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三舍
6094700000002

第2章 有所得必因有所舍

在舍与得之间,不少人更喜欢得:得到尊敬,得到利益,得到荣誉,得到地位,等等。是啊,这都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事业更成功、生活更富足呢?问题是,有的人目光仅仅停留在要得到什么以及如何得到上,而忽略了与“得”唇齿相依的“舍”。他们应该明白的是,只有肯舍敢舍,有一种“大舍”的气度,才能得到更多。

1.舍与得互为转换

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寺旁的庭院里栽培了数百盆各色品种的兰花,讲经说法之余,总是全心地去照料,大家都说,兰花好像是金代禅师的生命。

一天,金代禅师因事外出。有一个弟子接受师傅的指示,为兰花浇水,但一不小心,将兰花架绊倒,整架的盆兰都给打翻了。

弟子心想:师傅回来,看到心爱的盆兰这番景象,不知要愤怒到什么程度。于是就和其他的师兄弟商量,等禅师回来后,勇于认错,且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金代禅师回来后,知到了这件事,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喜爱兰花,为的是要用香花供佛,并且也为了美化禅院环境,并不是想生气才种的啊!凡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割舍,因为那不是禅者的行径!”

金代禅师的“不是为了生气而才种花”的禅功,深深地感染了弟子们。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喜爱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失去它时要伤心。人生中的很多东西既然已失去,不妨就让它失去吧。

法国的军队从莫斯科撤走后,一个农夫和一个商人在街上寻找财物,他们发现了一大堆未被烧焦的羊毛,两个人就各分了一半捆在自己的背上。归途中,他们又发现了一些布匹,农夫将身上沉重的羊毛扔掉,选些自己扛得动的较好的布匹,而贪婪的商人却将农夫所丢下的羊毛和剩余的布匹统统捡起来。重负让商人气喘吁吁,缓慢前行。

走了不远,他们又发现了一些银器,农夫将布匹扔掉,捡了些较好的银器背上,商人却因沉重的羊毛和布匹压得他无法弯腰而作罢。

突降大雨,饥寒交迫的商人身上的羊毛和布匹被雨水淋湿了,他踉跄着摔倒在泥泞当中,而农夫却一身轻松地回家了,变卖了银器,过起了富足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亏。有人说得好,你得到了名人的声誉或高贵的权力,同时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额财产,同时就失去了淡泊清贫的欢愉;你得到了事业成功的满足,同时就失去了眼前奋斗的目标。我们每个人如果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与失,就会发现,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整个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得失反复的过程。

一个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失去什么的人,就是愚蠢可悲的人。谁违背这个过程,谁就会像贪婪的那种人,累倒在地,爬不起来。谁能坦然地面对失去,谁就有可能换来幸福、美满的人生。居里夫人的一次“幸运的失去”就是最好的说明。

1883年,天真烂漫的玛丽亚(居里夫人)中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钱去巴黎上大学,只好到一个乡绅家里去当家庭教师。她与乡绅的大儿子卡西密尔相爱,在他俩计划结婚时,却遭到卡西密尔父母的强烈反对。这两位老人深知玛丽亚生性聪明,品行端正。但是,贫穷的女教师怎么能与自己家庭的钱财和身份相配称呢?父亲大发雷霆,母亲几乎晕了过去,卡西密尔屈从了父母的意志。

失恋的痛苦折磨着玛丽亚,她曾有过“向尘世告别”的念头。玛丽亚毕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除了个人的爱恋,还爱科学和自己的亲人。于是,她放下情缘,刻苦自学,并帮助当地贫苦农民的孩子学习。几年后,她又与卡西密尔进行了最后一次谈话,卡西密尔还是那样优柔寡断,她终于砍断了这根爱恋的绳索,去巴黎求学。这一次“幸运的失恋”,就是一次失去。如果没有这次失去,她的个人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世界上就会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学会习惯于失去,往往能从失去中获得。得其精髓者,人生则少有挫折,多有收获;人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贪婪走向博大。

2.不要指望有什么免费的午餐

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贪官拿了别人送来的免费的“午餐”,他就要付出进监狱甚至被处以极刑的代价。彩民中了大奖,他就要常年关注彩票,付出自己的坚持与热情、希望与失望、金钱与时间。所以,当有陌生人告诉你享有免费的“午餐”时,如果你不是乞丐,一定要考虑考虑陌生人说的话。

有这样一个故事:

数百年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召集了聪明的臣子,交代了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写一本《各时代智慧录》,好流传给子孙。”

这些聪明人离开老国王以后,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12卷的巨作。老国王看了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去读完它。把它浓缩一下吧!”

