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气质叫包容
6006400000001

第1章 笑对人生,包容须从心开始

“笑对人生”不仅仅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生存理念。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有一颗包容的心。让我们都学会不生气,养成开朗乐观的好性格,去包容人生的不平事;让我们保持笑对人生的态度,抓住永恒的一刻,让宽大包容之心成为生活永久的旋律。

想要改变生活,请先改变心态

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很多,经常让人心情郁闷,所以有很多人想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认为这样就可以换个心情,但其实这是一种逃避的方式。想改变生活,得先改变自己的心态。

生命如白驹过隙,不过短短几十年,只要自己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自认为不平等的事情,去放弃不必要的忧虑,照样能在苦难中发现无数个快乐的理由。当我们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主动改变自己的消极心态,懂得去享受人生,享受快乐的生活,就会从苦难中解脱,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已经有了变化。

塞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白天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就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那里的天气热得让人受不了,更重要的是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他们不会说英语,无法和塞尔玛正常交流。这一切都让塞尔玛不适应和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下一切回家去。

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但是这两行字却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两行字是:“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了泥土,一个看到了风景。”塞尔玛读了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心要在沙漠中找到风景。

塞尔玛开始积极主动地和当地人交流,那些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的反应让她非常惊喜,他们成了朋友。塞尔玛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来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这让塞尔玛十分感动。

没事的时候塞尔玛就会去研究那些引人人迷的仙人掌等各种沙漠植物,或者去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还会观看沙漠日落,寻找海螺壳,她发现几天前还觉得难以忍受的环境竟成了现在让自己感到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塞尔玛的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改变,周围的人也没有改变,而是塞尔玛的心态变了,她用包容的心去面对自己不习惯的生活,生活也就变得美好起来。

心态的改变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后来还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如果说艰苦的生活是一座牢房,那么,是塞尔玛自己改变了心态,从“牢房”中看到了风景。

我们要用一种平和且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即使存在着九百九十九分的消极因子,只要有一分积极因子,我们也要紧紧把握住那唯一的好机会。我们就能发现,那原本极细微的积极因子会渐渐开启,涌成急流,然后汇成一条巨河,奔流到丰富、喜悦的生命之海。

改变心态,可以把恶劣的环境变成对自己有利的环境。包容那个恶劣的环境、心态好、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就亮;心态不好、容易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想要身体健康,请先心态健康

有一句话叫做“心宽体胖”。不妨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人,那些不计较得失、心胸宽广的人往往身体健康,脸上也有光泽,而那些经常发火,什么事都放在心里,内向、偏激的人往往身体瘦弱,还经常生病。正如人们所说的,万病由心起。

一个人应当从小就养成忍耐、平和而安宁的性情,对自己的一切都能乐天知命,使自己的身体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避开疾病的侵扰。纯洁简朴的生活、良好的道德和快乐的天性,远胜过医生或药品所能为我们提供的一切。不道德的思想、恶毒的意念以及一切和精神不和谐的东西,都会引起我们身体上的不调,都有可能激发潜藏在我们体内的疾病,或者会降低我们的免疫能力。

一个寺院里住着一个体格健壮、满面红光的和尚。有一天,他突然听见寺庙里的那口钟发出了怪响,声音极其恐怖。一开始他没有注意,可是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响,他的弟子偷偷告诉他:“师傅,那口钟的声音听起来很恐怖,是不是寺庙里有鬼怪在作怪啊?”和尚听了也觉得浑身汗毛倒竖,他吓得病倒了。实在没办法,只好请来了巫婆神汉大作法事。可是,那口钟依然会发出怪响,而且丝毫没有减势的迹象,巫婆、神汉也说:“那个妖怪法术太强,我们实在没有办法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和尚吓坏了。从那以后,他变得极度恐惧,瘫在床上等死。一天正好有一个朋友来看他,他便将这里的故事说给朋友听。这个朋友听过之后,哈哈大笑,说:“你给我二十两银子,我保证帮你抓到这个妖怪,并且保证你会马上好起来。”和尚半信半疑,但还是给了朋友二十两银子。结果,朋友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制伏了妖怪,钟不响了,和尚也逐渐好了起来,等他病好之后请朋友来吃饭,便问朋友是怎么制伏那妖怪的。朋友才告诉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妖怪,是那口钟因为年久被撞出了一个裂口,刮风的时候,裂口处因为风的吹动就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和尚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并不夸张。事实证明,心理暗示会给人以错觉,就像医生为哄老太太睡觉给她一颗维生素说这是一片安定,老太太吃了以后马上就可以睡觉一样。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观念,这些内在的意念主宰和驾驭着我们的生活。暗示一般是无法产生效果的,除非你在精神上接受了它。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积极健康的意念来激发出积极健康的心态,只有心态健康了,我们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想要心情愉悦,请勿自寻烦恼

