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阴阳寒热养生智慧
6029400000024

第24章 阳盛体质养生法

这里说的阳盛,是指人体阳气旺盛。但中医学认为:“阳盛则热”,而热到一定程度,即为火,所谓火为热之极。火为阳邪,其性炎上,不仅可以耗伤精液,且常扰动血分,其致病后常有发热、汗多等症。一般视其所犯之脏腑不同而有不同的见证。如胃火炽盛,则见牙齿肿胀,胃脘灼热而喜凉饮;心火上炎,则见口舌生疮,心移热于小肠而见尿少色赤;肝火上冲,则见头痛,目赤肿痛及两肋胀痛。若火邪伤及脉络,则营血被迫枉行,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临床可见衄血、吐血、便血、尿血、瘀斑等。

在一般情况下,阳盛体质的特点是形体壮实,面赤,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喜冷饮,小便热赤,大便恶臭,脉洪大有力,舌红苔黄。

养生原则:阳盛之人好动易发怒,故平日要加强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培养良好的性格,用意识控制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多余阳气散发出去。游泳锻炼是首选项目,此外,走路、慢跑、武术、球类等,也可根据爱好选择进行。

1.饮食调养

中医学认为,“热者寒之”,即是说,体内有热的人,要用寒凉的药物或食物来治疗,下面就介绍相关的食物和药膳。

(1)常用清热泻火食物

蛏子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咸。功能滋补,清热,除烦。适用于产后虚损、乳少、烦热、血痢等症。

病后烦热、口干:蛏干30克,万年青干菜30克,煮食。

产后虚损少乳:蛏肉250克,黄酒适量,蒸后煮汤服食。

湿热水肿:蛏干60克,大蒜、粳米各适量,葱、姜、料酒各适量,无盐酱油少许。先将蛏干洗净,加水煮10分钟,再放入蒜瓣及粳米,熬至粥将熟时,加调料烧开即可。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消渴、小便赤涩、痰喘反胃、火眼、呕恶诸症。

小便赤涩:蚬肉煮食。

痰喘反胃:蚬肉,葱花煮食。

苦瓜

苦瓜又名癞瓜、凉瓜。

中医认为,苦瓜性寒,味苦,为清热解暑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清心火,解暑热,明眼目。可用于热病烦渴、中暑、肠炎、痢疾、火眼赤痛、热毒疮疖等。为夏令保健食品。

痢疾:苦瓜100克,粳米50克,冰糖100克,煮粥食。

烦热口渴:鲜苦瓜1个,去瓤切碎,调味煮汤食。

阳痿:苦瓜种子炒熟研末,每次10克,黄酒送服,10天为一个疗程。

烹调时,宜把苦瓜切断,盐腌片刻,即可除掉部分苦味。脾胃虚寒者食之可能吐泻腹痛,故不宜食。

葫芦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淡。功能:清热利水、止渴除烦。适用于腹胀、腹水、尿少、水肿、暑热、烦渴等症。

水肿:葫芦1个,装满赤小豆、大枣,反复蒸3次,随意吃。

肾炎:葫芦300克除去籽切块,水煎服,日频服。

卷心菜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清热散结,解毒利尿,补肾壮骨,健胃通络,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关节不利、肾虚腰痛等症。

胃溃疡疼痛:用鲜卷心菜捣汁300克,略加温,饭前饮,每日373克。

上腹胀气疼痛:卷心菜加盐煮,每天200克,分2次服。

莲藕

中医认为,藕性味甘、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散瘀、补脾开胃、涩肠止泻之作用。可用于治热病渴、咯血、尿血、吐血、衄血、痰热咳嗽、咽干喉痛等。

泌尿系统感染、症见尿急、尿血等症:用藕500克,鲜甘蔗500克。先将藕去皮切碎,再将甘蔗绞汁,浸泡鲜藕1~2d,时,用纱布绞出汁饮用。

腹泻:藕500克,加姜50克,取汁,每日2次。

体虚乏力:藕粉、糯米粉各500克,加白糖300克,加水适量和匀,上笼蒸半小时,成藕米糕,常食可恢复体力。

热毒:鲜藕、鲜茅根、鲜荸荠各250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沸20分钟后,去渣取汁,代茶饮。