这些聪明人又经过长期的努力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变成了一卷书。然而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继续浓缩。

这些聪明人把一卷书浓缩为一章,然后浓缩为一页,又浓缩为一段,最后则浓缩成一句。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说:“各位先生,这真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担心的大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句千锤百炼的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春天播种,秋天才有收获;在生活中,付出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为什么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中奖这类拙劣的骗术屡禁不止?因为有人上过当,因为这类骗子曾经得逞过。政府、媒体、亲朋好友们告诉你这是假的,可还是有人去相信什么中奖的鬼话。

大多数的人都想快速发达,但是却不明白做一切事情都必须老老实实地去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只要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实实在在地建立顾客网及组织,成功必定离你不远了。只要还存有一点取巧、碰运气的心态,你就很难全力以赴。不要梦想中彩票,或把时间花在赌桌上,这些一夜之间发达的梦想都是人们努力办事情的绊脚石。

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间发现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于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更多的人却一无所得,只好扫兴而归。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人,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有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得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六个月以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离开的前一个晚上,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雨冲刷得平平整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他们的家园。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

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儿地称赞:“瞧,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们的家变得更富丽堂皇。

五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

只有勤劳才能采集到真正的“金子”,用你的劳动去获得你想要的,比幻想你想得到的更重要。

收获大,再艰苦的工作也会变得惬意。收获可以使人忘却不快的往事,对前景充满信心。从失败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因而获得最宝贵的经验,这亦是工作——即劳动带来的一种收获。没有付出,便没有收获可言。世上收获最多的人,往往是付出最多的人。记住: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3.能拿8分不如只要6分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在谈到“华人首富”李嘉诚时说道:

“他有很多哲理性的语言,我都非常喜欢。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父亲没有教他赚钱的方法,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如果他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他拿6分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2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6分,但现在多了100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8分的话,100个人会变成50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在中国台湾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从1万台币起步,做到100亿台币的资产。他是怎么创业成功的?他在别家做总经理的时候,对老板说,假如想要成功的话,应该考虑多让一分利而不是多争一分利。他给老板看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就是报道李嘉诚的,然后在上面写着:“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他就是用这套李嘉诚哲学,成为一个拥资100亿台币的董事长。

前面提到的安东尼·罗宾,对李嘉诚的让利理论十分赞赏,并立即应用于实践中,他和任何人合作,一定是用这样的思考模式,因此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比如,他在台湾刚开始演讲的时候讲道:“有一个经纪人,他有买房子还贷款的压力,而我没有什么压力,但给他的抽成不够,没有办法付贷款。为了帮助他付清贷款,我给他额外的提成。我的另一个合伙人,他也有很多合伙人,但他什么都不懂,我还得教,结果我和他对开分。为了帮助他消除他的生活压力,我愿意多牺牲二十个点。”

台湾企业家、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也是一个让利专家,他认为,助人等于助自己。台塑集团公司的管理水平很高,让它的下游客户羡慕不已,建议台塑将自己的管理精华传授给客户,使客户能迅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项建议反馈到台塑后,王永庆欣然应允,决定开办“企管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学员来自众多行业,都是台塑集团公司的客户,连一些著名企业的老板也报名参加。

台塑企业本着为客户提供管理资讯服务的精神,对学员一律免费。台塑企业除提供教材外,同时免费供应午餐与晚餐。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咖啡时间”,供应各式餐点:根据台塑总管理处的成本核算,每位学员的花费约为800台币,总支出达160万台币。在一般人看来,花钱请别人来学自己的“绝活”,无疑是在干傻事。但王永庆的理念却是与人有利,自己有利。这正是他的思路与理念出类拔萃之处。

王永庆深知,台塑与下游企业乃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他从不利用“龙头老大”的地位为自己争利。相反地,他宁可自己少赚点,也要保障下游企业的利益。有一年,由于世界石油危机和关贸壁垒的盛行,使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全球塑胶原料价格普遍上扬。按市场常规,台塑此时提价是名正言顺的。但王永庆考虑到下游企业的承受能力,决定降低公司的目标利润,维持原供应价,自行消化涨价成本。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大度,他说:“如果赚一块钱就有利润,为什么要赚两块钱呢?何不把这一块钱留给客户,让他去扩充设备,如此一来客户的原料需求量将会更大,订单不就更多了吗?”

