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天下潮商:“东方犹太人”财富传奇
6084100000008

第8章 渠道为王,小店做成大产业

现代商业的本质是销售。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渠道就是做市场。良好的渠道建设能让企业具备强大的铺货能力、配送能力,从而牢牢占领市场终端,在市场销售中占据有利位置。

——正大集团 谢国民

精明的潮商从小店做起,站稳脚跟后就瞄准大市场,通过抓渠道把自己的生意做大,显示了他们对市场的深刻领悟能力和驾驭能力。他们认为,做生意的第一步就是市场布局。市场布局要有雄心壮志,要放眼全国,要打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渠道和市场,要全面撒网。

一个企业有了产品,确定了价格,接下来的问题是通过什么途径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这就是分销渠道定位需要解决的问题。抓好“渠道”这个核心,就能把小店做成大产业。为什么有的潮汕商人从来没有做过广告,但是却在消费者中赢得了很好的知名度?归根结底是渠道功夫做得好。

由于受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的影响,我们很多公司在做营销时,一上来就从农村开始,从小地方开始,从小犄角旮旯开始。做了10年,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就好象要卖鸡蛋,你在一个村子里卖,一年能卖100个;你到县里卖,一年能卖10万个;你再到省里卖,一年能卖1000万个;你如果在全国卖,那就不计其数了。心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中国市场处处都是机会,潮汕人不会总是守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他们放眼全国,从小地方开始,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大企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家之路。

比如,一间百平方米的小店,经过黄光裕的打理,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集团,在各大城市拥有1300多家门店,年销售能力达1000亿元以上。潮商黄光裕的这一成就,来自于对“渠道”的深刻理解,以及渠道建设。

现在,有的公司动不动就全国招商,认为不招够100个城市的经销商就绝不收兵。这种做法忽略了对中国市场区域特点的分析和把握。潮商认为,渠道为王不是只渠道越多越好,比如,北京、上海和贵州的小县城,相当于美国和非洲的差距。好的产品只要在几个区域市场运作成功,就能获得丰厚利润回报,而不必追求招商城市过多。

潮商经商的经验告诉我们:假如公司的实力和相应管理不能够很好的控制经销商,那么一味追求销售网络的覆盖面对公司来说,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庞大的销售网络往往会成为经销商向公司“讨价还价”的资本。

其实,公司管理能力决定项目渠道规模和有效服务半径。公司应告别贪大心理,苦练公司内功,重点城市和地区突破才是上策,否则就会造成渠道失控,客户服务脱节。

总之,有大批潮商尽管没有从事生产制造,但是他们做渠道、搞连锁,把市场这块蛋糕做得格外大,真正实践了《陶氏商经》里的经商格言:坐贾行商,贵在知市。

“潮商财富智慧”

在中国市场做营销,有一个诀窍,就是渠道的数量,或者说经销商的数量,甚至是终端的数量多少,往往决定一个公司销量的多少,分销的密度和广度,就代表了公司的销售良好度。在初级市场,渠道数量特别是终端数量,比质量更重要,怎样快速扩张渠道和终端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密集布点,广种薄收,打好渠道数量战,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具体战术是,强调对中心城市和附近区域的快速覆盖:每进入一个城市就开始密集开店,从一线市场一直覆盖到二线,力图以快速和最大程度地获得该地区的市场份额,等到份额确立后再逐步调整运营,梳理流程和建设管理后台。

渠道战略的成功应归功于以下因素:信誉至上;减少代理的风险;考虑代理利益;加强对代理的支持等。简而言之,就是要与渠道商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第二章 吃苦耐劳,敢为人先——潮商致富发财的第一把钥匙

潮汕人是出了名的拼搏一族。他们做生意,不仅仅是依靠热情、努力、勤奋就可以成功的。这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体力劳动,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排汗工作”,应该是一个有智慧、有技巧、有思考、符合一些客观规律的逻辑过程。潮商中的许多人并非生来含着金钥匙,而是先做打工仔,慢慢积累做生意的经验,最后自立门户,才当上了老板,直到成为大老板。

潮商认为,没有勤奋苦干,无法捕捉商机,得到回报;没有敢想巧干,无法抓住门道,获得更多的利润。潮商之所以做生意很有一套,就在于他们出色地演绎了“推销员”这个角色,并且在推销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的探索,并深刻地领会到了“勤能补拙”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