热病烦渴,赤热痛:鲜藕50克,切片,入锅,加水一碗半,文火煮至一碗,加入适量白糖拌匀,代茶饮。

胃出血:鲜藕1支,三七粉5克,鸡蛋1只,盐适量。先将藕洗净,切碎,绞汁,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三七、鸡蛋、食盐等,煮熟服食。

无花果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清热润肠,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声嘶、咽喉肿痛、咳喘、大便秘结、痔疮脱肛等病症。

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无花果焙干,研末,每日10-20克。

便秘:每日生食无花果7枚,连服7天。

哮喘:无花果捣汁半杯,开水冲服,每日1次。

黄疸:无花果叶9克,水煎代茶饮。

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无花果根15~30炖猪瘦肉内服。

肺热声音嘶哑:无花果30克,水煎,调冰糖服。

柠檬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酸。功能:生津止渴、祛暑安胎。适用于暑热烦渴、纳呆脘闷、痛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胎动不安等症。

热病津伤口渴:鲜柠檬肉切碎,以浩净纱布绞取汁,每次10克以沸水冲化,饮用。

高脂血症:柠檬1个,荸荠10枚,水煎常服有效。

柠檬还有洁肤美容作用,具有消除皮肤色素沉着的功能,长期以来它是制作嫩肤霜和洗发剂的重要原料。此外,柠檬含有丰富的芦丁,可减少血中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

乌梅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酸。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适用于久咳不止,久泻不利,虚热口渴和盛夏暑热烦渴等症。研究证实,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乌梅含有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的微量苦味酸,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因此能治疗病人疼痛欲绝、汗珠如豆、痛苦万分的胆道蛔虫症。同时,乌梅还能有效地分解肌肉组织中的乳酸,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因乌梅酸味极浓,不可过食,多食则损齿、伤齿,甚至出现痰热。

香椿

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平。功能清热解毒,健胃化湿。可用于治肠炎痢疾、疔疽疮疥、食欲不振等。

治赤白痢疾:香椿叶60-120克,酌加水煎服。

尿道感染:香椿根皮、车前草各30克,黄柏9克,水煎服。

芹菜

芹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健胃、降压、利尿、醒神、健脑之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妇女月经不调、小便热涩不利等症。

高血压:鲜芹菜250克,开水烫约2分钟,切细绞汁。每次服一小杯,每12次。

妇女月经不调或小便出血:鲜芹菜30克,茜草6克,六月雪12克,水煎服。

反胃呕吐:芹菜鲜根10克,甘草15克,鸡蛋1个,煎沸后打入鸡蛋冲服。

百日咳:全芹菜1把,洗净捣汁,加食盐少许,隔水蒸熟。早、晚各服一小杯,连3日。

小便出血:水芹榨汁,日服六七次,每次半小碗。

人们通常只食芹菜的茎,其实芹菜叶中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比茎高,弃之可惜。叶有苦味,吃时宜用开水焯过。

绿豆

中医认为,绿豆性凉,味甘。有消暑解毒、清热除烦,利尿消肿的功效。主要用治中暑头晕、暑热烦渴、恶心呕吐、药物中毒、水火烫伤以及疮疡肿毒等症。

治疗流行性感冒:绿豆30克,贯众10克,板蓝根10克,水煎服,连服3日。

治疗烧伤:取生绿豆粉60克,75%乙醇适量,调成糊状,半小时后加入冰片10克调匀。创面清洁后,将药糊涂于创面。

醉酒:用绿豆芽30克,西瓜翠衣30克,葛花10克,水煎频频饮用。

药物性皮炎:绿豆、黑豆、赤小豆各25克,甘草3克,加水煮至豆熟,食豆饮汤。

铅中毒,食菌中毒,误服农药中毒:绿豆200克,生甘草10克,加水煎汤,澄冷服之。

胃脘疼痛,灼热反酸:绿豆100克,猪苦胆1个,将绿豆纳胆内,以胆汁干为度,取豆研面,每服10克,温开水送服。

痤疮:绿豆研细粉,用凉开水搅拌成糊状,晚上睡前在患部洗净涂之。

猕猴桃

中医认为,其味酸、甘,性寒。有调中下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散瘀利尿之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呕吐、烦热、消渴、黄疸、五淋、痔疮等病症。