让一分利反而十分有利,这一道理看似简单,但许多人一旦利益当前,却无法克服争利之心,从而丧失了长远利益。这正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本质差别所在,也是人生成败的秘诀所在。

4.给予有多大,回报就有多大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时,以美、英、法为首的战胜国几经磋商后,决定在美国纽约成立一个协调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大家蓦然发现,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有权威的世界性组织竟然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买一块地皮吧,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让世界各国筹资吧,牌子刚刚挂起,就要向世界各国搞经济摊派,负面影响太大,况且刚刚经历了战争的浩劫,各国都是财库空虚,甚至许多国家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在寸金寸土的纽约筹资买下一块地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听到这一消息后,美国著名的家族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过紧急商议,便马上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了一块地皮,将这块地皮无条件地赠送给了这个刚刚挂牌的国际性组织——联合国。

同时,洛克菲勒家族亦将毗邻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全部买下。

对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美国许多的大财团都吃惊不已——870万美元,对于战后经济萎靡的美国和全世界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而洛克菲勒家族却将它拱手相赠,并且什么条件也没有。

这条消息传出后,美国的许多财团主和地产商都纷纷嘲笑说:“这简直是蠢人之举。”并纷纷断言:“这样经营不要十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财团便会沦落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贫民集团。”

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大楼刚刚完工,毗邻它四周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赠款数十倍、近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这种结局令那些曾经讥讽和嘲笑过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人们目瞪口呆。

其实在许多时候,赠予也是一种经营之道:有舍有得,只有舍去,才能得到。就像对待生活,过去的,我们总是无限回忆、无限追思,却不知前面的风景更加美好。向前看,才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贪欲自私的弱点,告诫世人千万要注意,不要因争名逐利而丧身,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顺应自然,知足知止。要知道“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道理,物极必反,过分的爱惜会导致极大的耗费,过多的敛取必定导致重大的损失,盛极而衰是已被历史证明了的。所以,在名与利、得与失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智的选择,只有这样,才可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你的生命、名声、利益才可以长久。

5.对人吝啬就是对己吝啬

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将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地把剩下的一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从容一笑:“鞋无论多么昂贵,剩下的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拾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老人在丢了一只鞋后,毅然地丢下另一只鞋,这便是成熟而理智的表现。一般来说,人们总是飘飘然于拥有的喜悦,而凄凄然于失去的悲伤。老人却以从容的达观之态,超越于世人之上。的确,与其抱残守缺,不如舍去,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也使自己心情舒畅。老人这种舍得的做法令人顿生敬意,也值得我们深思。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慈善事业毫不关心,甚至连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也不肯接济。请禅师去我家开导开导她。”禅师就跟随这位居士来到他家中。果然,居士的妻子十分小气,仅仅给禅师倒了一杯白开水,连一点茶叶也舍不得放。禅师并不计较,但是,不知为什么,他用两个拳头夹着杯子喝水。居士的妻子扑哧一声笑了。禅师问她笑什么,她说:“师父,你的手是不是有毛病?怎么总是攥着拳头?”禅师问道:“攥着拳头不好吗?我若是天天这样呢?”“那就是有毛病了,天长日久,就成了畸形。”“哦——”禅师像是恍然大悟,伸开手,却又总是跷着五根指头,干什么也不肯合拢。居士的妻子又被他的滑稽模样逗乐了,笑着说:“师父,你的手总是这样,还是畸形啊!”禅师点点头,认真地说:“总是攥着拳头或总是摊开巴掌,都是畸形。这就如同我们的钱财,若是只知死死地攥在手里,总也不肯松开,天长日久,人的思想就成了畸形;若是大撒手,只知花用,不知储蓄,也是畸形。钱,是流通的,只有流转起来,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居士妻子的脸红了。因为她明白了禅师所做的一切,都是变相地在说服她不要吝啬。但她总觉得像受了挫折,想给禅师出个难题,给自己找回面子。这时,她养的一只小猴子跑了进来。她灵机一动,将小猴子抱起来,对禅师说:“大师,你看这小猴子多可爱呀,跟我们人类的模样差不多。”禅师开玩笑说:“它比人多了一身毛,若肯能舍弃,就可以做人了。”居士的妻子说:“您法力无边,请想方把它变成人吧。”居士一边训斥妻子荒唐,一边向禅师道歉。谁知,禅师认认真真地说:“好吧,我可以试试看。不过,能不能变成人,主要看它自己了。”禅师伸手拔了一根猴毛。小猴子痛得吱吱乱叫,从女主人怀里挣脱出来,逃之夭夭,不见踪影。禅师长长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说:“唉,它一毛不拔,怎么能做人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丝毫不舍,如何能得?”

