差不大,甚至后者还存在错过的风险,特别是在牛市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实际对于高成长股票来说,等待低市盈率是一个以时间换取空间的过程,等一两年,赢利上升市盈率下降,实际股价可能只降一点点,甚至不降反升(考虑不可能买到最低点,也许持币最好的结果就是获得20 %的差价)。结合估值和企业基本面情况进行判断,有时在高成长股票未被过度高估(我的标准是50

60 倍以上为过度高估)时买入,即使安全边际少一点,但实际风险不会太大(再次强调必须是最优秀的成长股,并且确定性要很高)。

持续竞争优势与成长的关系持续竞争优势与成长的关系是巴菲特较为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通过对巴菲特的投资思想的研究与分析,我的理解就是长期的竞争优势一定能造就成长,但成长不一定都是有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完成的。某种意义上说拥有垄断(指巴菲特说的垄断)一定就能成长,成长不一定拥有垄断。而巴菲特喜欢的就是注定是必然如此的公司。

关于成长:如果用费舍尔的总结,一种是幸运的市场再加上幸运的人(指能干的管理者),那肯定是一种成长。但一旦市场不再成长,企业就不会再成长。现在因为市场因素催生的企业中,譬如因液态奶催生的伊利、蒙牛,低温肉制品市场催生的双汇、雨润,保险市场催生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红酒市场催生的张裕,这些企业似乎都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但如果缺少企业家的话,该企业一定很难成长,就像春都的沦陷,就是企业家的多元化陷阱造成了成长陷阱。所以说市场和企业家都很关键。

另一种成长是幸运的人(杰出企业家)加上还可以的市场,企业家利用企业资源,加上团队努力,杀出一条血路来。像现在的中集、港机、华为等,市场空间有限,市场利润有限,竞争激烈,企业利用管理降低成本,通过开拓新的产品,通过创新,才完成企业的成长,可以想象企业家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这都说明行业的激烈竞争使这种成长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费舍尔当年挖掘出来的摩托罗拉,当时还是制造收音机的,后来费舍尔认定了达尔文是杰出的企业家,当然达尔文通过不断转型最后走向了成功,但是谁敢说50 年后摩托罗拉还在,但是可乐可能还在,还在成长。

通过我们的讨论,我认为最佳的成长模式肯定是“幸运的市场加幸运的人”,它成功的模式概率要远远大于“能干的人加一般的市场”,越是不挣钱的市场,越容易出现业绩造假的成长性公司。

投资确定性高的成长性企业,成为股东,只和最好的企业结婚,成为它的丈夫,这是巴菲特的经验告诉我们的。不要买进一个不能确定的成长型企业,搞不好就是买了一张在不远的未来破产的门票。我们要买进的是挣钱机器,而不是破产的门票。

另一种安全边际——基本面

安全边际是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理论最核心的部分,过于强调安全边际有时会走进误区。因为如果能确认一只股票是值得长期投资的优质股票,过度追求安全边际有时会错过好的机会,更有立场不坚定者会为了等待更低的股价反而被迫追高买入。优质公司只要价格合理,安全边际少一点并不是大问题,优质股票本身就有安全保障,而低价买入优质股票的机会并不是经常都有。基本面差的股票即使以很大的安全边际买入,同样会出现亏损。因为如果股票基本面持续恶化,原来的安全边际就会消失。这就是巴菲特发现格雷厄姆应用价值投资过程中的最大错误,这说明了股票基本面远比安全边际更重要。

我认为巴菲特实际上40 %像格雷厄姆,20%像费舍尔,而有40%是他自己。特许经营权、稳定性、确定性都是两位先辈所没有的,而这些却是巴菲特理论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格雷厄姆实际运用价值投资理论过程是失败的,因为他发现的只是财富宝库两把钥匙中的一把,而决定性的另一把钥匙就是巴菲特理论的核心部分。

垄断、稳定、确定性、成长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利器,可以用投资的刀刃来形容。我甚至觉得这些因素比安全边际更有价值,在任何价格买入优质股票,抛弃安全边际,长期一样可以获得超额收益,不同的也许只是比原来少了一点点利润。对于优秀公司来说,股票价格向下的空间是有限的,向上却是无限的。比如在任何历史价格买入可口可乐、沃尔玛、茅台都是大赢家。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想法,投资成本总是要考虑的。

绩差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差和优秀公司持续向好都是大概率事件,因此以大的安全边际买入绩差公司而亏损和以小的安全边际买入优秀公司获得超额利润也是大概率事件。安全边际重要,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格林厄姆只是点燃巴菲特的星星之火。

格雷厄姆虽说是价值投资的奠基人,我觉得他的基础理论,还有不完善之处,真正把它完善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的是巴菲特。安全边际和基本面对收益率的影响就可以看出它们的重要程度。假设安全边际为50%(已经是十分大的了),基本面贡献为零(为便于比较,做理论假设),则安全边际能影响的收益范围最大为100%。另一种情况,安全边际为零,基本面优秀的企业长期收益率可能是1000%,可能是10000%