风湿关节痛:猕猴桃干果、木防己各25克,红草15克,胡枝子25克,水煎服。

食欲不振:猕猴桃干果100克,水煎服。

脱肛:猕猴桃根30克,猪大肠1段,煎汤服。

乳腺癌:猕猴桃根125克,水1000毫升,煎3小时以上,每天1剂,10~15天为一个疗程。

苹果

俗语道: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等功能。适用于中焦诸气不足、消化不良、1:1干咽燥、便秘、慢性腹泻等症的治疗。

高血压:每次吃250克苹果,每天3次。

动脉硬化:每天1个苹果,连皮吃下。

慢性腹泻:用苹果干粉15克,空腹时开水送服,每日2~3次。

大便燥结:每日早、晚空腹吃苹果1~2个。

反胃:苹果皮,每次用25~50克,煎汤服。

苹果性凉,凡脾胃虚寒者宜少吃。

番薰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消烦止渴,润肠利便,清热解毒,通血脉,增精髓。适用于烦渴、风热、便秘、痔血、热疖肿毒等症。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常吃香蕉,有缓降血压之功效。香蕉润肠、清热、可预防便秘,从而避免因用力排便而造成突发性脑出血等危险。青香蕉有刺激胃黏膜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保护胃壁免受胃酸的破坏,起到预防和治愈胃溃疡的作用。

香蕉性寒,脾虚便溏者不宜食。

空心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微甘。功能:清热凉血,解毒利尿。适用于鼻衄、便秘、便血、痔疮、小便赤涩、疮痈肿毒诸症。

妇女白带:鲜空心菜连根500克,鲜白槿花250克,与猪肉同煮,吃肉喝汤。

血热鼻衄:空心菜数根,和糖捣烂,沸水冲服。

便血:鲜空心菜洗净捣取汁,和适量蜂蜜1:1服。

小儿夏季热:空心菜100克,荸荠100克,调味煮汤食。

猪胆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心凉肝,明日通便。李时珍说:“方家用猪胆,取其寒能清热,滑能润燥,苦能入心,又能去肝胆之火也。”

慢性鼻窦炎:将藿香240克研细,与公猪胆汁调糊,每次饭后N15克,每日2次。再用苍耳子10克煎汤送服。

头癣:猪胆汁调入雄黄粉9克成糊状,涂搽患处。

豆腐

豆腐为大豆种子加工制成品。味甘,性凉。功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可用于目赤、消渴、便秘、咽痛、肺热痰多、胃火臭等。

产后乳少:豆腐500克,炒王不留行30克,煮汤。喝汤吃豆腐。

酒精中毒:热豆腐切薄片,遍身贴之,冷即换,直至苏醒。

白浊:豆腐100克,红糖50克。豆腐掏空加入红糖封好,置笼内蒸熟吃。

豆浆: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加工制成的浆汁。其味甘性平,功能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适用于虚劳咳嗽,痰火哮喘,便秘,淋浊等。

血崩:生豆浆1碗,韭菜汁半碗,调和空腹饮下。

痰火哮喘:饴糖100克,豆浆1碗,煮化顿服。

黄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止渴,利水解毒。适用于烦热口渴、咽喉肿痛、烫伤疮肿、火眼赤痛、小儿热痢、小便不利、四肢浮肿等症。

四肢浮肿:用老黄瓜皮50克,加水2碗,煎至1碗,每日2~3次。

腹泻:黄瓜叶切碎调醋,煎鸡蛋食之。

黄瓜性寒凉,胃寒者多食易腹痛。

西瓜

西瓜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葡萄糖、胡萝卜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医学研究认为:西瓜有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治肾炎水肿的作用。西瓜汁是很好的美容剂,常用新鲜西瓜汁涂揩面部皮肤等处,可增强皮肉弹性,减少皮肤皱纹,增添面部光泽。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水通尿之功。适用于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口疮、酒醉等症。

