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兵法宝典丛书——李卫公问对
6050300000021

第21章 (三)

“原文”

太宗曰:“《孙子》所言治力何如?”

靖曰:“‘以近待远,以佚持劳,以饱待饥’[1],此略言其概尔。善用兵者,推[2]此三义而有六焉:以诱[3]待来,以静[4]待躁,以重待轻[5],以严待懈[6],以治[7]待乱,以守[8]待攻。反是则力有弗逮[9]。非[10]治力之术,安能临兵[11]哉?”

太宗曰:“今人习《孙子》者,但诵空文,鲜克[12]推广其义,治力之法,宜遍[13]告诸将。”

“注释”

[1]“以近待远”三句:见《孙子兵法·军争篇》。意思是以自己的部队接近交战之地来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以自己部队的安逸来对付疲于奔命的敌人,以自己部队的粮食充足来对付饥饿的敌人。

[2]推:推演。

[3]诱:引诱敌人。

[4]静:镇静,冷静。

[5]轻:轻举妄动。

[6]懈:纪律松懈。

[7]治:阵容整齐。

[8]守:坚守,固守。

[9]逮:及,到达。

[10]非:不懂得。

[11]临兵:领兵作战。

[12]克:能够。

[13]遍:都,全部。

“译文”

唐太宗问:“《孙子》所说的‘治力’是指的什么?”

李靖答道:“‘以自己的部队接近交战之地来对付远道而来的敌人,以自己部队的安逸来对付疲于奔命的敌人,以自己部队的粮食充足来对付饥饿的敌人。’这只是说个大概情况。善于用兵的人,可以把这三条引申为六条:以引诱使敌人落入圈套,以冷静来对付敌人急躁,以持重来对付敌人妄动,以严整来对付敌人松懈,以整齐来对付敌人混乱,以坚守来对付敌人进攻。否则,战斗力就会难以保持。如果不懂得这些,怎么能领兵作战呢?”

唐太宗说:“现在学习《孙子兵法》的人,只知道背诵条文,很少有人能够发挥‘治力’的方法的,这种方法应当都告诉每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