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体结构
6015000000003

第3章 完美组合——人体的结构

胚胎最早是由一个单细胞——卵子发育起来的。到分娩时,人体已经是由万亿个细胞构成的了。这些细胞分成不同的种类,组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组成不同的器官,而不同的器官又组成不同的系统。这些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不仅构造和形态不一样,功能也完全不同。

1.细胞

我们在生物学课本中已经了解到,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构造单位。最小的细胞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大一些的细胞像卵子,要用放大镜才可以看到。但不论细胞大小怎样,形状有多么不同,它们都有相同的基本构造。我们可以用一个典型的模式来加以表示。

我们可以把细胞比喻成一个饺子,最外边是一层极薄的细胞膜,就像饺子皮;里面一团比较致密的东西叫细胞核,就像饺子馅。在核和膜之间,则是一些稍稀的胶状物,叫做细胞质。

细胞膜很薄,一般只有75埃(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0埃)。换句话说,在一个针尖大的地方,即大约100微米(0.1毫米)的地方,可以容纳13000多层细胞膜。这层膜并不是简单地把物质包裹起来,而是有十分重要的结构。我们身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以及在生理活动中产生的废物,都是在细胞内出现的,它们必须透过这层膜与细胞外的环境进行交换,所以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细胞质则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地方,细胞至关重要的生命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细胞核是一种比较致密的结构,它的表面又有一层核膜,以与细胞质分开,核膜内含有核仁和核质,这些东西与人体的遗传有密切的关系。孩子看上去很像自己的父母,就因为他们的身体都是由父亲的精细胞和母亲的卵细胞中的细胞核物质互相结合而逐渐演化成的。

人体细胞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血液中有不同形状的血细胞,如红血细胞像一个个烧饼,中间薄一些,边缘厚一些,而白血细胞,则比红血细胞大,外形像杨梅,呈圆球形;肌肉细胞像织布时用的梭子,中间粗,两头尖;神经细胞外形像星星,向四周放射出条状的构造。人体皮肤表面、口腔黏膜表面,都是由好几层细胞构成的,细胞形状有方形的、柱形的,有的则是不规则的。

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功能,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的器官,再由不同器官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系统。例如,胃的最里面一层是黏膜层,外面就是肌肉细胞组成的肌肉层,不同的层次又由结缔组织把它们黏合在一起。然而,胃只是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还有其他器官,如食管、小肠、大肠,再加上肝脏等,这些器官构成整个消化系统。因此,从整体上来看,人体可大致分成头、躯干和四肢三个部分。

首先是头部,它包括眼、耳、鼻、口腔。最上方是由一些扁骨构成的头颅,头颅里面装着脑髓,那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头颅的下面是颈部,颈部有喉头、气管和食管等。躯干可大致分为上半截的胸部和下半截的腹部,胸和腹内有心、肺、肝、肠等重要器官。和躯干亲密接触的是上肢和下肢,它们是人体活动的支撑点。这些不同器官互相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你知道从古至今乃至未来人的寿命变化吗?

据科学家推算,人应该可以活到100~175岁。可是,人的实际寿命却没有这么长。从古人遗留下来的骨头推算:1.2万年前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到了2000年前,寿命延长了5岁,能活到20岁;200年前,延长到30岁;100年前,平均寿命到了40岁;20世纪一跃而达到70岁。经历了一万多年漫长的岁月,人类仍然没有活到应该到达的寿命。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正是科学家所要研究的问题。他们认为,人的衰老是长寿的敌人,只有消除衰老,人才会延长寿命。从古到今,很多有智慧的哲人、科学家和医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得出的结论却各不相同。如果把这些说法收集起来,至少有200多种。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能真正有效地赶走衰老的方法,使人人都活到百岁以上。

2.人体的生命活动

上面我们所说的由细胞所构成的那些结构,像头部、四肢、躯干、颈部等,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一些组织、神经等。人体是有生命的,并且每天都在进行生命活动,包括吃饭、走路、干活和思维。那么,这些生命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呢?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千方百计观察一些生理活动,例如血液从伤口流出、气从鼻子吸入呼出等有关气血的活动,另外还借助古代的一些哲学思想进行思考和推理,以说明生命活动的过程。那时他们认为,生活在天地间的人,必然与自然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要睡觉,白天要活动,天冷要加衣、少外出,天热则多在户外活动,要减少衣物等等。另外,古人还有一种思想,叫做“同类相应”,意思是指同性质的事物,都有互相追随的趋势。生活在自然界的人,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要跟着发生一些变化。还有一种思想是“天人相应”,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在人体上也有所反映。例如说,自然界有四季变化,春季天气温暖,树木开始发芽,青草萌发,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夏天炎热,万物繁衍茂盛;秋季凉爽,植物开始结果实;冬季严寒,天寒地冻,万物收藏。人体内部也与四季一样,在四季里经历了从冬季深居简出、气血流动缓慢,一直到盛夏气血旺盛;再由夏季逐渐转入蛰伏室内,气血又逐渐减慢循环。在一天里,白天有太阳,气温高,万物都出来活动,人体也是气血流通旺盛;到晚上气温变低,一切生物活动暂停,人体的气血也流动缓慢,并进入睡眠状态。更神奇的是,古人还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在人体内找到相对应的部分,例如天上有日月,所以人有两眼;天的形状是圆的,所以人头顶也是圆的;地的形状是方的,所以人的双足也像方的;自然界中一年有365天,在人体内也有365个穴位等。

当然,在这些对应的部分中,有的是有根据的巧合,而有的则有些牵强附会。但是,不管怎么说,古人的“天人相应”的道理说明,人一定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身体,以适应自然界的种种变化,才能保持健康。同时这也说明了,人体起源和大自然是有密切关系的,人类的出现是生物适应自然的结果,同时也证明人类有超越其他生物的能力,例如人有比较发达的大脑等器官,大脑是统一人体的最高部门。

人体内到处布满了细细的、像地图上的线条一样的东西,中国人称之为经络。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医书中就有关于经络系统的详细记载,其中《黄帝内经》最为详细。古代医学一般把经络看作血气运行的通道,认为它是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但至于经络究竟是人体的什么结构、它的本质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千百年来,尽管历代医学家对此进行了细致考究,但始终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络传感现象被重新发现,尤其是我国医务工作者根据经络学说首创针刺麻醉术震惊世界医坛后,有关经络的研究便日益活跃起来。一些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层出不穷。日本学者大久保适斋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经络活动是植物神经活动,尤其是交感神经活动的观点。新西兰大学学者托马斯提出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新的网状管道结构的学说。我国学者孟昭威提出了第三平衡说。我国的薛崇成和美国李宋宁等一些学者主张经络系统并不是人体的特殊结构或系统,只不过是大脑皮层中的循环性立体反射系统而已。

总之,关于经络学说的观点是众说纷纭,但是到底谁是谁非,还要等待医学家们去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