吃西瓜前要洗净瓜体外皮。吃西瓜后不宜喝热水。因为西瓜性寒,食后胃的温度会迅速下降,若在胃未恢复原有温度时喝下热水,可能因冷热冲击而发生呕吐。

罗双果

罗汉果又名假苦瓜。罗汉果中含有一种甜味物质,其甜度比食糖高300倍,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食用甜味剂。罗汉果还具有抗癌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为清润肺胃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清凉润肺,养胃润肠。适用于肺热体质,咽干声哑,胃热肠燥,大便干结。

慢性咽炎:罗汉果1个,猪瘦肉末50克,粳米100克,调以食盐、味精、麻油,煮粥食。

百日咳:罗汉果1个,柿饼30克,炖食。

暑热烦渴:罗汉果1个打碎,泡开水代茶饮。

便秘:罗汉果2个,取瓤及种子,打碎,水煎,睡前服。

慢性咳嗽:罗汉果1个,水煎分2次服。

海带

中医认为,海带性寒,味咸。功能:软坚散结,利水泄热。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睾丸肿痛、高血压、慢性咽炎等病症。

慢性咽炎:海带用开水烫过,用白糖渍3天,每日食30克。

淋巴结肿:海带500克,切碎,泡入1000毫升白酒中,浸20日,去渣。每日1盅酒,早、晚分饮。

高血压:海带60克,绿豆150克,加水煮,再加红糖适量,顿服。

肝脾大:海带10~30克,茯苓30克,水煎服。

毫苡仁

中医认为,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功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脾虚泻泄,肺脓肿等症。

脾虚泻泄:用薏米50克,山药100克,调味煮粥食。

小便不利,水肿:薏米30克,冬瓜200克,赤小豆30克,煮汤食。

小儿肺炎,发热喘咳:用薏米根9~15克,煎汤调蜜,每日3次分服。

螺蛳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利水,明目。适用于黄疸、淋症、白浊、痘疹、目赤诸症。

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螺蛳10~20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捶碎螺壳,取螺肉加黄酒拌和,加清水炖熟服汤,每日1次。

白浊:螺蛳1碗,连壳于锅内炒热,对入好白酒3碗,煮至1碗,取螺以针挑肉食,仍以此酒下之。

常用的烹饪方法是将田螺洗去污泥,置清水中静养数日,以待污物排出体外,再剪去螺顶,用水洗净,入锅加水,烧开加料酒、姜片、葱段、盐、豆瓣酱或是肉骨头,文火慢煮,待螺肉酥烂,再加少许糖、味精,撒上葱花、胡椒粉。

(2)常用清热泻火药膳

绿豆藕

原料:粗壮肥藕1节,绿豆50克,食盐适量。

制作:藕去皮,冲洗干净备用。绿豆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

功效:清热明目。适用于热毒上攻,目赤疼痛。本方出自《岭南采药录》,原方用于“眼热赤痛”。本品还可用于热病烦渴,热淋。

梨粥

原料:鸭梨3个,粳米100克。

制作:鸭梨冲洗干净,切碎,放入锅中,加清水煮半小时。捞去梨渣,再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续煮至粥成。

功效:本方有清热除烦、止咳化痰功效。适用于小儿风热,神昏烦躁,肺热咳嗽。本方出自《圣惠方》、《本草求原》、《粥谱》等。原方用于“小儿心藏风热,昏懵躁闷,不能食”,“疳热及风热昏躁”,降火,治热嗽,为清热止咳常用方。本品不用粳米用茜米,加冰糖煮食,则清润之力增强,适用于虚热烦躁咳嗽。

本方性寒,寒嗽及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金银花露

原料:鲜金银花250克,水适量。

制作金银花置蒸馏瓶中,加水适量,依法蒸馏,取得蒸馏液1000毫升为止。

功效:冷饮或温饮,每次30~50毫升,每日2次。有清热、解毒和消暑功效。可用于暑温口渴、热毒疮疖等症。

本方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原用于“清热消暑”,为暑季清热解毒之常用品。本品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清热解毒类饮料配合使用。