居士的妻子羞红了脸,再也无话可说了。

事情的结果往往是这样:舍得,可使人得到许多回报;相反地,舍不得,可能使人遗憾终生。

6.担多大的责,受多大的益

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自动承担责任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你没有被正式告知要对某种事负责,你也应该努力做好它。如果你能表现出胜任某种工作,那么责任和报酬就会接踵而至。

曾经荣获普利策奖的詹姆斯·赖斯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聘到《纽约时报》报社的,初为此报效力的他在伦敦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亲历了德国纳粹分子对伦敦进行的狂轰滥炸。孤身一人在战火纷飞的伦敦工作的詹姆斯·赖斯顿非常想念妻子和三岁的儿子。在给儿子的信中,詹姆斯这样写道:

“我周围这些生活紧张之中的人们,大都有了一种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更具爱心,做事更多地为他人考虑,与此同时他们也日益坚强起来。他们在为超越他们自身的理想而作战。我觉得那也是你应该为之而努力的理想。我想向你强调的就是,一个人必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场战争爆发于一个不负责任的年代。我们美国人在本世纪第一次大战要结束的时候,并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当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把理想的种子广为撒播的时候,我们却退却了……因此,我请求你接受你自己的责任——把美国创建者的梦想变为现实,为了生你养你的这个国家的前途而努力奋斗……简朴人生,勿忘责任。”

詹姆斯告诫儿子,作为国家的一员,他要背负为国家的前途而努力奋斗的责任。

责任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尊严和使命。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火车上,一位孕妇临盆,列车员通知了全车旅客,紧急寻找妇产科医生。这时,一位妇女站了出来,说她是妇产科的。列车长赶紧将她带进用床单隔开的临时病房。毛巾、热水、剪刀、钳子什么都到位了,只等最关键时刻的到来。产妇由于难产而非常痛苦地尖叫着。那位自称妇产科的女子非常着急,将列车长拉到产房外,告诉列车长她其实只是妇产科的护士,并且,由于一次医疗事故已被医院开除。今天这个产妇情况不好,人命关天,她自知没有能力处理,建议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列车行驶在京广线上,距离最近的一站也还要行驶一个多小时。列车长郑重地对她说:“你虽然只是护士,但在这趟列车上,你就是医生,你就是专家,我们相信你。”

列车长的话感染了护士,她准备了一下,走进产房时又问道:“如果万不得已,是保小孩还是保大人?”

“我们相信你。”

护士明白了。她坚定地走进产房。列车长轻声地安慰产妇,说现在正由一名专家给她助产,请产妇安静下来好好配合。

出乎意料,那名护士几乎单独完成了她有生以来最为成功的手术,婴儿的啼叫声宣告了母子平安。因为责任,因为信任,她终于战胜了自我,完成了使命,也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与尊严。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承担那么一点属于自己的责任。正因为有了责任,我们才能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挫而不败,坚强而又倔强地迈过每一道艰难的门槛,也正因为我们坚信责任,才在每一次精彩的收获之后坦然而谦恭,不断地追求着一个个新的目标。

在营救驻伊朗美国大使馆人质的作战计划失败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即在电视里郑重声明:“一切责任在我。”仅仅因为上面那一句话,卡特总统的支持率骤然上升了10%以上。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也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责任到此,请勿推辞!”