生活中有太多不值得我们去计较的小事情,我们要以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琐事,学会看开、学会看淡、学会看远、学会看透、学会看准,我们就会享受到生活本应有的快乐,包容一个苦难,就会有了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运用我们的智慧,以一种超脱的心境去包容我们人生走过的每一个脚步,从而赢得更广阔的人生。

作为一名职业校对员,丽莎曾经校对过北美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手册》、联邦基金会的《职业教育研究报告》和其他数不清的著名刊物。在生活中,丽莎也会不自觉地检查单词拼写和标点符号是否准确。听别人讲话时,丽莎总在考虑他的发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得当。

一天,丽莎去教堂做礼拜,听牧师朗读一段赞美诗。突然,丽莎听到他读错了一个单词,她顿时浑身不自在起来,一个校对员的声音在心里不停嘟囔:“他读错了!牧师竟然读错了!”就在这时,一只小飞虫从丽莎眼前慢慢飞过。丽莎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更清晰的声音:“不要盯着小飞虫,忽视了大骆驼。”对呀,怎么能因为一个小错误而忽视了整段赞美诗?过了一会儿,小飞虫在丽莎面前稍作停留,然后径直飞走了。

佛说,烦由心生。那么多的烦恼都是由于人的贪婪、嫉妒、虚荣等心理欲望在作怪,这种种的欲望污染了本来如白纸一样纯洁的心。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各种生气的理由,但是面对人生的不如意,面对困惑,我们必须要学会忍让,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不让那些不值得的小事破坏了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足常乐。

当烦恼来临时,我们也并非只能束手无策。要想排除烦恼的困扰,就要学会包容和忍让,要去除嫉恨之心,要学会宽宏大度,要学会理解人、体贴人,能够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不要常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如果双方都逞强好胜,矛盾就会愈积愈深,最后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既破坏了人际关系,又影响相互团结,还有损身心健康。

“总为小事伤神的人,他们的一生是短暂的!”这句话对那些经历过岁月风雨的人来说,理解更加深刻。生活中我们把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仅耗费我们的精力,还会破坏我们的情绪,那是非常不值得的。

想要轻松生活,请先戒除恼怒

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了轻松地工作和生活,要理智地处理各种不愉快,不能任意地放纵自己的感情,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并且生气损害健康,极度的生气还有可能导致人的死亡。

容易生气的人比心胸宽阔、不爱计较的人寿命短,这是科学家经过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如果把人呼出的气体导入到一种液体里,平静时液体无明显变化,生气时液体会变得浑浊不清。研究还表明,一个人如果生五分钟的气不亚于两公里长跑所消耗的体能。

面对生活,我们多少会有点疲惫不堪,但我们一定要善于调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把生气这种不良情绪消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德国学者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确,很多人遇到一点儿不顺心的事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这样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自己的心情,让问题尖锐化。

一个爱生气的人因为连续几天的倾盆大雨站在院子中央,指着天空大骂:“你这糊涂、不长眼睛的老天,下这么多雨可把我给害惨了。屋顶漏了,衣服湿了,粮食潮了,柴火湿了……我倒霉你有好处吗?还不停,还不停……”

这时,邻居出来对他说:“你骂得这么带劲,连自己被雨淋也不顾,老天一定会被你气死,再不敢随便下雨了。”“哼,它能听到就好了,可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骂天者气呼呼地回答。“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在那儿白费劲呢?”邻居问。

骂天者顿时语塞,邻居继续说:“与其在这儿骂老天,不如先修好屋顶,再向我借些柴火,烘干衣服,烘干粮食。并不是天天下雨,不如趁下雨的时候在屋里做些平时没空做的事情吧。”与其做一个骂天者,倒不如做一个信天者好了。邻居的话说得很对,既然没有能力支配别人,不如就一心一意地支配自己好了,这样更容易得到生活中的舒适。