益寿饮

原料:罗布麻叶3克,枸杞子6克。

制作:罗布麻叶与洗净的枸杞子放在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

功效:代茶频频饮用。有抗衰防老,平降肝阳功效,本方出自汉代华佗《青囊书》,原名《漆叶青粘散》,后世考证其主要成分为罗布麻叶与枸杞子。为延年益寿之方。

柔菊薄竹饮

原料:桑叶10克,菊花10克,苦竹叶30克,白茅根30克,薄荷6克。

制作:上料洗净,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温浸30分钟。

功效:代茶频饮,可治疗外感或内热所致目赤、头痛、发热、喉痛等症。本饮品出自((广东凉茶方》,原用于清热治外感风热,为肺、肝有热常用的饮品。

丝瓜花蜜饮

原料: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

制作: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

功效:趁热顿服,每日30: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本饮品出自《滇南本草》,原用于治“肺热咳嗽,喘急气促”,为肺热咳嗽常用饮品。临床适用于急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

西瓜汁

原料:西瓜肉500克。

制作:西瓜肉去籽,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

功效:本方有清热、祛暑之效。适用于外感高热、口渴、烦躁、神昏等症。本方出自《本草汇言》,原用于治“阳明热甚,舌燥烦渴,或神情昏冒,不寐,语言懒出等肺胃津伤之候”。现为夏季清热解暑所常用。本品可用于尿急、尿频、尿痛之热淋症。

鲜李汁

原料:鲜熟李子100克。

制作:去核,将肉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

功效:每次50毫升,每日3次,有清热、生津、滋阴功效。可用于治肝经阴血不足之虚劳骨蒸、五心烦热之症,也可用于胃阴不足之内伤消渴症。本方出自《泉州本草》。

原用于治“骨蒸劳热,或消渴引饮”。现为养肝阴、除虚热常选饮料。还用于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癌症等消耗性疾患的辅助治疗。

纬肉冬瓜汤

原料:河蚌肉250克,冬瓜500克,调料适量。

制作:蚌肉加少许姜汁浸泡。冬瓜去皮、瓤,切片。

取出冬瓜仁,水煮20分钟,去仁留汁,下入冬瓜片,煮5~10分钟,入蚌肉,烹黄酒,煮沸3分钟,调入精盐、味精、葱花,淋麻油。佐餐服。

功效: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引起的月经提前。

二汁钦

原料:鲜藕,白梨等量。

制作:二物洗净,分别榨汁,混合。每服1盅,日2~3次。

功效:清热凉血,生津止渴。适用于1:1干舌燥、内有积热等症。

鲜藕片

原料:鲜藕250克,调料适量。

制作:取鲜嫩莲藕洗净,去皮,切成薄片装盘,以米醋、白糖、香油拌匀。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适用于血热所致的须发早白者食用。

猪胰蚌肉汤

原料:猪胰200-300克,新鲜蚌肉500克。植物油、黄酒、细盐适量。

制作:将猪胰洗净,滤千,切块。活河蚌去壳,取出蚌肉,洗净,滤干,切块。起油锅,放植物油2匙,用中火烧热油后,倒入蚌肉,翻炒5分钟,加黄酒1匙,再改用小火慢煨2小时,然后加细盐半匙,继续慢煨1小时,直至蚌肉软烂,离火。每日20,每次一小碗,饮汤。也可佐膳食。

功效:清肺胃之火。适用于糖尿病属中淌症。

橄榄酸梅汤

原料:鲜橄榄50克,酸梅1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橄榄、酸梅劈开,加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以白糖调味。频饮。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利咽润喉。尤适用于热象明显的咽喉肿痛、咳嗽痰稠、声音不清者。

2.药物养生

对于阳盛体质者来说,应使用药物消除人体多余之阳气。中医学认为,“气有余便是火”,“壮火食气”,即人体亢盛之火,可消耗下体正气。由于火盛常常损耗人体津液,故又须服用一些能够滋补人体津液的药物。