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想要一时的不负责任当然有可能,但要免除世间的所有责任可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当责任从前门进来,你却自后门溜走,你失去的可是伴随着责任而来的机会!对大部分的职位而言,报酬和所承担的责任有直接的关系。

7.为得到长远利益,就要付出眼前利益

在商场竞争中,有些人急功近利,为了眼前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但急功只能近小利。经商做生意必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放长线钓大鱼。有时候欲先取之,必先失之,放鸭得凤,欲擒故纵,舍得孩子才能套大狼。这是商战中必胜之道。

商业中“盈泽养鱼”的办法很多,例如,守法讲信誉、让利优惠、广告造舆论等等。下面是一种独特的“养鱼”法。

美国有一家公司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创立伊始,“池塘无鱼”,一个顾客也没有。于是公司大量刊登广告,极力宣扬煤油炉的好处。然而,收效依旧甚微,产品依旧无人问津,货物大量堆积,公司还未跨出摇篮便有了窒息的迹象。

有一天,老板突然宣布他要“培养顾客”,挥手招来手下职员,叫他们挨家挨户去给居民无偿赠送煤油炉。职员们大惑不解,以为老板因愁而发疯了。但令在必行,他们只得分头行动。

住户们无偿获赠煤油炉,自然大喜过望。街头巷尾,一时到处都是该公司的免费“宣传员”。公司有了名气,打电话到公司索要煤油炉的人也不断涌来。不多时日,所有的积压煤油炉便被索赠一空。

当时的炉具还未进入现代化,什么煤气、电饭锅、微波炉等都还没进入发明家的大脑。煤油炉在当时的木柴灶和煤炭灶中鹤立鸡群,其优越性更使那些家庭主妇们乐得以为一步登天了,她们简直一天也离不开它了——老板的池塘里已经“鱼儿”成群,胖头肥脑了。

家庭主妇们很快便发现白赠的煤油炉中的煤油烧完了,于是赶快“送鱼上门”,跑到公司去买。煤油的价格不低,但因为烧煮方便,倒也乐意掏钱。再过一阵子,煤油炉也用旧了,于是她们又心甘情愿地成为公司的“鲜鱼”,购买新的煤油炉。

从此,这家公司的煤油和煤油炉都旺销不衰。

让别人获利,自己也会得利,让别人赚了钱,自己也就赚了钱。这正是吃亏学所说的“成人之美,方能惠己”。

8.付出与回报是一对孪生兄弟

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就去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一天,他十分劳累,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感到十分饥饿,可是找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这点钱根本不够吃饭,怎样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他来到下一户人家,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当他看到这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的时候,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向她乞求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十分同情他,就送他一大杯牛奶喝。小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小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小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刻,他感到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感觉上帝正朝着他点头微笑,一股男子汉的豪气顿时迸发出来。本来,他是想退学的,此时,他改变了想法。

数年之后,那位年轻美丽的女子得了一种十分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此时,那个小男孩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医生了,他也参与了这次医治,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住址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海,他马上向病房奔去。来到病房,他一眼就认出在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办公室,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竭尽所能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手术花去巨额医疗费,他毅然地在高额的医药费通知单上面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积蓄。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医药费——一杯牛奶。”

只有施德与人的人,人们才以德来回报他。帮助别人的人,人们才帮助他。施与的广,成就也就越大。付出越多,回报就越丰厚。

在汉楚争雄时期,蒯通劝说韩信背叛汉朝,与楚协和,双利俱存,三分天下,鼎立而居,分封诸侯,作天下盟主。韩信始终不听,不忍心背叛刘邦,韩信想到自己在楚项王手下,仅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项王也不听自己的话,不用自己的计谋,而刘邦授我上将军,统帅着大军,并极力改善我的衣食居行,对家庭的关照也是无微不至。所以,韩信回答蒯通说:“汉王对我非常厚爱,给我车子,给我衣服,给我食物。我听人们说,乘坐他人的车子,就要分担他的患难;穿他人送的衣服,就要关怀他的忧虑;吃他人送的食物,就要效忠他的事业,我怎么能为了小利而背叛大义呢?”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刘邦付出的只是衣食住行上的事,得到的却是整个江山!

9.在选择中有所舍弃

在人生漫漫长路上,会面临着很多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选择什么,放弃什么,这是一门学问。人生最重要的是机遇,而正确的放弃,则是真正把握住了机遇。

因为很多时候,放弃就是获得。人们常将“舍”与“得”合说成“舍得”,就是因为有“舍”才有“得”嘛!

