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败的行动、一个错误的决定、一个流产的计划……问题看起来都可能出自外部环境。但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所有的问题往往都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自己不用心造成的。这些不用心的员工在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把心思都放在了月月等待着、期盼着单位发工资、盼望着领导发奖金上。似乎只要自己在企业里待着,按时上下班、出满勤、干满点,就一定能够领到工资,单位发工资就成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什么公司利润,什么个人绩效,都与自己无关。从这种可怕、害人的理念与意识中,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出现连连亏损甚至倒闭等重大问题。
公司的制度不建全、人员关系松散、组织架构不明确、责任分配不明确、绩效考核不与薪酬挂钩、缺乏有效激励政策等都是员工产生惰性心理的普遍原因,再加上人自身的惰性,懒、散、慢这三种现象在当前的企业中早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了。毋庸讳言,在工作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常常被老板斥为“没长脑袋”、“没心没肺”的员工!这类员工遇事不主动,做事效率低;粗心大意,马马虎虎;消极怠惰,不思进取;甚至亵渎职责,玩忽职守。他们是低效率和低质量的代名词,是安全事故和工作麻烦的制造者。
市场经济的到来,应该给我们以警醒,让我们必须马上去清醒认识和理性思考自己的工作态度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
试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一群人,每日浑浑噩噩、不求上进,工作低标准、无效率,生活上甘心平庸,他们没有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意识,每天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在破坏企业前进的计划、蚕食企业的资源,企业怎么会显现出该有的活力?
外部环境变化了,公司的情况也在变。残酷的竞争,繁重的工作,公司经营状况的艰难,极需要优秀的员工来撑起一片晴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个企业里如果满是懒、散、慢的人员,它必然难以长期生存,更不会取得持续发展和长足进步。
虽然很多人早已对懒、散、慢的现象麻木,甚至认为这是正常的工作生存状态,可这个问题除了让老板头疼不已之外,身为企业一员的你也难免深受其害。
当企业倒闭的时候,员工个人也不得不承担相应的恶果:除了身为企业倒闭的罪魁祸首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外,自身生存能力的退化也是咎由自取。企业没有业绩,个人薪水失去了支付的渠道和来源,更丧失了生存和立足的境地。而在懒散中过惯日子的人,此时的出路在哪里?只能接受被社会淘汰的命运。
战胜懒、散、慢的课题不仅仅是面对公司的普通员工,更应是公司的所有成员——上至总经理,下到临时工。公司每个成员都是公司的利润源泉,涓涓细流汇集成河,这是利润获取的渠道。只有公司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公司才能在竞争中争得一片立足之地。
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作为团队的一分子,你和公司是紧密相连的。企业就是家业,职业就是事业。惟有尽职尽责工作,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主动献计献策,不断创新,对公司忠诚,扎实工作,踏实付出,才能为自己、为所在的企业赢得辉煌。
懒散慢是工作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阻碍职场成功的最大绊脚石。本书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工作的实际情况,挖掘懒散慢的问题根源,旨在帮助员工认识懒散慢对自己、对企业的危害以及摒弃懒散慢的意义,进而自动自发地端正自身心态,重燃工作激情,把工作做好做到位,以忠诚、敬业、激情为作风,向胜任、优秀、成功看齐,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书,是现代企业提升凝聚力、培养员工职业精神的优秀读本和参考用书;是使每个员工认清自己的职业态度,及时调整工作情绪航向,把握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