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入门一学就会
6054200000008

第8章 身边事例说阴阳

马先生问:“把阴阳失调分这么多类型有什么用呢?”

“阴阳失调的分型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了解病症,只有将病认识清楚了,才能知道怎样进行治疗,才能将病治好。

比如在人体,上为阳,下为阴,高血压的人经常会感到头晕发胀,这是因为肝火旺盛使得阳偏胜导致的,此时就需要补充阴液,以达到阴阳平衡,使人体恢复健康,所以吃药就吃去火的药,而取穴一般取下肢穴位。高血压的人经常用水泡脚,可以使血压降低,就是这个道理。”我讲解道。

马先生听得津津有味,我于是讲了一例病案。

前不久,幼儿园的洪老师来看病,他发着烧,但身上总觉得冷,没有汗但是头痛,四肢懒懒地不想动。

我分析说:洪老师的症状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脉沉弱。这属于阳虚感寒证,病因是身体平时阳虚,或感受风实表邪而久病未愈,逐渐损伤机体的阳气,最后就形成以阳气虚衰为主的症候。对照阴阳失调的类型可以知道,阳偏衰即为虚寒证,洪老师四肢倦怠、舌淡、脉沉弱等症状就是虚寒证的典型表现。

我给他开了药方,里面有一味中成药就是川芎茶调丸,川芎性味辛温,可以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补充体内的阳气。

小赵问:“我的表姐经常上火,口腔溃疡,鼻子也干痛,我以为是阳证,给她吃了牛黄解毒丸一类的祛火药,但效果只能维持一两天,病还是无法痊愈。上个月来找您看病,您开了补肾的金匮肾气丸为什么一吃就好呢?”

“你表姐的舌象与脉象都没有明显的火热象,而且她说自从分娩后,一直腰痛,怕冷怕风,夜尿也很频繁。这些表现都说明了患者存在肾阳不足、寒邪稽留的问题。”我解释道:“由于下面的阴寒之气太盛,阳气无法对阴进行制约,反而被阴排斥在外,浮游到上面,才出现了患者脸上貌似上火的一派热象。她这是典型的阴盛格阳型。”

“原来我表姐的病,本质是阴寒盛,表现在外的,却成了上火,怪不得吃祛火药无法治愈呢。”小赵恍然大悟。

马先生也说:“这个病很有意思啊,看来辨别阴证和阳证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是的,阴阳学说应用到临床时一定要多方比较、追本溯源,不可被表面的征象左右。对于初学者来说,你只要明白哪些是阴、哪些是阳,以及明白阴和阳处在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中,阴阳相互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就可以了。至于如何分析复杂的病症,等有一定的基础时再进行探讨吧。”我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