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犹太人教子心经
6056200000007

第7章 智慧是永远的财富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增长智慧。

有一艘船在海上航行,船上坐着多位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拉比。在聊天中,富翁们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额财富,互相争执得不可开交。这时,贫穷的拉比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要论财富?还是我最富有,只是现在我还无法证明这一点。”冥冥之中果真有上帝在做安排,航行途中,一群海盗无情地打劫了这艘船,富翁们引以自豪的财富被洗劫一空,每个都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海盗离去之后,这艘船因为缺乏继续航行的资金而不得不停泊在一个港口。船上的乘客都下了船,只能自谋生路。这位拉比因为拥有智慧而被人们所器重,被当地的居民请去当了老师,在他们的眼里只有高尚的人才能从事这一职业。而那些昔日与拉比同行互相攀比的富翁却朝不保夕,艰难度日。后来,富翁们由衷地告诉拉比说:“还是你说的话对,拥有财富的人会一时之间失去一切,而一个有学问的人会永远富有。你拥有智慧就等于拥有了一切。”

犹太父母经常给孩子们讲的这个故事说明了智慧的重要性。犹太民族非常重视学问,但是与智慧相比,学问也略低一筹,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比喻成“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在犹太人看来,这种人即使有一肚子知识,也丝毫派不上用场。而且,知识必须为善,如果用知识做坏事,知识反而有害了。为此,犹太人认为,知识是为磨炼智慧而存在的。假如只是单纯地收集很多知识而不消化,就同徒然堆积许多书本而不用一样,都是一种浪费。

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曾说过:“在部队里面,勇敢的将军固然重要,但是善于动脑筋思考的将军更重要,一个士兵,更需要有一个思维智慧的将军。”其实,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

世界著名的“酒店大王”——希尔顿,觉得自己人生得到的最大一次启示,来自他12岁时的一段经历。当时在美国西部人人带枪,但他爸爸从来不带,他说:“带枪的人必须依靠拔枪的速度,不带枪的人,需要的则是智慧,我相信智慧的力量会远远大过武器的力量。”

希尔顿很快领教了父亲这句话的含义:一天,他发现爸爸在一个酒馆里面,被一个醉汉用枪逼着,若没有回答出醉汉的任何一个问题,就会立即被枪打死。面对这生死存亡的一瞬间,他却吃惊地发现爸爸很平静,用一种非常感人的语调,慢慢地对那个拿枪的人说话,那人的态度逐渐软化,枪掉在了地上,最后,那人竟然抱着他的爸爸哭了起来!

“智慧的力量大于任何力量。”这一启示,指导了他后来的经商之道,最终成为闻名世界的“酒店大王”。

犹太人蔑视一般的学习,他们告诉孩子一般的学习只是一味模仿,而不是任何的创新。实际上,学习应该是思考的基础。正因为如此,《犹太法典》上说:“学识及能力,都像是价值最昂贵的怀表。”犹太儿童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

在远古的耶路撒冷有一种精灵,他们干着仆役的事情,做家务,打扫房屋,有时还兼管花园。其中有一个精灵,给一个小康之家管理花园。他干活不声不响,相当熟练,热爱主人,还特别热爱那个花园。他工作非常卖力,主人对他也很满意。尽管他和他的同伴一样,生性非常轻盈,可以随时去各种地方,但为了更好地表明他是个忠实的仆役,他始终住在这家主人那里。但可怕的是,他的同行——其他精灵对他百般诽谤,以至于精灵的头目很快下令,把他调到北极去照料一所终年被雪覆盖的房屋。动身前,精灵对他的主人说:“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别人逼着我离开你们。在这里,我只能再呆很短的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个星期。请你们抓紧时机说出三个愿望,我帮你们实现这三个愿望,但是只能三个,不能再多。”主人和夫人合计了一下,第一个愿望就是要求财富。果然,立即便有大堆大堆的金钱装满了他们的钱柜和大大小小的箱子,仓库里全是小麦,地窖里全是酒,一切都装得满满的。但究竟怎样来管理这些财物呢?该设立多少账本,耗费多少时间和心血?两人都感到十分为难,贼人要来算计他们,王公大人要来借贷,国王要来征税,这对可怜的夫妇因为太过富有而感到痛苦。“快来帮我们摆脱这些因钱财而引起的麻烦吧!”他们两人请求说,“穷人是多么幸福,他们无忧无虑!贫困远远胜过财富。财富,快走开!而贫穷女神,快回来吧!”说完这些话,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他们又和原来一样了。他们重新获得了安宁和平静。精灵因他们的觉悟而和他们同声大笑。最后他们请求精灵赐给他们智慧。他们明白,这才是一种从不引起麻烦的财富。