甚至可能是1000 倍。基本面对收益率的影响远远超过安全边际。持续稳定获得超额收益取决于优秀的基本面而不是多获得10 %的安全边际还是少获得10%的安全边际。另外我觉得行业的选择也是另一种安全边际,万科是优秀的企业,但是房地产的属性降低了它的安全性。

巴菲特投资的大部分企业具有特许经营权,大部分价值投资者都了解,但是基本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认为特许经营权就是巴菲特投资理论的核心,特别对于普通投资者,持有具成长性的特许经营企业股票是持续稳定获得高额收益的最佳途径。

建议选择股票前首先问问自己:这个公司有特许经营权吗?

相对于有限的股价安全边际,巴菲特发现的是更强有力的基本面安全边际,包括特许经营权、确定性、持续成长、行业特性等基本面因素为我们提供了更巨大甚至是无限的安全边际。

关于反方向的安全边际股票基本面未发生改变,就必须一直持有股票吗?当股票被市场过度高估时,我们能阶段性减持吗?

能否设定一个关于高估的安全边际,当股票价值与价格相比被高估足够大的程度的时候减持股票,这个安全边际确保我们减持股票后能在更低的价格重新买入股票。

例如,设定过度高估的市盈率范围(如高于60 倍以上),当市盈率高于这个范围,根据企业成长性,能确认市盈率重新回到合理范围(如20 倍以下)需要很长时间(如3

年、5 年)时,对股票作出减持。又或者以DCF 估值为标准进行设定。

这个问题巴菲特的回答很坚决:只要基本面不变,一直持有。大师这样认为一定有他充足的理由。

坚定的价值投资者面对下跌的煎熬应付自如,但相信上面的问题却困扰着很多人。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一方面若阶段性减持股票明显违背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原则;

另一方面若坚持巴菲特的做法将可能面临很大的时间和机会成本损失。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可口可乐,1999 年峰值时市盈率68 倍,根据可口可乐的增长率很容易得出结论,要回到合理的20 倍市盈率,至少要5 年以上的时间。巴菲特选择了持有,结果7 年过去了,股价由峰值的100 美元跌到现在的48 美元,期间的时间和机会成本损失不可谓不大。国内也有相似的例子,云南白药2001 年股价峰值为24.7 元,市盈率为67 倍,两年后跌至13.6 元,到2005 年才回到2001 年股价峰值。

设定高估的安全边际能有效避免这些损失吗?反向安全边际与普通意义的安全边际本质上是一样的,目标都是以相对安全的价格持有优秀股票,区别在于两者发生在投资过程的不同时间节点。两者都存在错过优质股票的风险。

从两个角度比较这种风险产生的概率。普通意义的安全边际只需作一次的判断,超长期而言反向安全边际可能会有数次的抉择,数次的决定意味着数倍的风险,多次买卖股票存在着使心态变浮躁而作出错误判断的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反向安全边际的风险大于普通意义的安全边际。

若把股票价格定义为低估、合理、高估三个区域,普通意义的安全边际目标是股价由合理或者高估区域回落至低估区域,反向安全边际目标则是由高估区域回落到合理区域,从这个角度来说反向安全边际错过优质股票的风险反而比较低。

在2005 年致股东信中,巴菲特自责道:从我们最早买进这些股票后,随着市盈率的增加,对这些公司的估值增长超过了它们收益的增长。有时这种分歧相当之大,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市值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业务的增长。在泡沫期间我对令人头晕目眩的价格啧啧称奇,却没有付诸行动。尽管我当时声称我们有些股票的价格超过了价值,却低估了过度估值的程度——在该行动的时候我却只是夸夸其谈。

如何寻找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指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而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而往往能持续获取超额利润的公司是巴菲特认为的那些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理解了这一点,对于我们选取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将有着很实际的帮助。那么,企业通常获取超额利润的来源有哪几种呢?

(1)供不应求产生的超额利润这种方式获得的超额利润最短暂,也最不稳定。自由竞争市场中供需会自动调节,当出现超额利润时,其他竞争者迅速加入,供需平衡很快恢复正常,超额利润消失。

周期性行业阶段性获得的超额利润属于这种类型。景气度高峰来临时,需求急剧上升,萧条期大幅降低的产能使供需产生巨大落差,形成严重的供不应求。这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销售火暴,企业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的获得是很脆弱、不可持续的,竞争者产能大幅扩张、景气度拐点的出现使超额利润迅速消失并可能形成亏损。科技企业由于暂时的技术领先或创新也可能获得短期的超额利润。科技行业的特性使这种领先或创新很快被模仿、替代、超越,大量逐利资本的进入也使所有细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微利成为常态,像微软这种能依靠技术垄断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简直是凤毛麟角。