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但是困难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也不是为了生气而生活,因生气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是很愚蠢的一件事。碰上了让自己生气的事,先学会说“没关系”;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人,别忘了提醒自己,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的权利。遇上了特别令人气愤的事,也要“戒”安当先,戒除恼怒。

想要轻松生活,请学会克制和忍耐

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即使努力了也无法改变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你永远也不会习惯的。但是只要你还活着,这样的日子就得一天天过下去,所以你得学会克制和忍耐。如果不能够做到克制,你就会被生活所击垮。

凡·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颤巍巍的铁索轧轧作响,箱板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默不做声,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事后,凡·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了?”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

这就像你或许不习惯黑夜,但黑夜每天都会适时而来,只要你忍耐着,黑夜总会过去,白天就会到来;或许你不习惯寒冷的冬季,但冬天的脚步渐渐逼近,你忍耐着,那春天就不会遥远;或许你不喜欢冰冷的雨季,但雨水仍会打湿大地,你忍耐着,那阳光总会破云而出照耀万物。

面对生活,把最坏的都挨过去了,剩下的也就是好的了。

只有克制和忍耐,才能让人度过寒冬,并看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如果匆匆忙忙地下判断、做决定,那该会错过多少名贵花卉啊?

所以,我们要知道,克制是一种美德,它不仅能让你熬过苦难,还能让你留住美丽。

克制并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生活的沧桑会在生命的深渊埋下难言的隐痛。克制却可以使人相信,隐痛必然消失,暴风雨过后的天空更加美丽。

克制不是消极颓废,在沉默中悄然降下信念的风帆,颠沛的人生使人感到迷离恍惚。克制却把难熬的寂寞、忧愤、艰辛强压在心底,不使它偷偷钻出来,漫开去。

克制是意志的磨炼,爆发力的积蓄。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在克制中发愤,在克制中拼搏,然而生命的负累往往正是生命的光荣。如那高耸的丰碑,辉煌的业绩都诞生于克制之中。

学会克制,学会在克制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克制中更深刻地感受人生吧!

包容问题,包容残缺

问题是人生组成的一部分,大多数问题不太严重,也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可是有的问题却可能带来悲惨的结果,而原本这些问题对于当事人来说,本该可以避免的——如果当时能多克制一下自己,耐心一点,言语方式都柔婉一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自越战归来的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对他们说:“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

“当然好啊。”父母回答,“我们会很高兴见到他的。”

不过儿子接下去说:“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诉你们,他在越战里受了重伤,少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脚。他现在走投无路,我想请他回来和我们一起生活。”

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

儿子的声音有些颤抖:“难道你们不能接受一个残疾人和你们生活在一起吗?”

父亲说:“儿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像他这样残障的人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担。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不能就让他这样破坏了。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就忘了他吧,他也有他自己的生活,而这是不应该和我们纠缠在一起的。”

儿子沉默了,挂断了电话。之后,他的父母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消息。过了一段时间,焦急的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警局的电话,警方说他们亲爱的儿子已经坠楼身亡了。警方认为这只是单纯的自杀案件,伤心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在警方的带领下去停尸间辨认儿子的遗体。

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可是,令他们不能置信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膊和一条腿!

这个悲剧性的故事,以它的各种变异形式每天在地球上发生着。

如果那对父母能包容一些,同意接纳儿子所谓的朋友,那他们也就不会永远地失去自己的儿子。可是,对于我们来说,要让我们接受那些健康、美丽、聪明、富裕的人是很容易的,可是要接受不如我们健康、美丽、聪明或富裕的人就太难太难了。我们几乎是下意识地会回避那些不如我们的人,因为害怕他们会搅乱我们平静的生活。这,难道不是自私吗?

