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受盛胃中水谷,分别清浊。小肠与心相表里。小肠的病变主要反映在清浊不分,转输障碍,如小便失常及大便溏泄等。小肠虚证多由脾肾虚寒所致,其临床表现亦相同,故不再重复。其实证主要有小肠实热与小肠气痛两证。
(一)小肠实热
1.临床表现:小便赤涩淋痛,甚或尿血,并可见口糜、舌痛、舌烂、咽干而痛,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证候分析:小便赤涩淋痛,甚或心热下移所致。舌为心之苗,心火炽盛,故口糜舌痛生疮,咽干而痛。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故小便黄赤淋痛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皆内热炽盛之象,小肠实热多见于尿道炎、口腔炎,或齿龈肿痛等病。
3.治疗方法:清利湿热,分别清浊。
(二)小肠气痛
1.临床表现:少腹急痛,连及腰背,下控睾丸,苔白,脉沉弦或沉紧。
2.证候分析:此多由饮食不安,连及腰背,下控睾丸,苔白,少腹气机郁结所致。
3.治疗方法:理气散结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