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画像石·画像砖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6059200000013

第13章 丧车出殡,祭祀祖先

早在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埋葬死人,以寄托生者的哀思,丧葬习俗也由此产生。经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发展演变,丧葬习俗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复杂。到了汉代,周代那套礼制逐渐废止不用,代之而起的汉代新的丧葬礼俗迅速发展起来。汉代新的丧葬礼俗的主要变化有:墓室建造规模越来越大,像汉武帝茂陵那样的棱墓是先秦王陵不可企及的;在墓室建筑形式上,一改以前土坑竖穴为主的结构,出现了以小砖墓为主的墓室建筑形式,画像石室墓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随葬品方面,先秦所谓的“礼器”退居次要地位,并逐渐消失,模型冥器如仓、楼、灶、井、碓、鸡、鸭、狗、猪等大量出现,用货币和铜镜随葬的习俗也十分盛行,不仅随葬品的种类大增,每一类的数量也较以前增多。以上这些都说明,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兴起的厚葬之风,到汉代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恶劣现象。

汉画像石、砖不仅以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反映了汉代的丧葬习俗,而且把当时一些丧葬习俗刻在了石、砖上,使我们今天能看到当时人们举行丧葬活动的一些具体情形。

汉代,凡遇丧事,亲戚故友都要以财物送丧家,谓之赙(fù)礼,还要亲往或派下属前往吊丧。《后汉书·张禹传》载,禹父张歆“仕为淮阳相,终于汲令。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前室东、南、西三壁门楣上的吊唁图,详细描绘了人们吊丧的情景。画面上,丧家派拥彗门吏和家臣在门前迎接前来吊唁的人。吊唁者或跪伏在地,或低头躬身,一副恭谨虔诚的样子,其中不少人用食盒、食奁、酒壶等送来了赙礼,还有一家送了一个小祠堂。从画面上刻的车马看,身份较高者是乘车骑马而来的。来吊者达四十六位之多,场面甚是悲壮,可见死者绝非等闲之辈,不是高官,就是地方上极有势力的豪强地主。

人死若干天之后即要出殡,山东微山县沟南村有一块画像石上刻有出殡图。该画像石为石椁侧板,画面分左、中、右三格。左格刻孔子见老子。中格刻出殡图:八人用绳牵引着灵车(车而)车,一人右手举功布,孝子手执哭丧棒(哀杖)在车前向车伏地跪拜。灵车之后是八位死者家属分两列戴孝送葬,他们头上都有用长带结成的“首绖(dié)”,孝子和车后的四位男子腰间还有用长带结成的“腰纟至”。右格上层是山林,共刻了三个山头,山间树木茂密;下层,在山脚下刻有带边框的长方形坑,当是为死者准备的墓穴,墓穴左右有人物若干位,当是挖墓穴的僮仆和死者家属,他们在此等灵车到来后给死者下葬。

出殡(山东微山)

从古到今,人们都不是把死者一埋了事,而是时时到墓地或祠堂去祭奠亡人,以示对他们的怀念,同时也彰明活人的一片孝心。在儒家思想独尊的汉代,对此犹为重视,山东、苏北、皖北现存的祠堂和出土的祠堂画像石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山东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中室南门楣西段上还刻着场面宏大的祭祀图。画面左侧是有两进院落,前立双阙的祠堂,阙下躬立一位捧盾卫士。祠堂前院有水井,后院有供案、盛放供品的食奁和酒壶。阙外有九人装束整齐,分三列执板向外躬身而立,在他们前面有三人匍匐在地,面前有供案,这十二人显然是在迎接前来吊祭的人们。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在迎接墓主人夫妇的灵魂从棺室中前来享祭。后室门楣正面(中室北门楣)上刻着男、女墓主车出行图,其方向正是通过西门楣(其上也是出行图)向祠堂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