如果那个儿子能忍耐一点,相信父母对自己的爱,直言相告,而不是假托朋友的名义向父母试探,那么悲剧也不会发生。因为人们对于自己的血亲和至交总是会更宽容一些的。可惜的是,这个儿子在经过战争的创伤之后,对自己和亲人都已经失去了信心,最后,他抛弃了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做一个能包容、心态坦然的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坚强的人,在任何苦难之前都要坚持住,永远、永远不被击倒。

想法不同,做法便不同

人生的旅途上免不了会有或大或小的困难,无论一个人是国王还是乞丐,是英雄还是罪犯,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还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都会有自己的困难和痛苦。但是,只要勇敢面对,只要能够耐得过苦难,这些困难和痛苦都会成为超越自我的契机。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去求见天神,它对天神说:“神啊,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片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着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正为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不愧是天神,真的可以洞察人心呢。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威武强壮,但是每天清晨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獅子兴冲冲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吗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得我都快痒死了。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形这么庞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一丁点儿的小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二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它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他并无法帮助所有人。鸡鸣就着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的呢!”

每一个困难都有它正面的意义,从中找到它的正面意义有助于我们渡过难关。我们要了解,困难不是单单为你而产生的,但是困难的旁边就是机遇。如果你能忍耐痛苦,那你就能冷静下来,并从困难中发现对你有利的那个闪光点。

想要拥有厚重,必先摒弃浮躁

人一旦被盲目、急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和沾沾自喜这些浮躁的心态所左右,就会变得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没有主见地追随潮流而丧失明确的选择。做起事来,就像盲目的掘井人,四处掘井,却很难掘出水来。

浮躁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或者是由于所要和所想的太多太多又想一时获得造成的;或者是因有一点小成小得就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而患病。浮躁虽算不上什么大病,却能伤害人的心灵,使人无法成熟,无法取得更大的成功,无法拥有厚重的魅力。

每个人都曾有过空想,适度的空想对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行动,只是一味地陷入空想状态中就有些危险了。只有把空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空想才能显得有价值,否则,空想只能是空想。

有位乡下青年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他从七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乡村,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一年夏天,他因仰慕一位文学大师的大名,千里迢迢地前去登门拜访这位年事已高的文学大师,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人谈得非常融洽,文学大师对他非常欣赏,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文学大师读了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文学大师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

青年诗人的信长达几页,在信中他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文学大师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青年诗人因此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他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

文学大师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认识,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通信一直在继续,但文学大师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诗人继续给文学大师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从那以后,文学大师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与此同理,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产生灵感,有了灵感,才能创作诗篇;浮躁者少有作为,更成不了诗人。

浮躁的心态最不可取,这种掌握一点就自以为掌握全部的态度是足以致命的。浮躁使很少的一点所得变成尘埃扩散在心中,也许在某段时期使人有了一种自满的感觉、自我膨胀的自只是某个层面的收获,却不代表着傲然众生的资本。

奋斗之美,只有摒弃了浮走进宁静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做事、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比脚踏实地更可贵,浮躁只能使人“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只有学会“静影沉壁,踏踏实实”,人才能变得厚重。

想要坦然生活,请先放大承受的胸怀

生活给予了我们很多东西,包括好的和不好的。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必须要有所包容,那就是包容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

面对生活,我们需要包容,需要承受。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包容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进发所做的自我蓄积。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我们要去包容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我们要去包容风霜雨雪。对人生的幸福和苦难而言,没有超越自我的气概,内视自守的精神和品质,就不会在苦难的胁迫下保持一个谈笑自如的自我;没有对世情的彻悟,洒脱的生命情怀,也就不会在幸福的裹挟下保持一个恬淡平和的心境。

一个真正能迎接和承受各种人生际遇和挑战的人,绝不是气量狭小的平庸之徒,他可能会忧郁,但灵魂的天空不会黑云压城;他也许会兴奋,但热泪盈盈中他不会因此迷失方向。因为他能包容对方,承受住自己。

去包容,去承受,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放大承受的胸怀是一种境界,我们要放大承受的胸怀,去包容生活的各种不平,从而显示我们张扬、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

学会为自己的心开药方

挫折、困境往往是不请自来的,而快乐和幸福是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寻找的。有的时候面对苦难或自己的缺点,唯有坦然地去面对,去接纳现实,才有可能增加正面的生活能量。否定自己,只能导致自我价值感低落。

有位医生给一位企业家进行诊疗时,劝他多多休息。而企业家愤怒地抗议说:“我每天承担巨大的工作量,没有一个人可以分担一丁点的业务。大夫,您知道吗?我每天都得提一个沉重的手提包回家,里面装的是满满的文件呀!”

