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往往在人不了解、无耐心、未能体谅对方、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误会一开始,人们只会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这样只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在对别人有所决定或判断之前,首先,请想想这是否是一个“误会”。
一次,美国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纽扣忘了扣了。”
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将上衣纽扣系好。当他走到这位观众看不见的地方时,马上又把纽扣解开了。
这一幕被前来采访的记者看到了,他很是不解,问:“你为什么要把纽扣解开呢?”
卓别林回答:“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长途跋涉者,松开纽扣更能体现其辛苦、劳顿,展现给观众栩栩如生的形象。”
记者更困惑了:“刚才你为何不直接告诉那位观众呢?”
“不!”卓别林加重了语气,“指出观众的误解,有的是时间。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以一颗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善意,并在态度上给予回报。”记者听了不由肃然起敬。
人在生活中需要交往,要交往就会有误会。误会,听来耳熟,每个人都碰到过。也许这个世上有不被理解的人,但却不可能有从不被误解的人。误解是一种变相的矛盾,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生长在一切有人的地方,谁也摆脱不了它。因此,说误解是人生的“伴侣”似乎并不为过。
世界情报史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误会。一次,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向秘书口述文件,秘书把打印完的清样给他过目。他不喜欢秘书打完的参差不齐的格式,就在文件下面写道:“注意边界”。秘书把文件重打了一遍,然后分送给所有高级调查员。两周后,联邦调查局的探员们在与加拿大、墨西哥的边界设置了特别警戒线,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这是个误解的闹剧,但却很说明问题——误会主要是沟通不畅的结果。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8世纪初的英法战争,起因居然也是因为误会。1704年,在一次酒会上,英国妇女马肖尔夫人不小心把一杯水洒到法国人德托雷依侯爵身上,她说这是无意的,但侯爵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坚决认为这是有意侮辱,不但是对他的人格,更是对他的国家的尊严的公然侮辱。结果,这件事激化了两国矛盾,引发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杯水战争”。
由此可见,误会的破坏力非同小可。所以,及时消除误会,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作为一个女人,你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所以也无法要求所有的人喜欢你。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与不喜欢的人和平相处,而对喜欢的人则要尽量维护友谊,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敌意。
在日常生活中误会是经常发生的,如何及时处理好误会,也是增强你社交能力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和朋友或者同事发生了误会,要看这误会的“结”发生在哪里,找到原因之后,再想办法及时解决。
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是不会让误会过夜的。一旦发生误会,你就要立即处理解决,以免产生更大的误会。如果误会是由于你引起的,“结”在你这方面,你就要解释和道歉,态度要诚恳,语气要温和,同他说是在当时的语言环境当中说出的,没有不良的动机和目的,请求他谅解。在你道歉之后对方心里仍然没有消除误会,对你还是耿耿于怀,就不要再做什么工作了,表明他有自卑心,气量较小,一切都顺其自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