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罗日杰斯特文斯基,1932年出生于阿尔泰边区科西哈村的一个军人家庭。战争年代,父母上了前线,他留在祖母身边。祖母去世后,他只好在保育院里度过了颠沛流离的战时童年生活。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从小酷爱文学,很早就练习写诗,18岁第1次发表作品,22岁就出版了第1本诗集《春天的旗帜》。1956年,他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从60年代初开始,担任文艺界领导职务,现为苏联作协理事会书记处书记,是苏联诗歌界颇受重视的著名诗人。
他一直以旺盛的精力从事诗歌创作,极其多产,至今已出版50多部诗集和长诗。其中主要的有:《考验》(1956)、《漂流的大街》(1959)、《荒无人烟的群岛》(1962)、《薇拉的儿子》(1966)、《归来》(1972)、《城市的声音》(1977)、《这是时代》(1983)等等。1978年他出版的长诗《二百一十步》,同伊萨耶夫的长诗《记忆的远方》等作品一起,被称道为当代苏联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这部广泛描绘苏联历史和现实图画的长诗与他的诗集《城市的声音》一起,获得了1970年度的苏联国家奖金。
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是苏联五、六十年代 青年诗歌的代表人物,他擅长写政论抒情诗,代表了苏联当代诗歌的形象新颖、富有哲理性的倾向。在诗歌形式方面,苏联诗歌界认为他继承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的传统。
他的长诗《二百一十步》是苏联当代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被人称为是“艺术上的重大事件”。所谓二百一十步,是指守卫红场列宁墓的哨兵换岗时,从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卡亚塔楼正步走向陵墓的哨位的距离,是二百一十步。哨兵穿越红场的一声声脚步,引发了抒情主人公浮想联翩。作者罗日杰斯特文斯基通过对“二百一十步”的描写,充分赞美了俄罗斯人民斗争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索了生存与死亡、战争与和平、现实与历史等一系列人们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二百一 十步》共 分14章,每 章都 有标 题,按其 顺序 是:《关于学校评分的抒情插曲》、《脚步》、《名字》、《关于翅膀的历史插曲》、《脚步》、《劳动》、《关于道路的非抒情性插曲》、《脚步》、《战争》、《关于莫斯科早晨的插曲》、《世界》、《脚步》、《弹头》、《脚步》。以上的作品概要部分的每个段落即是每个章节的梗概。从内容上看,这14章仿佛各自独立成章,没有情节和时间上的联系,但实际上,整部作品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特别是“脚步”这一形象使得整部作品联结在内在的节奏和情绪上。同时,“脚步”又是长诗情节得以开展的“轴心”,正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脚步,使得萦绕在主人公脑际间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出来。而这些思绪,又被这换岗的脚步和报时的钟声所打断、所吸引、所铺张,并被推向新的境界、新的层次。正是这一声声的脚步,引发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羽翼,遨游在思维的空间,跨越了时空和生死的界限,对一切重大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评述,广泛地描绘了苏联的历史和现实的画面。
长诗首先在第1章用学校评分的“及格”和“不及格”(即“来得及”和“来不及”)作比喻,提出了人的生存和人的命运这一重大问题。接下去的章节,是围绕这个基本问题所展开的探索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诗人来到了红场,寻找答案。他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叱咤风云的人物,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生存的价值和豪迈的气概(《名字》),又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歌颂了遥远的民间英雄(《关于翅膀的历史插曲》),并高度赞美苏联人民的辛勤忘我的精神(《劳动》),接着又歌颂富有朝气的年轻一代时刻为人类的未来贡献一切的美好品质(《战争》)。
诗人用这些遥远的历史和不久前的现实来说明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如果说长诗前半部分主要是回顾历史,赞美英雄,有着战斗的社会激情,那么后半部分思绪则更为深沉,诗句更为凝重了,视界也从国内转到了国际,从个人扩展到了人类,激发着读者沉入深深的思索和忧虑之中。对于战争与和平这一问题的探索(《世界》),从人的本身到自然世界,都还存在着战争因素,而怎样消除这些因素,抹除这些隐患,则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抒发了对待战争与和平的忧患意识之后,抒情主人公又转向了对生存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的探索(《弹头》),当然,如同对待战争与和平,诗人在此未能解答生与死的奥秘,但其中抒发出的情绪却是令人深思且富有积极意义的,死亡是难以避免的,但生活的意义却是值得赞美的。
长诗的结尾部分又回到了“二百一十步”。在结构上,造成了呼应和回旋,这脚步声仿佛音乐的主旋律不停地回荡,永不消逝,尽管人将会“化为虚无”、“变成一阵轻雾”,但这二百一十步将永远存在,因为在这里,二百一十步已经化为一个象征,它代表永生不死的真理、代表虽死犹生的列宁、代表延续不绝的人类、代表“世纪心脏的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