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其人生态度又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就。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
企业人员的态度越来越受到用人公司的重视,人们认为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比技能更重要。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不爱用那些“顶尖”人才。他的用人经验告诉他,“顶尖”人才往往自视甚高,更喜欢抱怨环境,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匹配。持这种态度的人,往往对工作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忱,干起工作来不会出色,他有的那点才能也发挥不出来。而能力仅及这类人70%的人,能力虽然不够高,但往往没有一流人才的傲气,工作踏实、肯干,反而能够为公司尽心尽力。因此,松下对公司雇用到能力只能打70分的中等人才,不仅不生气,反而说这是“公司的福气”。松下本人就认为自己也不是“一流”人才,给自己打的分数也只是70分,但是他的态度分,肯定比那些“一流”人才要高得多。
事无巨细都能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来对待的员工,才是松下幸之助所赞赏的态度高分的企业员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成为对企业有用的得力干将。美国西北大学理事会主席、心理学博士史各特说:“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功、成就、升迁等原因的85%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而仅有15%是由于我们的专门技术。然而,现实中,我们往往花费着90%的时间、精力、金钱,来学习那15%的成功因素,而对于占85%的成功因素却从未意识到。
许多年前,有一位年轻的日本女郎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关键的第一步。
谁知在新人受训期间,上司竟然安排她洗马桶,而且工作质量要求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擦得光洁如新!
马桶的污浊恶臭使她感到难以承受。当她拿着抹布战战兢兢伸向马桶时,胃里还是随之立马翻腾起来,恶心得她连呼吸都要死死控制住,想呕吐又呕吐不出来,每天如临深渊。
她心灰意冷了,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她面临着人生第一步应该怎样走下去的选择。
一位老同事看出了她的迷茫和痛苦,默默地接过她手里的抹布,亲自洗一遍马桶给她看。她一遍一遍地仔细清洗马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的污垢,仿佛在对待一件金贵的宝物一样细心,直到洗得光洁如新;然后,她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看不出丝毫勉强。
她目瞪口呆,老前辈却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她顿时如梦初醒,警觉到一切的痛苦和迷茫都是因为自己的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于是痛下决心:“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名洗马桶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决定脱胎换骨,转变心态,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她以无可挑剔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质量。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她也多次喝过厕水。从此,她很漂亮地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旅,开始了她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之旅。
多年过去了,凭借着工作中积淀下来的出色品质,这个当年洗马桶的日本女郎几经风雨,辗转成了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即使洗马桶,也要洗得最出色,这其中就需要一股百分之百的热情和决心。前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总裁佛里德利·威尔森被问及如何对待工作和事业时说:“一个人,不论是在挖土,或者是经营大公司,他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不论工作条件有多么困难,或需要多么艰难的付出,始终用积极负责的态度去进行。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任何人都会成功,也一定能达到目的,实现目标。”
我们往往会发现,那些不能拿出百分之百热情投入工作的人,就是那些成天抱怨、到处求职的人,虽然他们都受过专业教育,能力比较突出。也正是这一点成了他们出走的“导火索”,因为这些优越的资本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使他们认为自己就应该是高高在上,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对待工作。这样的工作态度注定无法持久,而且一无所获。
一个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人,自然无法肩负更大的责任。如果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琢磨如何升职和加薪上,工作只能是一塌糊涂。许多人认为工作上的成功就是高薪、高位,忘记了自己该为工作投入更多的热情,做更多的付出,这种工作态度也就决定了他们不会成功。对多数人而言,成功事业的要件是:没有金钱的烦恼。“只要变得有钱,我就会很成功!”其实正是这一句话让人无法获得成功。而只有首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你才能得到上司的认可和同事的尊重,你才有更多的机会,这一切全在于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上。
作为一个职业人,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如果连工作的态度都无法端正,那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被淘汰也就不足为奇。所以,重要的不是工作的好坏,而是你有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否不分工作贵贱,拿出足够的热情。把自己当作公司最便宜的员工,你就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