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爱上你的工作
6025200000015

第15章 职业倦怠期的“心理战术”

当感觉工作是一种幸福时,自然永远不会对之感觉厌倦。

当我们觉得自己目前的工作一点意思也没有,提不起劲,不想做,但是,自己又无法克服无聊,无法改变现状,处于忍耐或消极状态的时候,我们就处在了职业倦怠期。正处于职业倦怠困惑之中的人,其行为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

①上班迟到、早退现象增加。

②工作中,小失误、小差错增加。

③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④忘记事先的预定,失约或食言。

⑤在业务交涉赠送礼品的场合,突然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

⑥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听错别人说话的意思。

⑦回避与同事、上司的人际交往。

⑧怠慢工作报告、业务小结等。

⑨对周围人的态度不友善,说话带刺,与他人冲突增加。

⑩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感觉。

⑩在某一上司面前,心里特别不舒服。

⑩去进行某一项特别业务时,有痛苦感。

职业倦怠可能出现在任何人身上,也可能出现在任何一种职业岗位上,关键是看个人自身应对长期工作的能力。应对力强的人,对工作多年如一日地“疼爱”着,常常相看两不厌。

在宣传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的刘咏说:“为什么要厌倦自己一直干得好好的工作呢?”他觉得,要对工作保持热情,其实没有什么很特殊的秘诀。“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明白换个工作未必不厌倦,可能每一个职业都会让人感觉单调,所以没必要这山看着那山高。其次,要正视现实。比如我的理想工作是做个考古人员,而我不去做是因为还得负起养家的责任。再次,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还要懂得适当地知足,不要动不动就起二心。这就如同对老婆,知道有更漂亮的和对自己好的,可是想想费劲,又有风险,还不如守着老婆过个小日子呢。在工作方面,我努力了,也收获了。如果能干一辈子的话,就打算干一辈子。”

在证券公司工作了9年的牛冰冰也依然对工作保持着热情。她这样对那些在工作上产生倦怠的人士说:“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压力,但没有压力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呢?人生哪里能避免挫折呢?会不会对职业产生厌倦,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去做。我每一阶段都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样工作起来就有动力和冲劲。用心做,就会发现每一天其实都是新的。心态消极,自然就觉得万事无趣。”

从刘咏和牛冰冰二人的话中可以看到,职业厌倦症状的产生,不仅来源于工作本身,还与员工自身的各种因素有关。一个善于应对职业倦怠的人,他们通常具有三方面的意识:

一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的工作情绪进行预测,具有自我把握的能力;

二是把职业倦怠看成是对自身的挑战,是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从中找到成就感;

三是对职业倦怠的对应,确信自己可以很好地去处理它。

这三个方面的意识,是我们个人进行自我缓解和预防的思想基础。

职业倦怠感一旦产生,就必须严肃对待。及时地发现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缓解和消除的措施。不解决这样的情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人可能会变得更加麻木,也有的人可能会向深处发展,对工作越来越抗拒。

战胜职业倦怠的最好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具体地、详细地、准确地把握自身的情况。

总之,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实际状态,问题不但会搁浅,而且内心里的不安全感会不可遏止地逐步上升。一旦我们对自己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即使暂时解决不了,心里也可以安定许多。

如果已明确自己正处于职业倦怠状态,或明显感到职业上的紧张压力,那么,我们需要安静下来,仔细地想一想:

自己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某些状况?

为什么对工作提不起劲来?

为什么感到工作给自己带来了痛苦?

一定要把自己所有的感受,包括具体情况和原因,一条一条地写出来。例如:

目前工作让自己倍感苦恼的事是……

目前工作中让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是……

目前工作中让自己作呕或者深恶痛绝的事是……

目前工作给自己带来压力的事是……

有人经过思考以后,在纸上写出了自己在职场上产生压力的原因如下:

①工作量一直太大,经常加班到很晚,甚至双休日也不能休息。

②工作任务完成的期限太紧,一直催逼在身后。

③工作指标(定额)太高,按时完成有困难。

④职场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相对于自己的知识能力,总觉得有跟不上的感觉。

⑤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远,通勤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

在明确了原因之后,应先着手去克服比较容易解决的原因,这样才容易有效果。因为在现实情况中,想马上、全部解决问题是不太可能的事,因此,需要对问题进行选择。如果问题实在很难解决,可以选择暂时回避,或者与周围的人商谈,寻求经验和对策。

“治疗”职业倦怠心理很重要,可是“预防”职业倦怠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战术,需要我们常记心头。

第一,劳逸结合,善待自己。

第二,工作忙的时候,休息日更需要在家中好好静养。

第三,平时能不加班就不加班。

第四,不要在休息日也把工作带回家。

第五,就业的工作单位,最好要有正规或定期的休假制度。

第六,借助个人兴趣爱好和体育活动缓解疲劳。

第七,有了工作苦闷感要及时和家庭成员交流沟通。

第八,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第九,自寻工作乐趣和业余兴趣,增加自我心理代偿。

第十,面对一时的工作过失不丧气,保持信心。

第十一,树立目标,明确每一步每一天的追求,增强工作信念,增加成就感。

职业倦怠并不是什么不可突破的瓶颈,只要我们能够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自然能够找到更多的应对方法。在倦怠感中得过且过地应对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只要克服消极的情绪,那么我们就会很好地接受自己的岗位,使自己的才能在岗位上发挥出来,这样一来,自然会硕果累累,回报多多,职业倦怠的阴影自然消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