“为什么晚上还要批那么多文件呢?”医生诧异地问道。

“那些都是必须处理的急件。”企业家不耐烦地回答。

“难道没有人可以帮你忙吗?助手呢?”医生问。

“不行呀!只有我才能正确地批示呀!而且我还必须尽快处理完,要不然公司怎么办呢?”

“这样吧!现在我开一个处方给你,你能否照着做呢?”医生有所决定地说道。

企业家点点头,一会儿,医生将开的处方交到了他手中,上面写着:每天散步两小时,每星期空出半天的时间到墓地一次。企业家怪异地问道:“为什么要我去墓地呢?”

“因为……”医生不慌不忙地问答,“我是希望你四处走一走,瞧一瞧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的墓碑。你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生前也与你一样,认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双肩,如今他们全都永眠于黄土之中,将来有一天你也会加入他们的行列,然而整个地球的活动还是永恒不断地进行着,而其他世人们仍是如你一般继续工作。我建议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这些摆在眼前的事实。”

医生这番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敲醒了企业家,他依照医生的指示,放慢生活的步调,并且转移一部分职责给员工,他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在急躁或焦虑,他的心已经得到平和,也可以说他比以前活得更好,当然事业也蒸蒸日上。

的确!一辈子的艰苦奋斗,到最后能得到什么呢?倒不如好好地善待自己。像上面事例中的企业家,年轻有为,事业有成,但并不表示他过得很好,他的压力很大,很多时候,感情得不到宣泄,更无法包容他所承受的一切,于是一直被生活所累。幸好他最后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让自己主宰了生活。

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也许我们会不比有的人,从生下来就非常顺利,做什么都一帆风顺,没有什么坎坷,事业和爱情都让别人羡慕;而有的人,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个倒霉蛋,生活的艰苦,事业的挫折,情感的失意,无不困扰着他们,甚至有时连小小的打算也难以实现。但是这一切很正常,这就是生活。所以不要对生活给予自己的不公心存怨恨,尽快将它忘却吧!只有不断地包容烦恼、抛弃一切,生活才会向我们展露它最灿烂的微笑。

给心灵放个假

很多人一辈子在忙,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这就是因为生活完全地主宰了我们,而不是我们去生活。这就要我们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现实给了我们巨大的生存压力,当我们的不满情绪超过了我们的包容能力时,我们要给自己找一个心灵的归属地,一个能让自己充分享受发泄和释放的地方。

人活一辈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让自己的心灵沾上世俗的尘埃和名利的污秽。即使他们看起来是光鲜的,但是他们却是活得最累的。

我们经常找不到时间去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拥有了心灵的净土就能让我们为我们的生活留一些空白,利用这些空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轻松了很多。

只有心灵得到自由和快乐,人生才是圆满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守护我们的心灵,为自己留下一片心灵的净土吧。

有一个常年为事业奔波的公司负责人,在很短的时间里根据这样的解决之道,制定了一份给自己放假的计划。一个月以后,再见着这位负责人跟换了个人一样,不仅没有以前的那种疲劳状态,甚至人都变得年轻了,他说:“当我在看我的日程表时,我发现这个星期五的一点半到四点半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除非是有特殊的意外发生,任何人都不能从我手中抢走这段时间。也就是说,任何人要求我在这段时间做任何事——广播节目的采访,有人要等我的电话,或是客户需要我帮忙等,任何事都不行,因为我已经有计划了,而这个计划是跟我自己在一起。在这个月接近月底的时候,还有一天是划掉的空白日子,那也是个和自己约会的神圣时光,我敢确定那天绝不会被别的事填满的。”

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给自己放假,从日程表中挑选一段固定的时间,一周一次或一个月一次都可以,而且时间长短不拘,就算只是几小时也可以,重点在我们为自己留下了一点空白,让自己给自己放松。

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自己为心灵找一个休憩的港湾,自己给自己放假,就像我们与别人订下约定一样。除非有意外事故,否则我们要谨守约定。给自己放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日历上画出几个不让任何人打扰的空白日子,在这段日子里做些自己一直想做但没空去做的事。

给心灵一个休憩的港湾,当我们把自己的心放松,感到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时候,我们自己也能变得轻松很多,生活也充实很多,也更有能量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想要包容,必先有宽厚博爱之心

