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女孩面对痛苦时,不会选择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然后找一个可以抚慰自己的理由治愈受伤的心。
生命有痛苦是正常的,有快乐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紧紧抓住痛苦不放,幸福就永远也不会到来。放弃痛苦是女孩抓住幸福,让生命重放光彩的关键一步。
阿芬曾讲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刘晓雨是我从前的邻居,中学毕业便不得不放弃上学的机会,去了她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纺织女工。 多年之后的邂逅,原本想听听她的幸福生活,可她却向我诉说了她一段黑色的不幸。
“搬走后不久,通过别人介绍,我认识了程杰,一个很帅气的设计师。只是岁数稍大了些,但人品还算不错,我们相处不到一年就结了婚。”
她一面搅动着杯里的咖啡,一边娓娓地说道。
“结婚刚过一年,我儿子程亮就出世了,孩子原来很健康,可谁知在他三岁的时候,一次生病去医院治疗,竟被检查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这下我与丈夫的关系一下降到了冰点以下,我们谁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继而互相攻击、埋怨。虽然后来经查实是在孩子出生时,在手术室感染的,我们还是不能原谅对方。后来,在孩子四岁的时候又患上了白喉,死掉了。没有了孩子的维系,我们很快就离婚了。”
刘晓雨轻轻地呷了口咖啡,继续说。
“这使我觉得羞辱,觉得日子再也没有什么指望。我想到了死。我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衬着耀眼的棕色桌面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信写得无比绝望。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我说:‘姑娘,你的眼神好,请帮我纫上这针。’我抬起头来,跟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我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写诀别的信。就因为那老人称我姑娘,就因为我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我。
我纫了针,并且替老人缝好邮包。我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家,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不久便找到了新的爱情。”
讲到这里,她的眼睛湿润了,接着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整了绽裂的邮包。
一位丧子的母亲说:“刚开始,我完全没办法平静,对于死去的儿子,不论我做什么,想什么,那种深痛的感觉就是在,渐渐地,我让自己很忙,那时,我便没有多余心思去思考儿子的死亡,但只要一静下来,甚至只要走路停下来一会儿,那种哀痛就全部袭上来,令我无法招架。
现在,虽然想到仍会难过,但情况已不一样,我不再没事找事忙,故意逃避。当丧子之痛又来时,我让它涌上心头,我看着悲痛将我灭顶,然后渐渐地消退,平静也就跟着来了。最痛苦的那一刻已经过去,我已经可以不必再抗拒那种情绪。
如今,我可以再次体会人生的快乐,那些痛苦已不是现在的事了,它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而我人生其他的道路,还可以继续。”
面对痛苦的经验时,我们会先震惊,难以接受,接着便是不知所措和难以忍受,而且无法想象以后要怎么办,这时,我们便会想要逃避。
不断地抗拒只会延长痛苦的时间,而该面对的仍得面对。如果一味逃避,只会令自己深陷在痛苦中。
通常痛苦不是灾难发生时的事件,痛苦的部分在于日后的我们,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记起那件事,而在每次忆起时,那种情绪便又上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周而复始,然后,我们抗拒痛苦的情绪,而痛苦却总是如影随形,怎么也摆脱不掉。
当我们在这种情绪中沉溺时,就无法在生活中体验美好的幸福感觉。了解过去确实重要,但持续下去,只会令自己沉迷于昔日的生活,而不断背负过去的痛苦。所以,不要逃避痛苦的感觉,也不要逃避现在的生活,当痛苦来临时,去感受它;当痛苦漂流时,不要再紧抓住它,让它成为真正的过去,这样才能好好地生活,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