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回味明朝
6058800000011

第11章 北京保卫战

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北京,京城里一片恐慌,百官集于朝堂之下,散朝还不肯退散。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搜罗大量金银珍宝、绫罗绸缎,想以重金把英宗赎回来,却遭到瓦刺军的拒绝。

人们私相传舌,谣言不断,又陆续有战败的兵卒包着累累创伤回到京,百姓们不知道皇帝下落怎样。目前京城防务空虚,瓦剌军来了怎么抵挡呢?

为了安定人心太后下诏,立英宗两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指定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辅导太子,任监国。朱祁钰召集大臣,商量如何应敌。大臣们七嘴八舌,有人主张南迁,有人反对。大臣徐有贞说:“瓦剌兵强马壮,我军恐怕是难以招架。而且我夜观天象有变,恐怕京城将要遭劫,不如先撤到南方,暂时避开敌人的锋芒。”

正在两难之际,一人挺身而出,声如洪钟:“说要南迁的,应该立即拉出去斩了。京师是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难到大家忘了南宋是如何灭亡的吗!”此人正是尚书邝野出征后代理兵部事务的兵部侍郎于谦。于谦的主张义正辞严,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说得徐有贞等人哑口无言。于是就由于谦负责指挥军民守城。他一面调兵遣将,从各地调京城和附近关口的防御兵力;一面肃清内乱,逮捕了不少瓦剌奸细。

大臣们纷纷要求向天下昭示王振的罪壮,要求抄灭王振的族后,这样才能安定人心。朱祁钰毕竟不是皇帝,也不敢擅自做主。大臣们就不肯散朝,不依不饶。宦官马顺平常也和王振勾结,他见大臣们不肯退朝,喝令想驱散大臣。结果一下自激起众怒,被被众人揪出痛打,当场活活打死。朝廷上吵吵嚷嚷,乱成一团,大殿里成了斗殴场和闹市。朱祁钰脸色很难看,想躲进内宫,于谦拦住他的袖子说:“王振的罪魁祸首,不惩办众怒难消。大臣们只是为了社稷着想啊。”朱祁钰听了于谦的话,下定了决心将王振的抄家,惩办了王振的同党,果然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为了避免瓦剌军以明英宗为人质,过分要挟朝廷。于谦等大臣请太后正式宣立朱祁钰为帝,明英宗改称太上皇。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朱祁钰即位称帝,这就是明代宗(又称景帝)。

瓦刺一方也知道孤军深入,不宜久留。就以送明英宗回朝为借口,开始进攻北京。很快就打到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众臣在主战主守上,意见纷坛。主将石亨主张京城九门全部关闭,坚壁不出,以避敌锋锐。于谦说:“如果在向敌人示弱,敌人会更加轻视我们。”他亲穿战袍,身披铠甲,扎营于德胜门,表示身先士卒,决死一战的决心。由是全军士气高昂,万众一心,誓保京城不失。于此时,各地方部队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都开始支援北京。城外的部队达到二十二万人。

瓦刺发动几次进攻,被明军奋勇阻击。百姓们也配合明军进行战斗,军民一心。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死伤惨重。

瓦刺军受到重创,怕退路被截断陷入包围之中,匆忙撤退,于谦等明英宗去远了,就用火炮轰击,又炸死了敌军数百人。北京城保卫战,大获全胜。君臣上下同心,扫除了英宗统治时期政治、军事上的积弊,景帝信重于谦,于谦也不辱君命,抵御外敌使中原免遭野蛮破坏,功不可没。

瓦次失败后,觉得扣留明英宗也没有好处。不如把明英宗释放,以缓和双方矛盾。英宗回到北京,没受到什么礼遇,被景帝被软禁起来,开始了他7年的软禁生活。

公元1457年,明代宗身患重病,徐有贞、石亨与宦官相互勾结,带兵私闯皇宫,拥立被软禁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这就是震惊华夏的“夺门之变”。一个月之后,明代宗重病身亡。

明英宗复位后,徐有贞、石亨对于谦本来就心中不满。加上在英宗被俘流亡期间,帮他朱祁钰继承称帝,英宗心里对于谦本也有疑虑,就给于谦定下“谋反”之罪,就给于谦定下“谋反”之罪,把他杀害。但人们始终都不会忘记拯救大明江山于危难的功臣,正如他《咏石灰》所写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