做人,要赢得别人的尊重,要享受别人的爱戴,没有可以包容整个世界的仁爱、没有可以包容整个人类的博爱,就难以达成所愿。相反,一个人若是有了博爱之心,那么他一定会很满足、很幸福,因为博爱可以使人宽容、平和、善良、大度,而很少会忌恨别人。他会悲天悯人,他会包容一切,这样也就包容了自己。

可是,我们很多人总是差那么一点,心量不大,气度不广,对别人难以有包容之心,也就无法做出博爱之举。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自己的境界,局限了自己的眼界,让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此不但人际关系难以通达,就是自我也难以进步。

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

在从北京飞往南京的飞机上,一个老年旅客因为携带了太多的行李堵住了走廊,他一件一件艰难地往行李架上摆放着行李,后面的人就那样等着。一个小伙子的座位在机尾附近,他等了半天,见队伍还没有移动的迹象,心中烦躁不已。

等到小伙子走到那个老人身边的时候,他还在那里放行李,小伙子很冷漠地向那个老年人说了一句:“你知道吗,有这么多人在为了你排队呢!”老人愣了一下,没有说话。可能是小伙子见是一位老人,有些不好意思,转身走了。

事后,小伙子说:“我是如此的冷漠,我头一次感觉到自己居然没有一颗爱心,文字真的不能反映出我现在的悔意。虽然那个人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是我那样冷漠地对待一个陌生人,而且还是一位老人,难道不也是一种罪过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么好的一句话,可是,我却没有做到,我没有一颗包容的心,不能容人,也难以容己。”

博爱,首先应该爱自己身边的人,哪怕是陌生人,用你微薄的力量为他人带去一点温暖,带去一点方便。人际关系的复杂就在于一个人很难在对待陌生人的时候做到像对待自己亲人那样。有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或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如果你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你身边的陌生人的话,这就是最简单意义上的博爱了。只有能够做到博爱,人才能够体会到包容的真正内涵,才能体会到自身境界的广博。

世界的和谐需要博爱,人类的文明需要包容,个人的进步和成功更离不开对别人的理解和关爱。理解是爱的基础,包容使爱更加温暖。

博爱是心与心的交流,包容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扩延,博爱能让世界充满爱,博爱使我们视野开阔,使我们心境平和,使我们宽容大度,使我们能在更广阔的境界里播种成功。

想要包容,还要心胸豁达

包容生命,就要珍惜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谁都知道,但人们往往在愉快地接受生命的同时,却不愿意接受生命的附属品——命运。生命和命运就像是水杯和水之间的关系,水杯容纳下水,水才能被人们把握利用,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而命运也是一样,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它才可能有意义;也因为有了生命的容纳,它才可能被人们掌握控制,重新安排精彩的人生进程,体现出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和谐需要包容,每种生活都免不了苦难,难以忍受,也就难以享受。

她的名字叫杨慧,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她在出生八个月时,便被病魔夺去了健康的躯体,下肢全瘫,右手肌肉严重萎缩,仅左手能稍作活动,成为一个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的女人。

可就是这个女人,在她十八岁时,开始独闯世界。开始她靠着摆五分钱一本的小人书地摊维持自己的生计,可她不满足于现状,经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最后拥有了一家大书店。

在经营了十年书店之后,她有了一些积蓄。三十岁时,杨慧办起了县城里第一家私人幼儿园,之后,她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规模逐渐扩大。在她三十八岁时,她连续创办了县里、市里第一家特殊教育学校。四年下来,使近百名残疾、弱智少儿入学,如今仍有五十三名在校学生。

后来,她又创办了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以她名字命名的实验学校。很多人慕名而来。

她当选为人大代表。

杨慧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不幸的,相反,她认为自己很幸福。

有一句话说得好:每个生命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至于那些有缺陷的人,只是上帝格外偏爱他们而已。那些自杀的孩子们,如果能像杨慧这样,包容生活的苦难,包容生活的压力,那么,又会是另一番情境了。

面对苦难,我们要用包容之心来面对它,用勇敢的态度与它抗争,如此,生命才不至全然黯淡,不仅自己能如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甚至也能唤起他人麻木的心智,背负起全人类的精神责任。这就是包容更高的境界。

