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自然藏岁(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6075900000047

第47章 布达佩斯

尼古拉斯·纪廉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由两个城市构成:一座比较古老,叫布达;另一座叫佩斯。多瑙河把它们隔开,但是有8座桥(战前是7座)把它们连接了起来。这两座城市从行政上合并在一起形成现在的首都的时间还不足一个世纪,因为那是1872年的事。后来又有一个小城市和它们并在一起。那小城几乎是一个城区,叫奥布达,匈牙利语的意思是“旧布达城”。

布达位于一条大河右岸的格列尔特山上。这座山,西班牙语称为“圣赫拉多山”。这座山用石灰石堆成,实际上是一座不高的小山:高245米。在山顶上,奥地利帝国政府在一座土耳其的老碉堡废墟上建造了一种类似城堡或堡垒似的东西。皇帝的军队可以从那里控制全城,使中央政府的敌人——匈牙利爱国志士不得安宁。他们曾在1848年揭竿而起反对帝王。今天,格列尔特山已经变成人民群众娱乐的美丽场所。每年的国庆之夜都要燃放光彩夺日的烟火。

从我下榻的、地处山脚下也就是位于布达城的饭店,可以望见多瑙河(匈牙利语叫“Duna”)的动人景色。应该说明的是,它并非蓝色的,请斯特劳斯原谅,在奥地利和罗马尼亚也不是蓝色的。但是它的水流非常汹涌。站在附近的自由桥上,着迷的游人可以观赏波浪澎湃的河水。这个地方的河面宽达200多米。如此壮观的景象在布达佩斯的每座桥下都会重视,因为河水的流势是不可阻挡的。各式各样的船只在河上行驶;有几条船高速前进,那是在城市的不同地点之间运送游人的白客船。它们成“之”字形从此岸到彼岸,从彼岸到此岸,有时驶向布达,有时驶向佩斯。

读者,你问我两个城市哪个更美丽吗?我们的回答是布达。我们步行或搭车就是乘汽车在布达市旅行;我们在它那散发着柔和的昔日芳香的神秘街道上逗留,它们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抹不掉的。布达是个位于高处、有着地势高的城区的城市;它的小街窄巷几乎直上直下那么陡,有长长的石头梯阶;市郊区有农场和别墅,那里一片寂静,空气纯净,芳香,诱人住步休息;城中还有经历了数百年的肃穆的大宅子……多瑙河畔的首都的热浪来到这个地方停下来,变成了胆怯的水波,连孩童的小手也能把它挡住。每天下午,浪漫的胡同里到处是手挽手漫步的青年男女、喧闹声响彻黄昏的男孩子和单纯为了散步的愉快而散步的普通人。

旧布达是古老历史的一个角落,比布达还美丽,至少它具有一种布达没有的古典情趣。在旧布达附近,游人可以看到位于多瑙河和离河流不远的一群小山之间的“阿金孔姆”罗马城的遗迹,它在布达佩斯的最北边。我们在那里看到两座圆形阶梯剧场:一座是民用的,另一座是军用的,都建造在阳光充足的新洞窟里。民用剧场几乎原封未动,虽然年深日久,仍很牢固,就像罗马人的建筑物那样。我们还看到了体育馆的高墙和两座巨大的公共温泉疗养场的废墟,那个地区的水量丰富的泉水被源源不断地引到疗养所里来。在位于废墟附近的一家博物馆里,陈列着在抵抗野蛮人用的要塞里发现的大批美丽的陶瓷制品:有爱神、人鱼、女人首饰、古希腊的棺材。在一枚金质大奖章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用希腊文写的这段铭文:

让人们讲高兴讲的话;

他们的愚蠢饶舌对我没什么;

爱我吧,让我们幸福地在一起。

奇怪的是:这几句话描写的热情的女人的棺材原封未动,她的全部首饰也完好无损。只有她的名字由于岁月久远而读不出了,模糊不清了。

读了我们上面讲的这一切,读者切莫认为位于布达对面、多瑙河左岸的佩斯城不美丽。你要当心,不然你就会犯一个最愚蠢的错误!实际上恰恰相反。布达耸立在首都地势高的部分,佩斯却伸展在一片平原上。它有一个地方特别古老,那是佩斯的移民区,位于久远的罗马人坚固的营地周围,是最现代的区域,从前称为“新城”,始建于十九世纪。

在这个酷热的夏天,当树木开始镀上淡淡的金色、树叶开始飘落在柏油马路上时,佩斯像多棱的珠宝一般闪闪发光,蜿蜒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商店里顾客拥挤,咖啡馆里(大多都有临街的或设在河上的露天座位)座无空席。公共建筑,如施蒂勒创建的科学院的大楼,小仲马首次读法文版的贝多菲的诗的维加多大厦、国家博物馆、议会大厦、大学校舍、高百米的大教堂纪念碑、国家天文台、歌剧院,都颇威严壮观。那么,林荫道又怎样呢?例如极其美丽的人民共和国大街长2公里。书店呢?比如作家书店——人们就这么叫——,它有一间非常宽敞的报告厅。还用提城市的郊区和瓦伊道一匈雅提的公园与城堡吗?读者,再请想象一下布达佩斯的熙熙攘攘的文学咖啡厅吧!其中就有“匈牙利文学咖啡厅”!

布达和佩斯这两个城市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一个多山,环境幽静;另一个充满活力,很不平静。二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统一的城市),充满鲜明的对照,令游人赞叹不已。1945年大战结束时,城市完全化为废墟,3万多幢房舍夷为平地,所有的桥梁都被纳粹分子炸毁。那可怕的岁月过去后,如今留下的只是痕迹——伊莎贝尔大桥也许是最明显的见证——。倘若不是这个教训——当失误被敌人利用的时候,失误本身更危险——,三年前发生的匈牙利事件留下的东西会更少。

(朱景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