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友情·无言的温暖
6010500000052

第52章 侯波和毛泽东

_1938年,当时侯波只有14岁,怀着抗日热情自己一个人来到了延安,把小小的身躯投入到了红色革命的事业当中。

从此之后,侯波给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同志担任专职摄影师,时间长达12年。她用一个小小的镜头,记录了很多的共和国伟人,也留下了毛泽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称为“红墙摄影师”。因为工作的原因,侯波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毛泽东,也因为这样建立了两个人的友谊。

北平解放后,侯波被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摄影科长,专门负责拍摄中央领导同志的活动,于是就有了第一次跟毛泽东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1949年6月的一天,居住在香山双清别墅的毛泽东送走客人准备回去的时候,发现院子里站了三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侯波,还有侯波的丈夫徐肖冰,另一个是新华社记者陈正清。三人跟主席问好,毛泽东很和蔼地指着院子里的一座小亭子,笑着说:“咱们一起坐坐。”

侯波可以说是在延安长大的,虽然她很多次听到毛泽东做报告,但是跟主席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她心里就有一些紧张。

“你的家乡在哪里?”主席笑呵呵地问。

侯波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山西夏县。”

“啊,原来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哟。”这样一句风趣的话,一下子把侯波逗乐了,之间谈话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主席接着说:“那是个好地方,抗日战争的时候陈赓同志就在你们那个地区打过仗。”

侯波讲了她自己的经历,主席听后笑呵呵地说:“你是吃陕北的小米长大的。”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侯波永远记在了心里。

几个人离开的时候,毛泽东主动要求说:“咱们合个影吧。”

陈正清马上架起照相机,侯波和徐肖冰一左一右站在毛泽东身边,毛泽东却说:“女同志,半边天,站在中间!”

只听到“咔嚓”的一声,四个人的画面被永远地定格了。

开国大典之后,侯波被调到了中南海,专门给主席拍照。1959年,毛主席接见一些亚非拉国家的朋友们,侯波当时负责拍照,周总理帮忙排列队伍。

周总理把主席安排站在亚非拉国家朋友们的中间,说:“大家的头都簇拥在毛主席周围”。毛泽东和亚非拉朋友们都被周总理这一句话给逗乐了。侯波就抓住这个机会按下了快门,一张《毛主席和亚非拉朋友在一起》就这样诞生了。

1955年,毛泽东在参观完湖北省汉口棉纺厂后,来到长江边想要在江里游泳。毛泽东跳到水里,侯波就跳上了另一只小船,紧紧跟在主席旁边。岸上的同志知道侯波不会游泳,所以隔着很远就不停示意船工。老船工很有自信地开着小船,按照侯波的要求调整着跟毛泽东的距离。侯波就“咔嚓、咔嚓”不停地按着相机快门。

1961年,算一算是侯波待在毛泽东身边的第十二个年头了。也在这一年,组织决定把侯波调回新华社。侯波的心里只有舍不得,她想要留在这里继续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幕幕的往事全都涌上了心头。

有人传话给她,让她去见毛主席,侯波走进主席办公室的时候。毛泽东请她坐下,微笑着对她说:“你在我这里工作了十多年,给中央的同志们照了许多相片,非常辛苦,你也有功劳。”

侯波忍了那么久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在主席眼中,侯波是个勇敢的女战士,她可以吃很多的苦,她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可是现在她却哭了。

主席安慰她说:“不要难过嘛。以后你可以经常来看我的,什么时候都可以,或者有什么事你也可以给我写信。”

1662年4月,毛主席特意让人给侯波送去了一首专门给她写的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特别让人感动或者有意思的地方,但是我想说,感情都是在时间里沉淀下来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待在一起都是会有感情的。毛主席和侯波之间的友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是最后却体现了三个字,那就是舍不得。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与朋友分离,心情也只有自己能懂,或许也只有到了分别的时刻才会体会到友谊对于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