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柏杨智慧忠告(全集)
6046600000037

第37章 环境因素的影响是至深至远的

美德是逐渐培养出来的,大人物是自我训练出来的,世界上从没有一个人纯靠天赋,在娘亲肚子里便与众不同,生下来更胸怀大志,只有摇尾分子才敢这么认定他的主子就是这样。——柏杨《孔斌论高士》

柏杨先生之所以能一直有所成就,就是因为他的身边有着一群德行高尚的朋友,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作用实在太大了。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益于成长的大环境,能使人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生活在一个不益于成长的狭小环境中,由于受环境影响,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往往会自暴自弃。因此,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学会适应环境,更要懂得选择环境。

有一个单位办公室门口摆着一个挺大的鱼缸,缸里放养着几条热带鱼。那种鱼长约三寸,大头红背,长得特别漂亮,惹得许多人驻足观看。一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那些鱼在这两年时间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三寸来长,大头红背,每天自得其乐地在鱼缸里时而游玩,时而小憩,吸引着人们惊羡的目光。一天,鱼缸的缸底被过路的顽皮孩子砸了一个大洞,待人们发现时,缸里的水已经所剩无几,几条热带鱼可怜巴巴地趴在那儿苟延残喘,人们急忙把它们打捞出来。怎么办呢?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只有院子当中的喷水泉可以做它们的容身之所。于是,便把那几条鱼放了进去。两个月后,一个新的鱼缸被抬了回来。人们都跑到喷水泉边来捞鱼。捞来一条,人们大吃一惊,出来的时候,简直有点手足无措了。两个月,仅仅是两个月的时间,那鱼竟然都由三寸来长疯长到一尺来长!

踢开自卑的绊脚石了,随着对新环境认识的加深,自卑感会自动化解。一个人在对己不利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方法是鼓足勇气战胜困境,而不能让挫折走进内心形成自卑,逃避环境,封闭内心。要采取开放的态度,打破自我封闭,多与人交往交流,让关心你的人帮你出谋划策,化解困扰你的问题。不要过分看重自己的挫折与失败,热情地接受别人,让自信的阳光洒向心灵深处。

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能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得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我们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不要被环境声势左右你的脚步。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

许多人认为成功离自己很遥远,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聪明和能力,怀疑环境对自己是否没有阻碍,等等。但是,你要知道,怀疑只能使你停顿不前,虚度了时间,消耗了精力。唯有坚强自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进的人,才会达到目的。

做事成功与否,虽然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你的主观态度,凡事只要抱有恒心,就一定会排除万难,抵达成功的彼岸。

在夏日枯旱的非洲大陆上,一群饥饿渴乏的鳄鱼陷身在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较强壮的鳄鱼已经以弱者为食了,悲剧每天都在上演。这时,一只瘦弱勇敢的小鳄鱼却起身离开了快要干涸的水塘,迈向未知的大地。干旱持续着,池塘中的水愈来愈混浊、稀少,最强壮的鳄鱼已经吃掉了不少同类,剩下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也许栖身在混水中,等待迟早被吃掉的命运,似乎总比离开、走向完全不知水源在何处还安全些。池塘终于完全干涸了,唯一剩下的大鳄鱼也不耐饥渴而死去,它到死还守着它残暴的王国。可是,那只勇敢离开的小鳄鱼呢?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上,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当旧有的环境已经威胁到生存时,就要坚决放弃,勇敢地去开创新的生活,征途中虽然会遇到很多艰难险阻,但只要坚忍不拔,终会闯出一片新天地,获得新生。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压力,为人创造了值得思考琢磨的机会,使人能尽快成熟起来。木以绳直,金以淬刚。世上成大事的人无不是经过艰苦磨炼的。艰难的环境一般是会使人沉没下去的。但是在试图成大事的人眼里,困难终会被克服,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即经过艰辛的雕琢,玉可成器。压力,能使成大事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多方撞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自觉把握人生的走向。人要有所作为就要有所不为。应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该失去的东西就要毫不吝啬,甚至忍痛割爱。得到并不一定就值得庆幸,失去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情。能否从容对待、恰当处理这些问题,就看你的成事之道了。相反,人若是太幸运了,缺乏压力,就会沉于懒惰,而不知挑战人生的意义和快乐,这样就难以成大事。对于那些善于成事的大师而言,他们不惧怕压力,因为压力会降临在每个人的头上;相反,他们更喜欢“压力推动法”,在压力中做大人生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