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6071500000083

第83章 心理暗示:我们轻易听信流言的原因

心理学关键词:心理暗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许多流言蜚语,并且信以为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战国策·秦策》记载,从前,曾子住在费县,费县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人。但是母亲坚信儿子不会做那样的事,就不为所动,继续织布。一会儿又有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还是织布自如。很快一个人又告诉她说曾参杀人。他的母亲终于害怕了,丢下梭子翻墙逃跑。曾母开始处于拒绝状态,中间逐渐认同,最后被累积的暗示控制而逃。

曾母本来是不相信曾子杀人这个谎言的,但是这个谎言无形中却对曾母产生了一种暗示——曾子也有杀人的可能,进而促使曾母不得不怀疑自己的判断,最后翻墙逃跑。

由此可见,心里暗示的累积有移山填海的功效,完全可以改变人的信念。心理暗示具体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含蓄、间接地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

从本质上讲,心里暗示是一种条件反射的心理机制,它会使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下意识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吃饭前,别人说今天的菜真好吃,你一定会觉得的确不错,并且食欲大增;有一天朋友突然说:“你好像瘦了,是不是病了?”听了这话,你起初还不太注意,但不知不觉地,你就会真觉得浑身不舒服,好像真的病了似的。

其实,流言也好,谎言也罢,只要说的人多了就会让人信以为真。其实这就是心理积累暗示造成的。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受暗示的人,但是“流言止于智者”,这里的“智者”说的是不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人,让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和判断,认清事物的本质,不要随意听信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