(2)成本领先战略低成本较供不应求获得的超额利润稳固。但成本领先战略更依赖于优秀的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规模、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规模经济是这类企业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一旦这种优势被其他竞争者超越,超额利润很容易消失。优秀的最高管理层离去或者管理、成本控制出现问题,对超额利润的影响也很大。同时上述的这些优势也是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超越的,所形成的壁垒是脆弱的。沃尔玛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优秀的管理、庞大的规模、先进的信息系统、近于苛刻的成本控制,使沃尔玛获得成功,但对于人力成本的过度控制也使人们对沃尔玛心存非议。

(3)最稳固、最持久的超额利润来自于特许经营权垄断、商誉、独占性建立起强大的壁垒,把新的竞争者挡在行业之外,在行业内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使同业难于超越。这种超额利润由于坚固壁垒的保护,所以是稳定并可持续的。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可以轻易地获得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甚至容许平庸的管理层的存在,而对超额利润影响甚微,即是那种“傻瓜都可以经营好的公司”。

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有几个种类,如行政垄断、品牌垄断、自然垄断等。其中拥有强大商誉的品牌垄断是最强大、最具成长性、最持久的垄断,投资者若希望获得超额利润,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于这类型的企业并长期持有。

关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选择股票时,定性分析往往比定量分析更具可行性和指导意义。茅台强大的品牌,超高的毛利率,上市前超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上市后迅速提升的净资产收益率,巨额的预收账款,火暴的销售市场,不需精确的计算,一切已经表明茅台是卓越的公司。

这就是“模糊的正确”。

定量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预测数据和假设的基础上,预测数据和假设往往带有过度乐观的色彩,竞争激烈的行业连上市公司自己都很难对市场进行预测。当产品不能形成垄断壁垒,它可能稳步增长,也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建立在这一系列极不确定的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公司价值指导意义不大,甚至会产生误导。

定性分析并非泛泛而谈,而是全面分析股票所有基本财务指标、综合基本面等相关信息,结合行业背景,最后作出推断,并且持续不断跟踪基本面变化。定量分析主要是指主观臆断地预测各种数据,盲目乐观地计算企业价值,从而作出错误的推断。

事实上要企图准确地量化企业未来的各种参数,很有可能把自己带进死胡同。打个比方,一个结果由十个相关参数组成,每个参数预测准确率是80%,则最后结果准确率为10 %。定量分析只有对那些极为稳定的公司(也许就是垄断型企业)有效,对其他竞争激烈的行业,很多参数的预测与实际差异以倍数计,对这种企业进行定量计算,可以说是做无用功。只要进行定性分析就可把它淘汰掉。

定性分析解决的是原则性问题,就是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定量分析是已经确定股票值得长期投资的前提下解决安全边际的问题,大概估算出企业内在价值,选择安全的买入点。

凡是能够深刻领会巴菲特理论的人都知道,净资产收益率是股票最重要的指标。

而大部分投资者(包括大部分基金经理)只盯着净利润增长率,实际只有净资产收益率才能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赢利能力,净利润增长率可以利用账务调整等种种手段掩盖企业的真相。

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企业源源不断地为股东创造价值。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同时伴随着高的净利润增长率,数学上的关系我就不分析了。大家如果回顾历史,会发现那些净资产收益率持续超过20 %的企业都会获得很高的溢价。

因此,选择股票首先要看的应该是净资产收益率。

重温四大原则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巴菲特的“四大投资决策基本原则”,对于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核心构成,我们有必要牢牢记住,因为,当我们面对市场上眼花缭乱的上千只股票时,我们常常会举棋不定,难以决策,而“四大投资决策基本原则”就犹如指引我们在黑暗中行驶的灯塔。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巴菲特一系列的并不复杂的分析手段以及他常用的分析工具或理论后,我们该回过头来再看看这四大原则,并简要介绍一下使用方法。

企业原则:

a。 这家企业是简单而且可以了解的吗?

b。 这家企业的营运历史是否稳定?

c。 这家企业长期发展前景是否看好经营原则a。 经营者是否理性?

b。 经营者对他的股东是否诚实坦白?

c。 经营者是否会盲从其他法人机构的行为财务原则a。 把重点集中在股东权益报酬率(ROE,也即市盈率),而非每股盈余b。 计算出(自由现金流量折现)DCF

c。 寻找高毛利率的公d。 对于每一元的保留盈余,确定公司至少已经创造了1 元以上的市场价市场原则a。 这家企业的价值是什么b。 这家企业是否能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得(亦即取得安全边际使用方法由于巴菲特的原则中,部分是无法量化的,因此我们只选取可数量化的原则,法如下:

(1)最近年度股东权益报酬率>; 平均值(市场及产业)

(2)五年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15%

(3)最近年度毛利率>; 产业平均(4)7 年内市值增加值/7 年内保留盈余增加值>;

(最近年度自由现金流量/7 年前自由现金流量)-1 ≥

(5)市值/10 年自由现金流量折现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