在犹太人心中,学者是人们尊敬的中心。把学者置于一切人甚至国王之上,就可以看出犹太民族是多么地注重智慧。这一点是犹太民族可引以自豪的传统,因为其他民族都把贵族、王侯、军人或商人的地位放在学者之上。

犹太人只重视个人的智慧力量,而不看重出身门第的高低。出身贵族,或出身富贵的人,并不一定都有学问。因此犹太人当中,穷人遇到富豪子弟时不会自卑,更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怕,但是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遇到有知识的人的时候,都会对他非常地敬重,这是因为犹太人只重个人的智慧和才华,而不会看他的家庭出身。

在《犹太法典》中有一则小故事:有两个犹太人,一个是处处以自己家世为荣的青年,另一个则是一贫如洗的牧羊人。

当家世显赫的那个青年人夸耀完自己的祖先之后,牧羊人说:“原来你是那样伟大祖先的后裔啊!不过,你要知道,我极有可能就是我们家族的祖先,而我的家族一定会像你的祖上一样的。”金钱和事业上的成功,“家”的荣誉并不是很重要的因素。

有一则这样的犹太故事:以色列某贵人有两个儿子。一个追求财富,一个研究学问。后来,一个成了大富翁,一个成为当代的博士。这富贵腾达的儿子很瞧不起他那有学问的兄弟。他说:“我富可敌国,你却依然一无所有。”那博士回答说;“兄弟!我当感谢至尊至贵的上帝,给了我这样大的恩惠。因为,我得到的是先知的遗产——智慧。”

犹太人经常对孩子说,我们不能选择家庭出身,也没有必要重新选择,因为那不重要,不能代表我们的实力。应该做的事情是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并最终变为自己的智慧。

拉比约书亚是一个朴实而博学的学者。一天,哈德良皇帝的女儿对拉比约书亚惋惜地说:“一个多么伟大的智者却生在如此丑陋的人家里!”

约书亚回答道:“你应该在你父亲的宫殿里好好学学,葡萄酒装在什么样的容器里?”

公主回答道:“装在陶罐里。”

“没错,是陶罐!但那是普通老百姓用的,”学者说,“你应该把葡萄酒放在金银器皿里。”

于是,公主把葡萄酒从陶罐里倒出来,装到了金罐中,但是不久,所有的葡萄酒都酸了。

约书亚对公主说:“你看,律法经文也是如此,人的智慧也是一样。”

“难道没有既博学又出身高贵的人吗?”

“当然有,”拉比约书亚反驳道,“但如果出身艰苦一些的话,他们会取得更大的学问!”

事实上,很多著名的犹太人出身都很卑微,如石工、木匠或牧羊人等,比如希勒尔是木匠,亚基巴是牧羊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犹太人中的杰出人物,就是因为他们自身具有超强的能力,而犹太民族中智慧重于门第出身的观念为他们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一个大环境。

看重个人智慧而不重门第出身这一观念体现在人际交往中,犹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门第观念。在人与人交往中,犹太人很少有趋炎附势之举,出身高贵的人也难以依靠出身攫取社会地位,或者取得其他什么优势,人们都是依靠智慧和勤劳获得个人地位。个人智慧重于门第出身是犹太人处世的重要理念,它激励了许多出身低贱的人去积极进取,也体现了社会公平竞争的原则。

犹太人没有家园,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他们所到之处,惟一的支撑就是自己头脑中的知识,用知识创造财富,从而由财富来为自己争得一条求生的道路,一方生存发展的空间。物质财富随时都可能失去,但知识和智慧永远在自己的头脑中,谁也抢不走,而有知识和智慧,就不怕没有财富,这正是犹太人流浪数千年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犹太人家庭的每个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烧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的是钱或宝物,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宝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夺不去的。只要你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