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排除不良情绪50招
6004600000030

第30章 玩玩收藏

与职业收藏不一样,本书中所倡导的收藏从健身角度讲,相当于业余爱好,即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爱好以及特长方面的需要,赋予收藏的兴趣,把不良情绪进行转移的一种途径。

人们对收藏的兴趣,往往始于好奇心的驱使。通过笔者多年的研究表明:好奇心越强烈,兴趣也就越浓厚。在收藏活动中,收藏者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知道;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

有一首打油诗,形象地道出了收藏者的兴趣:

自己家找找翻翻,

亲友家走走问问,

废品站挑挑拣拣,

藏友间学学换换,

旧货摊寻寻看看,

邮市里访访转转。

一个爱好收藏的人从事与自己兴趣相符合的收藏活动,就很容易提高其积极性,并在收藏过程中获得轻松愉快的感觉。这种兴趣会逐渐从短暂的兴趣上升到稳定的兴趣。只有有了稳定而持久的收藏兴趣以后,才能把这种收藏活动持续地进行下去,这是良好性格培养的基础。

收藏的意义首推精神的需要,因为收藏的东西是知识的实证,是案头的山河,是心灵神游的通道。曾有人做过调查,收藏家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要高出十多岁。收藏活动,既活动了筋骨,又活跃了思维;既增长了知识,又增强了体质,如此体味收藏,它的强身健体功效,就自在情理之中了。为此,有人总结出收藏十乐:

寻觅之乐 为了寻找藏品,人们搜求于山川河野,可以陶冶情操;徜徉于市场店铺,可以大饱眼福;浏览于展厅藏馆,可以提升鉴赏品位。

获得之乐 每当得到心仪已久的藏品,那种喜悦的心情对于收藏者来说,类似于垂钓者忽见鱼儿跃出水面时那种愉悦而甜美的心境,真是如沐春风,如醉如痴。

把玩之乐 工作之闲、茶余饭后,安安静静地把玩藏品,你面对的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叫做“历史”的东西,它完全不同于你在书本上看到的历史,它就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用手触摸到它。

学习之乐 身在收藏中,不管你是多么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也总会感到知识的缺乏。一个成功的收藏者,必定是一个善于学习、知识丰富的人,所谓“文眼识古董,收藏品自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研究之乐 收藏不能满足于对藏品的简单占有,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藏品艺术形式美的享受上,要在玩赏中品味藏品所蕴涵的历史文化,探寻藏品所折射的时代气息。

交友之乐 收藏具有社会属性,需要广交朋友。藏友之间,不论年龄长幼,职位高低,学识深浅,能者为师,有疑虑和不懂的地方,虚心向朋友求教。买到好的藏品,与藏友共赏,几位同好相聚一起,欣赏观摩,鉴别真伪,切磋分析,各抒己见,其乐融融。

捡漏之乐 市场上的藏品大都是公开地摆放在明面上,全靠收藏者的眼力去发现。用大大低于藏品价值的价格买进藏品,就算是捡漏。因此,视而能见且见而能识不光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机缘,一种快乐!

增值之乐 绝大多数的收藏家也是精明的投资家,古往今来,古玩业都是利润丰厚的行业。即使你只是把收藏当做业余爱好,看着自己的藏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价值翻了几番,心中能不乐吗?

休闲之乐 收藏是寓动于静,寓忙于闲,寓学于乐,寓有为于无为的一种文化休闲。人生不可以没有忙碌和奋斗,但也不能没有休闲,终日的忙碌会击垮我们的思维和身体。休闲是对生命的珍惜,对身心的养护,也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工作。今天,社会竞争的压力,工作事业的繁忙,心力交瘁的疲惫等,都需要通过休闲来养精蓄锐。

奉献之乐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就是钱多了就不是自己的了。收藏圈也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收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是为自己收藏了,而是为社会、为国家收藏。藏家以个人之资金,尽毕生之精力,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给自己、给后辈、给国家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既弥补了国家文博部门的不足,保护了历史,又为馆藏文物增加了来源。

如果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而非职业收藏家,那么从平民视角来看待收藏活动,的确是一种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好好体味收藏十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