(1)清热泻火生津中药

石膏

本品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其味辛、甘,性寒。生用为清肺胃火热药。可清火,止渴,除烦,退热。用熟石膏或煅石膏,清热作用大减,有收敛作用。

生石膏用量一般为10~50克。煅石膏以外用为多。

黄连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含小檗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其粗提取物与小檗碱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体外能抑制某些病毒、真菌、钩端螺旋体、滴虫、草履虫等。

中医认为,本品味苦,性寒。主要有清泻心胃火热、凉肝胆、解热毒的作用,并有燥湿作用。四川产者效力较好,故又名川黄连。

用量一般为1~6克。阴虚烦热、脾胃虚泻、气虚作泄等忌用。

黄芩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含黄芩苷等。有退热及利尿作用,有降低血压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皆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用量一般为3~9克。脾胃虚寒者禁用。

中医认为,本品味苦,性寒,是常用的清热药。适用于阳盛体质症见咽痛、牙痛、腔溃疡、扁桃体肿痛、大便干结、肺热咳嗽等。

栀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含栀子素、栀子苷等。有解热、镇静作用。在动物实验中,有镇痛作用,对肠管有解痉作用。

中医认为,本品味甘,性寒。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药,能清泻三焦火热,祛湿解毒。适用于阳盛体质所致的目赤、发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

用量一般为3~9克。

地骨皮

本品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含桂皮酸、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病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芦根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含薏苡素、天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颂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品9~30克,鲜品15~60克。

天花粉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根。含天花粉蛋白质、皂苷等。

中医学认为,本品味甘,性寒。有清热、生津、解毒、排脓的作用,内科、外科均常使用。对于阳盛体质所致的唇干、口滑、舌红少津、心烦等症有效。

用量一般9~15克,治消渴时可用至30克。脾胃虚寒者忌用。

(2)常用清热泻火方

①牛黄、雄黄、冰片、生石膏、黄芩、大黄、桔梗、甘草。

大蜜丸剂,每丸重3克。每次服1丸,每日2~3次。

本方出自同仁堂制药厂。功能:清热泻火解毒。适用于阳盛体质者常见的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舌质红、苔黄等症。

②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栀子、大黄、川芎、荆芥穗、防风、桔梗、连翘、菊花、薄荷、白芷、旋覆花、蔓荆子、甘草。

蜜丸,每丸重6克。水丸,每20粒重1克。

口服,成人每次服6克,每日3次。儿童酌减。

本方出自四川成都中药厂。功能疏风,泄热,解毒。适用于阳盛体质者常有的头晕、耳鸣、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暴发火眼、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③龙胆草、生地黄、泽泻、柴胡、栀子、黄芩、甘草、木通、当归、车前子。

水丸剂,100粒质量为6克。

口服,成人每次服6~9克,每日3次。儿童酌减。

本方出自《医宗金鉴》。功能:清肝泻火,清利肝胆湿热。适用于肝胆火盛所致的头痛,目赤,口苦,胁痛,耳聋,耳肿等,以及肝胆湿热下注所引起的外阴瘙痒肿痛,小便淋浊,妇女带下等症而津液未伤者。

④西瓜、火硝、皮硝、冰片。

散剂。将1个5千克的西瓜切去顶,除去部分瓤,加入火硝250克,皮硝500克,盖上原顶,装入无釉瓦罐内,置通风处,数日后霜析出于罐外,扫下,纸包悬于通风处,风化数日,研细,每625克加冰片18克,混合均匀过罗包装制成。

每次用此药0.5克(1分),吹于患处。

本方出自《疡医大全》。功能:消肿止痛。对于1:1舌生疮、咽喉红肿、牙齿疼痛诸症有较好疗效。

问:请问有无清热的常用中成药?

