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补、泄、散、敛、疏、镇、消、攻治疗
02 心、肝、脾、肺、肾经各经病的治疗
◎心经病
安神,补养及清心——镇静,解除疲乏,强心补血兴奋消炎。
◎肝经病
舒肝,活血及降肝——舒神活血及镇痉,降血压。
◎脾经病
健脾及祛湿热——健胃,增加营养及消炎,调整代谢。
◎肺经病
补气及清热——强壮,增高血压,调整呼吸及退热。
◎肾经病
滋阴补肾——滋补,扶助生活及生殖能力。
◎命门病
补命门治相火——调整内分泌功能,抑制亢盛。
◎治例
心、肝、脾、肺、肾经各经病往往交错见症,治疗应抓住要点,分别主次,全面照顾。
一药有兼入数经的,如茯苓入心经,也入脾经,当归入督脉、脾经、心经3经等。
03 风、寒、暑、湿、燥、火、毒等病的治疗风、寒、暑、湿、燥、火、毒等病往往互相交错,既要分清主次,又要综合治疗。
◎治例
04 表里六经的治疗
◎三阳病
病实以除病为主——抑制亢盛,矫治病变,以阻挡发途径。
经病:清热——退热为主。
腑病:泄下——消炎为主。
(1)太阳病:表寒,散寒——发汗;表风,复表——健袭;入腑,利膀胱——消炎利尿。
一时性不足为导致病变之主要因素,如因机体防御反所致之排汗障碍以至泌尿障碍,赦用麻黄、桂枝、白术药激发其一时性不足,以消散其亢盛(2)阳明病;里热,清热——退热;入腑,泄下——通便消炎。
盈茑亢盛型病变,投用石膏、大黄等药直接抑制其亢。
(3)少阳病:半表里寒热,和解——强壮退热;入腑,表里双解——消炎退热。
为接近中间型之亢盛型病变,有不足成分,故除用柴胡、黄芩等药舒神退热消炎外,又用人参、生姜、芍药以强壮恢复抗力。
◎三阴病
体虚以扶正为主——强壮制脱,恢复机能,以动员防御力量。
(1)太阴病:里寒,理中——激发健胃。
为初期不足型病变,主要是胃肠衰弱,故除用人参强壮外,着重用白术、干姜等药激发健胃,急速恢复消化作用。
(2)少阴病:里寒逆,温里——强心制脱。
为重笃不足型病变,故用附子、人参等药强心复苏,大力扶持不足。
(3)厥阴病:
里阴阳错杂,除逆——强心缓痉,消炎安蛔。
为接近中间型之不足型病变,有亢盛成分,故用乌梅、当归、细辛等药缓痉外,又用附子、人参等药强壮,用黄连,黄柏等药消炎。
◎治例
表里经腑,寒热虚实,辨证治疗。各经兼病,坏病及劳复等,尤须分别穿插治疗。
05 三焦病的治疗
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多为温热病的初期阶段。
治疗:
风
热
:
散
风
热
—
—
舒
神
退
热
。
风毒:解风毒——舒神解毒。
中焦主要包括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的病理变化。脾胃同属中焦,阳明主燥,太阴主湿。
治疗:
湿热:理湿热——消炎利水。
火毒:泻火毒——消炎解毒。
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变,多为肝肾阴虚之候,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治疗:
寒湿:逐寒湿——强壮利水。
湿毒:泻湿毒——激惹杀菌。
◎治例
从整体出发,必须注意其部属性质和各方面的影响。
06 温毒病的治疗
◎温毒病的治例
07 温病与伤寒、三焦与六经治法的区别与关系
◎温病与风寒
暑湿燥火的关系一般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病可按三焦分类,治疗上以矫治病变为主。以微生物感染为主的温病,又结合了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也可按三焦分类,但治疗上以杀菌解毒为主,以矫治病变为辅。
◎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以微生物感染为主者为温病,治法以杀菌解毒为主(祛邪解毒);以病变为主者为伤寒,治法以矫治病变为主(汗、下、温、和)。这是热性病的两大分类与两大治法。至于温病结合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按三焦分类诊治(温病理三焦——由上及下,由浅入深),与伤寒按六经诊治(伤寒理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则是热性病的另一种分类和治法。
08 针灸、推拿治疗
◎治法
为针刺、艾灸、罐灸、手推、掐拿等治术。
(1)补——兴奋,复苏,旺盛代谢。
(2)泄——抑制,镇定,排除。
(3)疏——诱导,缓解。
◎经穴
(1)各部器官在皮肤上之感应点。
(2)病灶。
(3)罐灸推拿等,选择经穴,施术于其周围一带。
◎禁穴
(1)重要器官外露处。
(2)重要器官浅在处。
◎主治
(1)诸风——神经失常性病,如痉挛、疼痛、麻痹等。
(2)诸火——机能亢盛性病,如发热、高血压等。
(3)诸气血——机能体质失调性病,如血行不畅、代谢障碍等。
(4)诸虚寒——衰弱性病,如机能下降,组织缺血等。
◎适应证
(1)针刺最宜——诸风火。
(2)艾灸最宜——诸虚寒。
(3)推拿罐灸最宜——诸气血。
◎治例
09 正骨治疗
◎手法
(1)免痛——施术简练,准确,转移病人注意力。
(2)揉捏——使伤处周围血行旺盛,恢复肌肉弹力。
(3)引伸——牵引伤处拉开一定距离,易于整形,牵引使伤处周围活动,易于再生。
(4)正形——引伸后,迅速准确整复体形。
(5)固定——整形后,用夹板布带等物松紧适度地固定之,既防止过松而歪曲错位,又避免过紧妨碍血行营养。
◎用药
活血消肿,散瘀定痛,接骨生肌——消肿止痛防腐,促进再生。
◎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