包容苦难,包容你所遭遇的,你就会感到生命道路上困难固然有,但更多的是花香;荆棘固然在,但更多的是山风猎猎,是海浪沧沧。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在风吹雨打的荷塘里守望自己的盛夏,这就是对包容的最好诠释。

学会遗忘,你会更快乐

一般人往往很容易遗忘欢乐的时光,对于不快的经历却常常记起,这是对遗忘的一种抗拒。换言之,人们习惯于淡忘生命中美好的一切,但对于痛苦的记忆,却总是铭记在心。就如你吃过了糖会很快忘记甜,吃过了黄连却口有余苦。

的确,很多人无论是待人或处世,很少检讨自己的缺点,总是记得“对方的不是”以及“自己的欲求”。其实到头来,还是很少如愿——因为,每个人的心态正彼此相克。

反之,如果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试图将对方的不是及自己的欲求尽量遗忘,多多检讨自己,那么,彼此之间将会产生良性的互补作用,这才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女士给了一个朋友三条缎带,希望他也能送给别人。这位朋友自己留了一条,送给他不苟言笑、事事挑剔的上司两条,因为他觉得由于上司的严厉使他学到许多东西,同时他还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给另外一个影响他生命的人。

他的上司非常惊讶,因为所有的员工一向对他是敬而远之。他知道自己的人缘很差,没想到还有人会感念他严苛的态度,把它当做是正面的影响而向他致谢,这使他的心顿时柔软起来。

这个上司一个下午都若有所思地坐在办公室里,而后他提早下班回家,把那条缎带给了他正值青春期的儿子。他们父子关系一向不好,平时他忙着公务,不太顾家,对儿子也只有责备,很少赞赏。那天他怀着一颗歉疚的心,把缎带给了儿子,同时为自己一向的态度道歉。他告诉儿子,其实他的存在带给他这个父亲无限的喜悦与骄傲,尽管他从未称赞他,也少有时间与他相处,但是他是十分爱他的,也以他为荣。

当他说完了这些话,儿子竟然号啕大哭。他对父亲说,他以为他父亲一点也不在乎他,他觉得人生一点价值都没有,他不喜欢自己,恨自己不能讨父亲的欢心,正准备以自杀来结束痛苦的一生,没想到他父亲的一番言语,打开了心结,也救了他一条性命。这位父亲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点失去了独生的儿子而不自知。从此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调整了生活的重心,也重建了亲子关系,加强了儿子对自己的信心。就这样,整个家庭因为一条小小的缎带而彻底改观。

送人以缎带,证明你已遗忘了相处中所受的那些委屈和责难,回忆起别人给你的快乐和益处。而受你缎带者却更能被你感动,看到你的心灵之美,爱你、助你。学会遗忘,拾起那根缎带送给让你受伤的那个人,他将回报你一片灿烂的阳光。

想要生活滋润,请包容些吧

善于包容的人一般生活过得很滋润,因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用一颗包容的心轻松地去面对。

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和挫折是容易解决的,有些事只要我们用包容的心去面对,就会有另外一种光景。面对生活,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态是否摆平,是否积极地去面对一切。

贝尔太太是美国一位有钱的贵妇人,她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游玩。

年轻人在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当中支起了帐篷,打算在此过他们浪漫的盛夏之夜。贝尔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群快乐得忘乎所以的人们,看着他们在属于她的园子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欢笑。她越看越生气,就叫仆人在园门外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人内。可是这一点也不管用,那些人还是成群结队地走进花园游玩。贝尔太太只好让她的仆人前去阻拦,结果发生了争执,有人竟拆走了花园的篱笆墙。

后来贝尔太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让仆人把园门外的那块牌子取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否则性命难保。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五十分钟即到。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那些贪玩的游客看了这块牌子后,对这座美丽的花园望而却步了。

几年后,有人再往贝尔太太的花园去,却发现那里因为园子太大,走动的人太少而真的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孤独、寂寞的贝尔太太守着她的大花园,她非常怀念那些曾经来她的园子游玩的游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这份快乐也滋润了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马克·吐温对包容作了最好的诠释:“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自己的脚踩上,这就是包容。”包容不是姑息别人的错误,也不是自己软弱的表现。包容是一种理解、一种涵养,不是简单的宽容、饶恕。当别人做错事的时候,巧妙地包容对方往往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团结宽容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将邪恶的阴霾驱散并唤回真挚的善良。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烦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