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全国许多城镇都普遍存在着木作、铜作、漆作、磨房、油坊、酒坊、机坊、糖厂等大大小小的手工业作坊,商业贸易兴盛。在众多城镇之中,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以其发达的手工业生产和繁荣的商业,在明末清初迅速崛起,成为著名的“天下四大镇”。
九省通衢—汉口镇
汉口镇(今属湖北武汉),在清初迅速兴起,为四大名镇之首。汉口处于长江中游,水运便利,地处天下之中,有“九省通衢”之称,因而商业贸易极其繁荣。乾隆时的《汉阳府志》中说:“汉镇一镇耳,而九州之货备至焉。行户数千家,典铺数十座,船泊数千万,九州诸大名镇皆有让焉。”
清代汉口是中南地区淮盐最大的集散地、米粮贸易中心、布匹销售市场和木材集散地。自汉口出发的粮道有二条。一条从汉水至陕西,如雍正十一年(1733),共有粮船1500只经汉口转运至陕西,每船载重300~500石,共约60万石。另一条顺长江把四川、湖南的米转运到江浙。雍正年间,湖北、湖南之米运往江苏年约1000万石。湖北盛产布匹,布匹品种繁多,有扣布、线布、椿布、边布、梭布、条布诸种。湖北布匹以其优质行销滇、黔、秦、蜀、晋、豫诸省,成为湖北省巨大的利源。当时不少产区的布匹通过农村市集转贩汉口,再运销全国各地,汉口遂成布匹销售市场。乾隆年间,汉口布匹贸易甚旺,“四方来贸者,辄盈千累百,捆载以去”。此外,汉口还是一个木材的集散地。清人姚鼐《汉口竹枝词》称道汉口盛况说:“扬州锦绣越州醅,巨木如山写蜀材。”由此可见木材贸易的兴旺。清中叶时,汉口镇的年贸易额达到白银1亿两左右,堪称当时中国各大工商城市之首。
清前期,汉口镇有数千户商贾人家,数十处盐商典库,会馆公所,四处林立。据民国《夏口县志》卷五的建置志记载:道光以前建立的会馆公所有39座,建馆年代不详的有56座。各省商人在汉口活动的街巷,至今仍保留着反映其地域的名称,诸如:新安街、新安巷、徽州巷、安徽街、宝庆街、金庭巷、元宁巷、江苏巷、广东巷等。由此可见,汉口的商业在中南数省中占着首屈一指的地位。
汉口的街区随着入清以后商业的繁兴而不断修建扩大。乾隆四年(1739),增建接驾嘴、三善巷、艾家嘴等街道。到嘉庆年间,接驾嘴已是“上下数里,商贾云集,五方杂居,尤为汉口市盛之区”。汉口的堤外,昔时是“荒沙一片”的襄河故道,这时竟“居民丛聚,渐成街市”,“民居鳞比,十倍于前”。到道光初年,汉口已发展为“东西三十里有奇”的江畔巨镇。
冶铁中心—佛山镇
佛山镇(今广东佛山市),明代就以冶铁业而闻名;清代成为广东省的冶铁中心。乾隆年间,佛山计有“炒铁之炉数十,铸铁之炉百余”。乾隆十五年(1750),估计炒铁行业工人约有一二万人,整个冶铁行业工人不下二三万人。康、雍、乾年间,估计佛山整个冶铁业的生铁消耗量约为5000万斤,产值超过白银100万两。佛山镇的丝织业也非常发达,清初发展为十八行。石湾陶瓷业入清以来发展更快,共“有缸瓦窑四十余处”,所制产品发展为日用、美术、建筑、手工业、丧葬五大类,产品在千种以上。金属加工业在乾隆以后有制箔行、打铜行、打银行、金花行、一字铜行、铜器行等十余个行业。成药业仅参药行就有27家。民间手工艺也有陶塑、塑扎、剪纸、门画、爆竹、雕刻等行业。此外还有与之相适应发展起来的手工行业,如染纸业、食品制造业、造船业、泥水建筑业、砖瓦灰炉业、印染晒茛业、成衣业、骨角皮毛筋器业、涂染料业、漆器业等。据乡志记载,佛山镇衰落之时的光绪年间,手工业行业还有178行。
清代佛山铁锅行销吴、越、荆、楚等地,铁线则“无处不需”,四方商贾皆来贩运,佛山乡民“仰食于二业者甚众”。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放海禁后,佛山铁锅竟大量销往外洋。雍正年间,外国船只购买佛山铁锅,每船少者2000~4000斤,多者达二万斤。石湾陶器则行销两广,甚至远销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丝织品也大量出口海外。康熙年间,佛山镇已成为外省商贾必至的贸易中心,市面之繁盛甚至超过广州。从进口方面来说,佛山镇则是一个巨大的发销中心。乾隆年间,佛山镇“商车洋客,百货交驰”。道光初年,佛山市面上充斥着珍奇洋货,尽是玛瑙、玻璃、珊瑚、翡翠、火齐、木难、方诸、阳燧、鹤顶、龟筒、犀角、象鼻等物。同时,佛山镇还是广东最大的米粮贸易中心,佛山镇的米价也成为全省的标准价,即所谓“广东各以佛山镇报价为准”。由此观之,从清初至鸦片战争前,佛山镇的商务(不包括外贸),执全省之牛耳。
乾、嘉、道年间,“佛山一镇,绅衿商贾,林林总总”,外省商人云集佛山镇,在此建立了山陕会馆、莲峰会馆(福建纸商所建)、江西会馆、楚北会馆、楚南会馆等。据统计,道光以前佛山镇共有商业会馆25所,手工业会馆26所。全镇的工商店号在3000家以上,铺户贸易和转运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
