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青少年一定要了解的文化艺术:中国篇
6093800000015

第15章 诗圣杜甫

杜甫流传下来的大量诗歌作品,以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宽广的视野、深入的体验,高度概括了当时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变迁,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堪称“史诗”,他更是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极大地拓宽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体裁所能够表现的范围,无论从艺术上还是从思想上均成为后世竞相学习的典范。

杜甫像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又因居成都时世交严武(官居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举荐他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是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自幼聪慧,他在《壮游》诗中追忆说:“七龄思昂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少年时即在文坛崭露头角,受到前辈的赏识。

20岁起,诗人便开始了他长达十余年的漫游生涯。在游历路上,杜甫看到许多悲惨的情景:一对青年夫妇刚结婚,男的就被抓去当兵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儿子、孙子都战死了,他也被抓去当兵,老伴知道他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伤心地趴在路边上哭;一个打了败仗逃回来的士兵,回到村里的时候,只见房子周围长满了草,家里空荡荡的,亲人们死的死、逃的逃,一片荒凉景象。当他拿起锄头要去耕种荒地的时候,县吏又派差人把他抓去打仗了。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后,杜甫一家老小加入了流亡的难民队伍。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从长安逃出,并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投奔至唐营,肃宗被其忠诚所感动,任他为左拾遗,但很快就被贬为华州司马参军。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大诗人杜甫病逝于旅途中,时年59岁。

杜甫怀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把他的所见所闻写在六首诗中,那就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三吏”、“三别”。这六首诗深刻地反映出当时动荡的社会状况。

杜甫的“三吏”、“三别”已不再是原始的资料,而是成为荡气回肠的艺术。诗中表现的是不能简化的生命情态,深沉而不浮浅。在《潼关吏》里,唐代战争频仍的景象就像戏剧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诗中的人、物、布景、声音,都经过诗人艺术的剪接,读者阅读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身临其境。反映社会的黑暗时,杜甫绝不会简化、漠视生命的矛盾。控诉社会,杜甫也能遍照如镜,持平若衡。读杜甫的诗,能看见百姓的疾苦、贫富的悬殊、战争的惨酷、酷吏的蛮横,而这些真实的生活感受在正史中是读不到的。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

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发动兵变,安氏称帝。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击败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及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叛将史思明也投降。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并从叛军中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8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