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概论新编
6027700000001

第1章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

一、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1.什么是文学?

在什么是文学的问题上,历来人们各执一辞,说法不一。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为揭示文学之谜提供了钥匙,按照这一理论,所有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而文学,就正是这样的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社会意识。

2.关于各类作品的具体分析

记录真人真事的作品,写的是社会生活中曾经有过的人和事。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

非真人真事的作品,写的是社会生活中不曾有、但根据社会生活的必然逻辑认为可能有的人和事。这样的作品,也还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

超现实的神话、寓言和幻想作品,写的是社会生活中不曾有、也不可能有,但根据人民的愿望和理想,认为应该有的人和事,这样的作品,说到底,仍然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

它们一是实录,一是虚构,一是幻想和变形,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尽管各别,但无例外地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即便是概念化、公式化的作品,其中那些概念、公式,之所以会产生和流行,也无不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也应被看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过是一种歪曲的反映罢了。

二、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1.作家的心灵作为反映者的能动性

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是必然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经过反映者即作家的心灵,而作家的心灵,又有极大的能动性,所以,文学的反映,就不会如镜子那样原物照搬,而必定要在作家心灵能动性的作用之下,对社会生活作这样那样的改造。

作家心灵的这种改造,也就是所谓的心灵化,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理化,即通过改造使社会生活更加合于自身的规律,前面讲的虚构,写社会生活中不曾有,但根据逻辑认为可能有的人和事,就是指这种情况;一是情理化,即通过改造使社会生活更加合于人类的目的,前面讲的幻想与变形,写社会生活中不曾有,也不可能有,但根据理想认为应该有的人和事,就是指这种情况。

2.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和实际的社会生活

由于作家心灵对社会生活作了合于事理和情理的能动改造,所以,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与实际的社会生活,就显得又像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

说它们像一回事,是因为,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脱,胎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二者有不可割裂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第一,要创造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必须以实际的社会生活作为依据;第二,要检验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必须以实际的社会生活作为标准。

说它们不是一回事,又是因为,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高出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二者有难以抹煞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第一,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经过事理化的虚构,比实际的社会生活更符合自身规律,更具有内在的真实性;第二,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经过情理化的幻想和变形,比实际的社会生活更符合人类的目的,更具有社会的功利性。

在流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中,把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称为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我们觉得不太准确。实际的社会生活,不存在一个真实不真实的问题;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也不只是一个真实不真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就改用了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这样一对概念。

三、文学的一般本质与文学的源流关系

1.文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一方面,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一方面,它必须尊重和依据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能动地改造社会生活。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统一的。

其中,必然性是基础,能动性说到底,不过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前者决定和限制后者,使文学的能动反映,不至于成为随意的反映;后者顺应前者,使文学的必然反映,不至于成为僵化的反映。文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般本质,就在于反映社会生活的必然性和能动性的这种辩证统一之中。

2.文学的源与流

正是从文学的这一社会意识本质出发,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了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的科学论断。对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应着重理解以下几点:

第一,从事文学反映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反映对象、反映动机,以及作为反映者的作家本身,都是由社会生活提供和造就的,离开了社会生活,就谈不到反映,也就无所谓文学。所谓“源泉”,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文学的源泉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除社会生活而外的其他方面,如作家的心灵,古代和外国的文学作品,对于文学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它们只是流,而不是源。所谓“唯一”,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社会生活从空间上看,是一个无限广大的整体;从时间上看,又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过程。社会生活的这种时空无限性,决定了它作为文学源泉,有取用不尽的好处。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是这个意思。

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断,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原则性,又体现了辩证法的灵活性,在文学源泉问题上,和一切唯心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的观念划清了界限。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文学不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是来源于理念,来源于某种神化了的经典。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文学不是来源于社会生活,而是来源于作家的心灵,来源于人的本能和潜意识。

旧唯物主义虽然朴素地认为,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但它们往往把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看成简单的摹仿,排斥作家心灵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的文学观多少带有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性质。

我们在文学源泉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源的唯一,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流的多样,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才能避免唯心主义和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