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带笑的匕首
5993100000028

第28章 怀念母校织里中学

织里中学是我的母校。我是“文化大革命”中“复课闹革命”时的第一届初中生,又是母校首届高中毕业生,我在那里学习、生活了四年,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难忘幸福和光荣。

1968年9月1日,织里中学重新开学,织里公社各大队的“革委会”安排人员,举着红旗,敲锣打鼓,兴高采烈地送贫下中农子女到织中读书,我成了幸福、光荣的初中生。那天,我一到学校东大门前,只见门南边泥地上插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彩旗,迎风飘扬。“老三届”的十多个男女同学分站大门两边,身背大小洋铜鼓,神气地用棒敲鼓,欢迎新同学入校。场面气氛热烈,鼓声喧天震撼人心,我感到幸福、光荣极了!

时间一晃两年过去,1970年7月,我初中毕业回家务农。8月中旬某天,大队里告诉我母校传来的喜讯:织里中学要办高中班了,你被母校推荐为高中新生……那时,织里中学有三个初中班,戴山公社有一个初中班,而高中只办一个班,录取比例为四选一,为此,我感到无比的光荣,沉浸在幸福之中。

光阴似箭。1972年7月,我高中毕业了,回家劳动。不久,母校又传给我喜讯:吴兴县要办师资培训班,各地学校要为每个公社推荐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参加培训。你被织里中学推荐上了……我们织里公社的另一名学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谈月明。再次得到母校的厚爱,我兴奋啊,又沉浸在幸福和光荣之中!

难忘关爱和成长。

记得刚上初中,我就闹笑话。第一次上体育课,老师叫我们原地踏步走,他口令:“一二一!一二一!……”我这个乡下角落里出来的小学生马上踢左脚甩左手,踢右脚甩右手,至今想来也好笑,是老师手把手纠正了我的错误。在母校四年,不管是学习还是思想品德教育,老师对我都严格要求、真诚教育,帮助我进步。老师还经常夸奖我,增强了我的自信心,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前进的动力。学校领导和老师特别厚爱我,初中、高中,我一直是班、校学生干部,我比一般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培养和锻炼机会,促使我健康成长,给我后来的学习、工作带来了诸多益处。

读初中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初期,我的班主任石峰英老师(已故)教语文课,他教得很认真,对我特别关爱,当面批改我的作文,表扬我和指出不足,在他的厚爱和帮助下,我爱上了写作。读高中了,我们是母校首届高中生,各课老师特别用心尽责,班主任徐永武老师更是如此,他教我们语文。那时的语文课本上毛主席诗词特别多,徐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认真讲解和辅导,深深吸引了学生。受他的教学和影响,我喜欢上了毛主席诗词,私下里还开始模仿,学校黑板报上曾登过我模仿的词作。徐老师写作指导非常到位,让学生受益匪浅。他还多次在班上读我的作文,表扬我,让我产生自豪感,从此更爱写作。这为我日后的学习、工作和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敬礼——亲爱的老师,我由衷感谢你们!

母校给我留下的美好记忆不仅是幸福和光荣、关爱和成长,还有其他方面,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详述。可是十年前,织里中学撤销了,当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感失望、无奈和心痛,我们织中的学生好像都成了孤儿,留下了人生的一大遗憾。

今年10月28日,织中陈鸿达老书记来电,告诉我11月20日,吴兴高级中学要庆祝学校成立十周年暨(织中)办学五十五周年,邀请我参加,同时要我献上作品。我兴奋地对他说:“母校又回来了,真让我高兴!”

重新听到母校的亲切召唤,激动啊!所以我珍惜母校给我的关爱和机会,打的来到吴兴高级中学,送上我退休后创作出版的四本小册子:诗集《马踏千里激情扬》、诗论集《清茶一杯聊诗文》、散文集《日近西山云霞飞》、长篇小说《戚子的故事》,以此表达我的爱心、祝贺和感激之情。

吴兴高级中学,延续了母校织中的校脉,安慰了我的心灵。学校2001年创办至今只有十年,但进步快,成绩突出,2007年已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民间口碑好,让我这位老校友从心底里感到自豪!

母校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为校训、“见贤思齐”为校风、“诲人不倦”为教风、“学而不厌”为学风,为此,我深信:母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还有是各届校友的关心下,将青春永驻,事业兴旺,人才辈出,正如校歌题目所言——《收获辉煌》!

热烈庆祝母校织中成立五十五周年!

热烈庆祝母校吴兴高级中学成立十周年!

2011年11月3日

注:此文是校庆约稿,第二天登在吴兴高级中学网站上。2012年2月11日,登在《湖州晚报》A12版上(“枫树林追忆感怀美文”)。