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统一王朝的诞生
6047700000009

第9章 开凿栈道,通“西南夷”

秦朝在战国时期秦国和楚国经营西南的基础上,开凿栈道,设置郡县,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有效地确立起对“西南夷”地区的直接控制和管辖。从而加强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这一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往,使其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巨大而深远。

■西南诸夷

在中国西南地区,即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除“百越”以外,还生活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秦汉时期统称“西南夷”。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他们大致分布在以滇池为中心,在滇中和滇东北一带,主要有滇、劳浸、縻莫、叟等部族;在滇西一带,有昆明、斯榆、桐师、哀牢等部族;在滇东南以及黔西一带,有夜郎、句町、漏卧、且兰等部族;在滇北和川西南一带,有徙、摩沙夷、笮都以及川西北和陇南的白马等部族。这些名称有的是族名,有的是地名或“国”名。他们多处于原始部落阶段,或“耕田,有聚邑”,或“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过着半农耕、半游牧的生活。个别地区还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考古发现证实,“西南夷”自古就与中原保持密切联系。殷周鼎革之时,一些部族还因参与伐商而受到西周犒赏。战国末年,楚顷襄王曾派将军庄率兵“略巴、黔中以西”,到达滇池地区。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恰逢此时秦夺取楚巴郡与黔中郡,归途阻隔,庄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以其俗以长之”。此举开创夷、汉杂居之先河。

在始皇统一中国以前,“西南夷”的一部分已经并入秦国的版图,秦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秦惠文王于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伐巴蜀,先后设置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市北)、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三郡。司马错大兴水利、修筑城池,发展生产,使秦的声威远播西南。秦最初对巴蜀地区采取羁縻政策,在设置郡治的同时,改封蜀王子弟为“侯”,改封巴的统治者为“君长”,“蛮夷君长,世尚秦女”,通过封爵、联姻和派遣蜀相等措施笼络人心,强化统治。秦武王于公元前310年派兵征服今云南境内的丹和两个部落。到了秦昭王时,蜀郡太守张若又夺取了笮及江南地区,使秦国的统治区域更加扩大。

■经略“西南夷”

始皇即位以

后,对西南夷地区的经略更加积极,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早在统一中原战争之时,始皇即派常在秦国蜀守李冰火烧山崖修凿通道的基础上,在今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修建一条栈道,因“其处险”,“道广才五尺”,故称“五尺道”。这条道路深入到西南夷地区的腹心—滇池附近,沟通了四川与云南的交通,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改善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辖。秦统一中原以后,国威大振,便在西南夷地区“颇置吏”,建立起行政机构,加强对西南夷的直接管辖,使其成为秦皇朝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秦朝又经蜀郡,加强了与笮等地的联系,将其纳入郡县系统。这一地区“近蜀,道亦易通,秦时尝通为郡县”。这样,秦朝不费一兵一卒,便确立起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从此以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密切了边地联系,还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进一步开疆拓土,巩固边防。他西抚诸夷,东占辽东,南平百越,北逐匈奴,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坚实基础。秦朝疆域也迅速扩大,它“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形成了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大帝国,这无论在中国史还是在世界史上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