一个人在沙漠里迷失了方向,酷暑难熬,饥渴难忍,正当快撑不住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屋子里居然还有一台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怎么也抽不出半滴水来。这时,他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装满了水的瓶子,瓶子上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

怎么办?能抽出水来当然好,要是水浪费掉了而抽不出水呢?自己不是有可能死在这里吗?如果将瓶中的水喝了,还能暂时远离饥渴啊。这个人犹豫不决。

想来想去,他还是将水倒进抽水机,不一会儿,就抽出了清冽的泉水,他不仅喝了个够,还带足了水,最终走出了沙漠。

临走前,他把瓶子装满水,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弃瓶中的水,才能得到更多的水!

有一得必有一失,只有放弃一些东西,才有更多的收获。人生好比一个房间,想要搬进新的家具、电器什么的,就得先扔掉一些东西。放弃不是失去,正确的放弃往往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再生过程。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活70多岁。但是,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张不开嘴;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飞翔十分吃力。

这时候,老鹰会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它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它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之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然后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五个月以后,老鹰得以再生,重新鹰击长空,潇潇洒洒度过后来30年的岁月!

在我们的生命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放弃甚至牺牲,才能开始一个崭新的历程。

正确的放弃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理智的选择。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为了得到熊掌,只有放弃鱼。为了得到更大更长久的利益,只有先放弃一些好处,甚至是忍痛割爱。

一个青年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坚持每天写作500字,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可是,经过多年努力,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

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寄来的。信中写道:“虽然你很努力,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他的名字叫张文举,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对于如何成功,他的理解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理想很重要,勇气很重要,毅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路上要懂得舍弃,更要懂得转弯!”

放弃与获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更长久,我们必须先学会正确、适时的放弃。

10.舍出爱,便得到爱

有一对贫穷的夫妇约翰和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

冬天的一个傍晚,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谢谢您了。”

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过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做成了。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的玫瑰花,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

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着菜篮子。

“嗨,珍妮,”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还有,”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花递到珍妮面前,“这枝花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

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

奉献爱心,去爱每一个人,是每个人都很容易做到的事。一句话、一个微笑、一束花就够了,这对我们并不损失什么,却可能因此而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同时也美丽了自己的一生,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取得成就是个耗费时间的过程,也是众人参与的过程。一个人要是占别人便宜,他未来的机会就要减少,乐意助他一路成功的人的数目也会减少。无数事实也证明,一个人的成就程度,大致上是与他的施与程度成正比的。就像艾森豪威尔所说的:“世上没有折扣价买来的胜利。”而他本人正是一个合作精神的受益者。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那是在尼泊尔白雪覆盖的山路上,刺骨的寒气伴随着暴风雪,让人很难睁开双眼。有个男人走了很久,都始终看不到人迹,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旅行家,两个人自然而然成了旅途上的同伴。有了同伴感觉安心多了,但是为了节省热能,只有默默不语继续往前走。半路上他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倒在雪地里,如果置之不顾,老人一定会被埋进雪中,就这样冻死。“我们带他一起走吧,先生,请你帮帮忙。”同伴听到男人的提议很生气地说:“这种恶劣的气候,照顾自己都困难,还顾得了谁啊!”便独自离去了。

这个男子只好背起老人继续往前走。不知过了多久,他全身被汗水浸湿,这股热气竟然温暖了老人冻僵的身体,老人因此慢慢恢复了知觉。两人将彼此的体温当成暖炉相互取暖,就此忘却了寒冷的天气。

“得救了,老爷爷,我们终于到了。”远远看见村庄时,男人高兴地对背上的老人说。但是他们来到的村子路口,却聚集了一大群人在议论纷纷。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男人往人群中挤了进去探头一看,原来是有个男人僵硬地倒卧在雪地上。当他仔细观看尸首时,简直吓了一大跳,冻死在距离村子咫尺之遥的雪地上的男人,竟然就是当初为了自己活命,而先行离开的那个同伴。就这样,一个人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帮助了自己,而另一个人却因为放弃别人而放弃了自己。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这句很经典的话,其实已说出了人际关系的“核心秘密”——你付出别人所需要的,他们会相对地给予你所需要的。“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生命,也正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你帮助的愈多,你得到的也会愈多;而你愈吝啬,也就愈可能一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