康、乾年间,佛山镇已基本形成了手工业区域和商业区域。冶铁业主要集中在镇西南部地区;陶瓷业主要集中在石湾一带;纺织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部的乐安里、舒步街、经堂古寺、仙涌街一带。商业闹市区则集中在北部、中部地区。乾隆至道光年间,佛山镇铺区从25个增加到27个;街巷从233条扩展到596条;墟市从3墟6市发展为4墟11市;码头津渡从11个发展为28个;编户人口则从20万发展为27万,若加上蛋民(水上居民)和外地流入佛山镇的谋生者,实际人口不会少于30万,发展成为方圆三四十里的繁华大镇。
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今江西景德市),向来以产瓷器闻名,生瓷器已有1400多年历史。它四大名镇中惟一不靠水运起的城镇。雍正、乾隆之际,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嘉庆时,“镇广袤数十里,业陶数千户”。当时景德镇的生产窑有烧柴窑、烧槎窑、包青窑、大器窑、小器窑等;窑户有五种类型:烧窑户、搭坯窑户、烧囵窑户、柴窑户、槎窑户;各窑内又根据工序分为23个工种;各户间又根据所作之器分为18作;此外附属各专业户如柴户、槎户、匣户、白土户、青料户等又共有16个户种,分工极为细密。当时全镇官窑、民窑每年总产值约在610万两白银以上,其中民窑年产总值约在600万两以上。景德镇陶瓷行销海内外,成为举世闻名的陶瓷之镇。
景德镇的瓷品在明代已有广阔的市场,清代进一步扩大。在国内,“景德镇陶器行于九域”;在国外,“江西瓷器、福建漆器果品,皆夷所好”。甚至法国、俄国的皇室也曾在景德镇订制瓷器。景德镇也就成为商人云集之所。康熙年间,“豪商大贾咸聚于斯,事陶之人动以万计”。清代前期,景德镇有都昌、抚州、饶州、徽州、苏湖等会馆20余个。
景德镇的街区在清初也有很大发展,时称:“列肆受廛,延袤十数里,烟火近十万家。”到嘉庆年间,景德镇街市的范围“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咀,前后街计十三里”。景德镇从此成为天下瞩目的泱泱巨镇。
华北交通枢纽—朱仙镇
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西南,贾鲁河穿镇而过,唐宋以来成为水陆交通要冲和繁华的商业集镇。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朱仙镇商业有很大发展。鲁河沿岸,码头林立,长达5里。朱仙镇输出货物以西北山货、本省牲口与土特产为大宗,输入货物以木材、瓷器、茶、盐、糖、纸、布匹、粮食、京广杂货为大宗。当时聚集在朱仙镇的商人有山西、陕西、甘肃、安徽、福建诸省人。其中以山西帮商人势力最大,山西票号独揽全镇金融权,设有山西会馆。陕、甘帮多经营山货、皮毛。安徽帮多经营典当、茶业;福建帮多经营米、糖业;本省商人则多经营酒馆、饭店及一般工商业。朱仙镇还有回族小商贩和手工业,镇中建有清真寺两所。清代前期,朱仙镇不仅是河南,而且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陆交通联运码头。
朱仙镇的制曲业、酿酒业、年画业、染纸业素称发达。创始于明代、著闻于清代的“西双泰”竹竿青酒,色味俱佳,盛销于河南各州县及安徽等地。清代朱仙镇有年画店300余家,年产年画300余万张,行销各省。榨油业在清前期共有70余家。此外,朱仙镇的“玉堂号”豆腐干,也是远近闻名的佐膳佳品。
“天下四大镇”城市经济的发展,不仅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口,而且促使许多原事农耕的乡民成为半工半农者。例如佛山镇的铁钉业,景德镇的白土业,大量的产品就是由附近的农民利用农闲时制成。这样,就逐步分解了农业的自然经济结构,改变了农民的习惯职业。在“天下四大镇”周围的辐射圈内,出现了许多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乡村经济,它们以城市经济为其依存条件。这样,就把许多千年不变的乡村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轨道。
“天下四大镇”的出现和发展,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先政治,后经济”的郡县城市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潮流和趋向,开辟了一条中国封建城市发展的新道路。它说明清代异乎秦汉,别于唐宋,而成为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是社会经济发生了某些质的变化的新阶段。即使与当时西欧中世纪的自治城市相比,四大镇在城市人口、城区规模以及工商业水平等方面也都毫不逊色。它们以其突出的经济功能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起到了明显的刺激作用。因此,天下四大镇在中国封建城市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