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
6048400000019

第19章 家具与私家园林

家具与私家园林代表着明人日常生活的品位。由于明代手工业的高度发达,工匠制造工艺突飞猛进,加以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家具制造行业日益成熟,并形成了审美与实用性相结合的风格。而官僚富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也促进了明代园林的发展。园林作为上层人物财富和性情的象征,其审美功能与日常使用的功能融为一体,体现了明人重享受的生活情调。

■风格成熟的明式家具

家具是人们生活起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每日必须面对的日常物品,自古而今都是人们着意追求美感的领域。明代家具经过历代家具的演变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可以说是中国家具的成熟定型时期,现在仍流行于市的“明式家具”,或称“明清家具”,其造型艺术和选材制作基本上都是沿袭明代而来。

明代的家具制作已经在民间形成独立的行业。尤其在江南地区,手工业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工匠制造手艺突飞猛进,不仅生产家具成品,还可根据顾客需要上门订做。而明代家具材料的突破,则主要源于海外贸易的契机。不仅有日本传来的漆艺,更有郑和下西洋之后由东南亚国家进口的优质硬木。东南亚生产的花梨、紫檀等高级木材开始成为中国进口的一项重要物资。这些木材基本上用于家具的制造,因其本身具有天然的纹理美,常常有羽毛或兽面等精美图案,在制成家具后不需刻意雕饰就已经是精美的工艺品了。

精制家具成为社会风尚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条件发达下的城市园林和宅第建造。达官贵族、富商巨贾或文人雅士为了追求生活情趣,纷纷建造精致典雅的府邸和私家园林,为配合整体审美效果,优质家具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增。他们从自身的精神享受和生活用途出发,选择高档次、精制作的生活器物。在家具制造工艺发达的同时,一批文人开始探求家具制作工艺和审美情趣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如黄成的《装饰录》、午荣的《鲁班经匠家镜》等,总结了明代以前建筑和家具成果,对明式家具风格的最终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明代家具质地坚固,外形精巧,遗留至今的仍有不少。

故宫博物院、各地的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者手中尚有大量明清时代的家具保存。明代的能工巧匠们充分利用了木料的天然纹路,运用雕、镂、嵌等手法,偶尔饰以珐琅、玉、石,制成风格简练、质朴典雅的精工细木家具。它们结构严谨,不使用钉,而以巧妙的卯榫来连接各个部件,是工匠们杰出智慧的充分体现。由于这些家具往往配以宅第园林,故逐渐形成成套家具的理念,以居室功能分为厅堂、卧室、书房等不同套件,品种齐全,美观实用。造型上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大多以明快的风格为主,排斥过分雕琢的人工痕迹。在追求生活雅趣为风尚的明末社会,家具也成为个人品味和情调的指示针。

■私家园林之风

园林别苑大多是皇室贵族的专利,中国历来只有少数高风亮节之人,或性格孤傲、或隐逸出世者,才别寻僻静之处建私园以修身养性,以示与世不合,风格亦崇尚简朴幽静,以清雅为佳。明代的情形却发生了转变,私家园林成为官僚地主、富商文人追求生活乐趣的时尚。他们在喧嚣的市镇中选择有限的空间,精心布局,刻意装饰,作为他们财富和性情的象征。

明代私家园林大多根据审美要求而建,因此尤其注重格调的高雅和整体的设计。在布局上曲折迂回,欲扬先抑,园区中划分若干景区,又以亭、廊、山、水相隔,隔而不绝。漏窗和植物的运用上避免单调,追求丰富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园中景致以山、水、石、木等自然物为主,辅以厅、轩、馆、楼、阁、亭、榭等建筑,山池花木相间,轻巧活泼,细致处又有漏窗、屏风、空门等,均是精雕细作;叠山置石,桥廊联水,令人在集中的范围内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浓缩的美。但是园林艺术讲求的并非简单的模仿自然,而是合理借景,着重人工设计,景物有静有动,集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人为的审美情趣和日常的使用功能为一体,体现了浓厚的美学思想。

大批私家园林的涌现,与优秀的设计师、建筑师是密不可分的。明代园林艺术理论的最杰出代表,是计成的《园治》一书。这是第一部总结古代私家园林艺术的理论专著,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园林设计的基本理念,并附有插图,反映了明末江南造园艺术的高峰。他本人不仅是伟大的理论家,又是杰出的设计师。“扬州八大园林”之一的影园即为计成设计。此园是兵部职方主事郑元勋的别墅园,他不仅身居高位,又是扬州有名的大盐商,家财富足,格调高雅,他邀请计成所设计的别墅,集中了明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理念,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影园的设计以水池为构图中心,东有主山,北有子山,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进园时先是假山茂树,之后才是开阔的湖区。景物的设计依山得水,花木疏落有致,参以精致的石景、古木,结合了简约恬淡的风格与自然的野趣;建筑以亭台楼宇别具风味,与山水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