答:常用清热中成药很多,倒如牛黄解毒丸,黄连清心丸等。

气虚体质养生法

所谓气虚体质,即是气不够用。造成气虚的原因:一方面是饮食失调,水谷精微不充,以致气的来源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大病或久病后或年老体弱以及劳累过度等,导致脏腑功能减弱,气的化生不中。

气虚体质的人,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且动则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如果患病则诸症加重,或是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是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是脱肛、子宫脱垂;或是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是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养生原则:补气养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皆当温补。

1.日常调理

气虚者阳气不足,易感受外邪,因此要注意保暖。过劳则伤气,要注意不可过于劳作。运动后出汗,更要避风邪。经常自行按摩足三里穴,可健脾补气。

气功锻炼:肾为元气之根,故气虚宜做养肾功。

屈肘上举。端坐,两腿自然分开,屈肘,手指伸直向上,与两耳平。然后,双手上举,以两胁部感觉有所牵动为度,随即复原,可连做10次。本动作对气短、吸气困难者有缓解作用。

抛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于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抛物动作3~5次,然后,右臂放于腿上,左手做抛空动作,与右手动作相同,每日可做5遍。

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十余次。本动作可以活动腰、膝,具有益肾强腰的功效。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到腰部感觉发热为止。搓摩腰部俞穴,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肾壮腰之作用。

“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连续做十余次。属于“六字诀”中的“吹”字功,常练可固肾气。

2.饮食调养

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饮食要少油腻,选择营养丰富又好消化的食物。可常食红米、糯米、小米、紫米、大麦、山药、荞麦、马铃薯、大枣、胡萝1、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羊肉、狗肉、海虾、海斑鱼。若气虚甚,当选用“人参蜂皇浆蜂蜜”补养。

人参莲肉汤(《经验良方》)

原料:人参6克,莲子10枚,冰糖15克。

制作:将红参或生晒参、湘莲子(去心)放入瓷碗内,加适量的水浸泡,再加入冰糖;将盛药碗置蒸锅中,隔水蒸1d,时以上。食用时,喝汤,吃莲肉;人参捞出留下次再用。

功效:补气健脾,适用于气虚所致短气、懒言、食欲不振、精神疲倦、自汗易感冒者。

3.药物养生

平素气虚之人宜常服人参泡蜂蜜、补酒、金匮薯蓣丸。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紧气虚,多服肾气丸。

问:什么是补气?

答:又称益气。为治疗气虚证的方法。气如旺立即可生血,故亦常用于血虚证。心气虚时有精神疲劳,畏冷。萎缩不喜动、脸无光、心悸、欲睡、易于自汗。脉墟弱等症状,可用养心汤。脾气虚时则有呼吸促迫、四肢倦怠、消化力弱、大便稀薄。易于脱肛。脉濡缓等症状,可用补中益气汤。肺气虚即有咳嗽,呼吸促迫、痰液清薄、疲劳或自汗、脉虚弱等症状,可用补肺汤。肾气应有脸苍白,腰痛、听力战退。尿清而次数多、有遗尿或遗精等,可用大补元煎。补气药易使脾胃生湿痰,故须慎用,必要时应加配化痰湿药使用为安。

同:中医理论中有哪些气?

答:依据中医理论,人体之气可分类如下:元气:又称原气、精气,肾同动气。元气是与生俱来的,有元阴元阳之分。元阴之气发源于肾,元阳之气发源于命门,通过三焦以分布全身。元为人体中最根本的气,是气化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大气:又称天气,指胸中呼吸之气。

谷气:又称地气,指饮食所化生的精微之气。

真气:即由先天的元气和后天的大气和谷气结合而成。

宗气:是由水谷精微物质化生的营卫之气和呼吸的清气相合积于胸中而成。

营气:营气来源于水谷精气的柔和部分,循行于脉道之中,可与津液和合而化血,以及帮助血液运行和滋养全身等。

卫气:卫气来源于水谷精气的懔悍部分,循行于脉道之外。能温煦肌肉,润泽皮肤,有滋养媵理,开闭汗孔的作用,故卫气能保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正气。邪气:在病变情况下,为了说明人体抵抗力和疾病作斗争的消长盈亏,常常把人体抵抗力称为正气,侵害人体的因素称为邪气。

脏腑经络之气:泛指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

中气:指中焦脾胃之气,能统摄上下,中气一般多指脾脏健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